真正让这道食物重新崭露头角的是1780年左右新创出来的一道料理。
阿尔萨斯省总督康达德侯爵的主厨克劳斯,为爱好美食的侯爵发明了一道料理———在鹅肝上面放上猪与小羊的绞肉,再用派皮包起来。这道“康达德风鹅肝派”也被献给了路易十六。路易十六一高兴,就把皮卡第的领地赏赐给侯爵,并赏赐奖金给这位天才厨师。
之后有一位叫做多洋的厨师,突发奇想把这道鹅肝派与西洋松露结合起来。这位厨师在波尔多因为法国革命的影响而丢了工作,于是来到克劳斯所在的斯特拉斯堡。他向克劳斯建议,在这道美味料理中加入法国西南部的特产松露。后来他自己也开始出售加有松露的鹅肝派。
鳗鱼难道是蛇的同类
鳗鱼是中世纪的高级食材。根据传闻,13世纪的教皇马丁四世因食用过量鳗鱼而死亡。马丁四世绝不是昏庸的掌权者,他只是习惯每天食用一道将鳗鱼用白酒浸泡后再烘烤的料理,难以戒除,最后因为食用过量而失去性命。但丁以此为题写出叙事诗《神曲》,将贪食与骄傲、贪婪、淫邪、嫉妒、愤怒、懒惰并列为七宗罪。在天国与地狱之间的炼狱断食以清洗贪食罪过的那个老人,正是马丁四世。
鳗鱼的法语是“anguille”,源自同义的拉丁语。如果再往上追溯,语源是表示“蛇”之意的拉丁语“anguis”。可能是因为鳗鱼的形状看上去一点也不像鱼,所以被认为是蛇的同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多次研究鳗鱼之后,因为无法发现其生殖器官与卵,便推断鳗鱼没有生殖能力,是从大地的脏腑生出来的。
其实,于春天来到西欧海岸的玻璃鳗,全都是从百慕大群岛附近的马尾藻海涌过来的。
直到1922年,一位丹麦科学家彻底查明之后,才发现了真相。在此之前,鳗鱼虽然美味,却是一种谜样的可疑生物。
(三点水摘自《食物的世界地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http://www.fctxw.com/ 最热txt天涯整理贴 txt书籍期刊杂志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
另一种惊世之美
作者:童卉欣
明末清初,有一个人叫李渔,此人年轻时有钱有闲,极富生活情趣,终生以填词赋曲、赏玩游乐为业,末了还写出一本书,叫《闲情偶寄》。其中有一章专讲作者对女性的观点,从眉眼手足、穿着打扮到歌舞才艺,十分详尽。
书中说,女人姿色如何倒在其次,最要紧是要有“态”,有媚态,即为尤物。何谓有态?“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这样的描述太玄,他给了两个例子,精彩生动,放到今天,也不过时。
其一,李渔替某有钱人选妾,见到盛装美女不少,一排儿低头站着。要求她们抬头,其中一个毫无羞色,立马抬了;一个不肯,再三再四强求后才抬头;还有一个被要求后,对来人似看非看瞥了一眼,瞬间再安定地抬起头来,待人审视完,又似看非看人一眼,再低下头去。这第三个女子就有“态”。
其二,某春,李渔出门,途遇骤雨,躲雨到一路边亭,不少踏青的女子也奔来避雨。一群人,美丑不一,其中一位,三十出头(当时可不算年轻了),一身白衣,装扮寒素。其他人都挤到亭中,独她一人在亭檐下徘徊,因为亭中已经插不下脚了;挤到亭中的人,都忙着抖落身上的雨珠,独她一人,任其自然,因为檐下雨滴不止,抖也无用,白白现出狼狈的样子;雨停了,其他人都离开了,独她一人迟疑不去,果然,雨又下起来了,她只两步就返回了亭中,其他人也跑回来了,但已经不能再占据有利位置,女子虽然偶然猜中“天意”,脸上仍旧淡淡,并无得意之色;亭子里人挤不下了,又有人站到了檐下,衣衫被打湿得更厉害,白衣女子反替她们拂衣服上的雨水。
李渔评论白衣女:其初之不动,似以郑重而养态,其后之故动,似以徜徉而生态。其养也,出之无心,其生也,亦非有意,皆天机之自起自伏耳。
可见才子必有过人的细腻与慧眼,他眼中的“态”并非人们常想的妩媚妖佻、扭捏作态,而是聪慧狡黠之态、活泼轻盈之态、得体娴雅之态,他眼中的美人也不是年轻、艳丽的靓妆女,而是不失纯真本色的自然之女。
三四百年似乎很漫长,如果参照这样的事例和标准,男人对美女的鉴赏眼光似乎并没有随时代进化,不信,看今日今时,有几个男人能从某女一抬头的眼光里、一避雨的姿势里欣赏出她的惊世之美。
(于少双摘自《珠江晚报》2009年6月5日)
http://www.fctxw.com/ 最热txt天涯整理贴 txt书籍期刊杂志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
超人与男士内裤
作者:刘 昕
在历史上,男士内裤曾经是“绝对”的实用品,后来竟成了彰显个性的旗帜。
如今,我们能看到最早的男士内裤实物,据现代检测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奥兹冰人”。1991年,冰人被发现时,已被阿尔卑斯山上的冰雪制成木乃伊,他身上穿着由羊皮、鹿皮、树皮及草制成的三层服装,在宽大的斗篷下面,便是由皮革制成的缠腰带———也就是现代男士内裤的远古雏形。
奥兹冰人倒毙的时候,身旁放置着一把铜质的斧头,一支长弓和一个装有14支箭的箭袋,这说明他的身份很可能是一位战士。由此我们是否能就此推论,早期人类历史中,男性内裤是作为防护性服装存在呢?
这个推论并非一厢情愿的臆断,人类学家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支持。在探访新几内亚西部高地的土著居民时,他们发现那里的成年男性除了内裤以外什么都不穿。而当地男性居民的内裤是由坚硬的葫芦掏空制成的,能让他们的重要部位避免狩猎时候的伤害。
在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记录中,我们也能找到不少论据。古希腊人的着装是宽松的披挂式,内衣极为罕见。更为人熟知的是他们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的参赛人员都是不着寸缕。不过,像摔跤这样的格斗类竞赛中,腰布(很像现在的内裤,不过采用了围裹的穿着方式)依然是很多运动员的防护手段。
古罗马的情况则更为清晰。罗马因袭了希腊的服饰传统,在这个征战四方的国家内,是否穿内裤一度被当做区别蛮族和罗马人的手段。不过,这些“元老院”里保守的思想,在前线战士身上并没有获得过多尊重。古罗马依靠武力将文明传播到所谓“蛮族”地区的同时,蛮族的文化也侵袭着征服者的传统。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罗马士兵们惊奇地发现蛮族分叉式的长裤,无论在保暖效果还是方便性上,都超过自己的服装。类似今天衬裤或内裤的玩意儿在军中迅速流行起来,并且随着大军的迁徙来到罗马各地,并最终被人们广泛接受。
亨利八世(1509~1547)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的次子,他实施的宗教改革让英国和罗马教廷决裂,从而导致英国形成完全的民族国家。在著名画家荷尔拜因为亨利八世绘制的全身像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隆起的裆部。不错,这位亨利八世正是在内裤中加入衬垫的爱好者。彼时欧洲的男性通常只穿一条裤子,内外不分,流行的款式很像现在的Legging(紧身裤)。只是它分为两个部分,内部是及膝的宽松内裤,而外部是紧身长筒袜套。亨利八世通过身为国王的权威,让自己成为男装潮流的领军人物:将内裤的裆部故意垫厚,使得自己的下体看上去伟岸非常。联想这位国王的政绩和情史,如此夸张地展现自己的雄风,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但也有历史学家不愿往亨利八世脸上贴金,他们推断内裤中放了浸有药水的布带,以缓解梅毒带给国王的痛苦……
在亨利八世时代风光了一阵后,男士内裤又开始归于沉寂,走回了单纯遮挡的老路。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模样,却并没有让男士服装产生太多变化,指望现代男士内裤出现,已经是20世纪之后的事情了。
1935年,芝加哥,Jockey公司发布世界上第一条Y字形三角内裤。如今我们熟悉的内裤样式,长短大小,从此终于基本固定了下来,“内裤”一词也正式收入词典,成为男装的一个单独分类。
说来好笑,一开始谁也没有把这种布料精简的裹身之物当回事。一些人讽刺它是“寡妇设计师”因为想男人而弄出来的花痴作品,纽约的百货公司甚至在一次暴风雪后将展示这种内裤的橱窗全部撤下,替换为长至脚踝的衬裤。可就在他们沾沾自喜地布置橱窗的当口,商场里的Jockey内裤已经卖完了600包。3个月里,三角内裤再售出3万条,Jockey公司不得不租用飞机往美国各地送货。
体验过Jockey内裤的男人,终于养成了消费这种新型内裤的习惯。虽然内裤贴身而舒适,它却不是什么能摆上桌面讨论的物件,还没有摆脱遮羞布的尴尬地位。不过,它并没有等待太久,仰赖一位英雄人物的登场,内裤终于从遮羞布变成一种全新的文化符号。
30年代的美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前有几乎摧毁了“柯立芝繁荣”全部成果的经济危机,后有越来越成为世界安全隐患的法西斯主义崛起,其间还穿插着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令”带来的副产品———黑帮势力猖獗。正当美国的大都市居民被高犯罪率折磨得人心惶惶时,一位保护神从天而降。他有着坚不可摧的躯体,令人叹服的力量,敏捷的身手和无与伦比的责任感,不错,这就是如今已经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超人。
自从1938年6月在《动作连环漫画》杂志上正式登场以来,这个超级英雄化身成为正义的代言人,在潜移默化中形塑美国的伦理精神。超人的设计者也没想到他们居然能在和漫画不相干的风尚领域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超人的出现,直接将一种“隐秘时装”直接放到了大众的眼前。想想除了力大无穷、高速飞行、刀枪不入外,超人还有什么特征?蓝色的紧身衣、红斗篷……对!还有一条穿在外面的红内裤。
自从超人诞生之日开始,关于他这套奇怪装束的询问,就不绝于耳。为什么一个“高大全”样式的英雄人物,要把内裤穿在外面?解释当然也是各种各样。漫画里,超人自己的解释是为了让衣服区别于各种军服,所以他选择了这种装束来标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无论人们怎样评论这套奇特的装束,有一点都必须承认。在超人扶危济困的年月里,这条飞翔的红色内裤已经成为了他的名片,标志着超人不同寻常的另一面。既然超级英雄可以以之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普通人心中又何尝不会思忖一二?它将男人从重重社会规训的束缚中松绑,替他们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解放。
(十郎摘自《先锋国家历史》)
http://www.fctxw.com/ 最热txt天涯整理贴 txt书籍期刊杂志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
人生最好的两个医生
作者:译/龙振昼
你见过狮子奔跑吗?当然,当狮子饥饿时,为追逐猎物,它们肯定会拼命跑。但大多数时间,狮子只是躺着或者睡大觉。运动并非它们优先考虑的事情,它们不用买耐克跑鞋,却照样活得很好。
质疑运动和锻炼的价值,犹如咒骂自己的母亲一样荒谬。但我的同事中总会有人因为过度锻炼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甚至导致许多严重的事件发生。
我有一位约60岁的女性朋友,决心要在这个年龄练就结实的肌肉。于是,她请了一位私人健身教练。每次和我聊天,她总是热情地宣称,教练是如何夸赞她的力量,而且一直让她增加腿举的重量。我劝她要慢慢来,别冒险,但无济于事。最后,意外发生了,这位女士在运动时不幸闪了腰,现在,她的左腿处于半瘫痪状态。也许,她早该记住一位古代哲人的话:“过犹不及。”
另一个过度运动的例子,就是奥运会上的顶尖选手。在电视屏幕上,他们的身体素质看起来似乎已达高峰:肌肉发达,浑身充满活力。然而,他们都走向了极端,经常带伤训练,因为受伤接受一次又一次手术。许多运动员退役时,腿脚“质量”已跟年龄比他们大两倍的人差不多了。
美国纽约外科医院青年运动医学研究所专家乔丹?梅兹忧心忡忡地说:“你甚至能看到,许多16岁的运动员,有着六七十岁的骨头!”许多年轻的体操运动员因为密集的训练和身体缺乏脂肪,导致青春期延后来临。在身体充分发育前,这些体操运动员就开始接受严酷训练,导致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和应力性骨折。玛西亚?惠伦是北京奥运会美国女子水球运动队的队医,她表示:“如果一个人像运动员一样,过度重复同一项运动,等于是在为受伤做准备。”
加拿大史蒂芬森?卡尔加里心血管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迈拉?科克尔,将成像技术运用于研究运动员的心脏状况,她的发现让人吃惊。在这项研究中,受访者为48位平均年龄32岁的杰出运动员,他们从事的运动包括游泳、越野滑雪、滑冰和马拉松。同样的研究也应用于8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他们没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运动训练。
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些优秀运动员中,75%有心肌纤维化和心室扩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缩短寿命,目前还无定论。但这些检查结果至少能为那些为冠军不惜刻苦训练的人提个醒。相较而言,那些普通受访者出现上述情况的比例仅有13%。
当然,在这个人越长越肥的年代,我不反对适度运动。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最好的两个医生,一个是你的左腿,一个是你的右腿。”走路是一种适度的锻炼,也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所以,谁是漫漫人生这场比赛中的赢家?我敢打赌,要么是遗传了良好基因的人,要么是那些不会因过度运动而损害良好关节和心脏的人。我的母亲现在已经94岁,她从没在街区慢跑过,也没做过俯卧撑,但她身材苗条,充满活力。我怀疑,运动不会增加她一周的寿命。我也不认为,狮子穿上了耐克跑鞋会活得更长。
(清扬摘自《青年参考》2009年6月16日)
http://www.fctxw.com/ 最热txt天涯整理贴 txt书籍期刊杂志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
上海话,广东话
作者:闾丘露薇
4年前移民到香港,说广东话是形势所迫,一是对于歧视的眼光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讲广东话是最快融入社会的方法;二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如果不懂广东话,连电视和广播都听不懂看不懂,何谈聆听和交流,更何谈报道香港新闻。
其实作为一个在上海出生和生活了20多年的上海人,对于这样的环境并不陌生,因为在上海生活工作学习的外地人,有着我初到香港的同样处境,小时候,就连土生土长的上海同学,如果他的父母来自苏北,都会被冠上“小苏北”的称号。不少大学外地来的同学,4年下来,都讲起了流利的上海话。
不过就在我离开的这十多年里面,上海开始改变了。每次回上海,发现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同样是这10年时间,香港也改变了,歧视的眼光越来越少,相反,香港人开始很努力地学习普通话。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最近这些年来到香港工作的内地人,特别是海归,会听会讲广东话的人越来越少。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不学?他们会瞪大眼睛看着你:有必要吗?确实,他们的工作环境,出入的场所,普通话和英文已经足够了。只是有的时候觉得有点可惜,因为只有会听会讲,才看得明白周星驰的电影,才看得懂香港报纸上面的那些口语化的文章,才能够去深入了解这个生活着的地方、这个地方的人们。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