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想生活是优雅而愉快的,而你亦希望跟你接触的人们都是高雅而有教养的。
8.浪漫、爱幻想、情绪化
你是一个感性的人。你拒绝只从一个严肃、理智的角度去理解事物。你的感觉亦十分重要。事实上,你觉得人生必须要有梦想才叫活得充实。你不接受那些轻视浪漫主义及被理智牵着鼻子走的人;而且不会让任何事物影响到你那丰富的感情及情绪。
9.精力充沛、好动、外向
你不介意冒险,特别喜欢有趣的、多元化的工作。相比之下,例行公事及惯例会令你没精打采。你最兴奋的是可以积极参与任何比赛活动,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在众人面前大显身手了。
(琼子摘自新浪博客)
本书版权归其出版社所有,本人制作电子书仅供网友阅读,请勿将其用于商业目的。
期刊目录:《意林》 2008年第24期[智慧札记] 退朝而忧 冯立鳌 [意林专题——聪明陷阱] 绝顶“聪明”反致卿卿送命 陈 雄 聪明人也干蠢事 莫蒂梅·菲尼伯格 沈万三为什么会被贬云南 冯玉荣 才子总被聪明误 巫马期 大才李斯输在哪里? 陈晓光 中计 王水根 [心灵鸡汤] 关于金钱和幸福的谬论 斯特凡·克莱因 孩子们给了我修复生命的力量 于 丹 玫瑰与围裙 胡 弦 听古人弹琴 郭 平 另一曲舞蹈之歌 尼 采 自助餐诱发人的邪恶? 曾 颖 产科病房 路人十六 赵泰来的宝藏 照日格图 飘雪国度 伊能静 最后一顿饭 刘荒田 罚款 葛红兵 [世间感动] 天堂蜂群 王子龙 一次越洋电话 柳鸣九 青春期的N个片段 回到唐朝 一个真实的于凤至 李汗平 每逢暮雨倍思卿 云 崖 你的钱夹里有谁? 戎 华 我的爱情像骆驼 俞敏洪 [成功之钥] 命运抢不走我的生活 柳 红 创造狂热的顾客 刘 澜 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 潘石屹 张大中的华丽转身 陈志宏 剩者为王 付体昌 草莓、榴莲和樱桃族 杜 鹃 你为什么富不起来 杨孝文 总统需要神话 蒋子龙 [有智斯有成] 亲爱的衰退你没那么坏 Paul McDonnOld 宋朝为什么盛产剩男剩女 朱 英 奴颜婢膝的生物学 王溢嘉 [人与社会] 人民币升值让你更富裕? 郎咸平 态度 胡传海 人间的启蒙 鲍尔吉·原野 勇敢的心 姜钦峰 [生活之友] 聪明绝顶的鮈鱼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 良好的修养 格里高利·戈林 新包办婚姻 莫小米 对自己的脸负责 流 沙 博客过劳死 米 亚 [新知博览] 中西欢宴 押沙龙 咖啡流行是趁酒之危 余泽民 国外如何遏制潜规则 许彬杉 18年的手纸之争 远古的风车 最穷的女王 梁晓声 干净背后的力量 邓良平 帝王相帝王像 梁发芾 养狼的女钢琴家 马慧元 [专栏] 课堂上的戾气和杀气 张 鸣 隐忍二十年 钟无艳 光美,她决定宽恕 杨 澜 答案在风中飘 李秋野 天凉好个秋等3则 佚 名 明星改国籍的热思考 佚 名 秋天碎了 伊丽莎白·詹宁斯 少年游 周邦彦 我为博客狂 王 敏 名人读意林 佚 名 在寒风中憧憬美好 佚 名 [浮世绘] 开怀篇 佚 名 稚语灵光 佚 名 开心校园 佚 名
首页->2008年第24期
退朝而忧
作者:冯立鳌
战国时的吴起一度在魏武侯手下为臣。《吴子•图国》和《新序•杂事》中记载,魏武侯与群臣谋划事情,群臣都赶不上他,武侯退朝后面有喜色,吴起于是对他讲了春秋霸主楚庄王的一件事情。
楚庄王曾经与群臣谋划事情,群臣都赶不上他,他退朝后面露忧色。大臣申公问他为何面有忧色,楚庄王回答说:“我曾听说,每一时代都有圣人,每一国家都有贤才。能得到圣贤为师的人,才能为王;能得到圣贤为友的人,才能称霸。现在我本人才能不高,群臣反而没有能赶上我的,楚国恐怕危险啦!”
讲完这一事情,吴起接着对魏武侯说:“在楚庄王感到担忧的地方,您却很喜悦,我私下感到不安。”魏武侯于是面露惭愧之色。
(余娟摘自《历史的心智》)
首页->2008年第24期
绝顶“聪明”反致卿卿送命
作者:陈 雄
明代才子解缙从小聪明,二十岁就中了进士,他历经明朝的三位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刚开始都很宠信他,但后来都对他突然疏远,朱棣还下令将其逮入监狱,冻死雪中,时年四十七岁。
朱棣原本是极赏识解缙的。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一方面是他想笼络天下读书人的心,解缙无疑是读书人当中的优秀代表;另一方面,他想编一本有特色的大书,来显示文治武功,而解缙就是胜任编书工作的最佳人选。解缙召集了一百四十七个读书人,分头编纂这部卷帙浩繁的书,到永乐六年,这部书终于完成。朱棣亲自写了序言,命名为《永乐大典》。在书完成之前,朱棣对解缙极为恩宠,曾对人说:“国不可一日无我,而我不可一日无解缙。”解缙自是感激涕零。
这时候,朱棣在立继承人的问题上遇到了一个难题。从朱棣本人到一部分大臣,都倾向于立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为太子,因为朱高煦善于骑射,立过赫赫战功,还救过朱棣的命,只是性情暴虐。而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性情温和,身体肥胖,不能骑马射箭,朱棣以减少膳食的手段强迫他减肥,都没有成功,朱棣不喜欢他。
而按立长不立幼的宗法传统,朱高炽又是首要人选,犹豫不决的朱棣去征求解缙的意见。解缙态度鲜明地摆明观点:“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但是朱棣没有说话,这其实已经是无言的否定了。解缙这时候玩了一个小聪明,他吐出三个字:“好圣孙。”朱棣笑了。“好圣孙”指的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朱棣相当喜欢这个孙子,特别用心地培养他。
总之,朱高炽这次被立为太子是沾了儿子的光。当然,没有解缙“好圣孙”的点拨,好运也不会来得这么快。所以,朱高炽对解缙感激万分。然而,朱高煦算是恨透了解缙。一场收拾解缙的血雨腥风即将到来,解缙却浑然不知。相反,他还主动将自己摆到朱高煦的对立面。朱高煦没当上太子,心生不满,势力不断扩大,行为日渐嚣张,解缙就向朱棣打小报告,说朱高煦所用的礼仪已经可以赶得上太子了。
原以为朱棣会赏识他的忠心,但是朱棣态度相当冷淡。解缙大概忘了杨修是怎么死的,杨修支持曹植,但曹操倾向曹丕,杨修犯了皇室权力之争中的大忌,死于“夺嫡之争”。这是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训,可惜他没有引以为戒。领导的家庭内部矛盾,是手下人瞎掺和的吗?这以后,朱棣对解缙态度大变。等不到解缙将《永乐大典》的浩大工程完成,就将他贬到了广西。
到了这个地步,解缙还没有反省自己,几年之后,他做出了一件特别糊涂的事。那就是趁着进京汇报工作的机会,在朱棣不在京城的情况下(当时朱棣正远征鞑靼),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更要命的是,解缙在见了太子之后,也不等朱棣回来向他汇报这件事,就打道回府了。等朱棣回来后,朱高煦禀报了解缙的“可疑”行径,本来,朱棣对老实人朱高炽也不信任,他常怀疑朱高炽有不轨行为。这下更生气:怎么?我还活着,你们就想抢班夺权了?他认定解缙结交太子图谋不轨,下令逮解缙入狱。
几年之后,朱棣在查看锦衣卫关押的犯人名单时,看见了解缙的名字,只冷冷地问了一句:“解缙还活着吗?”锦衣卫头目心领神会,假意请解缙喝酒,然后将其灌醉,埋于深雪中冻死。
解缙死后,朱棣对其余恨未消,将其家人全部罚为奴隶,妻子宗族遣至辽东。解缙可能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之呕心沥血倾情奉献的统治者,为什么翻起脸来比翻书还快呢?这又可算上他的一大糊涂处,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
(文太摘自《文汇报》)
首页->2008年第24期
聪明人也干蠢事
作者:莫蒂梅·菲尼伯格
“聪明人总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纽约市洛克菲勒集团的副总裁布兰丹•塞克斯顿说,“因此很容易就会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1990年,有人揭发名校斯坦福大学要纳税人负担一些与政府研究工作无关的开支,例如买了一艘22米长的游艇,以及为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的新夫人举行了一个欢迎酒会。可是肯尼迪不认错,他承认曾用公费支付一些“间接研究费用”,包括购买餐巾、桌布以及在他住宅里举行一次晚宴的开支。他还说:“我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屋里每一朵花都应该用间接研究费用来购买。”肯尼迪用这种狂妄态度处理这宗引起公愤的事,结果是自掘坟墓。“他似乎认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完全正当的———因为是他做的,”斯坦福大学里一个熟悉内幕的人说。不到几个月,肯尼迪宣布辞去校长职务。
“当一帮聪明人一致同意了一个计划,”美国高峰通讯公司的执行总裁詹姆斯•韦斯利说,“他们会对这个计划坚持到底,即使其他人都已看到方向错误,他们也不会回头。”
不久前,万国商业机器公司就发生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几十年来,这家公司在电脑工业中一直独霸一方。后来,大型电脑的市场开始衰退,消费者转为需要较小、较便宜的系统。然而,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的经理阶层没有料到这场革命的步伐那么快速。结果如何?该公司在过去两年共亏损了78亿美元,创下了空前纪录,被迫要大量裁员。
要和别人合作顺利,听取别人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有些聪明人因为对思想比他们慢的人不耐烦,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这种不耐烦,”官能国际通讯公司的总裁罗伯特•舒佛说,“可能是危险的陷阱。”某规模庞大饮品制造公司的市场推广主管聪明又能干,但是他负责推销的一种新饮品在市场上反应冷淡。后来,他的上司发现他的下属曾向他提出许多忠告,但他一概置之不理。他的解释是:“无能的主管才会听下属的意见。”他的事业不久之后就走下坡路。
聪明人脑子里总是在想:“我的下一个高招……”由于他们老是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这些聪明人都喜欢行险招,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害,就像前美国参议员加利•赫特那样。赫特曾被纽约时报誉为“当代美国政界最有智慧的人之一”,1987年初,他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胜望极大。当时有传言说他有婚外情,他于是向新闻记者提出挑战:“跟踪我吧。”他们真的去跟踪他,结果发现他和29岁的模特儿当娜•莱斯在一起。一张小报刊出了赫特在游艇“胡闹”号上把莱斯抱在怀里的照片后,赫特想成为总统的美梦随即破碎了。这是他自己不顾后果的结果。
(孟宪忠摘自《港台信息报》2008年9月13日)
首页->2008年第24期
沈万三为什么会被贬云南
作者:冯玉荣
从明代起,沈万三几乎就成了富翁的代名词。嘉靖年间严嵩掌权,浙江嘉兴县一位丙辰进士花了两万三千两银子买得吏部考功司主事,惹得当时人称之为“沈万三官”。万历年间刊行的《金瓶梅词话》里,潘金莲一再嚷嚷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南京的沈万三,北京的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此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像南京沈万三有名气,北京枯柳树有影子,想要掩盖也掩盖不了。沈万三真可说是名播大江南北,妇孺皆知。
沈万三的确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究竟“富”到什么程度?据《明史》记载,说沈万三奖励他的私塾教师:“每文成,酬白金以镒计。”白金即白银,一“镒”即二十两,仅一篇文章就付如此高的报酬,沈万三的家底可见一斑。朱元璋实施筑城计划时,单造砖单位便涉及一部(工部)、三卫(驻军卫所)、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个县,另有三个镇。而沈万三一人便负责从洪武门到水西门十余公里长的城墙,工程量占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一。明代孔迩的《云焦馆纪谈》说,沈氏“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沈家酿酒引水,都需用田数十顷,如此家产令人咋舌。明人田艺蘅也在《留青日札》里写道: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说要代其出犒银。朱元璋有意刁难: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万三豪爽应答:愿每军犒金一两!据此,今人或许能够明白,沈万三为何能号称“江南首富”了。
朱元璋开始并没有找到沈万三什么罪证,沈万三的致富似乎并没有什么违法行为。沈万三大概也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想主动报效以保平安。明洪武六年前后,当他得知京师(今南京)要筑城墙,就主动承担三分之一的费用,修筑洪武门至水西门一带城墙,还向朱元璋进贡了龙角,并献有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马十匹,同时在南京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此外,沈万三甚至还表示愿意捐资犒赏军士。谁知朱元璋大发雷霆,要将沈万三处死:一个平民百姓竟敢犒军,这不是要造反吗?幸亏马皇后劝阻:我听说法律只杀违法的,不杀不吉祥的。沈万三一介平民却富可敌国,是他自己不吉祥,这种人老天爷会降下灾祸,何必由陛下去杀呢?朱元璋这才免他一死,发配云南。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初一日颁布《逆臣录》,当时挂名“蓝党”者人数已近千。到同年九月初十日,朱元璋发布《赦蓝党胡党诏》,称:“迩者朝臣其无忠义者李善长等,阴与构祸,事觉,人各伏诛。今年蓝贼为乱,谋泄擒拿,族诛已万五千人矣。馀未尽者,已榜赦之。犹虑奸顽无知,尚生疑惑,日不自宁。今特大诰天下,除已犯已拿在官者不赦外,其已犯未拿及未犯者,亦不分蓝党、胡党,一概赦宥之。”从四月到九月,卷入蓝党“族诛”者就由一千人急剧增加到一万五千人,牵连之广,可见一斑。洪武三十一年,“学朱元璋像文坐胡蓝党祸,连万三曾孙德全六人,并顾氏一门同日凌迟”,这次沈万三女婿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余人全都被杀,没收田地,可谓是满门抄斩了。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急剧地衰落了。号称江南第一豪富的周庄沈氏,由兴盛走向了衰落。
(石景琼摘自《沈万三因富致祸》中华书局)
首页->2008年第24期
才子总被聪明误
作者:巫马期
以聪明著称的古代才人,大多像贾宝玉一样,读不通人情世故这篇大文章。诗成七步的曹植够聪明吧?可他硬是在哥哥和侄儿手下郁闷了半辈子。陆机、谢朓、李白、杨慎等,结局也都不好。
晚唐诗人温庭筠也以才思敏捷著称。他其貌不扬,有人干脆就叫他“温钟馗”。但他一身都是本事,能弹琴、会吹笛,尤其工诗善词。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写词方面更是一枝独秀,风格华丽哀艳,被尊为花间派鼻祖。他还有个外号叫“温八叉”,据说是因为考试时叉手八次就能做成八韵之赋,其快捷与曹植有得一拼。早早完卷之后,他就去帮旁边搜肠刮肚无计可施的考生做题,“日救数人”。作弊当然不该受表扬,温庭筠也因此落下了轻佻的恶名,不过其聪明确实是有目共睹。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