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呕吐、吐些黄的水和绿的水。大约是把胆汁都吐出来了吧?
   经过三次手术的于凤至,形容憔悴,连走路都佝偻着身子。她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坚强,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竟能像一棵野草一样活下来。
  创造了奇迹的女人
   初来纽约时,于凤至曾经和友人一起走进股票大厅。大厅里的喧嚣、激动,带着一种让人感到隐隐不安的成分,让她感到头晕气短,连心脏都有些不舒服。
   可当她的身体渐渐恢复,有能力重新面对生命的时候,又一次想起了股票大厅。那里起码不像死水一般平静,那里没有孤独,那里有大起大落的激动,忽而狂喜,忽而忧伤。她渴望变化,渴望激情,而这些,股票市场都能带给她。
   从那以后,于凤至多了一个营生,常常去股票市场,买,抛,买,抛……她在这种激动人心的拼杀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于凤至手里的钱迅速增值。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是这样的富有经营的天赋。一个从中国东北小镇上走出来的女人,在美国华尔街的股市上竟然能处变不惊,玩得游刃有余。这时候,于凤至几乎忘记了身体上的伤痛,感情上的隐痛,漂泊异乡的孤苦,一门心思地投入到炒股的激动与快乐中去。
   闲暇时,她也会开着车,到美国的各地去转转。有一天,她经过一片荒野,找到一户人家去休息,可巧那家的人正打算搬到别处去,想低价卖掉房子和地。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于凤至决定买下那块地。同去的人都劝她别贸然行事,它不会有多大升值空间。可于凤至很固执,她凭直觉,觉得这是一块吉祥福地。半年以后,那块地以高出购买价好几倍的价钱出手。于凤至因为眼光独特,稳稳当当,实实在在地赚了一大笔钱。
   炒股,炒房地产,于凤至凭一个女人的直觉和敏感,使她的财富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在人生的苦海中,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抓手儿,一根救命的稻草。这种挣钱的感觉让她感到了温暖、活力。让她感到自己还活着,还有用。只是与张学良的通信越来越短了,于凤至表面上微笑着,内心深处却是说不出来的隐隐作痛。
  “凤至,我来晚了!”
   在比弗利山下的玫瑰公墓里,新添了一座黑色大理石的墓地。
   一切都依照于凤至的遗愿,两座相同的墓穴。于凤至的墓穴在左,右边还留有一个空穴。依照中国传统的顺序,右为上。于凤至在其右边,恭恭敬敬充满深情地为张学良备下一个墓穴。在她的心目中,张学良永远是她的夫君,是她的天。
   1991年5月,在于凤至去世一年多以后,张学良获准到美国探亲。张闾瑛和陶鹏飞陪着张学良去看了于凤至一年前还住着的那幢白色的小楼。它在一片树林的掩映下显得秀丽安静。
   张学良用昏花的双眼望着那幢小楼,望了许久许久,一时间,张学良号啕大哭,泪水在他脸上流淌。
   张闾瑛见张学良悲痛欲绝,急忙搀住他,说:“爸,我妈在比弗利山顶好莱坞影星们的豪华住宅区给你们买了一幢房子,是著名美国影星泰勒的旧宅……”
   “那房子很雅致,很大,一直空着。多少人来问过,有人出高价。可是我妈既不卖也不租,她让人在房间里养了几盆爸爸你喜欢的兰花。定期派人去打扫、浇花……爸,如果你们将来到美国长住,就住在那里吧。那里环境优美安静,那是我妈对你们的一番心意啊。”“好吧,但愿,但愿我们能来。”张学良的口气有些犹豫,有些不确定。
   又过了些时日,张学良终于从台湾方面获准,可以到美国定居了。但他和赵一荻没有选择去洛杉矶,而是去了夏威夷。
   一个落寞的女人,落寞地去了,带着一颗落寞的心。留下一座落寞的小楼,还有一个落寞的空穴。
  (寒江雪摘自《一个真实的于凤至》东方出版社)
  





首页-&gt2008年第24期

每逢暮雨倍思卿

作者:云 崖




  她天生丽质,能歌善舞。因家境贫寒,沦落于风尘之中,她是王朝云。他满腹诗才,性情豪放,常常有脍炙人口的词句被人流传和吟诵,他是苏东坡,一个文人和政治家。
   西子湖畔,他遇见了她。那日,水光潋滟,山色空蒙,他与文友同游西湖,席间,招来歌舞班助兴。
   丝竹悦耳,珠落玉盘。舞女浓妆艳抹,水袖流波。舞在中央的王朝云恰转到东坡身边,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仿佛谷中一缕幽香沁入他被世事冲淡的心。他彻底被她的舞姿征服了,便记住这个美丽的女子,把她比作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
   他本有结发之妻,名曰王弗,可是,她没能与他相伴到老,27岁时便离世了。他一直沉浸在亡妻的悲痛中,遇到王朝云,仿佛那个与她恩爱的妻子又回到了他的身边,他抑郁冰凉的心被融化了。他纳她为妾。
   她很爱他,他是她的全部。当他被贬黄州,她始终紧紧追随着他,不离不弃。虽然生活清苦,可是,她甘愿与他共患难,同吃苦。布衣荆钗,弃置琴瑟。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熏,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他食用的佳品。
   官场浮沉,时运转下,此时,他已两鬓斑斑,惟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他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他深感只有她才愿与他携手夕阳,垂暮之年,感激涕零。她却在又生下一个儿子后,大出血,生理失调,极度虚弱,终日与药为伍,不久便握着他的手含泪离世。
   同林之鸟,孤鸿缥缈。对朝云的怀念日日聚结在东坡悲寂的心头。每当他来到山青水绿,烟波岚影的西子湖畔,他总能想起与朝云漫步湖堤、泛舟波上,一同享受旖旎春光的情景。
   一日他梦见她衣衫尽湿,她说只为夜夜渡湖回家来看他静好的脸庞。他醒后悲思心切,兴建了一个湖堤,以便她夜夜都能踩着它入梦,别湿了衣裳。
   朝云已逝,她婀娜的身影却深深刻在东坡的心中。他在惠州西湖上建起一座“六如亭”并写下“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的楹联纪念她。
   佳人难再,春梦无痕。成鹫法师行经西子湖,遥想才子佳人的悲欢情愁,发出了这样的叹惋:
   苏堤留恨处,荒冢对沧溟;流水空千古,香魂倚一亭。波涵三岛绿,柳锁六桥青;寂寞栖禅寺,金刚何处听?
  (张凤祥摘自《闺房》2008年第10期)
  





首页-&gt2008年第24期

你的钱夹里有谁?

作者:戎 华




  有个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的先生偶然去菜场买鱼,在讨价还价的时候,被卖鱼人抢白:“你的夫人总是在我这儿买鱼,她从来不问价。她是我的老客,我都是给她最新鲜的鱼,最便宜的价!”这位先生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的夫人是谁?”卖鱼人说:“她每次付钱,打开钱包,我就会看到你的照片,看过多少次了,我认识你!”
   原来如此,我们大笑,后来呢?后来呢?笑过之后,我又追问,就像小时候听到精彩的故事,总想快点知道结尾,这个故事里的浓浓爱意,实在让人心醉。
   “后来”,她的先生拎着鱼回到家,很少下厨的他,细心地、认真地煲了一锅汤。朋友说,她一辈子也忘不了那锅鱼汤的鲜美,喝过汤,他要求看老婆钱夹里的照片,原来钱夹里是他的一寸免冠照片。
   再后来呢?还是要追问,这个故事实实在在地暖彻了我的心扉,“再后来”,他要了她的一张照片,也放进了他的钱夹。
   人生原来可以如此诗意,如此美好。
   很多人喜欢在钱夹里放照片,照片上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年轻时,钱夹里是恋人,再后来是爱人,再后来就是孩子的照片了,在喧嚣的红尘里,钱夹里的那个人就是我们最贴心、最牵挂的人。我工作的地方在西路,路的两边站满了高大的银杏,它们沉默不语。常常想,一个成年人就像树,吸收着尘世里的灰尘和废气,然而吐出的却是氧气。由谁来给他洗涤肺腑呢?就是钱夹里的那个人。当生命里有了一个人,我们愿意将他的照片放进钱夹,我们的生命就会像树一样迎风舒展,并且会开出花来。
   曾经和一位平日不苟言笑的领导一同出差,三小时的车程,让我视为畏途,不知怎的,我们谈起了孩子,忽然,领导拿出了钱夹,让我看他正牙牙学语的孙子的照片,那一刻我的心头一阵暖意,你愿意将钱夹里的照片与谁分享?一定是你信任的人。就在那一天,我在那座城市里挑选了一个全新的名牌钱夹,钱夹里的人依然是放着我宝贝的照片,因工作上的缘故,我们的生活聚少离多,但我总觉得,我们是幸福的人,因为我们的爱“零存整取”,每次打开钱夹付钱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股暖流传遍身上每一个细胞,那是在买单中享受快乐。
   钱夹里的人,就是我们愿意为他或她的人生埋单的人。
  (阿珠摘自《扬子晚报》)
  





首页-&gt2008年第24期

我的爱情像骆驼

作者:俞敏洪




  我很喜欢具象地形容各类事物,比如十几年前创立新东方学校,我就觉得“新东方”是一个十分具有感官色彩的词汇,甚至看得到日出的光芒;我还把英语比作大象,不得其法学习英语的人就像盲人摸象,只能片面地学。一次,一位朋友问我:“你怎么形容自己的爱情?”我的答案也算幽默:我的爱情像骆驼!
   我和妻子相识在北大,她是北大德语系名副其实的系花,我是北大一名刚刚留校任教的英语老师。虽然是堂堂名校的一名老师,但我骨子里还是自卑的:我是农村孩子,普通话也不标准,其貌不扬。一天,我在图书馆邂逅了借阅书籍的妻子,茫茫人群中那种磁场就好比茫茫沙漠中一泓清泉对一头骆驼的吸引!
   结果,我们相恋了。我问她最看中我什么。她的话倒是又与骆驼有关!她俏皮地说:“你的大脑里能储存8万个单词,就像骆驼能储备水一样,扔在哪都不怕,可靠极了!”凭借对英语的独到见解,我在英语教学上也总结出一些应试经验,开始在校外带各种托福培训班,想多赚些钱凑齐到美国留学的费用。
   但我在校外捞外快的事情被北大知道了。很快,严禁老师校外兼职的北京大学不仅严重警告我,还在校内的闭路电视台公告示众了一个月,以儆效尤。我有些撑不住了,人前人后低头俯首。没想到妻子竟为我酝酿出更具“颠覆性”的主意,她说:“不然,我们自己创业?”于是,我和妻子离开了奋斗10年的北大校园。
   1993年,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在中关村一间1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里开办了。可那时北京的英语培训班早已遍地开花,不起眼的新东方根本无人问津。我急得嘴角起疱,开始没日没夜地在大街小巷里贴招生广告。妻子买来一辆二手自行车,跟着我一起到摄氏零下十几度的户外贴广告,她边贴边憧憬:“等哪天有100人报名了,我就不来贴广告了,回前台专门接待去!”那时,我们夫妻俩像极了吃苦耐劳的骆驼,忍辱负重地前行着……
   渐渐地,“新东方”的名气开始在北京叫响了,学校得以发展起来,可灾难却忽然降临!1998年8月21日晚,我独自回家,走在楼梯上,刚发觉感应灯不亮,前后已扑上来两个男子,把我夹在楼梯中间,其中一个朝我大腿上猛扎了一针,我当时就昏倒了!两小时后,我发现自己已在屋里,忙挣扎起来给妻子打电话……
   事后,我发现家中的200余万元学费遭劫。医生则告诉我,劫匪给我打的麻醉剂原本是给大型动物用的,而且剂量很大,我算是捡回一条性命。最终,劫匪被绳之以法,但梦魇般的劫难却给我心理造成了一定的阴影,让我对努力奋斗的终极目的与意义产生了反诘。一次,妻子陪我参加完一个同学聚会,意味深长地吐出心声:“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活得比对手长,这样一来别人用5年做成的事你可以用10年去做;别人用10年做成的事你用20年去做。如果这样还不行,你就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到80岁把他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妻子这番话让我决心携着妻子温暖的手走出心头那片荒漠!
   我重新投入到新东方的发展中,2004年,新东方成立董事会,开始以国际标准锻造企业;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新东方下属的学校和学习中心达到了181家。如今,我仍喜欢将自创的“骆驼定律”用来经营自己的爱情与事业。我告诉自己,爱情和生活不需要像骏马一样炫目与驰骋,而是要像骆驼,因为我尊重这样一个科学事实:马做什么都比骆驼快,但骆驼一生走过的路却是马的两倍!
  (司志政摘自《家庭》2008年11月上半月)
  





首页-&gt2008年第24期

命运抢不走我的生活

作者:柳 红




  为自己生活,谁也抢不走你什么;为别人而活,永远没有自我。
  
  2003年以前,我应该是那种在别人眼里幸福的女人吧,丈夫是北大一个系的主任,儿子子尤聪颖可爱,那时的儿子虽然还未像后来那样出名,但在我们生活的圈子里,他早已是个小有名气的天才了。
   那时的我,生活中只有丈夫和儿子。
   2003年,子尤的父亲有了外遇,我的世界坍塌了。我拒绝离婚,直到有一天,子尤的父亲搬离这个家。
   我们之间感情变化的每一步,子尤都看在眼里,儿子在那段时间给了我最大的精神支持,他劝我离婚,并对我说:“离婚并不是结束,也许对你来说,是另一个开始呢。”我们最终还是离了婚。
   我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不被怨恨和自怜所俘虏,但在最初的时刻,那种内心的空洞真是无法收拾。很多个晚上,我坐在房间里,忘记了开灯,就那样呆呆地坐在黑暗里,脑子和心里,都是一片空白……最终带我走出困境的还是子尤。他说:“妈妈,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每次看到你失魂落魄、不修边幅的样子,我都觉得很丢脸,我的妈妈应该是优雅的、坚强的、充实的。妈妈,你别让我失望哦。”
   儿子的这番话让我惊醒。是的,即使失去了婚姻,我还有儿子,我是要做一个让儿子失望的妈妈,还是要做一个可以让儿子当榜样的妈妈?我必须选择后者。
   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开始把年轻时的爱好都捡回来:阅读和写作。每天晚上我和子尤各占书房的一角,各自捧着书入迷,看到精彩处,便大声读出来与对方分享。我开始着手撰写《吴敬琏传》,我没有想到,子尤会给我那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我们甚至计划以后母子二人一起合作一本书,书名就叫《我们俩》。
   我也花时间在外表上,我会用蜂蜜和橄榄油给自己做面膜,也会给自己设计服装。我的改变让大家“惊艳”。同学们都说:“柳红,你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10岁!”
   离婚后,我曾经在北大校园里邂逅子尤的父亲和他新婚的妻子。面对他们,我发现自己心里已经没有任何怨恨。剩下的,只是一些关于过往的温暖记忆。这样真好,子尤的父亲曾经对我说,你真是一个丰富的人,我曾经以为已经完全认识了你,但是离婚后,你的表现又让我觉得,我其实并没有完全读懂你。
   有一天早晨,我站在楼下的花园里,目送着子尤去上学,天空晴朗,花香阵阵,我突然由衷地产生一个念头,离婚真好呀,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发现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之外,还有这么大的可以供自己翩然起舞的天地;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拥有尝试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我不会拥有更丰富的生活历程;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知道自己面对挫折时,原来拥有这么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让我找回久违的自信。

Prev | Next
Pg.: 1 ...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