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男孩就是我。我父亲叫我在国际和AC米兰队之间作出选择,然后带我到选中的队去面试。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AC米兰队。过了3天,我踢了3场球,然后,我签了我人生中第一张合约,正式加入AC米兰队。1978年,也就是我10岁那年,人们开始叫我保罗·马尔蒂尼。
每当我背着印有“AC米兰”字样的背包乘公共汽车去参加训练,路人投以惊讶和羡慕的目光时,我心里充满了自豪。带着这种自豪,我来到训练场上,更加刻苦地投入训练和比赛。AC米兰每周3次的训练和比赛,我都全身心地投入,非常努力。在这种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我的球技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很多。
在AC米兰少年队的初级队踢球时,由于年龄小,全国没有这个年龄段的比赛。我们惟一的对手是同城相应年龄的国际米兰,而同他们比赛,我们总是胜多负少。所以感觉踢足球简直太容易了。
但等我到了AC米兰的青少年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强手如云,竞争激烈。我们不再满足于一场比赛的胜利,我们还要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对手,最后达到金字塔的顶峰。经过一轮又一轮艰苦的比赛,我们离金字塔的顶峰越来越近。但越往上走,竞争就越激烈,压力也就越大。我清楚地记得在我足球生涯中取得的第一次意义重大的成功,是我们队获得了意大利青少年足球赛的冠军,那是在1985年。在此以前,AC米兰还从未获得过此项殊荣。这场比赛是在都灵举行的,最后是通过点球大战决定胜负的。最终我们战胜了费拉德尔菲亚队,取得了冠军。那天晚上,我们欢呼雀跃,放声高歌,以此来庆祝这最后的胜利,就好像我们已经取得了欧洲冠军杯的冠军一样。从那天起,我就知道:意大利,将会诞生另一个马尔蒂尼,那会是:保罗·马尔蒂尼。
(叮当摘自《少年文摘》
首页->2008年第23期
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作者:余秋雨
在欧洲当时,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3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4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5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写《堂吉诃德》。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第三次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项再一次出庭受审……
总之,这位身体残废的文化巨人有很长时间是在海盗窝和监狱中度过的,他的命运实在太苦了。
《堂吉诃德》已经出版,而且引起广泛轰动。但是,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法官,明明知道他的文学才华却不愿凭着一点良知,认真审查他遭受的灾难,给他一点点起码的公平。
当时的西班牙与英国不同,没有让只读过中学的塞万提斯像莎士比亚那样受到一批“大学才子”的审判,审判他的是真的法庭。然而正是这些真的法庭,使他联想到绑架了他5年之久的海盗,他们也有事没事就审判他。
当海盗的审判与法庭的审判连在一起组成他的人生过程时,他不能不摇头苦笑。
我一时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位作家比塞万提斯承受过更多的苦难。他无法控诉了,因为每一项苦难来自不同的方向,他控诉哪方?
因此,塞万提斯开始冶炼苦难。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也放纵了苦难,居然让它囫囵出入、毫发无损。塞万提斯正恰相反,他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
终于,他的抵达正是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堂吉诃德。这是塞万提斯用自身苦难铸造成的,由此证明他已彻底降伏苦难,获得了一种人类学上的读解。
堂吉诃德一起步,世界破涕为笑。
于是,塞万提斯也就在至高层次上诠释了漫画和寓言。
前一段时间我在马德里看到了塞万提斯的纪念雕像,雕像的下前方便是堂吉诃德的骑马像,后面还跟着桑丘。堂堂一国的首都在市中心以群雕方式来纪念他,而且把这个纪念广场以国名相称,叫做西班牙广场,我看在规格上已超过莎士比亚。这片土地以隆重的骄傲来洗刷以往的无知,很可理解。但遗憾的是,堂吉诃德和桑丘的雕像过于写实,就像是用油画的笔法描摹一幅天才的漫画,成了败笔。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曾娓娓论述,由史诗转换成雕塑是一种艰难的再创造,可惜西班牙历来缺少莱辛这样等级的理论家。
西班牙广场上的这组雕塑,塞万提斯为白色,堂吉诃德和桑丘为黑色。白色的塞万提斯天天注视着眼前黑粗笨拙的这一对宝贝又会暗笑,就凭你们这模样怎么还能流浪远方,把苦难流浪成寓言?
塞万提斯晚年看到了别人伪作的《堂吉诃德》第二卷,于是赶紧又披挂上阵与文化盗贼搏斗,方式也就是赶写真的第二卷。真的第二卷出版次年,他因水肿病而去世。
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假人,给塞万提斯一本假书,看来异地同理:都想否定他们的真实存在。他们太使周围垂涎,太使周围不安。
直到两百多年后,德国诗人海涅指出:
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海涅眼里,只有这三头统治,只有这三座高峰。但是歌德出生太晚,并世而立的只有两头,同在欧洲,却隔着大海,当时两个国家还对立着。
我前面已经说过,似乎是上帝的安排,戏剧家莎士比亚戏剧性地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去世,使4月23日成为一个奇怪的日子。谁知还有更奇怪的事情,似乎又是上帝,也只能是上帝,觉得两座高峰不能独遗一座,居然把塞万提斯的去世也安排在同一天!
那么,1616年的4月23日,也就变得更加奇怪。
当时,无论是英国的斯特拉福,还是西班牙的马德里,都没有对他们的死亡有太大的惊讶。人类,要到很多年之后,才会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山崩地裂,但那已经是余震。真正的坍塌发生时,街市寻常,行人匆匆,风轻云淡,春意阑珊。
(石景琼摘自《出走十五年》
南海出版公司图/张建辉)
首页->2008年第23期
古典世界的最后一场悲剧
作者:王 波
公元415年3月的清晨,亚历山大城的希帕提亚,着一身平滑长袍,像往常一样迈出家门,径直走到停靠在门旁的双轮马车上。而在她的目的地——亚历山大博物馆演讲大厅,一如既往早已坐满了她的“粉丝”。
他们正仰首期待着偶像的到来,刚刚坐上马车的希帕提亚则正准备启程。
忽然,从街道的各个角落里,涌出了500个人,将马车团团围住。这些穿黑色衣服戴黑色头巾的人,据说是来自埃及沙漠地区的僧侣和士兵,他们一把将希帕提亚扯了下来。一番殴打之后,她被揪着头发拖进了西赛隆教堂。
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描述,“愤怒的暴民们”告诉眼前的这个异教徒,如果还想活下去的话,她就必须亲吻十字架,加入修道院,成为基督徒。
在被拒绝之后,终身未嫁的希帕提亚,被诵经士彼特扒光了衣服。暴民们用锋利的牡蛎壳,一片片地刮下她身上的肉,然后把她在鲜血中颤抖的身体,砍成一段一段扔进了熊熊燃烧的火中。
这个被当时的诗人们称为“圣女”和“无瑕的星辰”的女子,就这样化为灰烬,死无葬身之地。
1500年后,在芝加哥独立宗教学会上演讲时,美国著名的无神论者莫斯利,以《希帕提亚的殉难》为题,向眼前的听众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她殉难的场景。他宣称,希帕提亚的殉难意味着“古典世界的消亡”。
而希帕提亚,作为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女数学家,不仅是她所生存的那个“古典世界”的一个句号,也是最后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希帕提亚是数学和天文学教授塞翁的独生女,理想主义的父亲为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不仅为她量身打造学习计划,还要求女儿每天练习跑步、越野、骑马、划船或游泳,以激发她的所有潜能。
美丽得据说让埃及王后都嫉妒的希帕提亚,最终没有让父亲失望。当她周游完希腊以及地中海周围所有的国家后,数学和哲学的造诣已颇深,演说的能力也一流。在父亲担任馆长的亚历山大博物馆,她成为一名出色的数学和哲学课程教师,并且拥趸无数。
她的马车行走在亚历山大街头时,常常有人扔来鲜花和大声的赞许。接踵而至的爱慕者,常常会被希帕提亚巧妙地拒绝,她声称“自己已经与哲学结婚了”。
不谈风月的她,把大部分的时间奉献给了科学研究。她和父亲修订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在此后的一千年里,一直是教科书的标准版本。
此外,希帕提亚还独自完成了对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乌斯的《圆锥曲线》和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算术》这两本书的注释。
而在希帕提亚注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实用天文表》前,塞翁曾经修订过书中的表格。在看了女儿的工作后,他认为女儿已经超越了自己。当然,至今有历史学家认为,塞翁这是为抬高女儿的声誉而作出过高的评价,但这丝毫不会让人怀疑希帕提亚的数学造诣。
但智慧和美丽,在中世纪黑暗时期即将来临的前夕,随时可能会给这个女人带来一场悲剧。
成为新柏拉图主义学派领袖的希帕提亚,在课堂上和在公众场合出色的演说能力,为她带来了一大群狂热的追随者。不过,在当地教会领袖眼里,希帕提亚的数学和科学思想,否定了他们的宗教教义。不仅如此,在希帕提亚的仰慕者里,有不少基督徒,这让他们感到了危机。
看着演讲大厅外云集的一排排马车和马匹,甚至还有露宿的帐篷,再想到希帕提亚与自己的夙敌亚历山大城地方长官奥瑞斯特走得很近,亚历山大城大主教西里尔心里很不是滋味。
悲剧最终发生,但最终没有人受到惩罚。因为噩耗传出后,西里尔告诉东罗马帝国当局派来的调查人员,“其实希帕提亚还活着,她只是去雅典罢了”。而罗马教廷为掩人耳目,平息事端,很快由罗马大主教宣布:“此案查无实据,据传希帕提亚在雅典,并没有发生任何悲剧。”
在希帕提亚被一群狂热基督徒残忍地杀害后,许多学者离开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里的藏书被烧掉给公共浴室的水加热。与无神论者莫斯利一样,不少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知识启蒙时代的终结”。
但后人并不肯轻易忘却这场悲剧,在不同的世纪里,总会有人讲述希帕提亚的遭遇。20世纪80年代,现代学者们创立了期刊《希帕提亚》,专门关注女性学者所研究的哲学和女性问题。1851年,英国小说家金斯利将希帕提亚的故事改编成戏剧;而2008年3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深海长眠》的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开始拍摄一部电影《Agora》,故事的主角正是希帕提亚。
这个当年死无葬身之地的女子,如今注定会像她生前一样优雅地活在人们的心里。
(石景琼摘自《中国青年报》
2008年10月8日图/迟兴成)
首页->2008年第23期
我的遗嘱等2则
作者:井角苍苔等
我的遗嘱●井角苍苔
一、吾死之后,遗体遗容除妻子、女儿、兄弟外,谢绝其他人等参观。
二、眼角膜如可用,捐献给角膜库。其余部分均在24小时内火化。
三、火化时,嘱火葬场司炉工多用时10至20分钟,以期骨灰尽量减少。
四、吾性爱山,尤爱黄山。吾爱亲人,而尤爱吾女。如火葬场或收费过多,则可将骨灰装入一皮鞋盒内,暂置书柜之一角,待吾女长成,娶之为妻或欲娶之为妻者,须携皮鞋盒至黄山,觅僻静无人之处,或抛洒,或浅埋即可。不遵吾嘱者,吾女不得嫁之。
五、生前网友乃吾之莫逆也。吾死后10日内烦以短消息通知,以免其嗔吾之不辞而别。
敢不遵吾嘱者,当思吾生平性躁易怒,慎之,慎之!
地震中一对夫妻的遗嘱
吾妻:
不知我还有没有活着走出废墟的一天。黑暗下摸索到纸笔写下遗嘱,留与我亲爱的妻。
盘算了一下,你我夫妻二人财产共有:房屋一座,存款近10万元。除了3万元留于我的父母养老之外,其余均留于你。
我要着重交代的是另外一笔财产。在我办公室的抽屉中,有一张银行卡,里面有5000元的存款,这是我偷偷攒下的小金库:其中1000元准备偷偷地买烟酒之用;另外4000元准备买一件贵重的衣服送给高中时的恋人小梅,对不起,自从前不久偶然碰到后,我一直和小梅偷偷地保持联系。
现将这笔财产重新分配一下:其中1000元是给你买那件心仪已久的白金项链之用,我很自私,宁肯自己抽烟喝酒,也舍不得买一件像样的首饰给你。另外4000元是给你旅游之用,希望你能在旅途中忘记所有的悲伤,并且能邂逅一位如我一般英俊的男士,但要注意不要像我这样花心。这笔钱千万要遵照我的遗嘱执行。
吾夫:
虽然我竭力支撑着,但是我想,我可能撑不到明天了。趁着还清醒,分配一下我们夫妻的共同财产。
你我夫妻二人财产共有:房屋一座,存款近10万元。除了3万元留于我的父母养老之外,其余均留于你。
对不起,我一直瞒着你,在家里的梳妆台下,有我私下里藏起来的3000元私房钱。平时我宁肯自己逛街买衣服,也懒得去探望待我如亲生女儿的公婆,其中1000元你就替我买一些营养品送给二老,算是代我送上最后也是一份儿迟来的孝心。
你与以前的恋人小梅私下见面约会的事,你自以为瞒了我,其实我早已知道,并偷偷地跟踪过你们。小梅也不容易,为了等你,一直单身。如果小梅愿意,剩下的2000元钱,就作为将来我给你和小梅的结婚贺礼吧。
这笔钱千万要遵照的我意思执行,不可挪作他用。
首页->2008年第23期
公务员热的冷思考(11则)
作者:佚名
据统计,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人数超过了105万人,比去年增加20余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大幅高于去年的60:1。近几年来,公务员考试不断升温,已成为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悲哀?有人认为公务员是“金饭碗”;然而,也有人认为当公务员埋没了其才华,限制了其发展。请问您是如何看的?
公务员考试热了,有的职位几千人比一,这很好,这有利于提高我们公务员的整体水平,有利于提升公务员的形象,还有利于官员们的优胜劣汰。
——微尘
公务员热,也就是官员热,大家都对政府官员职位感兴趣,这说明社会的其他方面的生态在恶化,这是好是坏,不言而喻。
——范宏
公务员热持续升温,不仅隐含了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所带来的“权力崇拜”倾向,也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考而优”惯性思维的集中体现。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