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大多被犹太人把持。纽约是全球地价最昂贵的都市,其中高层大楼的拥有者,8成以上是犹太人。拥有君悦等全球100多家大饭店的罗伯特·普利兹科、建筑界与金融界大亨艾利·布洛兹德等都是犹太人。从生产、流通、加工等各阶段,完全掌控了世界钻石市场的戴比尔斯公司,也是犹太人的。不只在美国,在欧洲大部分犹太人也位居社会上层。依照在美国做的一项调查,居住美国的犹太人平均收入远远超过一般美国人。占美国人口总数仅2%的犹太人,却占据了前400大富豪家族23%的位子。如果只看前40大富豪家族,则更是达到40%。
如果说犹太人在美国与欧洲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那么东南亚就是华侨的天下了。根据1994年的《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数据,亚洲华侨的GNP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几乎跟当时中国本土的GNP不相上下。而且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比例上升。
东南亚国家的上市企业当中,由华侨创设的比例,在泰国和新加坡是81%,印度尼西亚是73%,马来西亚是62%,菲律宾是50%。由此不难看出,华侨基本上取得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
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诚13岁就成了孤儿,赤手空拳累积了庞大财富。有一句玩笑话说:“所有港币里面,大概每1块钱就有5分进了李嘉诚的口袋。”他对香港的影响力就是这么巨大。
(朱雀摘自《走进富翁图书馆》
辽海出版社图/潘英丽)
首页->2008年第22期
全世界都羡慕我们
作者:丁学良
我第一次到北朝鲜,当地政府特地安排小学生给我们表演。这应该是当地最高的艺术水平了,无论唱歌、跳舞都非常优秀,但一看孩子们穿的衣服,我就感到很悲哀。这个表演队应该是北朝鲜的面子工程了,可小演员们身上穿的却是大陆贫穷地方以前开会时用的那种最廉价的化纤布。因为颜色不好看、透光、容易散线,现在大陆农村都不用这玩意了。
表演的压轴节目是一首歌,整个表演队伍全部上场,用朝语、英文和中文三种语言轮换着唱,题目是《全世界都羡慕我们》。我对这里的其他宣传,觉得还能忍受,但这个“全世界都羡慕我们”,却让我震撼!写歌的人肯定不是孩子,而且可能是发自内心地创作了这个东西。“全世界都羡慕我们”,这题目说明,他们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东方要学他,西方要学他;大国要学他,小国也要学他。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顶级的黑色幽默,但对那些歌唱的孩子来说,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这是蒙昧的真诚。
(刘可荣摘自《凤凰周刊》2008年7月18日图/大可)
首页->2008年第22期
葡萄牙人骨宫
作者:李 钢
早就听说葡萄牙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人骨宫,但一直未能一睹真容,这次机缘巧合,我终于得以亲身游历了这座世间罕见的“宫殿”。
人骨宫位于葡萄牙的千年古城埃维拉,实际上是佛朗西斯库教堂附属的一个礼拜堂。从著名的戴安娜神庙往南,沿着六角形碎石铺成的小路向南走,不久就会看到一座巍然屹立的教堂,这就是佛朗西斯库教堂,人骨宫便设在这座教堂内。
踏上教堂正殿,往左有一条长长的通道,在通道的尽头有一扇由粗木铁条结成的栅栏,这便是人骨宫的入口了。一到门口,迎面扑来的是一股阴冷之气,逼得人禁不住一阵难以名状的战栗,连最大胆的人也屏声敛息。明明宫中人数不少,可就是不闻人语,入耳的只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人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摇曳,连脚步声也显得格外恐怖。就着昏暗的灯光,可以隐约看清宫殿的穹顶上镂刻着的金色花纹,地上铺着的灰暗的青石。而其余的地方,如墙壁、立柱、壁饰等,全是用人骨做成的。在人骨装饰的墙壁上,还赫然挂着一大一小两具干尸,都披着褴褛的衣衫,低着头垂着手脚,一副平淡死寂的表情,深深凹陷的眼窿清晰可见,令气氛恐怖到了极点,也使游客们心底无法抑制地一阵悸动,不由得加快脚步朝前走去,胆小者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了。终于到了出口处,抬头处立着一块黑色木牌,走近一看,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木牌上赫然写着:我们在这里,等待你们的到来!
走出人骨宫,外面阳光灿烂,和宫内真是天地之别。据导游介绍,葡萄牙的人骨宫是欧洲最大的以死亡为主题,直接用人的肢体建造的建筑。修建这座宫殿的材料多数是埃维拉城修士们的遗骨,作为忠实的信徒,他们这种虔诚着实令人感动。但并非所有的人骨都是修士们的,据说当年在修建佛朗西斯库教堂的时候,在地基下发现了一块墓地。因为绝大多数的葡萄牙人都信奉天主教,因此有人建议将他们的遗骨以这种方式奉献给上帝。在虔诚的教徒看来,人骨宫尽管以死亡为主题,但绝对不是一个恐怖的场所,相反它是一片圣洁的土地,是教徒们祷告、祈福和接近上帝的地方,因此来人骨宫的除了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虔诚的教徒。据介绍,这里收藏的尸骨已由当初建成时的约5000具增加到40000具。
游罢人骨宫,人们半晌无语。在回程的路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微风徐徐扑面,路边树木葱茏,一片生机,使我们不禁从内心更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杨兴文摘自《周末》2008年8月28日图/贾雄虎)
首页->2008年第22期
人类差点就像恐龙一样灭绝了
作者:劳拉·李
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灭亡期。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种类遭到毁灭,让位于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最后一次这样的大规模灭亡发生在6500万年前,恐龙遭到灭绝,哺乳动物取而代之。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尽毕生之力探索大灭亡的原因,目前认同度较高的理论认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极端气候条件应该是许多大灭亡的罪魁祸首。
我们人类很自以为是。我们往往把这个世界及其历史,甚至史前都看成是通往那个伟大的时刻——人类将至高无上地统治一切。这似乎也成了创造的终极目标。
幽默大师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评价说:“这就好比你想象一堆烂泥某天早晨醒过来时想,‘我待的这个世界真有趣——我待的这个坑真有趣,大小正好适合我,不是吗?……这肯定是为了让我待在里面而特意制造的!’”
事实上,尽管可能有些令人难以接受,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卓越表现并非预先注定的。我们人类的祖先本来也可能步恐龙的后尘,而他们确实差点就与恐龙一样灭绝了。
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灭亡期。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种类遭到毁灭,让位于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最后一次这样的大规模灭亡发生在6500万年前,恐龙遭到灭绝,哺乳动物取而代之。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尽毕生之力探索大灭亡的原因,目前认同度较高的理论认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极端气候条件应该是许多大灭亡的罪魁祸首。
一颗失控的流星撞击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在地表砸开了一个直径180千米,深900米的陨石坑。这一撞击爆炸相当于1亿颗氢弹爆炸产生的能量——热能使海水蒸发,使大气层水汽饱和,超热气流朝外扩散。撞击产生的尘埃波及并覆盖了今天的堪萨斯,冲入大气层,包裹地球,阻碍了阳光,使地球变冷。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靠植物为食的生物也随之死亡。这就是所谓的“大灭绝”。当时近90%的生物永远消失了。对我们而言,幸运的是,幸存下来的物种之一就是犬齿动物——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在大约7万年前,人类自身与灭绝擦身而过。DNA研究表明,人类曾经出现过人口危机,有时又称为“人口瓶颈”。科学家试图弄清为何人类的基因差异如此微小。即便是一群黑猩猩,或者一个大猩猩家族的基因差异也比整个60亿人口的基因差异大。这说明在人类的某个时期能生育的女性数量很少。一项研究认为,整个人类的女性数量曾一度减少到只有500人。2万年后,人口数量才恢复到这个瓶颈期之前的水平。
造成瓶颈的原因是4.5亿年前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位于今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托巴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10千米宽的大洞,腾起的烟雾高达30千米,喷发的岩浆和火山灰甚至降落到格陵兰岛。约2800立方千米的熔岩被抛入大气层,足够修建100万个埃及的金字塔。火山灰像毯子一样遮蔽了太阳,全球气温下降了12℃。火山冬季持续了6年。在此期间的积雪增多,进一步反射了太阳的光芒,使得地面无法吸收热能,地球于是变得更冷。长达千年的冰期开始了。
部分研究人员推测,已经处于发展过程的冰期是火山爆发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冰期可能造成海平面下降,减轻了火山上的压力,导致火山喷发,就像一瓶香槟拔掉了塞子。爆发的结果进一步加速了冰川的发展,气候系统由暖变寒。冰川形成后,海平面进一步下降。暴露的土壤被风带走,沙尘暴怒啸数日,致使无数动植物死亡。
智人(现代人的学名)也差点重蹈尼安德特人(又称穴居人)以及其他灭绝的人种的覆辙,不过少数强健的个体在非洲、欧洲以及亚洲的孤立地区存活了下来。于是,我们的人口就只保留下人类曾经具有的大量基因多样性中的小部分。
这样的爆发还会发生吗?不仅会发生,而且几乎是必然。下一次火山超级爆发最有可能的地点就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吸引着大批游客的喷泉、温泉,以及山脉是由宽20千米、深2900千米的巨大地下岩浆房形成的——几乎深达距地心距离的一半。黄石火山已经爆发了3次,每次间隔60万年左右。最后一次60万年的时间点是距今40万年前。黄石仅仅是40个超级火山点之一,不过其中大部分都已成为死火山,而且其他火山点距人口密集区域也没有如此近。
科学家说,黄石火山爆发释放出的能量将超过地球上核武器的总和。冲击波造成的巨大声响远在英国都听得到,大约10万人将立即送命。有毒气体和火山灰将进入大气层,并在几小时内降落到美国西部的所有地区。它们还将随风继续在全球扩散,导致火山冬季。它可能发生在下一周,或者20万年后。
(依兰摘自《天气改变了历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图/贾雄虎)
首页->2008年第22期
拿破仑与科西嘉
作者:滕 青
拿破仑是历史上最出名的科西嘉人,但有趣的是,科西嘉人对拿破仑的评价并不高,在那里很难找到崇拜他的人。只有当岛外人嘲笑科西嘉人懒散时,才会听到他们机智的对答:“历史上才出现了那么一个勤奋的科西嘉人,他就当上了法国的皇帝。”
踏上科西嘉岛,首先来到的是卡尔维。拿破仑曾在这里打击英军,把一英国名将打成了“独眼龙”。但任你走遍全城也看不到一点有关拿破仑的东西。当地人说,拿破仑是在阿亚克肖出生的,只有那个城市才与拿破仑有关。
拿破仑·波拿巴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一个阿亚克肖的贵族家庭里。其母多产,他兄弟姐妹达8人之多,他排行老二。相比之下,老大性格懦弱,因而拿破仑从小就被他父亲视为家庭未来的支柱。
拿破仑9岁时,其父已成为法国政治中心凡尔赛的贵族议会代表。他将拿破仑及其兄弟带至大陆就读。拿破仑很快成为巴黎军校的学生,16岁毕业后成了少尉军官。由于拿破仑生长于外省,说话有口音,个子小,年龄也小,在校期间受到同学嘲笑。这使他养成孤傲独断的性格。他说话不多,交往很少,利用大量时间读书做笔记,最喜爱卢梭、孟德斯鸠、马基雅弗利等人的书,崇拜科西嘉独立运动领袖保利。
当法国大革命到来时,他冷眼旁观,在此阶段先后回科西嘉岛达两年之久。他细心观察科西嘉形势,想加入独立运动。无奈,独立运动领袖保利对他父亲有成见,对他有法国军官的身份不信任。最终两人反目为仇,成为政敌,形势迫使拿破仑不得不离开科西嘉。
作为法国军官的拿破仑选择了在战事中升迁并走向成功的道路。他24岁时临危受命,攻下法国南部土伦港,打退英军,晋升为将军。之后虽在政治上经历过种种波折,在战事上却不断成功,权力也越来越大。科西嘉曾有两年被英军占领,拿破仑在他挥军横扫欧洲中南部时,也派兵收复了科西嘉岛。但他本人并没有回科西嘉,那时恐怕他已不把科西嘉放在眼里了。由于岛上保利派与波拿巴家族形成敌对状态,拿破仑一家于1793年全部出逃。
后来拿破仑在大陆越来越得势,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官,又加冕登基当了皇帝,拿破仑一家也鸡犬升天,得到各种封号封地,享尽荣华富贵,他哪里还在乎一个小小的科西嘉!
更糟糕的是,他没有选好派往科西嘉的执政官。从1802年到1809年,执政官莫朗在岛上大开杀戒,以平息来自各方面的反抗与叛乱,直至屠城,致使科西嘉岛血流成河,形成极端的恐怖,最终拿破仑不得不将莫朗撤掉。科西嘉的确被制服了,但拿破仑的形象也彻底毁了。
1815年拿破仑下台并被流放后,阿亚克肖人把他的全部雕像砸毁,扔进了大海。
拿破仑9岁就离开了科西嘉,成人后仅在19岁前后回过科西嘉两年,并于1799年从埃及返回巴黎的途中回过科西嘉一周。科西嘉人认为,拿破仑一生没为科西嘉做过什么好事,只不过在法国和欧洲大陆站住脚而辉煌了十几年罢了。
不过科西嘉历史博物馆里也不得不给拿破仑留一个位置,只是无法称颂他。
(栀子摘自《海外人物写真》中国旅游出版社图/贾雄虎)
首页->2008年第22期
羊的末日
作者:刘学杰
羊的温驯是出了名的。
羊的任人宰割也是有口皆碑。
熟练的屠宰户不用将羊的四蹄捆扎,只要将羊唤到身边,用双手摩挲着羊头、羊身、羊尾,嘴里“喃喃”几句“祝福”,那羊便乖顺地自己就地躺下,接受你的“送行”。只见师傅一手按住羊头,一手将刀子轻轻地在羊喉咙处“嘶嘶”一个来回,羊血立刻如泉涌,羊不“哭”不叫,四蹄动弹几下,便一命呜呼,静躺在那里只等被剥皮。我立刻想到,“任人宰割”这个词就源出于羊与死亡超水平的默契。
羊的温驯构成了“替罪羊”一大功能。于是,人代人受过,人代部门受过,也便有了“替罪羊”一说。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在梦中见到“真主”安拉,安拉启示他要宰杀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以表示对安拉的虔诚。儿子顺从地对父亲说:“父亲啊,你奉命行事吧!”易卜拉欣恸哭不已,但还是不得已将儿子的双臂用绳索捆紧,把他按倒在地。当他举起刀子的一刹那,安拉派遣特使牵来一只羊赶到了,命令以宰羊代替献子。这只羊就是易司马仪的替身。从此之后,阿拉伯人便根据这一传统,定期宰羊献祭,相沿成习,使穆斯林年年都能过古尔邦节,人人大块吃肉,尽兴跳舞,狂欢三日。没有替罪羊就没有古尔邦节,是替罪羊创造了穆斯林的盛大节庆。
“烤全羊”是新疆的一道名菜,北京烤鸭这样的珍贵名肴,摆在“烤全羊”面前,顿显“小家子”气。“烤全羊”通常在高级宴会上才露脸,它那豪华的气派,北京烤鸭只能望其项背。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