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数码相机也能试用?没错,Melissa手中这台小巧时尚、功能齐全的新款相机也是她以试客身份免费拿到手的。
晚上,Melissa回到家打开电脑,发现试客网上多了一条未读消息:“昨天申请的箭牌新口味口香糖已经成功获批,产品将于明天送到。”到目前为止,由于申请量大、成功率高,Melissa的积分已经跃居试客排行榜前十位,她所申请的试用品总价值已经超过6万美元。
作为资深试客,她几乎每周都可以顺利地从试客网上申请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几乎囊括了吃喝玩乐等方方面面。
为了统计这种生活模式到底能为她省下多少钱,Melissa开始留心自己的经济状况。每当有新的试用装拿到手,她就会记录下东西的类别、品牌、估价等,每到月底,她会把自己由此省下来的钱存下来。光化妆品一项,就省下了四分之一的月开支,小半年下来,以前几乎入不敷出的她,手头竟也有了超过一万美元的应急存款。
除此之外,试客还让她学会了理性消费,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消费尝试。例如,在某品牌沐浴露新产品刚上市时,公司同步推出了非常有诱惑力的广告。看到广告后她非常动心,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购买欲,在掏钱包之前先申请了使用小样。用了几次之后,她发现这款产品滋润效果差强人意,不太适合自己的干性肤质,效果远不如预期,如果当时不假思索地买下来,肯定用不了几次就束之高阁。就这样,Melissa避免了将近50美元的“准浪费”开支。
Melissa还没有毕业,平时的收入仅来自一周20小时的兼职工作。自从跻身试客后,原本属于“月光族”的她,在新添日用品几乎都是名牌的同时,竟然可以用存下的余钱做一些小型的基金投资了。
著名杀毒软件卡巴斯基提供100个试用机会,共有超过2万人提交申请,Melissa榜上有名;DonnaKaran品牌服装新款上市的T-shirt仅提供18个试用机会,Melissa从上千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柯达相机惟一一个试用机会也被Melissa一举拿下……当然,不是所有的试客都有Melissa这样高的申请通过率,她有什么独家窍门呢?
用Melissa的话说,除了认真对待企业发放的反馈意见表之外,更要有独到的眼光,能够发现一些容易被忽略而至关重要的产品细节。
Melissa对每件试用装的严谨态度不但对企业负了责,更为自己带来了不少好处。美国许多试客网都采用“企业打分制”来评定试客们的信誉等级,等级越高,高级试用产品的申请成功率也越高。由于不断有受益企业通过试客网站对她进行加分、升级,Melissa很快升级为拥有众多好评的高级试客,五星级的荣誉让她在网上出了名,如此一来,企业怎么会轻易放过她这个“编外市场总监”呢?
在一次与企业的亲密接触后,Melissa突然灵光一现,试客网作为企业的一种全新营销方式,其中必然有很多非常有生命力的营销理念,何不以此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呢?
有一次,Melissa成功得到了一双NIKE还未正式上市的新款运动鞋。穿过几次之后,她发现鞋的外形设计、舒适度、透气性等都没得说,却有一个让她不得不提的小毛病:运动鞋采用的圆形纤维材质的鞋带,是这款鞋的最大败笔——走路的时候特别容易松散,逛一次街,Melissa至少得系十多次鞋带。一双设计与用料堪称完美的品牌运动鞋竟会在如此节骨眼上存在缺陷,这大概是设计者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不久,她的意见引起了NIKE公司研发部的重视,公司正式邀请她以嘉宾身份出席了新品改进讨论会,并承担了她的车旅住宿费,令Melissa受宠若惊。两个月后,Melissa在商场里发现这款鞋的鞋带改成了扁平式尼龙材质。
三年试客生涯过去,Melissa即将毕业。得益于长期以来的材料积累,当同学们还在为论文选题头疼不已时,Melissa早已收集好了充足的一手资料。临近毕业时,Melissa完成了她以“从试客网看现代企业营销方案”为题的论文。这份实例丰富、角度新颖的论文为她赢得了伍德伯里大学商学院的最佳论文奖!
(石景琼摘自《大学生》2008年第5期图/迟兴成)
首页->2008年第22期
失败者的7种习惯
作者:创业风行者
看看你周围的人,你的朋友,有的人成功,而有的人失败。其实,人与人之间本来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你了解了失败者惯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你就可以尽力避免掉入失败的陷阱,从而让自己走到积极成功的一面。
1.从每次机会中总会看到疑问
失败者往往觉得自己做出的决定不太对。他会把积极的事情看得消极,认为每一个机会都存在问题。看到别人的成功,他总是觉得那是因为其他人都比自己幸运。
2.推卸责任
失败者在生活中缺乏自信,他把自己看做是现实生活的受害者,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生活对自己不公平。
3.用抵触的语气
失败者在生活中通常都有一种抵抗情绪。他会说:“这不是我的事情”,或者“我又不应该负什么责任”来逃避自己该负的责任。
4.迅速降低损失
失败者对于自己迅速从一件事情撤出而感到庆幸。一旦有新的梦想,他就会说服自己放弃旧的。对于心血来潮的兴趣,他总是有很多理由。他想做很多事情,但是最终总会为自己的一事无成找各种理由。只要他发现另一份新的工作或新的项目,他就会对旧的失去信心。
5.寄希望于幻想
失败者把时间花在看电视等无聊的事情上,而不是投入真正有意义的工作中。他渴望一夜成名或者突然中彩票。
6.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失败者总是希望什么事情都能取悦别人。他不自己去想或者扎实地去做,如果自己的意见和别人有冲突时,总是屈服于别人的意见。
7.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失败者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胜过得到自己内心的承认。他觉得生活就是及时行乐,他对生活的看法就像是对赌博的看法,他其实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选择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叮当摘自《创业加油站》图/大可)
首页->2008年第22期
少挣钱长本事
作者:乔 尹
有一位私营企业家跟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妹妹到澳大利亚留学时,经济条件并不好,澳洲的中国留学生很多,大多数人都希望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减少经济压力,同时也丰富履历,方便毕业后找工作。
许多人到餐馆打零工,还有些人发挥优势去教汉语,虽然辛苦,收入也还可以。
他妹妹当时也动心了,向他说了这个意思。他告诉妹妹:如果你一定要打工,就去那些跨国知名企业找机会,哪怕没有薪水,你自己节约一点过日子好了。但一定不要去端盘子、做家教,不是说那些工作低贱,而是这些工作与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连续性和相关性。
后来,他妹妹找到一家法国企业做钟点工,在商业旺季时帮忙拆信封,送信到各部门,薪水非常少,但这是一家知名企业,业内龙头。
他又告诉妹妹,拆信封也要好好拆,勤快一些,同时,多观察、多学习名企的工作风格和职业风范,尽可能观察各个部门,去发现你最喜欢哪个部门的工作。
不久,他妹妹由于工作积极认真,不同于其他钟点工,企业给她加薪,并改为类似于劳务工的岗位。
此外,他妹妹还在另一家知名企业也做钟点工,也很受欣赏。
毕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同学忙着投简历,他妹妹却不慌不忙,因为两家名企都已经给她留了不错的职位,都是她喜欢的。对方说,她在这里工作这么久,一直那么积极主动,职业素质很好,工作出色,而且这么久了大家也有感情,就像老员工一样,所以,将按老员工给起薪。
后来,他妹妹选择了那家法国企业,几年后,以中国总代表的身份回到国内,开办了中国办事处。
(阿珠摘自《笑傲职场》中国发展出版社图/彭长征)
首页->2008年第22期
那个书生的脾气
作者:王 磊
湖南巡抚官邸,幕僚们好奇地打量着巡抚大人刚刚请来的新人。这是一个年纪不小的书生,说话时总是昂首挺胸,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锐气。很多幕僚对这个锋芒毕露的书生没什么好感,于是便有一些欺生的幕僚私下捉弄他,不是让他端茶倒水,就是让他帮着整理杂物,呼来喝去。新来的书生人生地不熟,明知道有人在故意为难自己,也只好强压心头怒火忍了下来。
书生来到官邸几个月了,巡抚忙于公事,也没有机会和他好好谈谈。于是,书生便整天给幕僚们跑腿儿。一天早上,幕僚们刚刚来到官邸,就听见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声音是从幕僚们办公的地方传来的,大家连忙加快脚步赶过去看个究竟。
众人来到办公的房子外,都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一个平日里就喜欢欺负人的幕僚正面红耳赤地斜坐在椅子上,一手捂着胸口,一手颤巍巍地指着新来的书生,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新来的书生正冲着椅子上的幕僚厉声喝问,指责他平日里欺负自己。大家一听,才发现这个新来的书生不简单,只见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把对方骂得气血上涌,无言以对。
众人连忙跑过去劝解,没想到脾气火暴的书生丝毫不给大家面子,把平日里欺负过他的幕僚们骂得狗血喷头。大家口才不如他好,想反驳也插不上嘴,只好羞红着脸扶起椅子上的幕僚,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开始办公。
从那以后,幕僚们都知道了这个新来的书生惹不得,只要他不找自己的麻烦就是烧高香了。谁还敢招惹他?于是,官邸上下都知道了书生火暴的脾气,谁见到他都非常客气。偶尔有不识相的,想欺负书生,也会被他以高超的口才训得尴尬异常,再见到他都恨不得绕道走。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巡抚和书生长谈了一次。他惊奇地发现书生头脑清晰,谋略深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委以重任。书生也没有辜负巡抚的期望,很快就做出了一番功绩。
那时,正是战火纷飞的岁月,书生的才能在战乱中日益凸显出来,不少达官显贵、英雄豪杰都主动来和他交往。书生的朋友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纷纷向朝廷举荐他。他的才能和声望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于是被破格授予高官。
一夜之间,麻雀变成了凤凰。从此,他的仕途越来越顺利,很快就成了封疆大吏。然而,让人好奇的是,官职越来越大的他,脾气似乎越来越小了。不管对待上级还是下属,他的性格都很温和,让人有种很亲切的感觉。以前那个脾气火暴的他,脾气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以成为他的朋友为荣。
有一次,他刚刚从外地办完公务回来,就听说有个官员私下里诽谤他。他身边的官吏们本以为他会大发雷霆,可谁也没想到他竟一言不发,像和他没关系似的,没有多问。跟随他多年的下属心里都有些想不明白,这位当年脾气暴躁的上司怎么越来越没脾气了,这要是在他做幕僚的时候,早和人家当面吵起来了!
后来,他经过多方了解,才知道那个私下里诽谤他的官员也是听信了谣传。于是,他便和对方开诚布公地长谈了一番。对方没想到他不仅没有怪罪自己,而且还以德报怨,非常感动。人们知道了这件事情后,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更加倾心地追随他。
不久之后,他的一个老朋友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惊讶。老朋友来拜访时,特意问起了这件事,对他这几年脾气的变化非常好奇。
他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对老朋友说:“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这就是人生的大智慧。当年我一无所有时,就像一粒沙子,难免会有人想踩一脚,如果我没有火暴的脾气,那等不到机会降临,早就被人欺负得奄奄一息;如今,我身居显位,如果还像以前那样脾气暴躁,就会给人一种仗势欺人的感觉,难免被人嫉恨。虽然现在不好说什么,将来也会是个麻烦。”
老朋友听了他的话,不由得连连点头。“穷困富贵,都只是人生的一种状态罢了。要想安身立命,成就事业,就必须懂得在贫困中昂起头争得尊严,在富贵时低下头赢得尊重!”
他的话刚说完,老朋友感慨地叹了口气,佩服不已地说:“你有这种大胸怀、大智慧,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多年之后,朋友的话终于应验。这个书生位极人臣,而且还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和手腕,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就是晚清一代名臣左宗棠,一个功勋彪炳千古的人物。
贫穷困顿,并不可怕;富贵发达,也并不可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拥有大智慧的心,知道什么时候该奋力争取,什么时候该谦虚忍让。成就人的往往不是才能,而是这种超然洒脱、看透世情的智慧之心。
(彭国文摘自《郑州日报》图/迟兴成)
首页->2008年第22期
“帮我写个条子,递给首相”
作者:陈鲁豫
走进会场,我傻眼了。
我以为,国王开会的地方起码也该铺一块波斯地毯,围上一圈软软的沙发吧。可我眼前是光秃秃的水泥地,摆着折叠椅,连舞台都没有,主席台处是一张长条桌,铺着白色的桌布,惟一像样的是桌子后面正中央的地方有一把高背靠椅包着深红色丝绒,想必是国王的御座。
会场里满满当当地坐了两三百人,百分之九十九是男性,一律身穿白色阿拉伯长袍,头上缠着白头巾。为数不多的几个当地妇女都是在长裙外套一件西装,这好像是标准的约西合璧打扮。
我们摄制组只有摄像袁白一人被允许站在离主席台几步远的地方拍摄,其余人员,包括我,只能远远地坐在大厅的最后一排。
国王终于进场了。屋子里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
会议由首相主持,一屋子的人热情洋溢地讨论着要不要在杰拉什建一条公路、盖一所小学。我什么也听不懂,却乐得煞有介事地跟大伙一块拍手、点头。
我当然不会忘了当天的大事,隔一会儿就问问身边的导游:“会开完了,能采访国王吗?”
导游只顾着和同胞一起激动地高呼万岁,根本没工夫搭理我。我开始坐不住了:“这么一大帮人,该不会白跑一趟吧?”
其实,按我的个性,采访不到就算了呗。可这次不同,我们千里迢迢来到约旦,如今国王就在眼前,采访不到也太冤了。
我弯腰从地上拿了块摄像机的备用电池,站起来,整了整身上的粉色披肩,对一旁的警察说:“我们的电池快用完了,我能拿一块新的过去吗?”
警察看了看我,一挥手,同意了。
袁白看到我有些吃惊,我赶紧低声说:“假装换电池,越磨蹭越好。”
我站在袁白身边,离阿卜杜拉很近。在一片白衣阿拉伯男子中间,有一个身披鲜艳的粉色围巾的中国女性,阿卜杜拉想不看都不行。我又故意围着袁白转了好几圈,好像是在帮忙,但眼睛一直盯着阿卜杜拉。
真主啊,原谅我,我一生还没干过这么招摇的事呢!
阿卜杜拉始终没有看我,但我知道,他好奇坏了,这些中国人怎么会在这儿?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