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共同经历了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辉煌,我知道她们为了拿冠军吃了很多苦,却不知道她们为了那辉煌的一刻是这样度过每一天的!
  就像是电影情节的安排,恰在此时我无意中回了一下头,训练楼一层大堂那幅中国女排站在雅典奥运会领奖台上的巨幅合影映入眼帘。
  照片上女排姑娘们那么开心地笑着,有人忘情地咬着金牌。
  苦与乐的对比如此强烈,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眼泪夺眶而出,我的哭声甚至惊动了陈导。
  我永远记得那天陈导听到我的哭声走过来对我说的话:“马寅,没有人可以笑着拿冠军的!”
  (张成龙摘自《我爱女排》云南人民出版社)
  





首页-&gt2008年第20期

秀才与农民

作者:王志仁




  4年前,我第一次听到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主任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提出的百元美金电脑概念时,深受震撼。这个称为“每个小孩一台电脑”的计划,大幅简化笔记本电脑的架构和功能,以百万台为单位投入生产,目的是把电脑成本压到100美金,并通过当地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来采购,送到第三世界穷困孩子们的手上。
  这个计划将缩减第三世界与主流世界的数字鸿沟。在尼葛洛庞帝公布百元美金电脑架构后,很快就有厂商投入生产,即便目前仍无法降到每台百元美金,但也不远,4年前的预言已接近现实。问题是:百元电脑始终无法进入量产,照预定交到那些以千万甚至亿计的小孩手上。有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出来带头,有许多国际组织支持,有厂商投入生产,为什么预想的事情没有发生?碰巧最近有两位朋友先后向我问起此事,让我重新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同一时间,由台湾华硕推出的EPC,概念接近百元美金电脑,架构和功能比一般电脑简单,售价也便宜许多,在300美金左右,却卖得非常好,和苹果的i?鄄Phone并列为过去12个月全球最好的电子产品。前一阵子,我碰到华硕董事长施崇棠,除了恭喜他,也听他谈起EPC从产生想法到付诸行动的整个过程。最初,他也受到百元美金电脑刺激,并担心如果这种产品成功,跃升为主流,那大多数电脑厂商将被逼得无路可走。怎么办?“打不过,就加入”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低价电脑的最终去处,真的是到那些吃不饱饭的小孩手上吗?
  如果他所在的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将面临大的改变,那他有无可能创造另一个新的游戏,适用另一个规则?华硕内部进行过很多次讨论,并从市场取得反馈意见,发现外界对百元美金电脑最大的好奇,在于电脑居然可以这么便宜、这么简单。这对于许多买得起而没有买、该用而没有用的庞大潜在使用者来说,是大幅降低了门槛,让他们能够跨入。
  最终,施崇棠判断,低价电脑的用户,不在第三世界,而在第一世界。它可以是已经使用电脑的用户的第二台电脑,或者那些生活在第一世界,却因先前电脑太贵太难而没有买入的人群,现在可以出手了。华硕将这个产品取名EPC,E就是取“易”的意思。从销售成绩看,这个想法是对的。它走的是原有渠道,卖给原有客户(以及具备和原有客户同样条件的人),有问题也是送到原有维修点。除了前端的产品不同,后面的环节都不变。
  反观百元电脑,它走的是不同渠道(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采购,再层层往下送到用户手上),面对的是不同用户;而这种渠道方式和市场目前并不存在,都要从零开始培养,难度和复杂度远比提出电脑架构和降低成本高,也是计算机科学家难以想象的问题。那些被西方社会的精英认为有了电脑就能迎头赶上的小孩,最迫切需要的其实是教室里有课桌椅,以及能来教课的老师;如果更奢侈一点,就是有个图书馆。
  这让我想起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的第二次环球旅行中,在非洲一个国家所见到的奇事。当地本来种棉花,所以有收棉花织布的厂,以及把布染整、制作成衣的公司,有完整的产业链。但是,自从美国几所教会开始号召信徒捐钱捐衣服做慈善,以救济这个非洲国家之后,就有大批衣服和物资送过来;因为是免费的,当地成衣厂开始倒闭。染好的布没有人要,染整厂跟着倒闭,也因此没有人去收棉花,结果也没有人种棉花,整片田荒废,当地人每天都跑到火车站,去等着领免费物资,原有的工作和产业链被完全摧毁。
  中国有句话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那些坐在华丽办公室里,却想着解决半个地球之外问题的人,往往只能停留在想法上。真正揭竿起义的,从来都是农民,那些真正把脚伸进田里,弯腰认真干活的人。对创业家而言,要有秀才的思路,也要有农民的行动,革命才能成功。
  (马树强摘自《新周刊》2008年第16期图/潘英丽)
  





首页-&gt2008年第20期

不要最优秀,只要最合适

作者:施伟德




  要快速有效地取得突破,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集中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对付一个问题。”不过,尽管“如果10个人1天能挖10米的沟渠,那么20个人1天一定能够完成20米”,然而,“如果一只母鸡三周可以孵一窝蛋,那么两只母鸡一周半能孵出一窝小鸡”却并不成立。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分清,我们要做的事情究竟是“挖渠”还是“孵蛋”。
  如今实力不断壮大、强大到甚至让比尔·盖茨都有点寝食难安的Google公司,其飞速发展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也许下面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
  Google的页面十分干净,只有一个简洁朴素的关键词输入框,没有一条广告的干扰。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吉指出:“我们的页面会如此干净,并不是因为我和布林(Google的另一个创始人)有洁癖,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商业决策。”
  原来,Google的创始人们推出这个页面后,很快就意识到,对于搜索引擎用户而言,这就足够了。
  美国WebTop统计公司的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人们如果在12秒钟内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就会超出忍耐的限度,从而选择离开。因此,Google页面的空白部分包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每个月至少会吸引来5000万忠实用户,并且用户满意率高达97%!
  Google的成功启示了我们: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在“中国鞋王”奥康集团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200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会上,轮到公司事业部某经理汇报,该经理兴致勃勃地讲到:“一季度原计划开店70家,最终开店110家,超额完成任务。”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听着听着皱起了眉头,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严重超标,是很不好的工作习惯。”
  事业部经理一听,感到非常委屈:原以为会得到表扬,却换来了批评。他当时很想不通,自己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怎么反而会遭到老板的责备呢。他正想要和老板争辩,王振滔便迅速地接上刚才的话茬,语重心长地说:“你试想一下嘛,你超标了这么多,你的管理、物流和人员能跟得上吗?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就不但不会形成有效的市场规模效益,反而打乱了原有的平衡。这样做,相当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盲目开店的结果,往往是开一家,死一家,最终都是在做无用功。”
  善于打比方、讲故事的王振滔顿了顿,然后对那位感觉受了委屈的经理循循善诱起来:“这就好比一对夫妇原来只想要一个孩子,没料到却生了三胞胎,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你想啊,家里人口一下子由两口变成了五口,人多是热闹了,但抚养起来可就压力大喽!”
  王振滔总裁最后向与会的所有人强调:“诸位请记住,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需要最优秀的!”这个道理说起来虽然很简单,但这个注重合适的平衡之术确实让他的部下好好地思量了一番。
  “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需要最优秀的。”这句话理解起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然而,谁能领悟好了它,谁就能学会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产出,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把握好自己的前程。
  (石景琼摘自《北京晚报》2008年6月18日图/张弘)
  





首页-&gt2008年第20期

比敌人长得漂亮

作者:姜奇平




  日本漫画家有个奇特的观念:“日本人必须比敌人长得漂亮。”问题在于,“女为悦己者容”,比敌人长得漂亮有什么用呢?
  拆解“必须比敌人长得漂亮”这一理念背后的逻辑,发现一个“很歪很歪”的结论:人类经历农业冷兵器时代、工业热兵器时代,又螺旋式上升地回到信息冷兵器时代。信息冷兵器这个“冷”,就是指“酷”(COOL)。日本人把这个战略称为GNC战略(“国民酷”战略),与明治维新相提并论。还原为正常语言,GNC战略的核心是:通过提高个人快乐水平(COOL值),提升社会幸福水平。“比敌人长得漂亮”意思是说,要比竞争者更酷,更具有软实力。
  30多年前,有一部朝鲜电影叫《鲜花盛开的村庄》。老人介绍一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粗壮姑娘给儿子。儿子感觉很不爽,老人说了句名言:“漂亮的脸蛋能长出大米吗?”其实,漂亮的脸蛋不仅能“长出大米”,具有生产力,而且可以迷住敌人,具有战斗力。
  三国的时候,为了借刀杀人,王允派著名女谍貂蝉去迷惑董卓,又让她用漂亮的脸蛋勾引吕布,挑拨二人的关系,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在王允手中,貂蝉就是一件酷(COOL)兵器,或直译为“冷兵器”。
  范蠡在利用漂亮的脸蛋上,不仅具有政治头脑,而且比王允多了一副经济头脑。越王勾践当时卧薪尝胆,想用酷兵器整吴王,于是通过海选,发现了超女西施。负责海选的,正是范蠡。范蠡发现西施的FANS甚多,于是传令下去:要看美人的人,必须先交一文钱。西施在驿馆摆了三天POSE,受到追星族狂热追捧,所献金钱无数,多得居然达到可以资助越国国家财政的程度。勾践把海选出来的西施送给了夫差,吴王自从有了西施,就不再理会朝政。勾践东山再起,灭了吴国。
  漂亮的脸蛋满足的,更多是一种精神需求。按照马斯洛的分析,常人首先要满足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才能去追求精神上的需求。据经济学家研究,人均收入一旦达到3000至5000美元,或者说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达到60%,就会出现情感定价现象。人们买东西,这时不一定进行严格的理性计算,而是凭感觉,凭情绪,凭好恶进行决策;而人们对精神、文化和情感产品的定价,更加充满主观因素。这时漂亮的脸蛋,就开始从政治作用、军事作用,转向发挥为经济作用。漂亮的脸蛋就能“长出大米了”。
  研究发现,在法国,每年美丽开支总增长在8%,超过法国GDP的增长率。在美国,花在女性美容上的钱远超过教育和社会服务,每一分钟就有1484管唇膏、2055瓶护肤用品在各个商场售出,每年有60万至70万人去整容。据国际传媒新近的评估,仅“世界小姐”赛事所造成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对举办地的城市品牌、区域品牌所带来的提升价值,就相当于44亿美元的广告投入。
  “比敌人长得漂亮”是一种什么武器呢?究其实质,说的是魅力和吸引力,也就是软实力。在商业竞争中,不仅要与对手进行理性经济竞争,而且要比竞争者提供更多感性的、精神的、文化的东西。
  在这一背景下,琢磨“比敌人长得漂亮”这句话中的味道,可见日本人的精明。快乐和幸福是一回事,那么这个问题最终指向的,就是高收入条件下,人民群众幸福不幸福。
  (杨兴文摘自《互联网周刊》图/朱慧敏)
  





首页-&gt2008年第20期

哈佛是怎么挑学生的

作者:树 人




  每年到了4月1日,许多美国学生都紧张得要死,尤其那些“拔尖”的优等生,更是坐立难安。这并非因为愚人节,而是由于常青藤盟校的录取通知,应该在这一天寄到。
  不像一般考试,只要对照公布的标准答案,就能知道自己得几分。常青藤盟校录取的方式没人摸得清。有人猜成绩好、体育又特别棒的必定被录取。但是有一年,兄弟二人同样是史岱文森高中的顶尖学生,同样的分数,又同样是校游泳队的队长,前一年哥哥进了哈佛,后一年弟弟却没进。据说原因是前一年有了哥哥就够了,后一年游泳队不需要新秀,所以免了。
  以学校成绩为准吗?又不见得!因为美国高中为了“护送”孩子进大学,分数多半给得高,95分以上很平常。
  常青藤盟校当然知道,所以他们早备有档案,某校来的减三分,某校来的可以照实计算,某校来的又可能减十分。但是他们怎么算也算不到全国,所以一些小地方小学校的好学生就占了便宜——看看,平均98分,又是第一名,于是录取。
  据说他们这样做也有个目的,就是为学校注入偏远的“新血”,并缩小城乡差距。希望因此使那些小地方的人增加自信,以此培育出更多的人才。同样的道理,一个贫民区的黑人跟富人区的白人,就算成绩一样,课外的表现也差不多,如果二选一,常青藤盟校八成录取那个黑人。而且因为他穷,非但给他全额奖学金,还另加生活补贴。
  问题是,中国人怎么办?也加分吗?对不起!东方脸孔已经塞满校园,能不减分就不错了。所以有传言,碰到亚裔,先扣三分,目的是维持校园种族的平衡。
  他们当然要维持平衡。多民族的国家,未来不能只由一个种族治理。更重要的是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学校,他们有个潜在理想,就是培育出最能影响世界的人才。所以如果你是阿拉伯的王子、英国皇室的贵胄、政府高官的公子,都是首选。尤其阿拉伯的王子,只怕根本不必看成绩,一见出身,已经雀屏中选了。
  当然,大部分学生还是一般人。一般人跟一般人争,除了比成绩,只好使自己变得“不一般”。
  于是你会发现,美国有专门为高中生包装的行业。据说因为海外学生能加分,还有“包装公司”教人怎么“出去”一段时间,换个身份申请。也有些家长和老师,找各种比赛,让孩子参加,甚至帮着搜集资料、写论文。
  不过,你有“作手”,他们就有“鹰眼”。据哈佛大学入学部的人在新生家长会上说,为了过滤申请书,透视其中的“学问”,哈佛特别多聘了三十位专家。
  有一天我跟儿子聊天,谈到“不知哈佛是怎么挑学生的”。
  儿子一笑,说他也弄不清,只知道当年他们看上他在高中为环保拍的短片、为学校歌剧作的曲,又看到他以中文发表的文章。结果他虽然没修一科AP(高中修的大学课程),也不见得在校前三名,却录取他了。
  中国姑娘彭丹,考上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但是她却在参加面试时同导师阿加尔教授激烈地辩论起来。教授很生气,整个走廊都能听到他们的争吵声。但是,没想到,秘书在宣布录取名单时却读到了“中国的彭丹小姐”。阿加尔教授站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对她说:“你看,我的孩子,你骂了我两个小时,但我还是决定要你。因为,我要你尽情地在我的支持下反对我的理论,如果事实证明你是错的,我将十分高兴。如果你是对的,我将更加高兴。我希望到我去世时,你能成为比我更好的心理学家。”
  (归雁生摘自《爱人》2008年第9期图/贾雄虎)

Prev | Next
Pg.: 1 ...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