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有次主持节目,看到台下fans喜极而泣的表情,困惑地问我:“我不懂啊,像我迷RAIN,那是因为他离我很远,有距离,有神秘感,所以我可以想象他是完美的。这些选秀偶像明明就是fans一票一票造就的,看着他们从凡夫俗子成为明星,都是再熟悉不过了,为什么每次fans还是如此激动呢?”
  我一把年纪,又怎么会懂?我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些狂欢的人群,觉得那样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喜悦离我好远好远。有些不解,又有些羡慕。
  (山人摘自《中学生博览·综合版》图/迟兴成)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二十余年如一梦

作者:林青霞




  应该是一九八八年秋天的事。严浩约我和三毛吃晚饭,那晚三毛喝了很多。饭后我们又到一家有老祖母古董床的地方喝茶。我们三人盘着腿坐在古董床上聊天,三毛一边在她的大笔记本上涂鸦,一边和我们聊,我觉得有点怪,但也没当回事。严浩问道:“你在写什么?”她笑笑:“我在跟荷西说话。”(荷西是她的西班牙丈夫,听说在一次潜水中丧生。)她一边画一边笑,还告诉我们荷西说了些什么。她谈到曾经请灵媒带她到阴间去走了一趟的情形。于是我们三个人开始研究“死”是什么感觉,最后大家约定,如果我们三个人之中有一个人先离世,就得告诉另外两个人“死”的感觉。
  那天晚上回到家,大约十二点左右,严浩打电话给我,说三毛在楼梯上摔了一跤,肋骨断了,肺也穿破了,正在医院里。严浩那天约我们见面,是想请三毛为我写一个剧本,由他来执导。三毛这一跌,我想剧本也就泡汤了。没想到严浩说:“这反倒好,她可以趁着在家疗伤的时间写剧本。”
  三毛出院后回到台北宁安街四层楼的小公寓,因为小公寓没有电梯,她有伤不能下楼,每天需由家人送饭上去。我本想去探望她,同时看看剧本,三毛坚持要等到剧本完稿后,才请我上她家。电话终于来了,我提了两盒凤梨酥上楼,她很体贴地把凤梨酥放在左手边的小茶几上,连说她最喜欢吃凤梨酥。我顺着茶几坐下,浏览着对面书架上放得整整齐齐的书,她注意到我在看那排列整齐的书,她说有时候她会故意把书打乱,这样看起来才有味道。当我坐定后,她把剧本一页一页地读给我听,仿佛她已化身为剧中人。到了需要音乐的时候,她就播放那个年代的歌曲,然后跟着音乐起舞。相信不会有人有我这样读剧本的经历。因为她呕心沥血的写作和全情的投入,因而产生了《滚滚红尘》,也因为《滚滚红尘》,我得到一九九○年第二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这个奖,也是我二十二年演艺生涯中惟一一座金马奖。
  没有三毛,我不会得到这个奖,是她成就了我。当我在台上领奖时,真想请她上台跟我一起分享这个荣誉,但是我没有这么做。这个遗憾一直到了二十年后的今天,还留在我的心里。我们曾经约好,她带我一起流浪,一起旅行的,但最后她却步了,理由是她认为我太敏感,很容易察觉到她的心事。通常我和一个人见面,很容易记住对方的穿着打扮,但是和三毛却不一样。我被她的气韵所吸引。她那柔软多情的声音,她对情感的纤细和敏感,她不惜一切地追求她向往的爱情,她也喜欢谈论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虽然我们见面不超过十次,但是每次她都能带给我强烈的感受。
  金马奖结束后没多久,我还没来得及多谢她,她就走了。现在回想,就在她临走的那天晚上,我打电话到她家,电话铃声响了很久没人接,第二天早上,因为有事打电话到荣民总医院找朋友,竟骇然听到,三毛在病房的洗手间里,用丝袜结束了她浪漫的一生。她走后没多久,我在半夜三点钟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清脆地叫了声“青霞”!然后声音渐渐由强转弱地说:“我头好痛,我头好痛,我……”我心里纳闷,这到底是谁在恶作剧?三更半夜的。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承认是谁打的电话。那声音很像三毛。后来我跟黄沾提起这件事,黄沾说:“那你就烧几颗‘必理痛’给她好了。”又有一次,我在梦里,见到窗前一张张信件和稿纸往下落,我感觉是她,心想,她大概不想吓我,而用间接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我,胆小的我不敢接收,嘴里重复地念着“唵嘛呢叭咪吽”,把这个梦给结束了。后来很后悔,为什么不先看看信和稿纸里写些什么?
  一九九一年六月,我在法国巴黎和朋友沈云相约到埃及旅游,当时邓丽君也在巴黎,我们约她一块儿去,她说那儿阴气重,劝我们别去。记得到开罗的第一个晚上,我打电话给她,请她再考虑是否过来,她还是劝我们折返。就在那个晚上,我和沈云各睡一张单人床,床的右侧有一张藤椅。我在梦中很清楚地看见藤椅上坐着三毛,她中分的直长发,一身飘逸的大红连身长裙,端庄地坐在那儿望着我,仿佛有点生我的气。我一看见她,先是很高兴她没死,后来一想,不对!马上念“唵嘛呢叭咪吽”,我就醒过来了。三毛是不是在信守她的承诺?传达信息给我,而我却一再地不敢面对。
  我一直把这个疑团放在心里。又过了几年,在一个聚会里我遇见严浩,问他三毛是不是要告诉我什么?信奉道教的严浩,瞪着一双又圆又大的眼睛,轻松而果断地说:“这完全没有关系!”从此我就再也没有梦见三毛了。
  (井冈山摘自《明报月刊》2008年6月号)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等2则

作者:佚名




  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
  ●白云
  
  8月11日,北京西五环外的射击馆座无虚席,大家满怀期待地等着那神奇的小子朱启南再创佳绩,成功卫冕。或许,再过几小时,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就要在那里响起。
  可是,这一次胜利的天平向印度的宾德拉倾斜。第十枪前相差0.5环的微弱希望,被宾德拉10.8环的最后一发击得粉碎。
  领奖台上,一边是宾德拉的振臂高呼,一边是朱启南的潸然泪下。
  面对着支持自己的同胞,眼前的情景变得光怪陆离,泪水模糊了双眼,模糊了手中的鲜花,模糊了雅典奥运会的美好回忆。
  国歌响起,可不是我们熟悉的旋律。
  这一刻,相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朱启南心里响起,伴随着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不要哭泣,我们不会忘记,宾德拉700.5环没有超过你的雅典打出的702.7环世界纪录的好成绩。
  印度国歌奏毕,在距离赛场出口还有10米远时,朱启南突然高举左臂食指向天,这一刻,他战胜了自己!观众沸腾了,掌声经久不息。同胞给了他巨大的支持。
  轻轻地凝望你的眼,为你把眼泪擦干。你的真情让亿万同胞的心灵感动。年轻没有失败,相信你一定会超越自己!
  
  没有遗憾的孩子
  ●周莹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首震撼人心的《歌唱祖国》,让我们认识了9岁的“微笑天使”林妙可。成千上万的观众都被林妙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深深打动。
  林妙可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对于她父母来说,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演唱《歌唱祖国》这个环节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林妙可从参加试音的几千个小演员里脱颖而出,是因为张艺谋一眼看中了她。当“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的旋律响彻鸟巢的那一刻,林爸林妈心潮澎湃,林妙可笑容灿烂。
  可是,很多观众当时并不知道,舞台上那个稚嫩、真挚的声音不是林妙可本人,却是来自幕后的一位7岁的小女孩杨沛宜。
  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要想使“微笑天使”的歌喉和表情完美一致、和谐纯真,机智的导演考虑到来个明暗合作的方式。前台的脸蛋是林妙可,后台的歌声是杨沛宜。导演的策划天衣无缝,两个孩子配合得很默契。导演称赞林妙可与杨沛宜都是“奥运英雄”。
  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举国欢庆,而始终没有露面的杨沛宜,在后台流下了泪水,这泪水是委屈?是遗憾?是激动?是欣慰?
  开幕式结束后,杨沛宜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当记者问她,你在后台当绿叶,衬托红花,感觉遗憾吗?纯真的她肯定地回答:“不遗憾,开幕式上有自己的声音已经很满足了。”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奥运带来的财富(11则)

作者:佚名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在这短短的十几天中,它带给了我们无数次激励人心的时刻,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长远的财富。在这里,您可以由此话题畅所欲言。
  
  奥运会带来的并不是一时的商机和财富,它的价值在于在这段时间内将世界所有的目光聚焦于中国。这是一种潜在的机遇和发展——通过奥运会,可以使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增加对中国的关注度。中国的产业发展也必然会得到带动。
  ——酸菜
  
  虽然牵动全球神经的奥运会属于体育界的盛事,然而它的余波已远远超出体育本身。它昭示了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令人向上的精神。它不但令我们振奋,更使我们平添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王灿海
  
  奥运的精神财富是这次全民办奥运所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特别是我们连续遭受了2007年水灾、雪灾,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将奥运办得有声有色,让世界感受到当13亿人的力量聚到一起时,能制造任何奇迹。
  ——微尘
  
  北京奥运所造就的新北京风格,已经逐渐地展露出后市看好的潜力,对整体中国的行销与跃进,事实上已经超越世人对中国的预期。后北京奥运的中国,相信在这个基础之上,必然会展现自信的实力,活跃于世界的舞台。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安组特约研究员李华球
  
  2008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一次爱国主义大凝聚、大展示,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和谐、人文与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必将成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光年
  
  奥林匹克提出更快、更高、更强,对人生也是这样,活着为了什么,要怎么去活,这是给所有人的启示。即使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要尽最大努力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个人就是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当中吸取的力量。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
  开幕式伊始,壮观震撼的倒计时数字就紧紧抓住了人们的心,缶面上通过敲击而映出的银白光芒不断变换,组合成宏大的数字图案,全场沸腾中仍齐齐高呼倒数计时,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的呼声磅礴在云霄顶端——奥运来了,带给全中国人团结而不屈的凝聚力,这足以让世界动容。
  ——张小迪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释放着一种自由、和平与包容的气息。如果我们能学会以理性、自信和开放的平常心态来应对,用合法的手段适时处理,这也将是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财富。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
  
  29个精美巨大的烟花脚印,一步一步沿着中轴线走向鸟巢,仿佛一个巨人,步履稳健,目光沉着,披着一路的风霜雨雪,从古到今,走过高山大河,走过日升月移,走过苦难的岁月,满载着一身星辉,走进了中国的今天,世界的今天,这一幕令人泪光闪烁,令人思绪万千,这是奥运带给我们的追忆和慨叹,也是奥运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开端。
  ——依兰
  
  舞蹈演员们用柔软的肢体和深浓的墨汁勾勒出一带远山,一轮红日;万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运动员们用脚踏出了一道道鲜艳的彩色圈,宛如彩虹般绚丽夺目——开幕式的巨幅画卷,交融着中国的写意水墨与西方的抽象水彩,这是奥运带给我们的文化财富之一。
  ——谭逸丹
  
  奥运让中国百姓的生活走向国际。普通市民学起了英语,学起了奥运礼仪,甚至出租车也更换了统一制服;为了保护空气,我们全面节能减排,污染得到治理,公共交通也得到迅速发展。奥运还增强了老百姓对健康的认识,兴起了全民健身热,这让我们的生活更文明更时尚也更绿色!
  ——王北京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鹧鸪天.赏荷

作者: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
  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
  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
  月波长,
  暮云秋影醮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
  分付西风此夜凉。
  
  此词写荷,却不见荷一字。凉风习习,荷花向晚,绰约别致。从树影环绕写到“胭脂雪瘦”的荷花,再到“翡翠盘高”的荷叶,十里清香,悠远淡雅。秀樾荷塘,视线转移,四周山色空濛,月光倾泻,流转灵动。暮云倒映,潇湘多情。此时正是赏荷最美光景,错过了将难追寻。韶华美好,终将易逝,珍惜年华才是真理。词的清雅婉约和深远意境已显露无遗。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留在门口的便条

作者:莉莉·彼得




  告诉死神我不在家,
  如果他来召我。
  在那边的
  他会看见我站立的身影:
  头上插着紫罗兰,
  茉莉花握在手中——
  为了最后瞧一眼
  这亲爱的土地;
  为了最后亲一下
  那拂面的微风;
  看浮云从头顶掠过,
  优雅而从容。
  死神可以带走我的躯体,
  就在楼梯口的这间屋子里,
  而我将把
  紫罗兰插在发际。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伊影渺茫

作者:汪情天




  轻解下罗裳
  站在旧日港湾
  爱情的船舶啊
  来回地荡漾
  爱情的海潮啊
  不停地向我招展
  逝去的除却眼泪
  还有那痴情一腔
  今生得不到什么
  惟愿还能站在港湾盼望
  空举着酒樽啊
  对着无边海际的浩瀚
  我的爱情啊
  是否已经搁浅在无人路过的小岛上
  云海啊浩渺
  希望已变成了伤心绝望永远
  今日这杯酒
  本不该勘上
  可是生命的线啊
  已经出现在警戒线上
  不论能不能走出对你的记忆
  海面的飞鸟啊
  永远在为我歌唱
  (妙可摘自《为爱执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潇洒游天下

作者:佚名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名人读《意林》/在新加坡读《意林》

作者:杨 威 王文献




  名人读《意林》
  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祝广大读者万事如意。
  ——杨威

Prev | Next
Pg.: 1 ...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