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她的剑法训练有素,几个回合就把军官的剑挑落,使其无法反抗。伯爵夫人狠狠地羞辱军官道:“如果你认为你是在和一名骑士决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就是圣贝尔蒙夫人,我告诉你,对女人的请求不要置之不理!”1792年,英国两位妇女埃尔芬斯通夫人和布雷多克女士因埃尔芬斯通夫人年龄问题发生争执而决斗。在海德公园,双方先是用手枪互射,虽然都未受伤,但布雷多克女士的帽子被打掉。接着双方又持剑决斗,这回埃尔芬斯通夫人的手臂染红。双方算是打成平手,于是二人互行屈膝礼,握手言和。
  历史上最有趣的女性决斗发生在1892年。
  1892年8月,在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波林·梅特涅公主和凯尔曼西格伯爵夫人为即将举行的音乐会摆花而发生争执,双方决定以决斗来解决问题。这次决斗是由在当时医学界享有盛誉的男爵夫人卢宾斯卡负责安排、主持以及处理决斗造成的伤害。决斗开始前,男爵夫人认为,许多决斗造成的无关紧要的小伤之所以经常引起腐烂,是因为剑尖把衣服的布条带进了伤口。于是,她提出了个“时髦”的建议: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危险,决斗时双方腰部以上的所有衣服都应脱掉。据说这次决斗是历史上惟一的一次裸胸露背的决斗,也是首次不受男性约束的决斗,因为卷入的所有的人,包括两位事主和助手都是女性。
  在决定命运的那天,在决斗场上,所有的礼节都遵守了,包括先尽力调解。调解无效后,两位女士开始了决斗。经过几招佯攻和对刺,公主的野蛮劈砍使伯爵夫人的鼻子流了一点血。看到对方流血,吓坏了的公主,以女性惯有的姿势,用两手捂住了双颊。就在这时,伯爵夫人突然向公主猛扑过去,一剑刺中她的右前臂。再次看到鲜血流下,双方的助手都吓晕过去了。被命令站在远处背对决斗现场的男仆和马车夫,听到叫喊声,急忙冲过来帮忙。然而,男爵夫人卢宾斯卡断定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好色的动机,便用自己的伞痛打他们,并喊道:“移开你们的视线,移开你们的视线——你们这些好色之徒!”
  这次赤裸上身的决斗史无前例,很快引起人们的流言飞语和遐想,还成为日后不少画家和作家作品中的主题。
  (归雁生摘自《海外文摘》2008年第6期图/潘英丽)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魔鬼个性的吸引力

作者:杨 照




  帕格尼尼写过二十四首狂想曲,其中第十五首,被称为“魔鬼的狞笑”,小提琴制造出深沉变化的诡异滑音,仿佛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声音,这首曲子正符合帕格尼尼创造出来的自我形象。
  1790年,歌德开始出版他的巨著《浮士德》,那年帕格尼尼八岁。《浮士德》很快征服了全欧洲,成为浪漫主义狂潮的先锋,帕格尼尼聪明地利用了这样的时代气氛,让自己的琴艺与演出,包围在魔鬼主题中。他表演所到之处,就有人窃窃私语,说他一定是像浮士德一样,将灵魂卖给了魔鬼,才有可能交易换来那么奇特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帕格尼尼非但不阻止人家这样的传言,他还故意在演奏会中安排让传言燃烧得更厉害的种种插曲。
  “既然你们觉得我跟魔鬼很熟,甚至怀疑我就是魔鬼,那么就来听听我发出魔鬼的狞笑声吧!”帕格尼尼似乎这样说着。
  帕格尼尼的魔鬼本事,有一部分来自于将当时其他小提琴家发明、尝试过的技巧,都融会一堂。快速滑音、左手拨弦、戏剧性地强弱运弓,他擅长于将这些艰难的技巧放进同一首乐曲,以超快的速度演奏,让听众根本来不及弄清楚自己究竟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只留下了令人眩晕的神奇华丽感受。
  帕格尼尼的魔鬼本事,还有一部分来自他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他的手掌巨大到后世医学家们怀疑其实是得病扭曲的结果。他可以在琴上按出三个八度的和弦演奏,几乎是空前绝后的本事。另外,他所使用的瓜·里琴,绰号叫“加农炮”,可以想见在帕格尼尼手中能够制造出的巨大音量琴声。这把琴目前收藏在热那亚博物馆里,看过琴的人都一定惊讶琴的四根弦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不像一般的琴安排成一个弧面。这样的平面排列让帕格尼尼可以一弓拉出三声、甚至四声和弦,完全突破了传统小提琴只能有持续双音的根本限制。然而,这样的琴弦上,帕格尼尼要如何避免拉单弦时不去误碰邻近的其他弦呢?这真是件让人想不通的怪事。
  帕格尼尼一生可能写过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为什么说“可能”?因为帕格尼尼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不肯出版乐谱,所以他去世前,只有第一号、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正式出版。他死后,他的后人遵守强大的意大利家族传统,一百多年来没有放松过对帕格尼尼音乐遗产和神秘名声的管理。一直到今天,都还有由帕格尼尼家族后人建置的官方网站,更重要的是,帕格尼尼的作品文献,仍然没有完全公开供世人理解使用。
  帕格尼尼家族小心翼翼每隔一段时间释放出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到现在问世了第六首。而且第五首、第六首都缺少乐团总谱,因此有人据此猜测应该不会再有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出土了。不过,谁知道跟魔鬼关系那么密切的帕格尼尼在九泉之下还会跟我们玩些什么花招呢?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和肖邦的钢琴协奏曲有一点上极为类似。我们不必想在他们的协奏曲中找到什么了不起的管弦乐法,甚至也不会有乐团跟主奏乐器间精彩的互动对话。乐团音乐的存在,单纯是为了烘托陪衬主奏乐器精彩演出的。
  肖邦的协奏曲,弹出钢琴神性光辉的一面,帕格尼尼协奏曲,却建立了小提琴的魔鬼个性,那是一种让人又害怕却又忍不住想要靠近的特殊魅力。那么小的一把琴,为什么可以发出如此怪异又激烈的声音呢?那声音,不只像是来自人间以外,而且似乎要把人拉到某个不能想象,却又可以感受到的超越境界,那里没有上帝允诺的和平静好,而是充满疯狂极端的喜怒哀乐。
  然而,帕格尼尼透过他的音乐,逼我们承认,那样的魔性景观,对我们具备高度吸引力,让我们不自觉地往这样的音乐靠近,听了一次又一次。
  (林夕寒摘自《深圳商报》2008年7月11日图/张翀)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迪斯尼:一粒神奇的种子

作者:陈 理




  迪斯尼5岁时,在家照看猪和鸡鸭,他觉得很自豪。看见别人骑马很风光,迪斯尼从猪群里挑选出一只叫波克的,爬到它的背上,双手揪着猪耳朵,波克嗷嗷直叫,背着迪斯尼在农场的院子里乱窜。有一次迪斯尼病了,波克守在门外乱叫,母亲很纳闷,“波克想要什么?是要你吗?”迪斯尼听了很得意。
  迪斯尼6岁时,有一天父母和哥哥外出办事,他和妹妹在家玩耍。兄妹俩无意间发现了一大桶焦油,迪斯尼让妹妹当助手,在屋子外面的墙壁上作起画来,他一口气画了很多大房子,有高高的烟囱,还冒着浓浓的炊烟。父母回来后简直认不出自己的家,整个墙面都是漆黑一片的油渍。
  迪斯尼上中学时,哥哥交上了女朋友,常在家里谈情说爱。迪斯尼很乐意充当电灯泡。他总是猫在家里作画,或是阅读美术书籍,从不出去玩。每次哥哥的女友光临,他都会说“别在乎我啊”;偶尔他有事外出,也要在屋里贴上“请勿搂抱”的字条,或是画两只夫妻鸟嘴对嘴羞答答地躲在巢里。
  迪斯尼终生保持着他快乐纯真的天性,直到生命的最后。
  迪斯尼65岁那年,身体如同报废的汽车,心脏不能使血液正常循环,他不得不住在医院里。黑兹尔到医院探望他,迪斯尼眼泪汪汪地说:“真奇怪,由于发明一只老鼠而被全世界记住。”黑兹尔劝他说:“你比希特勒好得多了,人们之所以记住他,是因为他屠杀犹太人!我不知道你曾经杀过什么人。”迪斯尼诙谐地说:“没有。不过,我曾经想过杀人。比如唐老鸭,有时我真想消灭这个小妖精!”
  (子漠摘自《启迪》2008年第7期)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父爱是把铁锹

作者:马 云




  1964年9月l0日,我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从小学到中学,身材瘦小的我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
  当时,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或许是为了陶冶我的情操,在我们兄妹三人当中,他带我看戏最多。我对戏里吴侬软语似的唱腔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开始痴迷武术,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
  母亲不无惋惜地对父亲说:“儿子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已无用途!”父亲苦笑道:“那我就当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可当时想在我身上找出闪光点,父亲真是费了番愚公的精神。
  直到有一天,父亲发现无论他对我唠叨什么,我都用学到的英语回敬时,他很有些大喜大悟:“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语骂我呢?那好,你好好学英语,学到能随心所欲地讲,那样骂人才会痛快!”实际上,父亲看到我对英语有兴趣,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我用所学的只言片语与老外们越聊越开心,越聊越过瘾,学习英语越来越带劲了。
  从初中到高中,我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平庸,惟有英语,它真的成为我的闪光点,我几乎包揽了大小英语考试的年级第一名。但这个惟一的闪光点无法遮掩我严重偏科的事实,第一次高考,我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数学是倒数第一。
  高考落榜后,我决定出去打工,和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保安。结果,表弟被录用了,我却因个头矮被淘汰。那时,我的心几乎被各种打击敲碎了。父亲见我意志越来越消沉,悄悄找了个关系,让我替《山海经》、《东海》、《江南》三家杂志社蹬三轮送书。沉重的体力劳动加上每月30.5元的工资让我渐渐麻痹掉高考落榜带来的痛,我甚至开始认为,这也许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父亲却像是一把铁锹,开始刻意铲凿我高考落榜的痛处,他对我说:“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来来回回都不累,为什么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呢?”
  父亲的话让我下了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和补习班之间往返。然而金榜题名的美好结局依然没有出现,这一次,我的数学只考了19分,总分离本科录取线相差140分。
  这一回,我自己执拗地决定第三遍走高考的路!父亲是全家惟一没有反对的人,并煞费苦心地为我请到了一名杭州市的数学特级老师,每周给我做两次辅导。1984年7月,第三次从高考考场走出来的我,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离本科线差5分。或许是我们父子俩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当年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没招满,我终于跌跌撞撞读上了本科,还被调配进入英语专业,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进入大学,所学专业正是我的闪光点,这让我如鱼得水。专业成绩十分优秀,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我开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活动,随后不仅成为学校学生会主席,还登上了杭州市学联主席的位置。毕业后,我因为英语的优势,被聘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并凭着独到的教学方法而当选1995年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随后,我作为英语翻译首次访问美国,从而得以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我很快组建了中国第一批网站之一的“中国黄页”。1999年,我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了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
  短短十几年,我的生活仿佛是《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神话故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父亲用几十年的父爱一铲一铲为我开凿出了最宝贵的成功真相——发掘出你的兴趣,去做你感兴趣的事,再把它变成你的特长,最后让你的特长发挥最大的潜能!
  成功也许不能复制,但成功的模式可以复制,这条由父爱验证的成功真相确实是让人走出人生困境的好方法。如果一个高考落榜两次、第三次靠替补而读上本科的人都能借此成就梦想,那么你凭什么做不到呢?
  (司志政摘自《家庭》2008年9月上)
  





首页-&gt2008年第18期

那么爱

作者:何 炅




  有一个巨星,素来以优雅著称,有一次出席一个颁奖礼担任颁奖嘉宾,候选人当中有一位是时下当红的选秀偶像明星。候选人一登台,台下的fans就开始拧亮灯牌,挥舞照片和荧光棒,非常整齐地呼喊口号和偶像的名字。声音之大实在是排山倒海。优雅的颁奖巨星虽见多识广,也少见这样的阵势,张嘴说了几次话,声音都完全被湮没。巨星只好开始挥手示意大家自己要开始揭晓结果了,可是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理她,几番较量之后,巨星把颁奖结果往桌上一扔,骂了句什么,转身走了。事后,优雅巨星幽怨地说:“是我老了搞不懂状况了,还是他们的问题啊?怎么不让人说话呢?”
  如今的fans和当年不怕危险狂追明星车的一群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非常有纪律有组织,曾经有一次,一个歌手在机场遇到麻烦,围观的群众太多,无路可走,于是她的fans群手拉手,肩并肩,自发地挤出一条人墙通道,让偶像从中间通过。fans除了那么那么爱偶像的一笑一颦,也在热烈地讨论他们的执著、善良和爱心,并把这些品质当做自己的精神动力,所以,现在大部分的fans很不喜欢别人说他们在追星,他们说那是一个希望,一个家庭,是一种心灵的归宿。
  可是,每次和当红偶像住邻居,看到多晚了fans还默默地在住处附近张望等待,早上起来他们也还在,几个学生紧紧挤在一起蹲在路边,脸上有着疲倦但是不厌倦的神情,心情很复杂,有感动,也很心疼。都是一样的钻石般的青春时光,为什么有的人就可以那么爱,那么心甘情愿为别人付出呢?可能真的是因为我老了,才会那么舍不得年轻的光阴吧。
  我的亲戚家请了一位阿姨来照顾小孩。阿姨的工作很辛苦,因为孩子太小,阿姨很少能睡个完整觉。有一天阿姨和我聊,说她儿子是谁谁谁的歌迷会的会长,在歌友会上见过我,脸上写满了骄傲。现在的fans要那么爱偶像,开销是不少的。有一种灯牌,是要在一个黑板上钻一个个眼组成图案,再把一个个小灯泡插进去,装上电池就熠熠生辉,特别漂亮。这样的一个灯牌要材料费300多元,手工就无价了。这还只是一个普通歌迷的装备。如果是“会长级”或者“骨灰级”(指最元老最忠实)的,花费就更多了。阿姨一个月才挣一千多,供得上吗?希望她儿子已经开始工作挣钱,是在用自己的钱来爱偶像,不然的话看到阿姨每天辛辛苦苦忙一个月才够三个灯牌钱,我真是看不下去。
  我的一个知己,是个很知性的女人,写过很多书作,也一直是朋友圈中很清高独立的一个。有一天,她突然喜欢上了一个超女,于是开始动用一切关系无怨无悔地为她奔走拉票。那时候,已经是领导的她常常很早溜进各间办公室,打每张桌上的电话给超女投票,至于我们这些电视台的朋友,自然个个都收到她好好照顾那位超女的嘱托,我们当时都笑她是那届超女最大的幕后黑手。比赛结束的那晚,她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我问她那么辛苦是爱超女什么?她说,其实是在跟自己较劲。
  那么那么爱一个别人,其实是在跟自己较劲,这是多么有趣的爱啊。

Prev | Next
Pg.: 1 ...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