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给她一个苹果,她会切一半留给我;邻居给她的零食,她都放在衣兜里留给我。”陶星说。他跟母亲能够用几个简单手势的沟通,“我母亲高兴时会用她的下巴靠着我的头‘撒娇’;她还会用手指着我的校徽,又竖起大拇指,意思是说,我是个学生,将来是有出息的!”
   父亲曾告诉陶星,母亲在怀他的时候,一次发病摔倒在马路中央,摔得头破血流不省人事。可是,她刚醒过来,就不停地摸肚子,发现孩子还在,就举起大拇指示意围观的人,意思是孩子还好。“这件事,我一辈子都记得,没有母亲,哪里又会有我呢?所以我照料母亲是天经地义的。”
   每天中午下课,陶星都是第一个跑出教室,赶回租住房,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做饭。除了安排母亲的一日三餐,陶星还得教母亲刷牙,帮母亲洗脚、洗衣服等,因为母亲手有残疾,他还得给她擦洗身子。
   自从父亲去世后,凡是一个家长该为一个两岁孩子做的事,陶星全为母亲做了,陶星说:“在家里,妈妈是孩子,我是大人。”
   2007年4月1日,晚饭后,妈妈上厕所时尿湿了裤子,陶星连忙替她换上干净衣服,又倒水帮她清洗。记者惊讶于他动作的娴熟。
   陶星很担心她晚上睡觉踢被子和发病,所以他一直与妈妈睡在一起。晚上他特别容易醒,妈妈一抽搐,他就会从睡梦中惊醒起身给她喂药,养成了习惯。冬天,他还怕妈妈受冻,晚上把她的双脚紧紧搂在自己的怀里。
   陶星最怕的事是“妈妈走丢了”。那是2007年正月十二的下午,陶星像往常一样下课后小跑回到家。当他推开房门却不见妈妈的踪影。
   他立即四处寻找妈妈,雨不停地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冰冷的,陶星毫不在乎。
   一个中年女子被陶星的孝心所感动,塞给他50元钱,让他去坐摩托车找。车在路上颠簸,夜色越来越浓,陶星急得心都要跳出来了。雨越下越大,他全身湿透了,冻得直打哆嗦。他想,妈妈肯定也在风雨中挨冻。陶星心里不停地祈祷“妈妈,千万不要出事”。
   在离县城不到一公里多的311工厂附近,陶星终于找到了倒在地上“哇,哇,哇……”叫喊的母亲。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用双手拧干水,擦干妈妈身上的雨水和泥泞,把妈妈抱上摩托车。
   回来时已是深夜,陶星泡了一杯红糖水,用勺子慢慢地喂妈妈喝下。随后,他又帮妈妈换洗了所有衣服,轻轻地把妈妈扶到床上躺下,盖上两床被子。晚上11时,陶星才走进厨房给自己做了点儿饭吃。
   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陶星从未向命运低头。他从未以照顾母亲为借口耽误过一节课。他说:“只要妈妈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再苦再累也要熬过去,因为我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梦寒摘自《法制周报》)
  





首页-&gt2008年第14期

张悉妮的阳光世界

作者:张悉妮




  主角:张悉妮,18岁,一个被称为“中国海伦”的高中女生,3岁时因药物永久性失聪,9岁开始发表作品,13岁时完成第一部70万字的长篇小说《童言无忌·三国志》。2005年,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假如我是海伦》。这位不幸而坚强的“90后美少女”,用自己的乐观和成功,感动了无数人……
  
  1
  
   “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聪明,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聪明就是有智慧,我问妈妈我聪明吗?妈妈脸上没有笑容,此时我不解地问妈妈,我问错了吗?妈妈说问爸爸去。爸爸说你很有智慧,但你要知道你和别的孩子是不同的,你是失聪的。聪明的本意就是耳聪、目明。我说爸爸,我明白了。”我羡慕你们有一双健康的耳朵。我渴望清楚地听见世界上的一切,渴望有一副仿生助听器,渴望在无声的世界里获得自由,我羡慕健康的耳朵,我渴望与你们对话和交流,我渴望不停地书写和创作,成为人类科技的代言人,帮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我大约在五六岁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失聪了,但是,我爸爸不让我学手语,怕我从此不再讲话了!现在,我为了能够和其他聋哑人交流,才学了一点儿手语!
   有人问我:你有没有因为失聪而哭过?
   我回答:没有!
   哭有什么用呢?
  
  2
  
   我的父母以及周围人,是他们一如既往地指引我、支持我、帮助我!
   在我眼中,父亲就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怕,遇到什么事情他都非常理性地思考。母亲温柔又朴素,对我关怀备至。
   妈妈给我介绍很多有趣的书,比如米歇尔·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一本关于精神分裂者研究的哲学著作,很有趣,语言很有激情!
   这么多年我和父母一直保持着平等对话的习惯,是父母教会我喜欢阅读和思考,给我面对生活与各种挫折的勇气。
  
  3
  
   记得第一次英语听力考试,无论如何也听不清楚录音机的声音,明白自己可能会因此损失全部的听力分数,当即流下泪来。
   有人说让听力有障碍的人士做这样的听力题考试要经过双重的扬声器(录音机和助听器),就像让断腿的人走钢丝。但是我仍然愿意继续这样走下去。
   最近我最开心的一次经历是我竟然可以创作“中国舞蹈音乐史诗剧———风雅颂”,并且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好评,认为这可能会是有史以来中国现代人的最宏伟的一部音乐史诗剧,排练出来可能成为中国音乐舞蹈的精品。
  
  4
  
   最近有很多人总是问我:未来的十年内,你想要实现的梦想是什么?
   我说,虽然十年不是很长的时间,但是人生其实没有几个十年可以等待,所以人必须要常常有梦,这样才能够美丽地生活,积极乐观向上。
   所以,我梦想着十年之内我会大学毕业,开一家自己的公司;或者有一处自己的农场……
   当下一个十年到来的时候,会有一座大大的图书馆、科学馆,或者我会突然间拍出很多好看的电影;或许十年之内我只会静静地写书,一个人躲在城市的小屋或者海滨的简易房子里一个人做梦———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梦想着另外一个十年到来之际,在一个早晨醒来我突然间就复聪了,清楚地听见这世界上所有的声音,从此我和家人以及朋友们快乐地生活、劳作在大自然的山水之间,悠闲地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伦之乐。
   梦想着十年之内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做一个有影响力的电影制片人,或者是一位出色的会计师、法官、校长!
   梦想是很久以后的事,现在我正在做的是:创作小说《少年水浒108将》,另外用了很多时间在整理自己这些年来的文稿,《张悉妮论写作》也在最后的定稿阶段了。
   海伦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张成龙摘自《课堂内外(高中版)》)
  





首页-&gt2008年第14期

他承载着中国马术界的期望

作者:方 舟




  主角:华天,18岁,一个被称为马术天才的少年,17岁成为世界最年轻的三星级骑手。他不愿为名利而比赛,惟一的理想却是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填补中国奥运的此项空白。这位马背上英姿飒爽的少年,以他那颗火红的中国心感染了他的13亿同胞……
  
   1994年,不到4岁的华天在北京石景山马术俱乐部接受系统训练。第一次把华天抱到马背上,我担心地问教练:“会不会有问题?”教练笑着安慰我:“放心吧,不会有问题!你看他这么镇定,将来一定会是一名好骑手!”果然小华天很快就能策马飞奔了。
   1996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举家迁到香港。华天到香港不久,就参加了香港的少年马术比赛。华天那天骑的白色赛马是第一次参加障碍赛,每到障碍前,马就会紧张地停下来。小小的华天镇定异常,他从容地引导马顺利地完成了全部比赛。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后,每次比赛他都能赢回马花。
   华天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英国威尔特郡接受系统的马术训练。在威尔特郡,雷顿·弗雷德里克斯夫妇见到华天,吃惊地对我和罗山说:“华天绝对是马术天才,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他!”雷顿·弗雷德里克斯是国际马联马术三项赛世界杯冠军,他们建议由他们亲自培养和训练华天,专攻三项赛。在雷顿·弗雷德里克斯夫妇的精心指导下,华天进步神速。2004年,刚14岁的华天就破格成为国际马联注册职业选手。
   这本来是天大的好事,却意外地成为我们的噩梦。首先,马术比赛是一项耗资巨大的贵族运动,比赛的选手要有自己的几匹赛马,赛马非常昂贵,一匹冠军马需要900多万美元,我们买不起赛马,一个月的租马费、场地费加上教练的费用,至少需要9万元人民币。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华天很敏感,主动对我说:“爸爸,如果比赛是为了名利,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弃。马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喜爱的动物,它是我亲密的伙伴,我不会用它来谋取利益。我对马的感情,不止是喜欢,还是爱……”
   儿子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我,我决定不管多苦多难都支持儿子。
   “我想参加奥运会。我看过资料,自从奥运会举办以来,中国从来没有选手参加过马术比赛……”
   我为儿子有这样的情怀很是欣慰,但很快又转喜为忧,“如果要代表咱们中国参加奥运会,你首先要取得一些比赛成绩,才能获得参赛资格。还要放弃英国国籍,说不定到时候还要休学……”
   “没问题!”华天的目光明亮而坚定。
   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骑手,必须完成国际马联组织的三星级马术比赛。2007年5月13日,已经通过一星级和二星级比赛的华天在英国参加三星级马术三项赛,华天不仅顺利完成了比赛,而且还在盛装舞步这一比赛环节获得全场最高分!华天不仅具备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他还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三星级骑手。比赛之后,华天放弃了英国国籍,落户广州。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华天购买奥运战马。每匹马的价格80万英镑左右,折合人民币1000多万元。每位骑手要拥有三四匹马,同时还要调教几匹马备用。这样的价格,靠我们一家人的努力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
   2007年5月,央视报道华天想要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却无钱买马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为了填补中国奥运的这项空白,社会各界展开了为华天买马的义卖活动。奥运冠军刘翔捐赠了他的战袍,张怡宁捐赠了她心爱的乒乓球拍,还有很多体育冠军和明星参与募捐,义卖活动共筹集资金150万元。在义卖活动中,广东商人江逢灿在详细了解过华天的情况之后,决定慷慨解囊,赞助3000万元!
   华天参加北京奥运会从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我不禁热泪盈眶:“看到了吗,儿子?我们并不孤独,在我们的身后有十几亿的中国同胞支持!”
  (寒江雪摘自《中国少年文摘》
  2008年第4期)
  





首页-&gt2008年第14期

“90后”的“文化符号”

作者:张骁珊




  
  一定看过恐龙战队奥特曼
  
   《恐龙特急克赛号》是“80后”的记忆,而属于“90后”的是《恐龙战队奥特曼》。所以,“90后”不理解“80后”的人当初是多么喜爱那个从人间大炮里飞出来的克赛,也不理解为了个公主为什么要拼死拼活,他们更喜欢那个看不惯就出手的咸蛋超人。
  
  暴走鞋
  
   不是每个“90后”都有成为“滑板少年”的潜质。暴走鞋的出现,让大多数人有机会找到一点踩上风火轮的感觉。
  
  四驱玩具车
  
   最能让“90后”男生扬眉吐气的事情,莫过于给朋友们展示自己那辆用“大炮冲天”底盘,“冲刺流星”马达,“舞蹈天使”外壳改装成的“地面终极”四驱车了。
  
  招笔仙
  
   永远都有人乐此不疲地躲在某个角落,诡秘地在纸上比比画画,这是个能迅速促进革命感情的集体游戏。
  
  CEP(CoolEditPro)
  
   KTV已经老土了,用CoolEditPro录制并mix出自己的独有音乐,才是“90后”展示音乐才能的最佳方式。
  
  表示2的N种手势
  
   “250”里的“2”,已经被演绎成了“2”文化,并衍生出了“2”的N种手势。像一只手表示“2”,另一只手做太阳放射状,这就是传说中的“太2”。
  
  会用火星文
  
   就像在“80后”中泛滥的网络语一样,“火星语”成了“90后”中广为流传的语言,低级火星语举例:99,3q姑力i,偶会+U!翻译成口语的意思就是,“舅舅,谢谢你鼓励我,我会加油!”
  
  小神龙俱乐部
  
   随着那个绿皮紫麟的可爱家伙跳入屏幕,“90后”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也就随之开始了。
  
  yo-yo球
  
   曾几何时,yo-yo球在“90后”中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了每人左手拿“飞碟”玩“睡眠”,右手拿“黑旋风”玩“遛狗”的地步。
  
  野猪大改造
  
   两个极品校草联手改造校园恐龙的故事。题材陈旧,但其中对友情的诠释,对未来的迷惘还有热血精神,已经成了这部空前成功的日剧中公开的秘密。
  
  AvrilLavigne
  
   这个加拿大小魔女,造就出了在我们街头出现的那一大帮穿格子裙,扎领带,吼着“I’mamobile”的疯丫头。
  
  酷鼠网
  
   对于“90后”来说,世界在酷鼠网上被一点点缩小。这里不仅是全国中小学校的集散区,更是天花乱坠的校园八卦滋养地。
  
  宠物小精灵
  
   “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时至今日,这句无敌开场白依旧被“90后”们所津津乐道。
  
  GameBoy掌上游戏机
  
   GameBoy让“90后”的所到之处都充满了乐趣,而拥有升级版的GBC则更是等同于拥有了富人的身份证。
  
  电子宠物
  
   风靡一时的小玩意儿让爱心过盛的“90后”们在上课时都能享受当个爱心主人的幸福。
  
  Cosplay
  
   当“90后”不能满足于去漫展上当个观众,于是自己开始裁剪服装,制作道具,扮演自己心中的英雄。
  
  视周杰伦为偶像
  
   据说,周杰伦和Rain在“90后”里都很火,而他们的许多粉丝有一个特点,就是上英语课时拒绝读“rain”这个单词。
  
  喜欢爆笑胜过幽默
  
   《七龙珠》曾经给“80后”带来过无数欢乐,而“90后”用爆笑取代了幽默,他们需要更具爆炸力的笑料。所以《乌龙院》师徒四人成为新的偶像,他们总是四处冒险,乌龙笑料不断,如果说以前的漫画人物多少还保留点英雄情结的话,那乌龙院完全只为爆笑而存在。
  (马超摘自《精品购物指南》)
  





首页-&gt2008年第14期

断爱近涅槃

作者:林清玄


Prev | Next
Pg.: 1 ...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