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也不会再看到那个女人,穿开司米开襟毛衣和印着大花的漂亮裙子,抱着语文课本及教案,从二楼缓缓走下来。但这里到处充斥着他们的气息,抑或是一种因为缺了他们而显露出来的荒凉气息。总之,他们和这里有关,这里是他们一段旅途的起点。我迷上了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永远也无法知道更多。
  次年春天。曾在学校对面的大学校园里,看到过校长非常宠爱的独生子。他比我们高两个年级,很英俊。与另外两个男孩打篮球,累了,就靠在一边的围栏上休息。他看起来那么忧郁。非常与众不同。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觉得,他也许并不记恨父亲,相反地,他非常喜欢这个私奔的故事。这种强烈的直觉,几乎令我想要走上去和他说话。
  
  (鲁东平摘自《人民文学》2008年第2期 图/李欣)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卖唱的人们

作者:王小波




  我见过各种卖唱者,其中最怪异的一个是在伦敦塔边上看到的。这家伙有五十岁左右,体壮如牛,头戴一顶猎帽,上面插了五彩的鸵鸟毛,这样他的头就有点像儿童玩的羽毛球:身上穿了一件麂皮夹克,满是污渍,但比西单的那些盲人干净——那些人身上没有污渍,整个人油亮油亮的——手里弹着电吉他,嘴上用铁架子支了一只口琴,脚踩着一面踏板鼓,膝盖拴有两面钹,靴子跟上、两肘拴满了铃,其他地方可能也藏有一些零碎,因为从声音听来,不止我说的这些。他在演奏时,往好听里说,是整整一支军乐队,往难听里说,是一个修理黑白铁的工场。演奏着一些俗不可耐的曲子。初看时不讨厌,看过一分钟,就得丢下点零钱溜走,否则就会头晕,因为他太吵人。我不喜欢他,因为他是个哗众取宠的家伙。他的演奏没有艺术,就是要钱。
  有一次我在洛杉矶乘地铁,从车站出来,走过一个很大的过厅。这里环境很优雅,铺着红地毯,厅中央放了一架钢琴。有一个穿黑色燕尾服的青年坐在钢琴后面,琴上放了一杯冰水。有人走过时,他并不多看你,只弹奏一曲,就如向你表示好意。假如你想回报他的好意,那是你的事。无心回报时,就带着这好意走开。我记得我走过时,他弹奏的是“八音盒舞曲”,异常悠扬。时隔十年,我还记得那乐曲和他的样子,他非常年轻。人在年轻时,可能要做些服务性的工作,糊口或攒学费,等待进取的时机,在公共场所演奏也是一种。这不要紧,只要无损于尊严就可。我相信,这个青年一定会有很好的前途。
  下面我要谈的是我所见过的最动人的街头演奏,这个例子说明在街头和公共场所演奏,不一定会有损个人尊严,也不一定会使艺术蒙羞——只可惜这几个演奏者不是真为钱而演奏。
  一个夏末的星期天,我在维也纳,阳光灿烂,城里空空荡荡,正好欣赏这座伟大的城市。维也纳是奥匈帝国的首都,帝国已不复存在,但首都还是首都。到过那座城市的人会同意,“伟大”二字绝非过誉。在那个与莫扎特等伟大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歌剧院附近,我遇上三个人在街头演奏。不管谁在这里演奏,都显得有点不知寒碜。只有这三个人例外。拉小提琴的是个金发小伙子,穿件毛衣、一条宽松的裤子,简朴但异常整洁。他似是这三个人的头头。虽然专注于演奏,但也常看看同伴,给他们无声的鼓励。有一位金发姑娘在吹奏长笛,她穿一套花呢套裙,眼睛里有点笑意。还有一个东亚女孩坐着拉大提琴,乌黑的齐耳短发下一张白净的娃娃脸,穿着短短的裙子,白袜子和学生穿的黑皮鞋;她有点慌张,不敢看人,只敢看乐谱。
  三个人都不到二十岁,全都漂亮至极。至于他们的音乐,就如童声一样,是一种天籁。这世界上没有哪个音乐家会说他们演奏得不好。我猜这个故事会是这样的:他们三个是音乐学院的同学,头一天晚上,男孩说:敢不敢到歌剧院门前去演奏?金发女孩说:敢!有什么不敢的!至于那东亚女孩,我觉得她是我们的同胞。她有点害羞,答应了又反悔,反悔了又答应,最后终于被他们拉来了。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十几个人在听,但都远远地站着,恐怕会打扰他们。有时会有个老太太走近放下一些钱,但他们看都不看,沉浸在音乐里。
  我坚信,这一幕是当日维也纳最美丽的风景。我看了以后有点嫉妒,因为他们太年轻了。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玉冰心摘自《我的精神家园》 图/迟兴成)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请允许所有爱你们的人哭泣

作者:佚 名




  长大了,就走了
  
  【墓志铭】
  十五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远门。
  李周宇
  性别:男
  终年:15岁
  身份:北川中学初三学生
  遇难时间:5月12日下午
  遇难地点:北川中学初中部
  
  “娃的眉眼像爸爸,皮肤雪白。乖巧得很。”
  只要提起儿子,周云就会翻来覆去的念叨这几句语:
  她始终不肯原谅自己在地震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去救孩子。
  她是小学老师,当时,要照顾46个孩子。46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她,“周老师,你莫走”。她慌张的点头,眼睛朝着北川中学的方向。“莫怕,老师不走”。
  小学的时候,李周宇不乖。他好动,爱摸同学的头。有同学被他摸恼了,就和他吵。因此李周宇当时人缘不好。周云担心他以后没有朋友会孤僻,天天教育他。
  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周云本来想让他上绵阳一中。那个暑假,李周宇天天玩游戏。周云着急,她怕孩子离得远,学坏了,硬是在开学前让孩子转到了北川中学。“我在身边守着放心”,李周宇和周云很亲,换学校他有点儿不开心,但还是默认了。
  周云的担心没有成为现实。上了初中的李周宇懂事的像变了一个人。
  周云总觉得学校里的伙食不好,经常中午去给他送饭。他不乐意,怕妈妈被晒着。
  外公得了肾衰竭,他偷偷攒钱,每天10块钱的伙食费,他每天节约2块钱。一直不肯告诉妈妈,到过年的时候给外公买礼物。爸爸曾经开玩笑说,买彩票中了500万元,立刻买一套房。李周宇很认真的接过话头,我中了500万元,第一就是给外公治病。
  李周宇因为外公的病很节约。地震的前一天,周云看到他衣服上的臂章已经坏了。说给他买件新的,他不要。说把臂章拆下来,“就和新的一样”。周云那天给他拆完。边拆边想,有这么个孩子,真好。
  “没想到。长大了,出息了,走了。”
  周云这几天天天想一定要做梦梦到儿子。她希望儿子告诉自己,他过得好不好。
  她现在还希望突然在一个时刻,儿子跳到她面前。瘦瘦的身材,羞涩的笑,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
  
  生前最爱吃炒土豆
  
  【墓志铭】
  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沛沛爱吃炒土豆
  邓沛
  性别:男
  终年:6岁
  身份:幼儿园学前班学生
  遇难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
  遇难地点:都江堰市爱心亲子园幼儿园
  
  没有炒土豆片,沛沛连半碗饭都吃不下;真若没有炒土豆片,那就只能吓唬他:不好好吃饭,就不让看“奥特曼”。
  
  别吓着孩子
  
  为了吃饭的事,邓波没少同儿子较真,他说:“(沛沛)吃饭时总不好好吃,我在家老训他。”身高1米2的沛沛让邓波着急,不爱吃饭,营养就跟不上。在邓波看来,“这都是他妈惯的”。
  惯着沛沛的。还有爷爷、奶奶。每当邓波训斥儿子时,做爷爷、奶奶的也跟着不高兴,反倒责怪邓波:别吓着孩子!
  有一点,沛沛很有个性,不爱吃零食。
  
  怯于“登台”
  
  自4月至5月12日这段时间,沛沛很忙。他说,老师教他们跳舞,是为了迎接奥运,是要在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上表演。在家里,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面前,沛沛总喜欢显摆一下自己的舞技。
  倘若家里来了客人,他羞涩,躲来躲去,怯于“登台”。此时,只要家里人一鼓励,他便红着小脸,尽情跳舞。表演结束,沛沛就扎进妈妈张娟的怀里。
  
  木头抵住胸口
  
  5月12日早上,送沛沛去幼儿园的是他妈妈。张娟从那离开后,就去服装店上班了。她告诉沛沛,下午5点准时去接他。不过,她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幼儿园是双层床铺,沛沛睡在下铺。当日14时28分,地震震塌了双层床铺,落下来的木头抵住了邓沛的胸口。当张娟赶到幼儿园。得知沛沛已被老师送到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跑到医院。还是没有找到沛沛。随后再次返回幼儿园。
  她看到了儿子,他躺在幼儿园路边的草坪上,整个身子,以及他跳舞时红着的小脸,被一块白布给蒙住了。张娟抱起沛沛,冲向附近的职工医院,医生说,孩子回不来了。张娟再次抱起沛沛,奔向邓波工作的派出所,爷爷、奶奶跟在后面。据邓波回忆说,看到回不来了的沛沛,他脑中空白一片。
  邓波说,走了很多人,活着的更要好好活下去。他要为儿子找一块青山绿水,埋起来。
  
  (游致仁摘自《新京报》 图/孙胜蓝)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废墟上的精魂

作者:佚名




  (康洁在地震发生后,当教学楼倒塌的一瞬间,她冷静地从6楼跳下,成功自救后还救出了几名老师和学生。是这次地震中的十名小英雄之一。)
  
  掠过死神的那一刻
  你的生命鲜艳如花
  荷花绝纤尘
  
  康洁
  一个普通的学生
  一个简单的名字
  一个11岁的女孩
  
  那天
  操场上阳光灿烂
  教室外的花朵也正在开放
  上帝突然发怒
  露出狰狞的面孔
  ……
  
  教室
  不再是快乐的天堂
  无数双死神之手
  伸向了一张张纯真的笑脸
  教室里充满了无助的呐喊
  你知道
  你在跟死神赛跑
  这是一个没有游戏规则的比赛
  生和死
  全在刹那间
  
  你站在了世界上最高的起跳台
  那是全世界任何一个运动员
  不可想象的高度
  你却以最大的难度系数
  和最美的姿态
  抢在死神到来之前
  从容起跳……
  
  我可爱的天使啊
  当你掠过死神的那一刻
  你的生命破茧成蝶
  鲜艳如花!
  
  救人
  姬梅
  
  地震过后。当他在废墟中缓缓睁开眼时,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他面前有一个人正对着他的头顶,慢慢举起一块石头。而这个人正是当年生意场的对手,后来被他打得倾家荡产。废墟里的他惊得说不出话来,随即凝眉,叹息,轻轻闭上了眼睛。等待着石头砸落下来。
  随着一声巨响,石头落在了离他很远的地方。他吃惊地瞪大双眼。看着仇人一点点搬走自己身上的石块。后来。他才知道,地震过后,是仇人发现了自己,而他看到仇人举起的石头,本来是压在他身上的!
  他问仇人为什么救自己,对方抽着烟,侧头笑道:天大的仇,大不过生死!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可那一刻,他久久地跪在对方脚下,泪如雨下。
  
  灾难中,她是母亲
  李胜利
  
  宽大的操场上,聚集着好多学生,我一下子从一队还算整齐的队伍中,看到了我的小女儿月月。孩子们紧紧地依偎在年轻的女老师身旁。正满脸恐慌地望着已倒塌了半边的教学楼。
  年轻的老师带着一脸悲伤对我说:“先带孩子回家吧。”女儿哇地大哭起来:“我不走,我要陪伴着老师!”说着从我的怀里挣脱出来,又跑过去,扑进老师的怀里。几十个学生也异口同声地喊道:“不,我们要陪着老师。”
  我迷惑不解。仔细询问下才知道,原来老师是用智慧,沉着冷静地救出了全班几十个学生。
  那一刻,女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感到楼房在抖,她看见教室里的灯在摇晃,马上喊道:“全班起立。接到校方紧急通知,有要事到操场集合,按顺序,快!”全班学生忙而不乱,一个接一个,有条不紊地从三楼教室跑下。这一过程用了两三分钟。
  然后,女老师坚定地指挥学生们保持镇定,坐在操场上,同时与外面救援人员联系。
  我问女儿:“你们为什么不回去?”女儿的话让我一震:“我的许多同学还压在楼下,我们老师惟一的女儿也压在楼下面……”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员工不捐款是否该辞职?

作者:佚名




  近日,网上流传一张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就公司员工未向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问题的批示条。在批示中,吴海军怒斥部分未向灾区捐款的员工“冷血”,希望他们能自动离职。批示条在网上登出后,引起人们广泛热议,请就此发表您的看法。
  
  如果一个员工连这点儿基本的爱心都没有,我想他也不会用心去爱他所在的企业!况且并没有要求你非要捐多少钱,是多是少能表达你的一份心意,很多人会认为这种感情并不一定非要用钱去表达。对,是并不一定要用钱去表达。但是目前的状况你没有别的办法为灾区人民做任何事情,这时候我觉得你应该捐款,哪怕是10块钱,这对受灾的人来说也是点儿安慰!
  ——风之客
  
  自己做好才是最关键,对于别人,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就好比眼下网上流传指责国外某某企业,某某国家捐款如何如何少的言论,实在是在损国人的自尊。不能因为别人捐款少,我们就言论声讨。中国乃泱泱大国,在这种时候应该表现出我们的气度!
  ——杨吉儿
  
  完全的形式主义,员工不捐款说明没有爱心,这就需要公司的领导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而不是辞退这么简简单单的处理,过于草率。
  ——田鸡
  
  经历了商海的洗礼后,依然可以保持快意恩仇的性情,这个老总值得称赞!而且说明这个老板是个非常有主见,是非观念非常明确的人,在领导企业时,一定也是有锐气的。
  ——春天的微笑
  
  其实我不觉得这样做是对的,要不要捐是个人的权利。老板无权决定;强迫出来的爱心是没有用的。爱是由自己本身而产生的。
  ——兰心
  
  如果这位董事长的逻辑合理,我们敬爱的胡主席是否也发布一条这样的批示:像神舟这样的全国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捐款少于1000万元,责令相关管理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设置各种各样的关卡限制其发展,甚至取缔该企业组织……我也觉得这位董事长的做法欠妥。
  ——tomt
  
  能力和爱心是人类的两个翅膀,希望这次的辞退事件,能让许多人瘦弱的爱心之翅能变得宽厚结实起来。
  ——毕雨露
  
  企业的老板决定了公司的文化,如果他认为不捐款就是没爱心不合公司的文化,他可以这样做,至于劳动合同。他可以赔偿。
  ——飞龙在天
  
  有些人买上千块的衣服不心疼,捐点儿款就跟割自己的肉似的!应该让他们知道,能力和责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有能力享受,就该为慈善做些贡献。
  ——王飞
  
  国家大难,匹夫有责,紧要时刻方能显出一个人的本色。

Prev | Next
Pg.: 1 ...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