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视整个群山为自家庄园的猎人,在春天里是不打母野鸡的。
这便为“雉诱”提供了可能。
雉诱的来历颇复杂。先要找回当年的雉蛋,带回家让自家抱窝的母鸡孵化后,从中挑出小母雉,经过一年的驯化后,那只最伶俐、和猎人最默契的小母雉便在来年谷雨前后被老猎人带着“出猎”了。
雉诱的出现无疑是山梁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山梁上迅速响起一片“关关雎雎”之声。
随着更多公雉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因为几乎所有的公雉发现,呼唤它们的原来是同一只母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公雉们为了爱情的争斗开始了。先是歌舞,在一片祥和之中杀机暗藏。
公雉们翩翩起舞。它们五彩斑斓的长翎在空中盘旋交错,在阳光下闪动着彩虹般美丽的光彩,似乎连公雉们自己也分不出它们谁高谁低。在争夺异性的前夕,它们一改刚才的美丽优雅,一个个剑拔弩张,睚眦必报。好斗的公鸡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吧。它们勇猛、顽强,即使鲜血淋漓,成为祭献在爱情高台前的牺牲品也在所不惜。
在公雉们酣斗之际,隐藏在树丛中的猎人轻轻摘下身边的一片树叶,放在唇边轻轻一吹,那只站在高处观战的雉诱便顺着草丛快速跑回,一头钻进猎人的袄襟里去了。
猎人扶起他乌黑的长管猎枪,枪膛里装满了发烫的绿豆,只要一声枪响便会有成片的公雉永远地垂下它们高傲的翅膀。它们渴望爱情的胸膛里便装满了世界上最国的豆子。老猎人会打下上百只公雉。而侥幸活下来的公雉,便把这道山梁当做记忆中永远的伤心地,今生今世,不再回来。
在换过两三个山头之后,这只雉请便再也吸引不来成群的公雉了。于是,这只雉请便算完成了它的使命。老猎人就要重新培养新的雉诱。而那只失去吸引力的雉诱,就像是一个出卖了同类而负罪深深的叛徒。
据说,它会选择一个阴雨天悄然离去。据说它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只留下一串感伤的脚印在雨后的山梁上……
(李亚萍摘自《小小说作家网》)
首页->2008年第11期
文学是要讲缘分的
作者:二月河
我的父亲没有上过中学,他的学历是初小。但父亲告诉我,在他小学那几年,从来没人和他争第一。
他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想让我也弄个“第一”。但事实上,我上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我都是班里的“底线”。混得好些时,是个中等,一般情况下,总是个坐红板凳的主儿。小学6年,我留级一年,初中、高中更惭愧,又各留一次。一共足足上了15年才读完高中。我不晓得上大学有“留级”这一说没有。我那样的“臭”,自然是考不上的。倘若考上了,估计还得“留”。
我这人浮躁。没有耐性,不喜琐碎的逻辑推理,不爱刻意地背公式,遇到“没意思”的东西死活钻不进去。比如说外语,我原在一个学校读的是俄语,转了一个学校又学英语,俄语学得还有点兴味,到英语就不行了。我们家好像对外语有天然的排异反应,一提ABCD就蒙了,我弟弟、妹妹们外语都不行,但他们比我有坐性,似乎好点。
数学很枯燥。每转一次学,都是不一样的进度,听不懂,不想听。坐在那里,茫然盯着窗外,老师的话都变得很遥远,老师的面孔都变成一块模糊不清的白板,嘴一张一合不知他在念叨些什么。偶尔,一个粉笔头砸过来,打在我脸上,我会被砸得一愣,那是老师砸过来的。我转过不计其数的学校,老师砸粉笔头的水平都极佳,大致都在耳朵旁边。绝对打不到眼睛。我在多少年后写小说涉及武林好汉打镖水平时,常常想到老师这一招,天下老师练起武来,恐怕都是高手吧。
理化的情况稍好一点,不似外语那样全靠硬背,也不像数学那样一步跟不上,一学期都追不上了,倘仔细看看课本,能搞个差不离,考个及格。
数理化都不景气,这就是我的中学写照。然而我有强项——语文,作文无论转到哪个学校都是出色的。
语文老师没有不赏识我的,不但不砸粉笔头,且常常当堂诵读我的作文,或在学校的黑板报上刊登。
我缺乏死记硬背的能力,但好文章,到手基本过目不忘。我的嫂嫂曾把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拿来,我看了一遍就还给她。她问:“难道不好吗?”(那时《毛选》尚未在社会上发行)我即开始背诵,从头到尾一字不差。《愚公移山》不但毛选上的章节全背,原文也能背得滚瓜烂熟,看两遍就行了,不需要第三遍,第一遍“大致”,第二遍“找一找”就成,我有这个能力。
再有就是读小说。《西游记》是小学就读了的。不能全懂。囫囵吞枣看故事——到初中就真的读懂了。1980年,我在《红楼梦》学刊发表了《史湘云是禄蠹吗》,还有《凤凰巢与凤还巢》,在红学界引起了一点反响。其实文章中的基本观点在高中时我就研究了,只是那时手中没有脂批本资料而已。考试不许“看闲书”,但似乎所有的闲书我都爱看,什么《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大八义》《小八义》《彭公案》《施公案》《江湖奇侠传》,这些“不正经”的书,都读光了,还有算命揣骨、手相这些书,是“彻底不正经”的书,也看了几本。
就这样读完了高中,加上两年学校“文革”时间,我毕业时已是23岁,这个年纪,许多人大学也差不多毕业了。我自己总结是;一塌糊涂数理化,一枝独秀是文史。这么着说,或许对看我这篇短文的中学生是有副作用的。但是我想,我还是应该诚实说话。若有人问我:是不是像你这样读书就一定能在文学上有所造诣?我同样诚实地告诉你,不见得。慢说读这点书,就算再加十倍,再加你的阅历、见识、胸怀,加生活条件,加……那也未必就成。文学是要讲缘分的,你爱文学,还有个文学爱不爱你的问题。读书是没错的,功利是另外一回事。
(邓伟明摘自《中华读书报》)
首页->2008年第11期
把“烂牌”打好
作者:耿景辉
1973年,他出生于台南小镇一个普通的家庭。高中时,他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逃课、逃家、飙车样样来,每天在游乐场和撞球间混,他是众人眼中的浪荡子,他甚至瞒着父亲“拒绝联考”,被发现后离家出走,把父亲气到快进精神病院。从此,他在社会大学里修炼学分:干搬运工、水泥工、货车司机,到处打零工养活自己。有一段时间,他不得不睡游乐场楼上的夹板床,和三教九流蹲坐在墙脚边抽烟。
21岁后,他和好友合伙做生意,从健身器材、RO逆渗透机到汽车用品,但没一个生意超过半年。两年后,他进入一家公司卖韩国现代汽车,照样过着颓废的生活,日夜颠倒,每天上班都迟到。后来他的车子丢了,就在那一晚,兼职创业的他又被合伙人骗走了100多万新台币。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在社会大学里跌跌撞撞了几年,他翻然醒悟,人生不可以再荒唐下去!
然而,他手中拿到的却是一副烂牌——有多烂?
第一张烂牌——他没有富爸爸,且只有高中学历。
第二张烂牌——现代汽车在台湾顾客满意度排名中倒数第二名。
第三张烂牌——现代汽车的销售量倒数第一。业界人士形容,“卖一辆现代汽车,比卖三辆丰田还难”。
第四张烂牌——公司财务状况不佳。他服务的公司连续多年亏损,财务危机不断,公司给业务员的资源少得可怜。
第五张烂牌——销售据点在穷乡僻壤。他所在的营业处位于台南县佳里镇,居民不到6万人。而营业处的150多位业务员几乎都跳槽了,只有他和二十来位留了下来。
他决心要在这片贫瘠的小池塘里当王,而不到大海里当小鱼。
一开始,他得面对销售弱势品牌的挑战,田为品牌不强,客户很容易变卦,那一年,他连年终奖金都没有领到。但他没有被打倒,他激励自己:“好卖的车,谁都会卖。如果我妻别人不想卖的车,就很少有人和我抢客户,我就有更多机会。”
山穷水尽之时,他信奉垒球最伟大的汽车销售员乔·吉拉德的“250定律”: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0人,抱怨的顾客也会影响250人。这后来成为他制胜的秘籍。凭着憨直、真诚、“被拒绝九次仍不放弃”的付出,他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很多客户变成他的铁秆儿“业务员”,来帮他卖车,甚至有一位半身不遂的客户,只剩下一张嘴巴能动,还在帮他介绍客户。
从他眼中看出去,每样事物皆是美好。别人眼中。现代汽车是韩国品牌,品质不好,更换零件不方便,但在他眼里。现代车却“有法拉剩设计师设计的流线外形,使用的是奔驰引擎”;愿意买现代的客人少。他会说。“客户步,能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才能做得更好,这是我们的优势”;碰上公司连年亏损,连每年发送客户的月历礼品都限量配额,他却说,“这样我才更能仔细选择真正会买车的客人……”
2005年,他竟然卖出205辆汽车,平均1.8天一部车!创下台湾有史以来年度最高汽车销售纪录。那一年,他的年收入高达560万元(新台币)。
他就是台湾销售员的天王——林文贵。2007年9月中旬,他成为第一届《商业周刊》“超级业务员大奖”金奖得主。评委给出的评语是,“他就像生长在悬崖上的兰花,没有土,没有水,悬崖上的风还很大,自己却从细缝中活出精彩”。
上帝给予谁的都不会很多。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手中握一把什么样的牌,而是如何去打。有了正面的思考、积极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即便我们连一张好牌都没有,也能靠自己一路打出好牌,更能从一片恶土上垦出一座漂亮的花园。
(刘可荣摘自《人生与伴侣》)
首页->2008年第11期
1%成就100%
作者:孙君飞
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当下非常红,从《双截棍》到《菊花台》,他为周杰伦作的歌词几乎篇篇都是精品。这位才华横溢的“鬼才”拥有大量“粉丝”,被认为是当今歌坛中难以撼动的“指标性人物”。然而数年前,方文山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麻雀”,他的麻雀变凤凰的人生经历耐人寻味。
方文山成名前可谓坎坷,出生在台北一个普通小乡镇的蓝领家庭。因为家境不好,在学生时代,每逢寒暑假,他都要外出打工,送报纸,当餐厅服务员,做业务员。当高尔夫球童……
方文山也不像周杰伦那样属于天才式的人物,他从小到二十多岁都没有露过什么锋芒,没有人关注过他,在孤独和寂寞中他只能靠乱写乱画来排遣心中的块垒。退伍之后,他才慢慢开窍,认识到电影和写作才是他的“宿命”。从此,他像换了个人儿似的,大量写字,勤奋锤炼和努力提高自己,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开始方文山对电影神往不已,想进电影圈发展自己。但是电影行业渐渐远离了“黄金时代”。他开始从事歌词创作,梦想着终有一天会凭借歌词创作杀人电影圈。因为这时候他根本没有什么名气,所创作出的歌词还很稚嫩,个人的温饱需要另辟蹊径。他选择了去安装防盗系统。拎着电钻在尘堆瓦砾中劳苦奔波。工作时,他开始带上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有时候装监视系统要先挖洞,一旦想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在工作的罅隙里创作歌词。就这样,方文山半年竟然积累了200多首歌词,然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伯乐。他精心挑选出100多首歌词装订成册,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投寄了100份给各大唱片公司,天南海北的都有,有名气的、没名气的都有,仿佛撒下了寻找伯乐的天罗地网。
“我当时估计只有百分之十会被制作人看到吧,结集被联络的几率只有1%。”方文山回忆当时的情形说。看来,他也有些忐忑,不过也相当清醒。其实,从后来的结果看,这1%已经弥足珍贵,它就是方文山的100%!1997年7月7日凌晨,方文山正准备去做安装防盗系统的工作,突然有人打电话给他,对方说是吴宗宪。他感到很吃惊、很意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吴宗宪的名字他早已如雷贯耳,对宪哥崇拜已久。“不过即便接不到宪哥的电话,我也不会死心,不会轻易放弃。”方文山后来说。
同时跟吴宗宪签约的还有周杰伦,这个1%带来的机缘为方文山未来的100%埋下了精彩可贵的伏笔。但是幸运并没有将方文山运送到事业和人生的快车道,他反而好像被搁浅了,一如既往地没有大红大紫,而且在公司里尝到了激烈竞争的滋味。
进公司一年后,方文山才被公司首次采用,其间,他没有任何创作上的收入。许多签约者不堪忍受这种残酷的竞争,纷纷另谋生路,只有方文山和周杰伦熬了下来,终于在艰苦的寻找和打磨中,从彼此互不相关到尝试合作,最终成为黄金搭档,拥有令人惊艳的成功。对于二人的关系,方文山说:“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曲是架构,词是衣服。可我觉得,杰伦的曲天生已经很匀称了,旋律本身已经很动人,即便没有我的词,它一样存在,不会折损到什么程度。我只是帮他的旋律加画面,提供故事,让它更有血有肉。”这番话,你看不出两人的功利相争、荣誉相轻,有的还是1%时的清醒和理智,更有成功之后的宽大胸怀和珍惜情义的谦逊品格。懂得独立,也知道合作,这应是梦想者以1%希望成就100%未来的智慧所在吧。
在1%和100%之间,方文山说:“如果说‘励志’是一件商品的话,还有什么人比我更有资格、更适合代言呢?”他是在提醒梦想者:先甘心当一只麻雀,潜心演好自己的偶像剧,然后再去企及凤凰的荣耀。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昔其心志,劳其筋骨……”
(秋海棠摘自《思维与智慧》2007年12月上)
首页->2008年第11期
如果伊安会说话
作者:包利民
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转机,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灾难中沉沦度日,而有的人却能于暗淡的际遇中窥见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门前,三十四岁的伊安正在签名售书,排队等着买书的人站了半条街。作为新近崛起的畅销书作家,伊安的新书引起众多的关注。忽然有人大声说:“伊安,如果你会说话,将会有更大的成就!”并给他传过来一张写着这句话的纸片。
伊安微笑着看了看他的读者,心中却涌起了波澜。他出生在一个乡村农场。父亲身为农场主,对牛马之道极其精通。在父亲的影响下,伊安从小就熟知每种牲畜的生活习性。每天的清晨或傍晚,他都能听见父亲响亮的噪音在催促牲畜出圈或归栏。父亲不止一次告诉过他,放养这么多的牲畜,没有洪亮的声音是不行的,如果单靠两条腿去追赶它们,非累死不可。
小小的伊安很快得了父亲的真传,那些牛羊什么的在他的召唤中纷纷归来。这让他极为自得,连父亲都夸他有天分,并欣慰后继有人。可在伊安十二岁那年,一场重病袭击了他,由于服一种药物过敏,他的声带被烧坏了,从此,他便告别了引以为豪的声音。有很长一段日子,伊安都处于极消沉的一种状态中,特别是一听到父亲召唤牲畜的声音,他的心便会沉重无比。他不敢去想父亲的失望,常常坐在日落时的农场高冈上,直到夜幕长垂。
一个偶然的机会,伊安在父亲的房里看到了一些有关牲畜方面知识的书,百无聊赖之际,他便拿了一本翻看起来。有一次父亲见他在看书,高兴地说:“孩子,这些书很有用,可是许多地方我都看不懂。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