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诀还有一段,本来还想藏着一些的,一会儿全教给你吧。修道之人不能逆天而行,这紫霄影形本就是你的功夫,我只是帮着武当派暂存了几十年,该交给它的主人了。”

  林芷彤喜道:“我也觉得该还有一段的,否则,太容易了些。”

  尤可游鼻子一酸,又流起鼻血来。

  原来这道家功夫,强调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运先天之气,靠本能静觉,进退自如,动若不动,方是武当、点苍、崂山等道派轻功的最难练的地方。自然二字谈何容易?练紫霄影形,先得把心完全放松,单此一点就难倒了无数聪明人。练武之人多半不是为了前程,就是为了复仇,欲壑填胸就偏执了。而林芷彤练武只为了练武,不经意间暗合了道家无为无不为的真谛。一旦有人指点,就真如捅破一张纸般容易。紫霄影形还要求物我两忘,逍遥轻喜。这八个字更是拳谚里出了名的知易行难。那会家子哪是练出来的啊,几乎都是被师父打出来的。自然对功夫也多半爱恨交织。如何轻喜得起来?越是天赋好的弟子,年幼时往往被师父摧残得越狠,每招每式不敢差雷池半步,又如何逍遥得起来?偏偏这个林芷彤,练武从未受过苦。林山石虽用心教她功夫,却就这一个宝贝闺女,又何曾责罚过。逍遥轻喜根本不用去练,那就是她的一部分。即使她打错拳法,乱创了个新招,又或者胡思乱想些拳理,也统统一笑而过了。这无形中让林芷彤没有任何束缚与成见,几乎能融入新的武学体系,并从不担心责罚,也不纠结于对错,这一种游戏似的心态,倒已离老庄“物我两忘”之境不远矣。

  尤可游把所有口诀背了出来,见林芷彤又开始微笑,略带夸张道:“侧福晋,贫道算知道什么叫天潢贵胄了。有些东西就是娘胎带来的,不服不行。可惜你不在江湖,否则假以时日,你必是开宗立派的角色——这门紫霄影形可配合所有拳法使用,这么好的功夫可从未有外派弟子学过啊。贫道想给两个侄子办京城户籍的事,还望侧福晋叫太师多用点心啊。”

  林芷彤正想得入迷,闻言道:“啊,你说什么?”

  回到房内,林芷彤继续迷糊着。她太爱这种新功夫了,就自个沉浸在武学的天地里,尤道长传授的最后一段口诀,有几句怎么也想不明白,便日以继夜地琢磨,有时还自言自语,神神叨叨的。丫鬟们虽知道这个侧福晋不拘一格,也被她动不动飞到树上发半天呆吓得不轻。有一日半夜里,还把耿聚忠从床上踢了下来。

  京城没有秘密,太师府侧福晋不寻常的举动传遍了京城名流圈。消息传到纳兰府。纳兰性德趴在枕头上大哭了一顿,觉得肯定是耿聚忠做了什么事情让林姑娘如此伤心,连林姑娘这般文雅风流的女孩都伤害,那就根本就不是人。据说这林姑娘老在树上发呆,这是在悼花,还是在伤月?

  在府上忍了几日,越想越觉得自己该去救救林姑娘。林姑娘从江南来到此处,此等妙人却心甘情愿做个侧福晋,可见定是家道中落。在这势利之地,举目无亲,见花流泪,岂不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我不去救她还有谁敢救,想那耿三叔名士风范,也定不至于为难自己。于是喝了几瓶马奶酒,就冲进了太师府内。若说这林芷彤是个武痴子,这纳兰性德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傻子。这也算前世的孽缘。

  太师府里耿聚忠正在跟繁神侯颜雨秋下棋。门童报:“纳兰大公子求见。”

  耿聚忠道:“繁神侯,你看,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心想:这孩子不会真看上钗儿了吧,耿家和纳兰家是世交,钗儿又时不时往他们家园子里跑。贵族间彼此通婚的也就这么几家,若如此,倒也可以认真考虑考虑。福建那边久无消息,若能得纳兰家相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至少芷彤和钗儿也多个照应。

  纳兰性德走上去道:“给耿世叔请安,给繁神侯请安。耿世叔,小侄……小侄有个不情之请。”

  耿聚忠道:“先坐一坐吧。喝杯酸梅汤,你彤姨就很喜欢喝这味儿。”

  纳兰性德听到彤姨这个名字,心里一颤,道:“不了,小侄是专程来求婚的。”

  耿聚忠一愣,这人怎么比我还不守礼法。哪有自个冲进门来求婚的?当下也有几分欣赏,打笑道:“钗儿还小。暂时不想嫁人——若要嫁,也不一定是你啊。你家不是还有几个弟弟吗?”

  颜雨秋笑了起来。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满清入关这么久,公子们还是如此蛮夷?这就是刚才耿聚忠所说的才情学问都不错的纳兰公子?完全就是茹毛饮血。

  纳兰性德跪了下去,一本正经地道:“小侄想求的不是令千金——是世叔的侧福晋林姑娘。”

  耿聚忠一拍凳子,眼睛睁得老大。

  颜雨秋含着一股茶,吐出去几米远。

  耿聚忠落拓不羁之辈,闻言也浑身打颤。一挥手把棋子打得满地都是,道:“来——来人,给老子把这混账东西打出去!”颜雨秋嘴巴还没有闭上来,只觉得长江倒流、白日变黑,数十年天经地义的信条刹那间奔溃了。

  颜雨秋站起,抹了抹汗道:“太师,这个……这个……府上有事。老夫就先告辞了。”

  耿聚忠讷讷地道:“好,今日之事,还望繁神侯不要外传。”

  颜雨秋道:“放心,放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告辞。”

  第二日,纳兰性德抢太师姨太的笑话,就震动了整个京城。纳兰明珠气得三天未上朝,险些把纳兰性德灭了,骂道:“天下无能第一,世上不孝无双。”

  耿聚忠回到房内,问林芷彤道:“这个惫懒东西,害得自己父亲不敢上朝,害得我今日被同僚不停地安慰,连皇上都笑了一遍。这纳兰也没去过福建吧,他同你见过几次?”

  林芷彤哈哈笑道:“这还真是个痴人。我同他说话没超过三句,见面也就一次,还是被你家钗儿扯过去吃螃蟹的。也不知道他中了什么邪,听说中邪的人,需要找个道士,拿把木剑做两天法,或者在房内弄个尿盆。”

  耿聚忠兴奋地道:“就该弄个尿盆泼他——说不定你们真是前世约好了的,佛讲人有三世,好多东西都是宿缘,否则真没办法理会。”

  林芷彤道:“有什么不好理会的。这人就是一个书呆子呗,我才不要这种书呆子了。”

  耿聚忠道:“你还真说对了,他还真是天底下一号书呆子,别看他年纪这么小,他的诗词只怕是大清第一人。这种人,本就是奇怪。你看你只和他见过一面,在他脑海里就已经是前世今生,千千万劫了。你只跟他说了三句话,他可能就写成几十万字的书。”

  林芷彤拍掌道:“最好写成武侠味道的书,让阮先生天天讲。官当得再大都会死的,只有变成戏,几百年后还有人看。”

  耿聚忠饮了一口酒,冷着脸道:“你好似挺开心啊?”

  林芷彤道:“当然开心,钗儿还劝我开导一下你,说遇上这事谁家汉子都难过。我就奇怪了,这有什么难过的啊,难道你的女人没人喜欢你才开心吗?”

  耿聚忠一愣,也笑了:“我以为这天下不喜欢讲理的名士,自己也能排上号了。没料还碰上你们这两个活宝。你这话也真新鲜,有点像西洋来的传教士汤若望的话,若繁神侯听了,必然气得胡子都起来了。”

  林芷彤妩媚道:“别谈别人了——练卧虎功吗?”

  耿聚忠翻身上马。

  纳兰府上,纳兰明珠把纳兰性德打了个七魂出窍,逼得家里的老太太求情才放手。

  听说纳兰性德被打得狠了,钗儿托着药丸去纳兰府里看望,看着那伤口便哭了。纳兰性德心想:我才挨顿打,就这么多女孩子心疼。这打也值了,只不知道,那苦命的林姑娘心疼不疼。若她也心疼,死了也值了。他望着外边的连绵不断的雨道:“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第二日,林芷彤正跟着释可喜练少林指法。说来也怪,林芷彤练武当派紫霄影形,如有神助,只几日便像模像样。可练习这少林功夫,却死活不上路。释可喜道:“这少林功夫讲的是千锤百炼。这伏魔指必须在铁砂里插上万次,才算入门。夫人已很努力,但不知为何,见效缓慢。”

  林芷彤看着自己中指,道:“是不是运气不对?”

  释可喜道:“末将已经讲了很多次了,但侧福晋总是按以前白鹤拳的法子吞吐,这一时纠正不过来,恐怕没有缘分。”

  林芷彤努起嘴道:“你是说我笨喽?”

  释可喜道:“末将不敢。”

  林芷彤道:“心里想的不敢说,那叫虚伪。你是很虚伪吗?”

  释可喜抓了抓刚长出不久的头发道:“可能在武学上不够聪明——当年小僧运气只学了两日。”

  话音未落,林芷彤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吓得释可喜忙单膝跪下道:“末将该死,末将顶撞了侧福晋,求侧福晋责罚。”

  林芷彤哭得更厉害了:“我练功时撒个娇都不行啊?我以前在漳州就是不高兴便哭的,还抓师兄的面团。你们中间也就赖师父像个师父,其他的这样怕我,还有什么意思?你这么高的功夫,跪来跪去的,功夫再高又有何用?”

  释可喜想了半天,道:“这是规矩!末将还只是个参领。等末将带兵打几个胜战,做了大将军,才能跟夫人平起平坐。”

  林芷彤道:“这么多规矩你不烦吗?”

  释可喜道:“比起少林寺,这儿的规矩已经少很多了,都可以吃肉了——我很知足。”

  林芷彤道:“少林寺中你功夫最高吗?”

  释可喜道:“功夫哪有什么最高——这是外行话。只是末将在北少林或许能进前五,或许不行。高手比武就在一念之间,要看运气。就算碰到低手,谁也保不准一时大意,被打中哪个要害糊里糊涂就挂了。所以兵者,凶也。末将在年青一代里倒算是翘楚,师父属于无字辈僧人,再上面还有两个清字辈的高僧,他们的功夫想来是极高的,但老实说,也不一定。”

  林芷彤最喜欢听武林掌故,便问:“是北少林厉害,还是南少林厉害?”

  释可喜道:“当然是北少林,本来南少林只是嵩山下院,主持必须北少林派遣。但那儿有个清寂大师,是公认的少林第一高手。伏魔指、灵蛇掌、般若心拳、形意把都练到了出神入化,医术更是通神。可惜一味念经,采药,都不教拳了。太可惜了。”

  林芷彤道:“真是太可惜了。”

  正说着,只见张管家行色冲冲走了过来,道:“侧福晋,快回闺房更衣,马车已经备好,要出去了。”

  林芷彤道:“不是跟你说了吗?练武的时候,你不准进来。什么应酬也都推了,这是你耿爷答应了的。”说完后,继续对着木人桩练指法。

  张管家慌忙跪下道:“这次恐怕不行,侧福晋,若是普通人我自然不敢坏了夫人的雅兴。但这次是宫里来了人,贵妃赫舍里氏在后宫中宴请您这个老乡,估计皇帝也想见您。这可不能失了仪态。”

  第一十四章 猛女无忌

  林芷彤还第一次穿得如此华丽,一身红色的凤袍,鞋子底下还搁着个高高的木块,大概是张管家怕她走得太快,故意找到的。可林芷彤何等功夫,只十来步,就健步如飞了,害得太监在后面不停地喊:“侧福晋,慢点,慢点——奴才第一次看到敢在紫禁城走得如此轻快的人”。

  林芷彤忍不住左顾右盼,心里想着哪天回漳州省亲了,也好跟爹、娘、木头痴们面前好好说道说道。自己去了天子待的地方,那一定惹人羡慕极了。走进这紫禁城,觉得哪儿都金碧辉煌,怎样也看不够。过了一阵子,有些倦了,只觉得到处都是红墙黄瓦,剩下的也没有什么。倒是修这么多道墙,这不是活生生地把自己关起来吗?住在里面的人这么怕被偷东西吗?

  过路的太监、宫女都偷偷地瞄着她,一是林芷彤眼生得很,二是这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不像个侧福晋,倒似太后一般。按理林芷彤连进宫面圣的资格都没有,她连诰命夫人都不是,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当然林芷彤是不管这些的,觉得不过是又逛了一个公园。林芷彤回头看一看,发现别人全部都低眉顺眼的,自己倒像个怪物。刚开始也没什么,见多了后,也就不自觉地低下头来,仿佛这样才没被抛弃,才不会没着没落的。

  走到一个宫殿门外,太监道:“侧福晋请在这稍侯,奴才前去禀报一声。”太监掀开帘子,却听见宫殿里传来很大的吵闹声,见主子正在气头上,自然不敢出声,小心翼翼地站在角落上。林芷彤也只好被晾在外面了。

  里面传来一个年轻却霸道的声音:“窃我先朝神器,变中国冠裳,共奉大明之文物,悉还华夏之乾坤——好漂亮的文章。无耻,真是无耻之极!吴三桂的檄文真是无耻到前无古人!”

  耿聚忠道:“万岁爷息怒。此计甚毒,还要冷静应对。”林芷彤心道:原来发脾气的是皇帝,听声音也很年轻。难怪耿聚忠这么早就当了太师,年轻人自然也不愿用老头子。不知道皇帝为了什么大发雷霆,听起来该是军国大事,我还是忍一忍不闯进去的好。

  皇帝仍然怒火未消,道:“聚忠,你好哥哥靖南王耿精忠居然抓捕了朕的福建总督。一个藩王居然敢逮捕朝廷的封疆大吏,这是真要跟逆贼吴三桂造反了?探子回报,他也准备打出复明的旗号。这些汉姓藩王居然也好意思提反清复明!满清八旗不就是他们带进京城的吗?这南明永历帝不就是被吴三桂亲手杀死的吗?这样的货色居然敢提复明?可笑,真是可笑,人的脸皮居然可以厚成这样?还是读儒家经典长大的?朕要找一百个书生,好好骂他一骂,把他的真实面目公布于众,让他们无地自容!”

  耿聚忠道:“万岁爷。这厚脸皮正是政客最不能小觑的地方。吴三桂十八岁成名,身经百战,树敌无数,为一女人而叛朝廷,若能骂死早就尸骨无存了。至于臣兄耿精忠,臣斗胆说一句,亦非善类。臣看他造反也在旦夕之间,若真如此,微臣亦无颜苟活于世,只请速死以报君王知遇之恩。”

  皇帝道:“你又说这种话?朕像那不辨是非的君王吗?你和朕从小在京城长大,这么多年又一起度过多少艰难险阻。你我熟读史书,古今中外,这种君臣相知的际遇多么难得。莫非,朕还信不过你?若论亲疏,朕对你只怕比耿精忠还要亲一些,既然让你做了太师,你就不用多想。别说你哥哥还没反,就算真反了,你是你,你哥是你哥。你依旧是朕的股肱。”

  林芷彤心道:这皇帝老儿对我家聚忠真不错,像是戏台上的好人。

  耿聚忠闻言眼泪就流了下来,哭着道:“万岁——若家兄耿精忠真的造反,便是微臣不共戴天的死敌,请领一军,必冲锋于最前。不瞒万岁,臣在耿王庄时就见到了耿精忠很多不忠之举,当时就说过他日必沙场相见。如今事已至此,臣请将兵出征,以死明志。”

  皇帝道:“你的忠心耿耿,朕自然清楚,不必多疑。你一直是朕的智囊,但出兵打仗不是你的长处,正所谓亲亲相隐,朕也不愿逼着你骨肉相残。你还是留在朝廷帮我料理朝政,出出主意。如今烽火四起,江南民不聊生,聚忠你说说朕是否真的做错了?礼部尚书图海他们一开始都不同意削藩,是朕一意要削。如今看来,真可能急了些,把这些老家伙逼上梁山了。如今南有三藩,台湾有郑经,四川还有李自成、张献忠余党,个个都是身经百战。我们这群年轻君臣能撑得过此劫吗?若七庙毁于一手,朕就万死莫辞了!”

  耿聚忠急道:“万岁千万别这么说,连想都不要想。坐在这个位置上,就算错了也要硬挺着。至于削藩令是不是急了,也不许朝廷再起争论。这是与非,对和错,本就是书生的游戏,不是干大事的人所该纠结的。古往今来,对错多取决于胜负。若胜了这都是好棋,若是败了,即使下个罪己诏,也无人同情,徒增羞耳。”

  “朕没看错你,这些话也只有你肯说,再谈谈这战如何打法?

Prev | Next
Pg.: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40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