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联系方式,是无数条吊索,架起他们之间的桥梁。此刻,她是立在吊桥上的人,看着吊索一根一根被剪断。就这样,他们彼此隔绝。铁栅竖起,箭弩等待在双方的城头。而她,即将坠落深深的护城河。
  爱到深处,原来真的恨转痛;恨到一定程度,原来真的会牙痒痒。她忽然泄气,打电话给他:“……我在你楼下。”就当是,向爱情的遗体告别吧。
  抱头痛哭,两个人都哭得不成人样。但当她问:“你可要,跟我走?”他大哭至哽咽,还是,摇了摇头。她突然间,向他的肩头,狠狠咬下去。
  他先忍,渐渐开始推她,她死不松口,他叫出声,拼命推,俩人纠缠着,双双滚倒在床上。是咬得太用力了吧,连牙床都隐痛起来,她终于松口。而他肩头出血,火焰的红,微微地流下,她看见,一个圆圆的、深深的牙印,正在生成。他疼得抚着伤口,说不出话来。
  她站起身:“我要回去了。能给我个纸杯漱口吗?”她猜,自己的牙齿上也沾染了他的血,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血脉相连,这是不是,就是爱。
  回去的路上,她想:他会如何理解她的咬?她不知道。他或许早忘了铁圈的故事,可能当做她在泄愤。当然也许,她是故意的,为了激怒他身旁的女人。
  这一刻,她想说:如果你痛,那是因为我比你更痛;我咬你,只是所有的记忆在啃噬我的心。
  请记得我,如果不能记住我这个人,就记住我给你的痛。如果不能记住心灵的,就记住肉体上的。虽然,所有的伤痛都会在时间里慢慢愈合,那么,在伤口愈合之前,请记得我。
  正是盛夏,然而吹上来的风,已经有了秋天的气味。北京这么脏,灰起云涌,路边有这么多家小店,不知道是哪一家,在放《丽江的春天》,她就跟着哼起来:“今天跟我回家,我最亲爱的朋友……也许会有一天,我们终需要分别,你可不要忘了我……”
  同时她对自己严厉地说:不要哭。你老了,你的名字不叫玫瑰,你的哭泣不是梨花带雨,哭起来很丑的。
  很丑很丑。
  (三七鸟摘自《吉林日报》图/魏岚)
  





首页-&gt2008年第5期

希望他站在我身边

作者:林 欣




  讲这个故事的是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的朋友,现在在上海。
  他说的这个故事是真事。女的是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生得明眸皓齿、落落大方,男的是一个声名鹊起的青年作家。俩人都还年轻,本不打算这么早就结婚,不料一不小心女方怀了孕,俩人就去登了记并选择了婚礼的日子,也怪女人天性太浪漫了吧,女人坚持洞房花烛要在船上度过。
  于是俩人就搭乘了一艘太湖的游船。半夜时分听见舱外异样的响声,接着广播说船触了礁,并在下沉,请大家赶紧逃生。男人就拉着女人跳出窗子扑进水里,那天夜里风高浪急,不会游泳的女人只几下子就呛了水,正在这时她看见男人游了过来,于是一把拉住男人的胳膊,夜色中的男人忽然很凶恶地吼了一声:“快放开我!”女人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男人一脚踹在女人的胸口上,这一脚踹得女人万念俱灰。
  也许是命不该绝吧,女人最终还是获救了。女人上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男人解除了婚约,并去医院打掉了那个不幸的小生命。后来,有一天女人接到了男人托人转给她的一封厚厚的信,信中详细地剖析了人性和人的本能,并不请求女人原谅他,只求女人好好活着并照顾肚子里的孩子。女人看过信后颇觉不祥,赶到男人的住所后才发现男人自杀了。
  还记得有篇文章是讲一所房子突然着火,丈夫第一反应就是一个人跑出来,想起妻子和孩子还在屋子里,又返回去救妻儿。可返回的瞬间他看见妻子拉着两个孩子也跑出来了,这时候妻子用一种很怨恨的眼神看着丈夫……而同样的情况下,如果丈夫在返回到门口时看见妻子出来,妻子会用一种很感激的眼神看着丈夫,因为他还惦记着她和孩子,还会回来救她和孩子。只是一个返回瞬间和返回途中的差距,就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和反应。这就是人性,自救第一,这是恶劣的,但也是本能。但稍后,想着还有人在危险中,所以开始去救身边的其他人。这是人性的崇高。
  也许没有什么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没有同甘共苦的幸福,只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希望他站在我身边。
  (梁爱泉摘图/迟兴成)
  





首页-&gt2008年第5期

无名氏

作者:李家同




  我们做医生的人,都要到急诊室去值班。在急诊室,常要处理出车祸的人。一天晚上,有一辆车直接开到了急诊室。一位男士走了出来,告诉我们,他的车撞倒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在他的后座,他要我们医护人员将伤者抬出来。我们的医护人员发现那个孩子左腿受了伤,经过紧急处理以后,发现他没有任何骨折,可是腿部皮肤却伤得非常严重。一位皮肤科的医生,被我们紧急找来,他的结论是第二天早上开刀,进行植皮手术。
  我们忙碌了一阵子以后,才发现不知道孩子的名字。这个孩子看起来有16岁左右,我们请他在一张表格上填上名字。他填了“约翰陶士”。在英文中,“约翰陶士”代表无名氏的意思,至于他的住址和电话,他一概都不填。我们向他解释:我们必须知道他的保险情况,也要他爸爸在一张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没有保险,没有家长签名,我们是无法开刀的。
  这个男孩子也有他的一套,他说医生都发过誓要救人,总不能见死不救吧。他说他绝不相信我们这一群医生眼看他皮肤已经完全毁了,而不救治。
  因为谈到保险,送他来的那位男士说话了,他叫狄克森,他说他有钱,即使孩子没有保险,他也愿意付。说实话,我们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事,在美国皮肤移植所需要的费用相当惊人,没有保险,足以使人倾家荡产,世界上有这种自愿拿钱替人家医病的人,我们大家都诧异不已。
  可是问题仍在于家长的同意书。还是那位皮肤科医生厉害,他说医院可以将孩子的照片在晚间电视新闻广播出去,等于招领孩子的爸爸,也可以告诉附近的警察局。
  男孩子看大势已去,就向我们要一张纸和一支笔,他说他要写下车祸的经过;他也要我们两位医生签名证明是他亲笔写的。他说这一切都是他的错,狄克森先生一点儿错都没有。
  我们两位医生签了字,孩子立刻说出了他的姓名,也说出他爸爸的名字,原来他爸爸是美国众人皆知的大律师,侯迪士先生。
  孩子说他爸爸只想赚钱,从来没有是非观念,白可以说成黑,黑可以说成白。他爸爸有时明明知道某人是有罪的,可是他总会抓到检察官办案时小小的技术犯规而大做文章。本来有罪的也变成无罪。他的儿子认为,侯迪士先生看到自己的儿子伤得如此严重,绝对会控告狄克森先生的,因此他一开始就不肯说出他父亲是谁,后来决定亲笔写下车祸的经过,使狄克森先生免于被控。
  15分钟以后,侯迪士先生来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位全美有名的律师,他已经在开车途中用移动电话得知他儿子的病情,他也知道我们这所医院是相当高级的,因此他一进来,就在同意书上签了字。这时他的儿子药性发作了,昏昏欲睡,我们将他送进加护病房,虽然他并没有生命危险,可是加护病房细菌比较少,他的皮肤实在受不了细菌感染了。
  孩子进入了加护病房,侯迪士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父亲角色扮演完了,律师本色又出来了。他很有礼貌地问我们为什么孩子进了医院以后一个半小时才通知他?虽然他问的时候非常有礼貌,听的人却是一肚子恼火。我告诉他,他的孩子根本就看不起他,也不信任他,孩子不肯说出他的名字,是因为孩子怕他去控告狄克森先生。我们当然也给侯迪士先生看了他儿子亲笔写的车祸经过。
  侯迪士先生很认真地听着我们的陈述,他那惯有的充满自信的表情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非常沮丧的表情。他轻轻地告诉我们,被任何人看不起都不好受,可是被自己儿子看不起,不仅出乎他的意料,也使他感到非常难过。可是他也立刻向我们指出,他从来就没有要控告狄克森先生,就因为他亲自送儿子来医院,侯迪士先生就不会去告一个如此诚实的人。侯迪士先生感到难过的,是他的儿子显然将他看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由于狄克森先生仍在场,侯迪士先生一方面感谢他,同时也好奇地问他,他为什么会愿意如此慷慨地付他儿子的医药费?
  狄克森先生说他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他是个才出道的会计师,在一家信托公司做事,已经做了3年,没有想到最近他被他的公司陷害了,而且情形还相当严重,他发现他完全无力反击。事情马上就要爆发了,他有可能要坐牢,即使不坐牢,他这一辈子的事业也完了,因为至少他的会计师执照会被吊销。
  狄克森先生当天下午发现自己被陷害,当时真是万念俱灰,他没有想到才大学毕业不久,就碰到这种可怕的事,他不但灰心,也对世人失去了信心。当天晚上开车回家,他满脑子只想自杀。车祸以后,他之所以如此慷慨,也是因为既然想自杀,就不在乎钱了。
  侯迪士先生听了这件事以后,告诉狄克森先生不要慌张,他有办法立刻替他解决问题。他问了狄克森先生上司的办公室号码,然后当场亲自打了一个电话去。当然上司不在,但可以在留言机上留言,我听到侯迪士先生简单而清晰的声音:“某某先生,我是侯迪士先生,我现在是狄克森先生的法律顾问,我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请你打电话给我,我办公室电话是……”说完以后,侯迪士先生向狄克森先生保证,他的问题一定会解决的,他的上司绝对不敢再做任何陷害他的事。可是他劝说狄克森先生离开这家信托公司,他说他可以帮狄克森先生找工作。狄克森先生看到侯迪士先生亲自打电话,又要替他安排工作,放心不少,表情轻松多了,显然恢复了生机。
  侯迪士先生离开的时候,我们都劝他以后应该多多替弱势群体服务,以建立一个比较有正义感的形象,他表示同意。
  两星期以后,男孩出院了,他穿了松松的长裤,因为皮肤仍不能有摩擦。
  他的爸爸妈妈来接他,也向我们这些医生致谢。孩子告诉我他一直想学医,经过这次手术以后,他更要学医了,可是他保证他行医不会以赚钱为目的,他说他听说公元600年左右,中国有一位姓孙的医生,提倡行医应该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他对此想法十分向往。
  这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在这一年里,我注意到侯迪士先生替一些贫困的老人打官司的新闻。这些贫困老人住在一座老旧房屋之中,屋主要拆屋,他出面替这些老人争取到相当好的赔偿。他依然是名律师,可是已好几次挺身而出替弱势群体争取权益,大家感到他在改变之中。
  (玉冰心摘自《台港文学选刊》图/夏丹)
  





首页-&gt2008年第5期

胡杨树的三千年情怀

作者:许宝镇




  沙漠中的胡杨树,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树!一棵胡杨树,能牢固一亩沙地,成片的胡杨林,则能挡住狂风飞沙。狂风漫卷的时节,飞扬的黄沙被胡杨树的柔枝嫩叶慢拨轻扫,便散落于树下,脚下的黄沙愈积愈高,胡杨树却益发向上,傲视身旁的沙丘……胡杨树给荒凉的沙漠,印证生命,带来希望。在有胡杨树的沙漠地带,芨芨草、骆驼刺、旱芦苇、红柳树会相继前来投靠,交织出一片翠绿,洋溢着生命的欢欣!
  胡杨树的根扎得很深很深,透过干燥的沙层扎根于热土,那热土层有水分,有养分,胡杨树善于汲取,善于利用。因此,经历风沙冰雪的考验,便更加遒劲苍挺,直指云霄……
  胡杨树苍挺粗壮的树干显得刚强不阿,枝丫曲折向上,纤纤细枝如杨枝钻天……树叶却易变,幼时细长如线,年少如柳叶,壮年如小扇,面底同色,绿翠翠,密匝匝。在寂寂的荒漠里,株株胡杨树疏而不密地分头站立着,姿态各异,如炬,如伞,如盖,如云,俨似哨兵、煞像卫士,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守护着沙漠。那份热诚,那份坚贞,那份毅力,令人肃然起敬!
  英雄也会落泪。胡杨树如果被折断,将会树汁直溅,人们又称其为“眼泪树”,那眼泪是喷射式的,那是无声的紧急劝告,是气愤的抗争,不是哀伤的表露!因此人们不敢也不愿轻易地折挠胡杨树。
  胡杨树是两千五百万年前由热带、亚热带辗转来到新疆一带的,它是如何移居新疆的呢?那时还没有人类,可以肯定是由禽兽移植:一种是由飞禽叼籽播种;一种是由走兽衔枝移植。
  胡杨树具有惊人的抗干旱能力、御风沙魄力、耐盐碱恒力,生长繁殖于沙漠之中,与土地生死相酬,令风沙难肆虐,使沙漠变绿洲。
  人们热爱胡杨树,呵护胡杨树,不折挠它,不砍伐它,任其生长,使其千年尽忠职守……悠悠一千年间,胡杨树矫矫挺挺,郁郁苍苍,人们衷心赞美它:“生而不死一千年!”
  当胡杨树颐养天年后含笑长逝,尽管叶已零散落尽,躯体枯干成柴,但仍以一份执著,一缕幽思,化为千年精灵“死而不倒一千年!”
  活着站一千年并不难,那是生命的旺盛、茁壮;生命萎蔫了,失去绿叶,失去风采,随着时间的推移,枯枝逐渐干裂、败落,树干也渐皲裂,但仍昂然屹立一千年!谈何容易?
  当胡杨树的基根断裂,树干失去支持而轰然倒地时,虽然身已干枯,但停止跳动一千年的心仍有温热,它要伴随保护过它的热土再度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胡杨树与沙漠脉脉相依,息息相关,生在沙漠,死在沙漠,倒在沙漠,纵使叶已尽,身已枯,也要献给沙漠,那是“装点此关山”缠缠绵绵的痴爱,也是轰轰烈烈的爱恋,更是坦坦荡荡的忠诚!
  (三七鸟摘自《石狮日报》2008年1月5日)
  





首页-&gt2008年第5期

矿工的狗——迪克京

作者:邓祚礼/译




  一
  迪克京是一只英格兰杂交狗,头像猎兔狗,毛像牧羊狗,尾巴像拉雪橇的狗。如同所有的杂交狗一样,它满身长有漂亮的黄毛,同时有一个可贵的品质:自重、忠诚,和人的关系好。
  10年前,煤矿工人莱特在跳蚤市场上从它的3个小兄弟中挑出来买了它,它舍不得离开小兄弟,在他家难过地叫了3个月才慢慢安下心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狗和主人变得亲密起来。从此,除了礼拜天,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夏天或冬天,迪克京每天都要尾随莱特到煤矿上班。它在那里坐着或躺着等待8小时,惟一的目的就是等候主人下班出来。矿工们因此都认识它,都能叫出它的名字。换班的工人一到,只要看到它待在那里就知道莱特还在矿井下没有上来。8小时一到,只要看到迪克京竖起耳朵,就知道运送下班矿工的吊斗车马上就要转动起来。
  
  二
  但这一天,神情一向安静的迪克京突然慌乱了,过了8个小时,它的主人还没出来。整个下午,矿上的警报声响彻不绝,运送矿工的吊斗车转个不停,人们从那矿井的大门口不停地出出进进。它走近井口大门,伸长脖子往里看。好心的矿工从它身边走过,摸摸它的头,说了一些它听不懂的话;另一些人则想赶它走,觉得它妨碍交通。突然,它嗅到了主人的气味,只见主人躺在担架上,身上盖着被单,由4个人匆匆忙忙地抬了出来。
  迪克京摇着尾巴,立刻走近主人。一个抬担架的人粗暴地用手将它推开;另一个人则低声地说:“让它看吧!这是莱特的狗。”

Prev | Next
Pg.: 1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