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容易让人变得深刻、冷静而稳重。
盖茨的好奇心永不动摇,他善于进行深度分析,这一思维方式从来没有改变过。
当他和保罗创立了微软后,他制定了一项规章制度———他所谓的“思考周”,每年开展两次。“思考周”为微软的员工提供了一个探索并展示其理念的机会,激励业务团队内部提出更系统的、极富想象力的计划。在“思考周”,员工呈现的是最富灵感的理念,大家谈论的是10年后的产品,远远超越了当前产品的水平。而盖茨在“思考周”里则大部分时间独自一人,仔细研读员工们写的技术论文,开启创造性思维,慎重思考着有关公司发展的问题。
1975年他从哈佛大学辍学。促使他做出这一举动的是一通电话———他从宿舍给墨西哥阿尔钧克基的一家公司打去电话,当时那家公司开始生产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这通电话改变了他的人生。 随后,盖茨向我们宣布,决定从哈佛辍学以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等到他从哈佛毕业时,早已错失改变世界的良机。当然,作为父母我们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难以接受。但他向我们承诺,“随后”会回到哈佛完成学业。
“随后”这一天最终姗姗来迟。在2007年6月7日那天,哈佛大学授予盖茨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我去现场观看了他获得学位及致谢词的整个过程。
致谢词后,盖茨对观众说道:“下面这句话我等了30年,今天我终于可以把它说出来了。”他看着我:“爸爸,我早就告诉过你,我会回来拿到我的学位的!”
那些拥有奇思妙想的孩子其实从一开始就希望获得自由的发展空间,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说,让孩子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梦想。
(魔力摘自《盖茨是这样培养的》
中信出版社)
星夜里体味人生
不久前,我和儿子去庞普维尔打猎。当时已是严冬季节,气温下降到华氏10度左右,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我们本可以同其他一些打猎的人一起住在有取暖设备的汽车拖的活动住房内,我儿子却说:“不,爸爸,咱们就住在帐篷里艰苦一下吧!”
起初我们让火燃着,然后它慢慢熄灭了,于是我们就上床睡觉。半夜里儿子醒了,他的睡袋湿了,他的哈气就在脸旁结了冰。他索性起床,拉开帐篷的拉链走了出去。他喊道:“爸爸,快起来,你看看,这多美啊,我能看得见所有的星星!”他的喊声中充满惊奇。
我只是把头伸出睡袋,因为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天上的星星极其明亮,看上去好像降低了,离我们更近了。地上的余烬还在闪烁,火堆四周围了一圈石灰石。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真是美妙无比。
在我看来,这就是生活。那一夜所感受到的快乐就是生活的真谛,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了,金钱不会给我带来这样的感觉。我们一起处在比较艰苦的境况中,尽管我们是自找苦吃,但这里有着美,这里有着同伴的情谊。
野生动物学家西尔维斯特·索罗拉认为,生活中每件事的发生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选择爱、克服畏惧的机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是由于选择了爱的结果。我所说的爱指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欢乐、希望和对精神上的追求持认可态度。属于畏惧的情绪有:觉得我们不够好,我们的功劳不够大,社会告诉你成就来自获得物质的东西。但是,在内心深处你认识到生活的意义不止于此,而这种渴望就是对爱的渴望。
我主持过一个受害者与罪犯对话的节目,一名17岁的少女在电视节目中对那个4年前曾把她打得面目全非,以为她已死而抛下不管的人说:“我不恨你,我恨的是你对我干的一切。我曾不得不学会宽恕你,这样我才得以继续活下去。”
这是我迄今为止所遇到的最强大的力量。在那一时刻她表达了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学会爱。不管人世的情况如何,为了超越令人恐惧的人世情形,我们过分陷入世俗的事务,因此无法理解我们来到人间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这样的人生旅程是为人一场的最激动人心之处,这一领悟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每天做好事,将来就能进入精神世界,见到世界另一边其他善良的人们。如果不这样做,你就看不到他们。精神世界中有个尺度,它将衡量你的所作所为。如果你做了许多好事,它就会压倒罪恶世界。如果罪恶的那一面重了,那你就毫无作为,就注定要完蛋,你不再有机会,你只是随风飘过。
在你的生活中,你必须有恻隐之心。街上有很多人向你乞讨,如果你给了,如果你有慈悲之心,怀有善意,你就做了好事,你不必顾虑他们拿到你的施舍后可能去酒店喝酒,那与你无关,你已经做了好事。
在现在这个时代你必须自己尽力而为,这就是你对“什么是人生”这一问题的回答。你不能依赖别人来指导你,而必须自己身体力行,自己去做,自己去思考,对人生意义的答案就在你的心里。
在艰苦的日子里,我猛然间发现,原来还有如此美好的夜晚,顷刻间心情也变得快乐起来了。虽然身处逆境,因为有美在生命里,因为有温暖有亲情的陪伴,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快,不带一丝一毫的灰暗。
我活着,是为了爱,面对困境甚或死亡,我从中学会了爱,并懂得如何珍惜爱。于是,当我们有所经历时,人更多地会抱有一颗恻隐之心来看待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人更多地会出于爱的原因而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便是爱一切;人生,便是爱。
(风无影摘自《发现花未眠:启迪灵魂的100篇哲理散文》中国民航出版社)
结婚的意义
昨天一个同事说,她要结婚了,因为要赶着两个人一起早一点买房子;不久前,朋友说,想结婚,因为想要一个孩子,生活实在没有趣味;还听到过不止一个人这样说,对方条件还不错,就结婚吧……很多结婚的理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都是这样勉强的理由,让人听不出感情中喜乐悲哀的成分,我仿佛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听到有一个人说,他要结婚是因为很爱很爱一个人,因为想要和另一个人永远的在一起。
也许永远实在太远,也许人生真的无法十全十美。
曾经在书上看到一位香港的女作家写的一段话:
“我们是不是已处在一个鸡肋世纪?生活上有着太多食而无味、弃之可惜的人情与事物。上至婚姻、事业,下至中午时分匆匆吃下肚的那个盒饭,都可能是鸡肋。”
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一种不见眼泪的悲伤和一种不见血肉的折磨,生活仿佛总在营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缺陷。
有一天我碰上一个高中时候的女友,我知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都在不停地相亲,可是一直都没有遇到满意的,我于是问她,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是不是要那种高学历,高收入,高身材的?因为熟,所以我的语气中明显带着一些调侃。
她笑笑说,不是啊,她对这些倒不是太看重,其实相亲是目的性很强的,就是奔着结婚的,但是她就是没有那种感觉。
我知道这种只要感觉的人,是相亲者中最难成功的,就忍不住逼问她到底要怎样的结婚的感觉?
“我只是希望在我不开心的时候,他可以让我觉得他会一直陪在我身边,即使不安慰什么,只是抱着我,紧些,紧些,再紧些,说,他会一直很爱我。”
她的表情坚定,没有一丝玩笑的神情。
我忽然觉得有一点感动,像是在这个连月光都无法穿透的城市里,看到了一线温情的光。
我想我不一定要求对方一定要让我感觉到切切的相思,苦苦的守候,或者绵绵的爱恋,我的婚姻也只需云淡风轻,细水长流,但是有一天当他向我求婚时,不是因为婚姻能带给他多少实际的利益,而是因为婚姻在他生活中的那份意义。
我希望在那一刻他可以给我一个理由,告诉我他想和我相守,一起度过生命中的每一次喜怒悲欢,一起相守到老。
即使只是在那一刻……
(夏雨乔摘自豆瓣网)
把树送给城市
2009年,我特别难过,因为我有两个同事过世了,都是20几岁的年纪,都是因为得了癌症。现在,癌症越来越厉害。20年前,想找到一个得癌症的人很难,而今天却比比皆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癌症蔓延?
这两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参加各个论坛,我发现,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水。
今天,中国有600多个城市,其中400多个缺水,有很多水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导致土壤污染,形成农作物污染。
中国的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水越来越少,水污染越来越多。但是我又在想另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我不做阿里巴巴,会发生什么事情?按照上面的逻辑,20年后阿里巴巴有10万年轻人的时候,一年就要死掉200个优秀年轻人,那我办企业干什么!
发展是硬道理,可我们应该怎么发展?很多美国人是不吃淡水鱼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发展经济的时候,很多水域被污染,淡水里的鱼全部被污染。美国曾经颁布过禁止吃淡水鱼的法令,虽然今天美国的水干净了很多,但是淡水鱼还是不能吃,因为化学物品已经沉淀到水土中。中国人今天还在吃淡水鱼,还在喝受污染的水。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那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呢?30年前,我在西湖边上,看到很多人在西湖边洗衣服、刷马桶,没有一个人说不可以,原因是什么?因为当时大家不知道在西湖里洗衣服、刷马桶有什么不对。但是今天,再往西湖里扔垃圾试试,会有很多人把这个人撕成碎片。关键是要唤醒大家的意识。
我也恨互联网上的人肉搜索,但我更想大力发展人肉搜索,好让所有的网民去把那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和往江里倒化学物品的人揭露出来。找到他们后,银行停止对他们贷款,年轻人不买他们的产品。假如我们现在不做这些,就需要对未来的环境恶化负责。
我希望我们这代企业家,在发展是硬道理下面,要多多考虑怎么发展。
今天我要讲的第二点是种树。我自己心里比较内疚,我开的车是奔驰,会释放更多不好的气体。可一旦要我坐档次低的车,我会不愿意,原因是我不太可能回到过去。那么怎么办?我想鼓励所有人去种树。在阿里巴巴公司我鼓励内部员工,如果你开2000cc的车,你要种多少树,之后你才可以放心大胆去开。种了树之后,员工才发现,我们在很多地方正在浪费资源。也只有种过树才会知道,树是多么难种。所以我希望每个人参与种树,把树种得越来越多,并且把树作为礼物送给城市,送给其他人。如果没有很好的空气,没有很好的水,没有安全可靠的食物,中国的发展绝不可能持久。
未来几年,我唯一想说的,不是企业管理,不是抢占市场,而是如何让我们的企业做到对社会负责任。最近,我们在倡导新商业文明,希望企业要重新论证跟政府、社会、环境、员工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才能在21世纪活下来。
(雪丫头摘自《中国青年》
2010年第4期)
生死自知
一连10天看完凤凰大视野的《太平天国》节目,对所有的王———天王、东南西北王,以及翼王石达开等等的王,他们革命的起始和下落,都一一有了交代,但对于那些尸积成山、血流成河的士兵,连数字都是笼统的,包括太平天国灭亡后清廷的株连九族在内,有说死了2000万,有说死了5000万,有个说法更骇人———全国人口减少了1/4。
其实哪场战争不是这样?
60多年前,一个四川少年,怀着保家卫国的志向,告别亲人踏上战场,从此就没再回家。他去了哪里?他死了还是活着?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60多年后,中缅边境小镇,一个做小生意的老人快要咽气了。一辈子不远行、不多言的老人,临死道出了自己身世的秘密。
入伍后,他成了中国远征军的一名战士。当年他所在的部队在怒江边驻防,一个排的人到江对岸侦察,全部被日本人俘虏,他是其中之一。
小小年纪的他,目睹了惨烈的情景。日本人将俘虏绑在树上,第二天就冻死了一半。剩下来的,因在审讯时破口大骂日本人,又被当场捅死一半。
中国人怜悯中国人,一个翻译来自台湾,瞅空悄悄提醒他,你还是个孩子啊,不要跟鬼子硬碰,就说你是被抓壮丁来的,或许能活命……
在强烈的恐惧下,他照翻译的话做了,日本人让他活了下来,给他们牵马。
后来当中国军队开始反攻时,他和日军队伍中其他中国人一起举行了暴动,回到自己人这边。
在日本军中服役虽然日子不长,但成为他心里永远的阴影,更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犹疑中他跑到缅甸,隐姓埋名做小生意,本来也许只想避一阵子,最终却过了一辈子。
他说曾于1945年,在腾冲国殇墓园中,看见过自己的名字,可是,当别人去找时,却无从找寻。
他就是60多年前,怀着保家卫国的志向,告别亲人踏上战场的那个四川少年。
在尸积成山、血流成河的战争中,一个士兵,生死自知。
(陈璐摘自《羊城晚报》2010年2月5日)
雨的抒情
雨,好像是千万个魔指,好像是千万条琴弦,弹出了千变万化的声音。
春雨柔软,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杀;因季节变化,情调各异。但是,雨色一样美丽,雨声一样动听。
在图画音乐和诗歌里,有许多描写雨的佳作。线条色彩和音乐旋律,空灵剔透。
轻细的雨花,像飘忽的雾,白茫茫的,轻吻着人的脸,微微觉着痒,又轻轻濡湿着衣裳。雨伞仿佛是风帆,在雨色中载浮载沉;也像一只只大翅膀,东南西北,无边无垠,因风四处飘航。
沉默的雨,无声胜有声;逗人的雨,真叫人喜悦。可以不必穿雨衣,在户外踯躅漫步,雨似蜜似酒,滋润着心灵。
记得杏花春雨的江南,雨点敲打着船篷,雨中也有梨花的幽香。记得西湖的夏雨,满湖荷叶被打得笃笃响。记得天目山的秋雨,重雾深锁,万木萧萧,撑天的松柏经雨洗涤,显得格外苍劲。记得富春江的冬雨,如泣如诉,两岸茅屋炊烟阴阴沉沉,像一幅染湿了的铅笔画。
细雨微风的夜,适宜读诗和散文。狂风暴雨的夜,则宜恐怖神怪小说。要不然,便邀几位知己,泡几杯浓茶,买一包花生米,点上一支洋蜡,又当另有一番情趣。风雨更宜怀人,怀人常不寐;一声风一声雨,都似离人低诉。
那年夏天,和友人在春秋阁小坐。那时候,菱角已经成熟,莲池潭上,乡人驾着小船,忙于采摘;天空的白云,和水面的白鹭相映成趣。阵雨骤来,如万马奔腾;半屏山忽然不见了,只有密密的雨,密密地替莲池挂上了珠帘。阵雨里,那些采菱角的船,依然从容地游移摇荡,船上的人连蓑衣也不穿。
台湾南部雨量不多,尤其是高雄,灰土漫天;树枝树叶上厚墩墩地堆积着尘埃,经阵雨一淋,苍翠碧绿,焕然一新。雨后的寿山,妩媚地俯视默默的爱河;银鳞似的水波也被青青的山染绿了。
河堤上,那一排水泥柱上,那一排路灯的瓷罩,白玉球似的镶嵌在山水之间,依稀是西湖的景色。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