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筹交错的订婚宴会上,当她被身边的男子拥着共跳一曲华尔兹的时候,她的心,蓦地为一个人疼痛。她想起了他们共同跳过的华尔兹,才知道,于他的爱,已深入她的骨子里了。她不声不响地逃离,收拾行装急急去那个美丽的华伦湖畔。她要告诉他,她爱他,再不犹豫。世事却同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再次相见,彼此间已恍若隔世。那张曾经热烈又单纯的脸,已被一层又一层的沧桑裹住。再也回不去了,尽管现在的我,还是多么渴望拥抱你,可我已做不到。面对她晶莹的泪,他却再也无力向她敞开自己热情的怀抱。
轻轻地一松手,就是一生。华伦湖一别,他们终生都没有再见。那个爱笑,有几分腼腆害羞,又勇敢热烈的男孩,在此后的生涯中竟然变成一名世人眼里桀骜、孤僻的硬汉。她只知道他在写作,成了一名作家,还知道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结过四次婚,却还是在62岁那年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叫海明威。她则是那个让他一生无法忘怀的爱格妮考茨基。她36岁结婚,92岁逝世,一直在红十字会从事护理事业,曾获国家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护士奖。她在回忆录中说,她生命里的七十年,与他是紧紧相连的,尽管他们此后再没有见面。七十年里,她一直在想,假如当时,他上前去抱一抱她,或者去把她追回来,或许,他们的命运,就是另外一种样子。可是,命运又会给人安排多少“如果”?战火中那曲浪漫美丽的华尔兹,终究没有在现实里演绎成一个王子公主的幸福童话。
http://www.fctxw.com/ 最热txt天涯整理贴 txt书籍期刊杂志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
一代枭雄和他的美人
作者:杨闻宇
英雄好色。此言非虚,但其好色迥异于西门庆,英雄真正喜好的是善解人意、志存高远、又勇于在风云里搏击的女性中的佼佼者。曹操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史载的妻妾就有10多位,而曹操最钟爱的,是卞夫人。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年近20岁的卞氏继承祖传的卖艺职业,作为一个歌舞伎,随父母从琅琊开阳(今之山东临沂)辗转飘零到谯县(今安徽亳州)。曹操任顿丘令期间因受妹夫牵连而“从坐免官”,称病返回老家读书,韬光养晦。他酷爱音律,见卞氏色艺俱佳,清丽过人,便将其纳为第三房小妾。嗣后,曹操任洛阳北都尉期间,卞氏又返回谯地待产,于公元187年生下曹丕。
189年,任骁骑校尉的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微服东出避难”,有人赶到谯县传出曹操已死的凶讯,曹氏一家上下大乱,许多旧部都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曹家,另谋生路。这时,28岁的卞氏站出来说道:“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还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祸至,共死何苦!”(《三国志,魏书》)众人听后哑口无言,遂决定留在曹府继续效力,听从卞氏的差遣。卞氏的沉着冷静,远见卓识,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为夫君在乱世中成功地保留了一支有生力量。
曹操的发妻丁氏不能生育,复娶刘氏,刘氏生下曹昂,不久身亡。丁氏即尽心抚养曹昂,曹昂随曹操攻张绣时,不幸阵亡,丁氏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曹操一时恼怒,送丁氏回娘家将息。此时还是侍妾的卞氏劝解曹操一定要亲自去接丁氏回府,曹操也顾念旧情,专程到了丁氏娘家。丁氏正失魂落魄地坐在织布机前,曹操抚着她的背问道:“愿意跟我一同乘车回家吗?”丁氏不理不睬,曹操非常难堪。216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219年,立卞夫人为王后。丁氏是一位固执骄傲的女人,早年常对卞氏恶言讥讽,欺辱卞氏母子,而卞氏扶正后,却不念旧恶,常命人给丁氏馈赠东西,有时趁丈夫不在,把丁氏接回府来,“延以正坐而己下之,迎来送去,有如昔日。丁谢曰:‘废放之人,夫人何能常尔耶!’”作为女性,襟度如海,卞夫人这样做是太难得了。
有一次。曹操得到几副精美耳环,带回王府,让卞夫人首先挑选,卞氏看了一会儿,只取了一副中档次的。曹操问其故,卞氏对日:“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故取其中者。”宫廷斗争是极为剧烈的,在曹丕与曹植争为太子的博弈中,卞氏不闻不问,委诸天命。当曹丕最终成为太子时,有人很快向卞夫人道喜。她淡然而答:“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乎!”曹操听到卞氏这样的话,叹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卞氏进入许昌后。每逢暮春,常常想起家乡的青梅,兵荒马乱之年,哪有机会品尝故乡的青梅呢?曹操见其长吁短叹,忙派人从乡下移来许多梅树。种在相府附近的九曲河畔。每到梅子成熟的季节,满园香气弥漫,卞夫人高兴得眉开眼笑……曹操在梅林里建造一亭,全用梅木雕刻,且亲书匾额“青梅亭”,用以作为接待宾朋最高礼遇之所。对卞夫人而言,曹操也真算得上是一位闺中知己了。
曹操220年病故,卞夫人是曹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病故的,“其年五月,后崩。七月,合葬高陵”。这样的爱情,长期动乱中相契合,戎马倥偬里情意殷殷,颇能够耐人寻味。
遥想当年,让一代英雄曹操一见倾心的弹唱女子,随着夫君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历经磨难,终于渐渐地褪却罗衣,放射出高贵瑰丽的内在光芒,且能留下一片碧绿的梅林证之于史传之中,也属时代风云中难能可贵的一页。
http://www.fctxw.com/ 最热txt天涯整理贴 txt书籍期刊杂志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
诺贝尔:纵有千金难买情
作者:叶细细
诺贝尔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厌恶暴力与战争。却成了现代炸药之父。一生富有,却是个流浪汉,没有固定住所。他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他的家。他对自己的评价为:“最大的优点:保持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最大的特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胃口。最大的也是惟一的请求:不被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生平重要事件:无。”
事实上,诺贝尔是个很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年轻的他曾有过很强的“雪莱”梦,也写过一些诗。他有一首自传诗《一则谜语》记录过他的初恋。那是在巴黎的短暂旅行中,他遇见过一个“既好且美”的姑娘。这个姑娘的出现将他“一直像枯燥沙漠一样”的生活摇曳出绿洲。可是。这样一个姑娘却意外死去,这让诺贝尔受到很大打击。
初恋的打击让诺贝尔将整个身心投入工作,他性格忧郁,健康不佳,在陌生人面前惯常保持沉默,而生活近乎呆板。他喜欢空气流通敞亮的房子。患有幽闭恐惧症。长年的发明研究,让他早年的诗人气质远去。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也不玩乐器及跳舞,身边也少有女人。
在诺贝尔发明炸药名满天下的时候。他的感情依然一片空白。孤独日夜侵扰着他虚弱的身体,他非常希望能有一个女主人陪在身边。在一封长信里他写道:“我像别人一样。也许比别人更强烈地感到孤独的沉重压力;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一直在寻求一个能够与我心心相印的人。”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刊出一则含蓄的广告:“一位十分富有且受过高等教育、渐近老年的男士欲寻找一位中年女性。条件是能讲多种语言、能胜任秘书业务、能承担家务劳动。”这则广告引来他的另一段情缘。一位优雅大方的名叫金斯基的小姐应征。被诺贝尔雇为秘书。金斯基博学。办事干练,与诺贝尔也很谈得来,很得诺贝尔欣赏。然而这段感情还没有来得及进展,金斯基却不告而别。这无疑给了诺贝尔情感上的另一次重创。如果说初恋的破灭给诺贝尔的心灵留下创伤,那么金斯基的离去则让诺贝尔产生情感上的自卑情结。他觉得自己相貌难看,很难吸引异性,因而意志消沉。有一度,他患心绞痛。呼吸困难,常怕自己突然死去或者被活埋。难以缓解郁闷的心情时,他会突然消失几天或几周,独自出去旅行。
这时的诺贝尔已经’非常富有,然而,钱并不能解决诺贝尔精神上的寂寥。他心情时好时坏。在奥地利的一次商业性的旅行中,在巴登贝文疗养院的一家花店,诺贝尔见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这是矮个子的犹太美女索菲。二十岁。张扬而有活力。
诺贝尔对索菲产生兴趣,他乐于听她的倾诉。出生于维也纳的索菲家境很差。继母对她也不好。这个从家里偷跑出来的女孩赢得诺贝尔的同情。甚至迷恋。
索菲年轻美丽却没有什么文化,自从和诺贝尔恋爱后,诺贝尔一直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改造她,将她变成上流社会有教养的女性。索菲却并不愿被管理。她与诺贝尔一起认识一些上流社会的名人。并且以诺贝尔夫人的身份与这些人交往。与仰慕者鬼混。索菲在巴黎拥有一座华丽的别墅。诺贝尔还给她配了佣人照顾她。在诺贝尔出差不在身边时,索菲则难耐寂寞。去外面花天酒地。
也许是内心的爱支撑着诺贝尔一次次地娇纵索菲。他为她提供车马首饰费。支付旅馆费。她在外赊账。不管多少,他都会去填这个窟窿。他的娇纵让她更有恃无恐。他给她买法国长上衣。匈牙利酒,一花就是四位数的货币。她却对他写来的长信不耐烦。他们很难有精神上的真正交流。诺贝·尔与她讲述试验工程、石油公司的忧虑时,她根本听不懂。
索菲的花销越来越高,甚至和别的男人有染。奇怪的是诺贝尔依然喜欢她,他一年又一年地纵容着她的行为,外出时,依然给她写长信忠告她。她的回信简短,只是问他要钱。直到索菲最后一次的来信,让诺贝尔彻底绝望。这时,他们在一起已经十几年。索菲在来信中说,她几个月内会生下一个孩子。不过孩子的父亲不是他,而是一个年轻的匈牙利军官。
这封信让诺贝尔对索菲彻底绝望了。他给了她三十万匈牙利克朗的养老费,自此与她不再来往。后来,索菲和那位匈牙利军官以不同方式试图敲诈诺贝尔的钱,在诺贝尔死后,索菲还对诺贝尔的遗嘱执行人宣称,如果没有得到比遗嘱规定还多的钱,她就要将诺贝尔给她的216封信的原件出版权卖掉。
这是这样一个犹太美女破灭了诺贝尔心中最后的温情。自从和索菲结束后,诺贝尔显得抑郁和孤独,他终身未娶,情事寂寥。他一生的发明创造,让他的金钱享用不尽,却无法换得一颗真挚相爱的心,这不得不说是诺贝尔一生最大的遗憾。这个早年内心浪漫拒绝暴力的男子,最怕孤单,临终时却没有一个亲友在身边。听不到一句安慰的话。“金钱可以赢得一切”,这句流行语并没有在这位伟大的发明家身上得到验证,爱情并不是钱能解决的,金钱也并不万能。
http://www.fctxw.com/ 最热txt天涯整理贴 txt书籍期刊杂志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
悲情的老驼
作者:佚 名
这是一组特殊的穿越沙漠的队伍:三名战士和一位已经是孕妇的军嫂。
担任护送任务的战士,第一步就是挑选交通工具,在压根儿就没有路的沙漠,惟一可以利用的就是骆驼。就这样,两峰母骆驼担起了大任,一峰是给孕妇乘的,另一峰则是驮水与给养。
两峰骆驼,分别由两个战士牵着,但驼工交代得清楚:能有一峰骆驼走出沙漠就算不错。非常时节,可以用它们的生命给你们作贡献。驼工说的用生命作贡献,就是饮血食肉以求人的生存。
所走的路线是相当曲折的,有时整整走上一天,在图上看还不到十公里。
天气越来越热,携带的水越来越少。除了连长的妻子和两峰骆驼,我们三个男子汉都停止了饮水,实在坚持不住了,就饮自己的尿。两峰骆驼仿佛通人性。也都拒绝饮水。
首先遇到生命威胁的,是驮给养的那峰被我们称之为“博格达”韵母驼。早上起来,我们就发现它脖子上的驼铃的节奏乱了,“博格达”四脚向两边张开,哆嗦摇晃着犹如醉汉一般。它那山一样的躯体,仿佛随时都可能“轰”的一声倒下去。我们取下它背上的那最后一塑料桶的救命水。打开了放在它的面前。它望着水,就是不肯张开那吐着白沫的嘴巴。我把水倒在碗里,想给它硬灌进去,谁知它却愤怒了,一下子把头颅高仰起来,面对天空,发出一声苍凉的叫声。这是一声长鸣,无论是我和两名战士,还是连长的妻子。都被这一声长鸣震惊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博格达”拒绝进食,而“阿勒泰”也就是另外一峰骆驼开始饮水。
第二天,大漠上热得出奇,惟一的一捅水已经基本喝完。而从图上看:我们最少也还得三天才能走出沙漠。走进有水有树的麦盖提。在邃最后三天里,至少还有两天见不到一滴水,但无论多难,都要坚持走出去。不管谁坚持到最后,都要把任务完成好。其中一名战士,提出了杀骆驼。他说一峰骆驼可以流出10到15公斤的血。这样才能够保证任务的完成。但我没有同意,尽管骆驼的主人出发前就有这个交代,但我下不了这个手。
午后,沙漠上热得起了火,排排热浪,烤得人浑身刺痛。就在这个时刻,“轰”的一声巨响,一路之上负载最重而又拒绝饮水的“博格达”倒了下去。沙尘弥漫。模糊了“博格达”的身躯。最先哭出来的,是连长的妻子,她不顾一切地从驼背上滑下来,提着一只军用水壶,拧开了盖儿,带着哭腔说:“我有水,我不喝,我给你喝。”然而,“博格达”紧闭着嘴巴,无论连长的妻子怎么使劲,它都不肯张开,灰黄的眼睛,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我们在“博格达”的面前站成了一排,在做了最后的诀别之后。挥泪上路。
倒卧流沙的“博格达”在我们走出十几米之后,昂起了头颅。发出一声沉闷的叫声,算是跟我们告别。我们一行四人,包括仅存的这一峰骆驼,心情都沉重到了极点。热浪袭击也罢,狂风大作也好,流沙汹涌也罢,我们都没有了反应,都不说话,都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最惊心的是那单调的驼铃声,先前的驼铃是双声,听着让人心里踏实。而现在的驼铃声却是这么的孤单和叫人伤心。
还剩下两天了,明天,也许后天,虽然还未完全走出沙漠,但肯定能见到植物和生命,如果运气好的话,碰到水的可能也是有的。只是,临近胜利了,“博格达”却永远地留在了沙漠里。想到这里,我的心就一阵阵地疼。
黎明时分,一个异样的声音惊动了我们。最先站起来的是“阿勒泰”,只见它调转方向,朝着我们走过的沙漠深处,发出一声尖厉的长鸣。朝着它长鸣的方向望去,我们的脑袋一下就麻了。倒卧下去的“博格达”。这阵子正披着一身的霞光。摇摇晃晃地朝我们休息的地方赶过来。我们“哇”的一声叫起来,拼命地奔过去,大家抱着“博格达”,呜呜地哭出声来。
我们为“博格达”的沙漠生还而激动不已。
但我们对于前途的估计还是过于乐观,我们并没能在预计的时间里走出沙漠。第二天中午,我们就遇上了能夺人性命的黑沙暴。它似数以万计的黑蛇纠缠着你,能把你体内所有的水分都给吸干了。黑沙暴过后,我们刚刚从半掩的流沙中爬出来,“博格达”就在发出一声警报似的长嚎之后,一头朝一块有棱角的黑石头撞过去,脑袋炸裂,艳艳的血水喷射出来。令人触目惊心。
“博格达”的血水正好接满了一壶,10公斤。
就是靠这10公斤的骆驼血,我们终于在三天以后走出了沙漠,走进了麦盖提县的县城。
接连长妻子的人。已经在麦盖提等了一个星期,他们实在不敢往好的方面想,都悄悄地准备了花圈。
连长的妻子把花圈送到了沙漠的边沿,面对“博格达”牺牲的地方,点燃了两堆纸钱。在她的怀里,就揣着挂在“博格达”脖子上的那只驼铃。后来,连长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就取名“驼铃”。小驼铃的百日照片,连长的妻子给我和两名战士各送了一张。照片上,小驼铃的怀里,就抱着那只驼铃,黄铜闪亮,还吊上了一串红穗子。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