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拥有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这份工作甚至都无法满足你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别提为你带来成就感或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时要做出辞职和另谋他就的决定是很容易的。但是当这份你不喜欢的工作可以帮助你偿还账单,维持生计,甚至还能让你享受一些小小的愉悦时,你就会很容易落入‘小富即安’的陷阱当中去。毕竟,假如你一时冲动辞职后,后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那份工作。”
  其实在生活当中,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发现自己正深受“奶牛”的羁绊。有些人虽然知道,却照样喂养这些“奶牛”。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奶牛让他们待在安全区,安然接受这种平庸的状态。他们自愿地把这些“牛”照顾好,是因为这样做可以摆脱奋斗的责任,可以把自己的不幸归咎到其他地方。他们在每一年?每一周?每一天对每件事情都有一个借口。
  (严新摘自《谁杀了我的牛?》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迟兴成)



力量来自隐藏的敌人
作者:保罗·科尔贺
意林 年11期 字数:352 字体: 【大 中 小 】

  光明勇士的朋友们都想知道他的能量来自何方。他回答:“来自于隐藏的敌人。”
  他的朋友们问他谁是隐藏的敌人。
  光明勇士回答:“那些我们不能伤害的人。”
  这个人可能是童年时打斗中打败过他的小伙子,也可能是16岁时离他而去的女朋友,也可能是把他叫做笨蛋的那位教师。
  隐藏的敌人成为一种刺激。在光明勇士感到累了的时候,他记住自己仍然需要展示自己的勇气。
  他从未想到要报仇,因为他不再把隐藏的敌人当成他的历史的一部分。他只是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以便自己的专长能够让世人全都了解,并且传到那些过去曾经伤害过他的人的耳朵里。
  昨天的痛苦已经成为今天的力量。
  (卜令国摘自“陈荣生新浪博客”)
  


规则大于道德
作者:古 古
意林 年11期 字数:1098 字体: 【大 中 小 】

  一个人即使有犯罪动机,如果没有造成犯罪的结果,法律也对他无可奈何。思想再坏,没有行动,就不能说他是个坏人。同样,富人是不是为富不仁,也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看手段和结果。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见爱不爱财无关紧要,用什么方法去取,才是问题的实质。
  曾经有某餐馆,考验过食客的道德水平。他们让食客根据自己对菜品的满意程度定价,先吃后定,定多少收多少。此举一出,食客盈门是自然的,餐馆赔本也是自然的。据记者报道,90%以上的食客都吃得呼儿嗨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都定出了比地板更低的价,普遍只付了不及成本的10%的钱,有的只是象征性地付一两个硬币,有的干脆连硬币都不付,一副“吃大户”的模样。消息终于暴出,媒体又抓到了热点,一个商业行为上升为一场道德讨论,见诸报端的,无不是对国人素质之低的切齿痛斥。
  餐馆老板难道有病,竟然忘记了自私是人的天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其实是很符合进化论的。不管富人?穷人,内心的贪欲都根深蒂固,人们常说为富不仁,只是因为穷人的不仁没有暴露出来而已,于是就把不仁的帽子戴到富人头上,这是不公平的。
  餐馆老板清醒得很,我估计,这只不过是一个策划,是一种促销手段而已,等到他的餐馆声名鹊起,等到食客尝出了味道,他再按市场行情收费也不迟。
  曾经挑起亚洲金融风暴的“金融大鳄”索罗斯,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十恶不赦,但偏偏是他,因为行善而成为第二届“代顿和平奖”得主。他的主要事迹是捐出巨款,支援波斯尼亚地区的战后重建,以及他所领导的量子基金对多项慈善活动的大力支持。此种行为在中国也很多,但大多带有商业色彩,因而惯性思维的中国记者就对索罗斯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您的天性还是树立形象的需要?索罗斯回答:在金融市场,我只是按规则办事,我遵守规则,谈不上道德不道德。
  其实说穿了,也就是因为有高额遗产税,国外的富豪们才大多在生前捐出大部分的财产,不仅是索罗斯,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富人的仁,不是道德的促成,而是制度的结果。
  按规则办事,这就够了。
  经济和道德,实际上是两个范畴,虽然有所交叉,但绝不能混为一谈。谁都有不仁的可能,所以才需要市场的规范,需要法律的约束,让不仁的行为付出代价,让不仁的愿望不能实现。富人们仁不仁,不仅是人心好不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健不健全的表现。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在嚷嚷着“为富不仁”,那么不仁的不仅是富人,还有这个社会本身。
  (汪新才摘自《穷人缺什么》当代中国出版社 图/张建辉)
  


不长椰子的椰子树
作者:万 捷
意林 年11期 字数:973 字体: 【大 中 小 】

  到过美国夏威夷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海滩上?公路旁有很多郁郁葱葱,摇曳婆娑的椰子树,令游人赏心悦目。但这些椰子树从来都不长椰子。难道这里的椰子树都是无果树?其实果实累累的椰子树本来也是夏威夷吸引人们旅游的一大看点,但一宗偶然的“椰子夺命案”发生后,这里椰子树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一个在夏威夷旅游的美国人,正心旷神怡地躺在大海海滩一棵椰子树下晒太阳。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一个熟透了的椰子从20多米高的树上吹落,不偏不倚,直接砸在那游客的脑袋上。这个倒霉的美国游客居然被这椰子给砸死了。恰恰此人的兄弟是华盛顿州一名精通法律的大律师。他突然接到哥哥的死讯后,就匆匆飞往夏威夷办理后事。在事发的海滩上,到处打听这椰子树的主人是谁?当许多人告诉他,这些椰子树是属于州政府的时候,他就把夏威夷州政府告上了法庭。历经数年,法院最后判决州政府败诉,赔偿损失1000万美元。
  据说当时,夏威夷许多游客一听到官府赔偿1000万美元的消息,便纷纷跑到沙滩椰子树下,守株待兔地等着椰子来砸自己。州政府一看不妙,假如再有几次赔偿,州政府就要破产了。又不能砍树,怎么办?只好派人把椰子砍光。从此以后,每年只要椰子一长出来,州政府就得派人给椰子树做“节育手术”。
  本来州政府赔偿损失是对公民权利最大限度的保护,但赔偿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州政府不得不花费更大的成本减少这些副作用。类似于这场“椰子夺命案”,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经济损失往往是由努力做好事造成的:发明汽车安全带本来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但有了安全带的保护人们在驾驶中反而更掉以轻心,导致更多的交通事故发生;政府采用政策手段,严禁买卖和使用毒品等容易上瘾的有害物品本来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减少社会危害,但政府的严厉管制让毒品变得很昂贵,为了购买高价毒品发生了更多的抢劫?凶杀案,而且还催生出了更多的毒品替代品。非法毒品的许多负面影响与其说是因为消费它们而引起的,不如说是因为禁止它们而产生的。
  一片好心却适得其反,很多经济政策的作用正是如此,好的经济学家就是要寻找那些无法预测的隐性成本。
  (谭雪摘自《百科新说》2009年第4期 图/潘英丽)
  


黑领崛起
作者:郎咸平
意林 年11期 字数:2544 字体: 【大 中 小 】

  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社会群体已经夺去了全中国所有的光芒,他们开着“自己的”大排量名牌汽车,出入高档酒楼,高级夜总会,乘坐头等舱或软卧,住星级宾馆,拥有黄金位置的几处豪宅,公派出国,免费医疗,脱产学习,带薪假……他们就是在全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遍地开花,全面崛起的新兴“黑领阶层”。相对于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白领,他们的衣服是黑色的,汽车是黑色的,脸色是黑色的。他们的收入是隐蔽的,生活是隐蔽的,工作是隐蔽的……所谓隐蔽,就是像站在黑夜里的黑衣人,你知道他在,他也知道他在,但你不知道他什么样,在做什么。他们就是就职于政府和官有垄断企业的那个庞大群体。
  10年间,官有建筑已经屡屡刷新了所有中国城市的高度。在气度辉煌富丽堂皇的官方办公楼面前,商业写字楼登时被压出逼仄吝啬的寒酸来。
  10年间,通过土地财政和垄断政治权力,官方组织一步步通过各种手段将社会财富向自己手中集中。
  官有经济在垄断的无竞争市场所向披靡,源源不断的暴利如滚滚长江。水?气?电?油?电信?金融?烟草?卫生?教育?海关?公路等行业自不用说,即使出版?邮政?新华书店?市政?环卫?公交?盐业?矿业?铁路?民航?文化?体育?新闻?旅游?土地等这些领域,因为禁止自由竞争,其利润之丰厚仍足以使任何外企眼红得流鼻血。
  在当下中国随便哪一个城市,一个大腹便便的税务监管员都可以开着路虎SUV上班,他的办公室面积有多大?装修得有多豪华不必说,只消告诉你一句,他可以在单位里健身?桑拿?游泳……一个刚刚工作两年的警察就已经买车买房——没要父母的钱也没按揭,一个国家电网公司的抄表员基本月薪达到8000元……
  人们都知道,对“黑领”来说,收入绝对不止薪水这一块,医疗?交通?吃喝拉撒?贪污受贿等等,所有的地方都享受纳税人的无偿供养,每月的车贴甚至比农民工辛苦一个月的薪水还要多,他们也可以在超市买个床单裤衩都开发票报销,或者把免费领来的大量昂贵药品卖钱。可以说,所谓“黑领”,就是除了没给其配备法律意义上的配偶外,其他都是享受无偿供给的。
  比起10年前苍白的小资白领来,只有这些享受和垄断了政治权利的人才真正地实现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他们绝对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生活的水准。当然,另外一极的其他“普通老百姓”则是标准的第三世界贫穷国家的国民。
  白领阶层可以说是开放的,或者说穷人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实现白领梦。正因为如此,白领在大学扩招后人力资源充沛的中国急剧贬值。相对而言,“黑领阶层”则完全是封闭的,正因为封闭,才会奇货可居,炙手可热。公共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官僚权力集团把持的私家后院,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进入这个群体,理论上说不是不可能,只能说——很渺茫。
  “黑领”的特殊之处是已经走向组织化和正在走向世袭化,前者巩固,后者继承。在白领黯然陨落之后,“黑领”的低调崛起在全社会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考公务员热。
  在这场席卷地球的金融风暴中,无数外企破产倒闭?业绩滑坡,覆巢之下,纷纷裁员降薪,白领们仓皇失业。与此相反,中国官有组织却财大气粗逆市飘红,令世界500强为之羡慕,“黑领”们仍然可以毫无罪恶感地集体加薪。
  如果说白领曾经掀起一股托福热?小资热的话,“黑领”的江湖则使传统国学和势利文化大热。易中天的阴谋学,王立群?阎崇年的帝王学,于丹的犬儒学和马未都的收藏学等等,无不映照了“黑领”这个社会核心消费阶层的形成。
  当代厚黑学大师冯仑老板毫不客气地把白领鄙视为“房奴”,一个“奴”字撕下了一群人看似体面的假领。诚然,白领没有任何社会权利,没有罢工权,没有选举权,没有话语权;他们没有权势,没有资本,没有门第。相反,“黑领”则是这个国家的上帝选民。他们的房子票子车子等等除过老婆之外,都一概享受无偿配给,几乎不用跟“普通老百姓”们争来抢去的所谓市场发生任何关系。
  白领的陨落代表着知识精英的穷途末路和理性精神的落败,“黑领”的兴盛代表着权力意识形态的扩张,与反知识重权力的血统论和阴谋论王者归来。“知识贬值”必然带来“读书无用论”的盛行,中国社会从此向封建资本主义进一步靠拢。社会文化日渐沙化和盐碱化。
  “黑领”对白领的阻击和绞杀使构成未来社会主流的新兴中产阶级胎死腹中,建立宪政公民社会的启蒙运动被迫土崩瓦解。这种财阀与权贵的合力扼杀,使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严重退化直至丧失。社会结构和信息结构进一步被凝固?被肢解,青年一代被年迈保守的既得利益者压制封堵在社会最底层。健康的社会流动和财富循环陷于停滞,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力和源泉被窒息?被堵死。
  胜者为王的狼图腾文化?不择手段的官场权谋文化?暴殄天物的面子文化和崇高伟大的满清皇帝戏之所以大行其道,正映射着白领规则的陨落与“黑领”规矩的升起,中国社会由知识和文明的艰难复苏,无可挽回地退回到野蛮与无知的权力通吃?弱肉强食中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全社会的羡慕?嫉妒和仇视之中,“黑领阶层”一方面继续低调地巩固其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他们开始悄然向新大陆挺进——携款外逃,或者投资移民,实现自己正式加入世界发达国家高级人类的梦想,同时也使自己的后代永远彻底地摆脱水深火热的中国。
  (刘文娟摘自《万科周刊论坛》图/迟兴成)



高学历的大跃进
作者:魏剑美
意林 年11期 字数:1023 字体: 【大 中 小 】

  对于考研的朋友来说,金融危机绝对是一件大好事。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加剧,教育部的高人们高瞻远瞩,在总体报考人数相比2006年和2007年减少的情况下,不退反进,临时宣布追加招生人数5万人。这样一来,招生比例终于突破三比一,开始向二比一乃至于一比一大踏步前进。这一“救市”意图明显的举措对于国计民生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首先,给了广大家长继续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机会。咱们中国的为人父母者,本来就已经养成了为子女读书而砸锅卖铁的良好传统,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哪个不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白花花的银子,现在子女大学毕业后突然不要他们再花钱,那可怎么习惯啊?所以哪怕仅仅是为了照顾老人家们几十年来节衣缩食的生活习惯,满足他们为祖国教育事业继续做贡献的荣誉感,也要大力扩招。
  其次,大大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是说大学生就业困难吗?那就再给你3年缓冲期。也许有些目光短浅的人会问:3年后怎么办?不好意思,咱们暂时还不考虑这个问题。何况到那时候咱们的博士生招生说不定也大力扩招了,不是又可以继续待在学校学习吗?要知道咱们正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样一来差不多就可以实现“终生学习”的伟大目标了。前几天有朋友推荐我看旷晨的博客,旷晨先生主张延长学制,中小学搞十几年,大学搞8年,硕士搞10年,博士再搞10年,这样一来就彻底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因为根本就不需要就业,博士毕业直接进养老院,岂不皆大欢喜!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是,彻底实现高学历教育的“赶美超英”,跑步进入全民研究生时代。我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可以实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伟大目标,以一比一的比例招生。这样一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也帮助大学老师人人做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善莫大焉!
  我曾经开玩笑说,自己当年读大学时,人家看到一个博士是要背后指指点点:“瞧,他是博士!”今天人家看到一个博士也会指指点点:“瞧,连他都是博士!”
  据说最牛的教授在毕业的时候还认不全自己所带的博士生,硕士生那就更不用提了。有些大学的研究生中间流传这样的段子:“看到日全食并不奇怪,看到自己的导师那才奇怪呢!”
  先前看到这个段子,自己还觉得有点好笑,现在再来看,确实一点也笑不出来了。

Prev | Next
Pg.: 1 ...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