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欧洲人有姓的历史不过一千多年,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才有姓,才几百年。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姓”,并一直延续到今日。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其中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基因被逐渐地“稀释”。
比如,你的儿女对你的基因只继承了1/2,你的孙子、孙女只继承了你儿女基因的1/2,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的基因会越来越少,最终近乎于无。
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也许这正是中国人喜欢男孩的深层原因。因为只有男孩继承了真正的祖先的一点儿遗产——Y染色体。这才是一个家族一直没变的东西,是一个家族真正的血统。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
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看一下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前19个姓,已经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
这种现象不是天生的,而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但后来有些姓逐渐消失了,仅剩下今天的4000多个。如果我们把姓氏看成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一些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
最“成功”的是那么几个大姓,比如:李、王、张、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
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几个大姓,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
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最大的最常见的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例如汉朝,皇帝刘邦将子孙分封于全国各地,西汉累计封王30余人,封侯400余人,汉朝统治的时间又长达400多年,一般而言,100年可繁衍4代人,400年可繁衍16代人,人的繁衍又是按几何级数增加,假设刘姓皇室这430多个被分封的刘姓贵族,每一个生两个儿子,以后也如此,那么,16代刘姓贵族就会造就430×2的16次方这么多姓刘的贵族。
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56360960人,即5000多万人,这还仅仅是男性。
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据说整个汉朝人口也就5000万。举此例,仅在说明如果条件适合,一个姓的扩展潜力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当然皇室贵族获得的条件是最好的了。因此,为什么大姓是一些大朝代皇帝的姓,也就很好理解了。
从过去23000多个姓,到今天的4000多个姓,这中间有多少可歌可泣或者是哀婉动人的故事。如果有谁把19000多个姓氏是怎样消失的故事写出来,其意义和可读性可能不比一些生物灭绝的故事差。
由此我想,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
在漫长的历史的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对他们,我们都应该肃然起敬。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比如,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传递,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现在,我们虽然还有4000多个姓,但是,有些姓的人数,已经比大熊猫还要少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是让外国人非常羡慕的资源。更珍贵的是它稳定地按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是“姓氏基因”。
(辛麦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2期图/贾雄虎)
首页->2008年第21期
均分世界,你能得到什么
作者:佚 名
按全世界共有60亿人口计算,如果平均分配地球上的资源,每个人能分到些什么呢?你会分到:
1.5厘米的珊瑚:全球现有的珊瑚礁总长度约为10万公里,分布在109个国家。如果60亿人口均分,每人只能得到一小块。
33颗星星:最近的统计表明,整个银河系约有2000亿颗星星,地球上的每个人可以分到33颗。遗憾的是,2000亿颗星星中大部分在地球上看不到,可以看到的只有约6000颗,南北半球各能看到3000颗。而如果不使用望远镜或天气条件不好,我们能看到的星星只有2000颗左右。
16667个细胞:如果60亿人均分意大利内衣名模莫尼卡·贝卢奇身上的细胞,每个人可以得到16667个。人的身体约有10的14次方个细胞(如果算上细菌,还要再加一个0)。
1.66亿只活体昆虫:地球上的每个人可以分到1.66亿只活体昆虫。据统计,全球共有100亿亿只活体昆虫。
90公斤大米:按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大米总量计算,每个人可以分到90公斤。全世界每年收获的大米约为5.4亿吨,而亚洲的产量和消费量占其中90%。
1座小冰山:如果我们均分地球上的冰,每个人可以分到一座长、宽、高各为170米的小冰山。目前地球上10%的面积被永久冰层覆盖着,这意味着,全世界共有约3100万立方千米的冰。
100万只蚂蚁:地球上蚂蚁数量众多,我们每个人都至少可以分到100万只。
620立方米水:如果将地球上的淡水和海水加起来,我们每个人可以分到620立方米水。
0.5公顷森林: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全球共有38.69亿公顷森林。如果按一个足球场的面积为单位计算,我们每天都会损失3.43万个足球场,即:每小时约损失1430个,每分钟24个……
3.5公斤苹果:按全世界每年生产的苹果总量计算,我们每个人可以分到3.5公斤。全世界每年的苹果产量为200亿公斤。
(乔真摘自《知音女孩·时尚校园版》2008年10月上半月图/彭长征)
首页->2008年第21期
红色的影响力
作者:卓 然
红色的果蔬主要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成分,包括抗细胞因子、抗氧化剂和番茄红素。健康学家发现,这些成分能够预防癌症,特别是肺癌、前列腺癌和消化道癌。它们同时还可以延缓衰老,并且有利于防止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诱因。
鲜红的草莓含有80%的水分、丰富的维生素C、少量膳食纤维和钾。大量抗坏血酸、凝集素和果胶使它成为降低胆固醇含量的理想食物。中医将它视为润肤剂、净化剂和利胆剂,认为它具有镇咳和抗风湿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机体生长。苹果不仅有抗腹泻、贫血和哮喘,还可以缓解神经系统紧张,促进睡眠。实验证明,每天吃一个苹果可在两个月内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辣椒所含的膳食纤维能够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葡萄糖,还可以改善肠道功能。番茄则具有提神、助消化和抗炎等作用。
红色还能使人联想到爱情和激情,是一种与心脏、大脑和泌尿系统的健康有关的颜色。最重要的是它能激励人们奋勇直前,夺取胜利。
英国达勒姆大学的人类学家乌塞尔·希尔和罗伯特·巴顿研究了几届奥运会中的拳击、跆拳道、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的比赛结果,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当比赛双方势均力敌时,穿红色运动服的一方取胜的可能更大。
球类运动也可以佐证这个事实。工作人员把所属不同的球队运动员随机组合在一起,抓阄组成红蓝两队。本来身体状况和技术水平相差无几的运动员,一旦穿上了红衣服,胜利的机会自然就会增加。
英国动物学家乔安娜·塞切尔对此推测深有同感。她早就注意到,耀眼的红色可以使雄性山魈在交配时处于有利地位。所以,炫耀自己臀部的红色,是雄山魈求偶的本能动作。
无独有偶,塞切尔在对动物观察中还发现,在雄性白腰文鸟的腿上套上红色塑料环能增加它们的统治力,连不同群落的雌性白腰文鸟,也对它表现得俯首帖耳。
科学家认为,性选择很可能影响了进化过程中人类和动物对颜色的反应。他们一致认为人类愤怒时会脸红,恐惧时脸色苍白,这在某种意义上便为红色做了注脚。
至于红色球衣为何增加了体育比赛的胜算,需要我们搞清楚,究竟是参赛者通过看到自己和队友身上的红色服装,兴奋的情绪提高了自身睾丸素水平,还是他的对手看到红色抑制了自己的激素分泌呢,抑或两者都发生了改变?
在研究分析了足球队在本土和国外作战的表现时,科学家发现,东道主一方的睾丸素有所提高,因而表现良好,而红色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使人的精神和斗志都达到顶点,甚至对一般的伤痛竟失去知觉。
好神奇的红色!
(杨兴文摘自《知识窗》2008年第9期图/大可)
首页->2008年第21期
极限中的死亡之旅
作者:胡连荣
俄国十月革命后,原沙皇俄国舰队司令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纠集沙俄军队的残部,组织反革命武装,在英国的援助下,在鄂木斯克成立了独立政府。他的势力一度非常强大,但没过多久,1919年11月,鄂木斯克即被红军攻占。为了保存实力,高尔察克决定率部横穿6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逃往太平洋沿岸,在那里寻求日本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
跟随高尔察克的军队有50多万人,还伴随着75万反对布尔什维克、留恋沙皇的流亡者,其中主教、僧侣及修女等占了27万。此外,贵妇人和她们的孩子共有20余万人。其实,这120多万浩浩荡荡的逃亡队伍中,还藏有一个惊人的秘密——当时价值5亿美元的500吨金块,这是沙皇拨给高尔察克的军费,分装在28辆武装押运车中。
鄂木斯克的冬天平均气温为零下22℃。125万大军在高尔察克的带领下踏上了6000公里之遥的征途,零下20几摄氏度对于生活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人来说并不稀罕,可是谁也没想到,刚刚走了几天,气温就从出发时的零下30℃陡然降到了零下60℃。据后来的气象资料记载,距鄂木斯克以东1000多公里的托木斯克小城——这场灾难开始的地方,是当年地球上最冷的城镇。一旦气温低于零下60℃,就会发生很多奇怪现象,比如,橡胶制品会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碰就碎,水银硬得像铁块,水银温度计根本不起作用,嘴里呼出的空气会咔咔作响地冻成粉末往下飘落,而且,在那种地方,跑步呼出的气会立即变成霜堵塞呼吸道,憋得人非常难受。因此,如果没有可靠的防寒装备,用不了5分钟就会被冻死。
凛冽的寒风吼叫着,暴风雪像拉锯一般刺在身上,给有史以来罕见的大迁移人群带来了难以形容的苦难。没过多久,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的雪原上,冻僵的人、丢弃的雪橇、冻死的马匹,连同死尸和四周永远也下不完的雪,铺满了西伯利亚的道路。
从1919年11月13日到第二年2月,三个多月时间,一场难以置信的奇寒引发的人类悲剧,一天也不间断地演变成了连续剧。装着金块的28辆武装押运车的燃料完全用光了,迫不得已,他们只好把金块换到马拉雪橇上。但是,极度的寒冷使得拉雪橇的西伯利亚良种马也一匹接一匹地死去,这批从沙皇俄国继承来的巨额财宝,不得不扔在西伯利亚的荒野上。这500吨金块的下落没有人知晓,至今仍是一个历史谜团。
然而,行军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人们就像移动中的僵尸,只有一双脚还在一左一右交替地挪动。雪越下越大,整个宇宙仿佛像被雪片密封起来的巨大包裹一般。人们缓慢地、步履沉重地扒开雪路前行,不知为什么,人们像受到谁催眠似的,被引进美妙的交响乐之中。不过,只要屈服于这种引诱,稍微躺下来,哪怕只站立一会儿,他就再也不会醒来,只能就地长眠不醒了。起初,指挥者声嘶力竭地喊着“不许睡觉!”用以激励人们。可是后来,连他们自己也被睡神引诱过去了。
大迁移的队伍每天都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减员,而忍受着严寒的残存者们,在温度计已然无法显示的低温里,仍冒着刺骨寒风一步一步拖动沉重的双腿。百年不遇的西伯利亚严寒,变成残酷至极的苦难,残忍地折磨着人们。低温实在太厉害了,眼皮周围竟然也结成了冰柱,冰的“丛林”在人们的眉毛上蔓延。眼泪也结成了冰,眼珠被魔镜一般的冰膜蒙住了。雪像发疯似的,越下越猛,仅仅在尼古拉埃夫斯克市附近的一个夜晚就冻死20万人。
到2月底,队伍已从原先的125万人减少到25万人。这些人经过千难万苦,总算从鄂木斯克来到了2000公里外的贝加尔湖畔。但是,为了最后的安全,必须横穿贝加尔湖。80公里宽的湖面,结了3米厚的冰,25万活着的精灵们开始横穿冰面。
湖面冰层闪闪发光,就像光溜溜的舞池的地板一样。冻得结结实实的贝加尔湖面,冷到了极点。温度降到零下69℃,猛烈的暴风雪吼叫着好像要冻透受难者的骨髓。在这种地方就是穿熊皮、裹海豹皮也毫无用处,极度的寒冷只不过使熊皮在身上起到冰面具一样的作用。
又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冻死。完全想象不出的景象在冻结的贝加尔湖面上出现了:一个将军的妻子要在冰上分娩,却没有一个可以过去帮忙的人,人们步伐沉重,脸上毫无表情地从她面前走过。将军用自己的身体挡出一道隔墙,原本为的是不让人看到妻子分娩的样子,可他真的像一面墙一样一动不动地冻僵了。将军的妻子和就要出世的孩子一起冻死了,不多一会儿,所有的人都冻死了。风雪和奇寒死死挡住了他们,一个即将死去的人也许是个发了疯的神父,他那咆哮的声音,悲切地回荡在这片白色墓地的上空:“上帝,求求您,让人们放弃所有的努力,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片刻,呐喊声也停止了,暴风雪平息下来,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四周。一切都过去了。悲伤、痛苦、叹息、低语、憎恨、愤慨,一切都同25万灵魂一起消失了。贝加尔湖上的25万具尸体在第二年夏天湖面解冻以前,一直那样躺在那里,当然,其中也包括生命凝固在临产那一刻的将军夫人和她那将要降生的孩子。坚冰解冻的时候,这个可怕的、惨不忍睹的场面,静静地从视野中消失,沉入了深深的湖底。他们的死,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最恐怖也是由天灾、人祸共同造成的人数最多的惨烈悲剧。
(北方摘自《知识窗》图/贾雄虎)
首页->2008年第21期
豆腐渣战舰与忽必烈东征
作者:朱 翔
日本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传奇故事:“神风”在元朝时期曾两度施威摧毁蒙古入侵者的船舰,将日本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