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于3年前创建的MyYearbook.com网站目前成为仅次于前两者的全美第三大社交网站,并在全美校园少男少女中最具人气。据估算,MyYearbook.com如今市场价值数亿美元,每年仅广告收入就达1000万美元,可是凯瑟琳却谢绝了投资者的天价收购。据悉,她是继Facebook的创始人兼CEO?现年23岁的哈佛大学辍学生马克·扎克伯格之后,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15岁创办在线毕业纪念册
  
  据报道,2005年,时年15岁的库克和16岁的哥哥戴夫转学至新泽西州斯基尔曼市蒙哥马利高中,分别就读高一和高二。来到陌生的新环境,兄妹俩都不太认识同年级的朋友,因此只好找出毕业纪念册来认识班上同学。看到纪念册上那些印刷古板的照片,那时他们便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上网张贴自己的照片,然后上传自己喜爱的音乐?课余兴趣以及个人简历呢?
  那时他们连后来红极一时的社交网站Facebook都还没听过,就开始动脑思考这个点子的可行性,几天后他们就去找家中的大哥?年长库克11岁的吉奥夫求助。对于弟弟妹妹的这个想法,吉奥夫当时表示肯定,并且慷慨注入风投资金25万美元,作为创建MyYearbook.com的启动资金。事实上,这笔钱是吉奥夫早年就读哈佛大学时通过创办自己的网站挣来的“第一桶金”。
  
  牛人大哥手把手教她上路
  
  由于吉奥夫先前曾有与印度工程师合作的成功经验,库克专门聘请了远在孟买的编程团队帮助她构建网站。在大哥的指点下,她和戴夫学会了如何与硅谷的风险投资家谈判以及如何租用网络服务器等基本商业技能,从此展开了艰难而富有挑战性的创业之路。2005年4月,筹备多时的MyYearbook.com网站终于开张。开张第一天,库克和戴夫身穿印有广告字样的T恤,在校园内大张旗鼓地宣传。T恤上写道:“谁是校园内最漂亮的美眉?谁最闷骚?快上MyYearbook.com查寻。”
  在朋友们的建议下,网站由刚开始功能单一的测试版迅速增加了许多热门功能选项,包括游戏下载?视频上传。当然还有青少年热门话题的在线调查等,比如:如何与暗恋的帅哥搭讪?哪个学生长得最帅?哪种分手的方式最酷,等等。
  
  最年轻亿万富姐谢绝收购
  
  如今,MyYearbook.com网站已经拥有1000多万注册会员,月访问量高达15亿人次,每年仅广告费即可入账1000万美元,所雇员工多达70人。目前,该网站成为继MySpace?Face?鄄book之后全美第三大社交网站,并且在全美校园少男少女中人气排行第一,其服务对象主要为13至22岁的青少年。
  据业内人士分析估算,Facebook网站的市值为30亿至150亿美元之间,而MyYear?鄄book.com的市值至少也在数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如果库克和她的两个哥哥将网站出售,即可成为亿万富翁。虽然投资商纷至沓来,但是库克并不为所动,她说:“很多人开出了天价,可是我们现在无意出售。经营网站让我其乐无穷。”
  
  大二小女生经常“逃课”
  
  现年18岁的库克目前是华盛顿乔治敦大学二年级学生,主修国际商业与营销。早在高中的时候,库克的父母便由于女儿经常逃课,而收到校方寄来的缺课通知书。进入大学之后,她坦言,自己每周花在办网站上的时间至少40个小时,暑假的时候每周高达60个小时,好在学校了解到她的特殊情况,并未因为她经常缺课而扣学分,只要求她顺利通过每门考试。
  库克表示:“我想我会坚持到大学毕业。”
  (国人摘自《中国股票咨询网》2008年12月26日)



乘着苦难的翅膀飞翔
作者:李明博
意林 年11期 字数:1319 字体: 【大 中 小 】

  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搬到首尔照顾二哥。我和妹妹因为要读高中,只能暂时留在浦项。父母为了筹措在首尔的生活费,把房子和做买卖的用具都卖了,只给我和妹妹准备了一间很小的房间。我们俩一边读书,一边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父母每个月寄来的伙食费根本不够我们吃饱,天天喝稀粥也很难维持一个月。妹妹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央求我:“哥哥,咱们哪怕前10天吃个饱,后20天饿肚子也行啊。”但我知道如果那样做,我们俩一定会饿死。我找来30个纸袋子,把一个月的粮食分成30份,一天就拿出一份,让妹妹去煮粥。直到现在,妹妹见到我还总是苦笑着说:“哥哥当时真残酷,我差点离家出走。”
  1959年12月,18岁的我和妹妹终于踏上了开往首尔的火车。一路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孤独与迷惘。离开艰难生活了14年的浦项,从今往后,陌生的首尔又将抛给我怎样的面貌?父母似乎还没有在首尔安定下来,贫穷开始纠缠不休。但是,我心里总还期待着首尔能有和浦项不一样的东西在等待着我。
  父母在梨泰院的棚户区租了一间小屋子,每天到市场上卖蔬菜,和在浦项时没什么两样。我那时没本钱做买卖,倒是难得地清闲起来。我曾经坐着电车,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再从终点站坐到始发站。不知不觉间,我会走到东崇洞?安岩洞?新村这些大学街。看到穿着校服的大学生们来来往往,我的心里忍不住一阵难过。唉,连饭都吃不饱,跑来这里干什么?
  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中学时班主任曾经说过,高中毕业证比初中毕业证有用,那么,大学中途退学的话一定比高中毕业还强些吧。要不我就考一次试试。如果考取了大学不去上,不就算是大学中途退学了吗?”
  在这个想法的鼓动下,我竟然真的着手准备考大学了。我报考了高丽大学商学院。考试日期迫在眉睫,我一边利用有限的时间拼命复习,一边还要到市场上帮父母干活。他们不拦着我参加考试,我已经很感激了。
  离考试还有一个月时,我开始熬夜复习,用当时流行的安眠药来调节睡眠。但在临考试的前3天,我终于还是病倒了。考试那天,我勉强爬起来进了考场。不管考取与否,能够参加大学考试,我已经心满意足。
  但是,我竟然考取了。
  还没高兴多久,我就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
  “至少要上一个学期才能算大学中途退学啊,光是考试合格,没注册是没有用的。”
  这下糟了,我去哪里找入学的费用呢?这可比考试难多了。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梨泰院市场的人们帮我安排了一个工作:凌晨清理垃圾。只要肯卖力地干活,交学费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每天天未亮我就开始忙活起来,把装得满满的垃圾搬到推车上,经过三角地?解放村?普光洞的岔路口,再从美军营地的右侧绕过去,把垃圾倒在指定的空地上。每天我要往返6次,上坡时累得气喘吁吁,下坡时更吃力,也更危险。
  本来只打算挣够第一学期的学费,没想到靠着这份卖苦力的工作,我顺利地读完了大学。
  (二月春风摘自《大学》2008年第11期)
  


永不放弃
作者:尹高洁
意林 年11期 字数:1591 字体: 【大 中 小 】

  和张朝阳?李彦宏?史玉柱?丁磊?马化腾这些打小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的当今互联网领袖级人物们相比,马云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他不甘心,他当然不甘心!
  有一次,马云踩着三轮去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捡到了一本书——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炼。
  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之后,他决定再战高考。他开始了勤奋地学习。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满怀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欢跟他开玩笑,他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
  成绩出来之后,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混口饭吃。
  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临时工,他要考大学,他明白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学,所以他只有边打工边复习。他那时常常跑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学习。在浙江大学,他认识了5个落榜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他们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我相信,他们每个人狂喊着这些誓言的时候,眼里一定含着泪水。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个分数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伟大成就。
  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为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高大帅气的形象,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没有聪明睿智的头脑。他靠的是不屈服于困境的精神,对一定要改变生存现实的决心,对一定要成功的坚定执著的信念。所以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我经常这样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没有参加第三次高考,而去学门手艺,安安稳稳地过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我想,绝对不可能!
  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马云来到他当年一手创立的海博翻译社,题下了四个大字:永不放弃。这四个字,如今在海博翻译社的网站首页上赫然在立。它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做任何事情,你可能会碰到很多很多的挫折与失败,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永不放弃,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永不放弃,这是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是马云终生的信仰所在,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正在创业道路上或即将走上创业道路的人共同的大信念。
  (莲心摘自《生涯人物访谈》2009年4月13日)



少年总裁张伯宏
作者:佚 名
意林 年11期 字数:1660 字体: 【大 中 小 】

  少年张伯宏的履历表就像格林童话:当同龄人在为黑色中考焦头烂额时,15岁初中毕业的他远赴洛杉矶学习音乐制作;17岁“洋”装穿在身的他又回国,玩土得掉渣的音乐《北京土著》;在娱乐圈刚崭露头角,荣登中国TOP排行榜第一名时,他又华丽转身,18岁就成为上海一家网络游戏公司的CEO……
  18岁?音乐人?总裁?年薪7位数,海派的家庭,游走在娱乐圈和IT圈之间,这个唱RAP,迷恋网游,比韩寒更“韩寒”的新锐人物,具备了当下新偶像的所有元素。
  可粉丝的尖叫?博客的高点击率?下属对他“张总”的称谓,都掩饰不了这个18岁少年的倦意。他时常觉得自己“老了”,已萌生退意。他“觉得人生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时候的事。18岁的孩子还是要在学校学习,否则以后的人生中会有很多缺憾。”
  当盖茨50岁?杨致远40岁?陈天桥30岁时,这些吃着果冻长大的“80后”,已经夹着一本叫“互联网”的大课本匆匆上路了。他们用程序创造财富,他们的口号是:贩卖右脑!他们格式化了父辈的“左脑型企业”模式,颠覆了商业学院奉行的一些金科玉律,他们认为重要的已经不是资本,不是技术,不是经验,甚至不是知识,而是创意,儿童般的想象力,来自右脑的领悟力。
  这些“愣头青”真的就用一根上网线获得了巨大财富:身价两亿的泡泡网CEO李想(生于1981年)?身价过亿的康盛世界CEO戴志康(1981年)?身价过亿的MySee总裁高燃(1981年),身价过亿的MaJoy总裁茅侃侃(1983年)……出生于1988年的张伯宏刷新了“80后”创业的纪录。
  这个“双栖明星”的声名乍起也招致了很多质疑:一个初中毕业生“有个好创意”就能当上总裁?他是个花瓶,幕后有人“垂帘听政”?一个“所有收入都要交给妈妈”?连自己钱包都管理不好的总裁,怎样管好他的公司?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少帅,怎样让从索尼?盛大等成熟网络游戏公司中高薪挖来的员工心服口服?
  这个孩子努力让自己显得不像一个孩子,在媒体上应付着各种冷言冷语。如今,他带领着他的团队正在开发网游“变形金刚”。
  “为自由而战”也是他的追求。工作中处处显得大人样的他一不小心就泄露生活中的“小孩儿性情”:抓紧吃饭时间玩手机游戏,看到保时捷走不动路,把吃麦当劳说成吃世界500强,博客里把“什么”写成“啥米”。一边严肃地对媒体说“有没有女朋友是隐私问题”,一边在博客里一遍一遍地感叹,“我怎么还没有女朋友”。
  如今,这个自由男孩醉心音乐,疲于复杂的人事,萌生去意。看着这个正在青春蝶变的少年,人们不禁想问:他所代表的一代少年总裁还能走多远?
  巴菲特8岁炒股?比尔盖茨休学创业,张伯宏18岁当总裁似乎也不算什么大新闻,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网游对象越来越年轻化,投资人越来越看重对市场敏感?青春逼人?创意无限的先锋少年。当然,他们的短板就是稚嫩的人际交往?空白的管理经验。正如张伯宏所说,“优势是我年轻,劣势就是太年轻了”。
  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些“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的80后,没有经受过意识形态的煎熬,没有传统的羁绊与包袱,更没有产权制度的困扰,他们比所有的前辈商人都要幸运,他们看上去一个个前程远大,不过他们即将面对的挑战和灾难都是前所未有的。
  也许少年企业家们会失败,也许他们不等失败就又华丽地转身,辗转于下一场“秀”,花样年华里一切皆有可能。
  “我这么年轻我怕谁啊?”也许只有这句《奋斗》的台词才直指他们的心底。
  (刘欢摘自“安全网”)
  


培训中国首富的打工妹
作者:佚 名
意林 年11期 字数:1691 字体: 【大 中 小 】

  李天田,18岁就被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好邀请去给他公司的高级经理们上课。19岁时,她就当上了董事长。23岁的她,是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企业商学院项目工作组组长?北京仁慧特智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放弃出国甘当打工妹
  1996年,李天田17岁。

Prev | Next
Pg.: 1 ...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