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缺失的那个温网冠军不是她永恒的动力,追赶格拉芙也不是她永恒的动力,永恒的动力只能来自于她的内心,当她的内心不再坚持的时候,她退役了,网球场上的任何果实都无法再诱惑海宁。
  一切来得都很突然,2008年5月14日,当海宁退役的传言刚刚问世的时候,她就立马宣布了这一惊人的决定,给传言画上句号,由此成为从世界第一的位置上退役的第一人,她放弃了立马可得的第四个法网亚军,也放弃了在温网聚齐四大满贯的机会。海宁说:“这是一个孩子梦的结束,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好像已经在这里活了三辈子,我为网球运动已经奉献了所有,所以当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没有任何遗憾。”
  留下遗憾的是球迷,作为一个仅有5英尺5英寸,126磅的选手,她独步天下的单反和发球技术只能从影像资料中去找寻。
  26岁海宁在去年夺得了10个冠军,排名稳居WTA榜首,但猝败于巴托丽使她依然与温网冠军绝缘。而今年她几乎取得了一个费德勒一样的史上最差开局,澳网1/4决赛负于莎拉波娃,迈阿密一级赛以2∶6,0∶6负于夙敌塞琳娜·威廉姆斯,比利时安特卫普站的胜利,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冠军。最后一场比赛,她在柏林一级赛上7∶5,3∶6,1∶6负于萨芬娜。正是这一场失利,使海宁下定了退役的决心。在退役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宁仍然是表情坚定侃侃而谈,倒是她的教练罗德里格斯落下了眼泪:“因为有了她,我才成了现在的我。”
  自2003年赢得法网冠军以来,海宁就是WTA最具统治力的选手,其间威廉姆斯姐妹加起来也不过赢得5个大满贯。而她的最后一个赛季,更是创造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在参加的总共14个比赛中赢得了10个冠军,总战绩为63胜4负,胜率高达94%,只有格拉芙1989年97.7%的胜率可以与之比肩,塞琳娜2002赛季91.8%的胜率排在史上第三位置。但对网球的过度投入也使得海宁与伤病为伴,2004年她感染了一种罕见病毒,休息了四个月之久,随后她赢得了雅典奥运会的金牌,此后表现又陷入低迷。2005年膝盖又有伤势,在她第二次赢得法网之后,她在比赛经常出现抽筋现象。即使在她成绩最好的2007年,她也先后得过哮喘、腕伤、呼吸道感染和肩伤。
  伴随着她的七个大满贯冠军,海宁的坎坷身世也成了传奇,在她12岁的时候,母亲死于癌症,从此她与家人疏远,直到去年法网她才和家人恢复关系。2006年,她打进了每一个大满贯决赛,但因为在澳网和毛瑞斯莫决赛时退赛,她一时成为众矢之的。2007年,她因为和丈夫离婚缺席澳网,摆脱离婚噩梦后,她又轻松赢得法网和美网两个大满贯冠军。
  在坎坷身世中磨就的坚强个性,使海宁成为WTA有史以来最强悍的“性格巨星”,她对WTA时尚化商业化的方针,多数时候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作为世界第一的选手,她从来没有当过影星、模特儿、设计师、企业家,甚至连联合国亲善大使也没有当过,她对网球宗教式的专注,和对胜利的极度渴望,使得她在某些时候使出非常规手段来赢得比赛。她在2003年法网1/4决赛时,有人说她故意挑动观众攻击小威,而在2006年法网半决赛,又有媒体评论她利用裁判对她“举手”手势的疏漏,让小威在发球时丢分。对此,《TENNIS》网站的评论说:“海宁从来不追求表现完美,她也从不自封球场贵族。”
  “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选手海宁将被永远铭记,在她瘦小的身躯里隐藏的胜利决心和战斗精神无人能出其右,尽管在巅峰时期宣告隐退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很罕见的,但海宁永远有她自己的法则。”
  (春晓摘自《网球》2008年第6期)
  





首页-&gt2008年第21期

引退

作者:山口百惠




  一天夜晚,躺在床上入睡前的一刹那,我望着虚空凝思冥想。那晚与平时相比,我的精神并不特别地波动。我茫无头绪地想道:
  “结了婚就辞掉工作吧。”
  我们俩告诉了各自的家长。我们俩又通知了各自所属单位可以信赖的朋友们,然后宣布订婚。与此同时,我宣布退出演艺界。
  这一宣布在未曾预料到的人们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谁都想探明作出这个过于突然的结论的理由。
  每逢我自问自答时,得到的回答都是那样理所当然。
  我想为了他!我想对着出门的丈夫说:“您走啦!”回来时说声“您回来啦!”我想使我这里成为我所爱的人感到最为舒适的归宿。
  在和他交往的过程中,有好几次他患感冒躺在床上。夜晚,每回从电话里知道他生病,我就想道:“虽然即便我在他跟前,他的病也不会好,但是他就不必在病中还要自己干这干那了。”这么想着时,我就为自己还不能这样做而感到焦躁。
  在他需要我的时候,我希望一定在他身边,让他沉浸在甜美的爱情之中。
  然而,结婚以后还继续工作,恐怕工作和家庭哪一方面都会受影响,这将非常对不住那些支持我的人,也非常对不起他。在我的周围,也有一边工作一边作为妻子操持着家务的妇女。可是我还是想做一个完全与舞台隔绝的妻子。
  母亲——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她的时候,她对着我的眼睛凝视片刻,是因为了解女儿一旦决定就不会改变的倔强的性格呢,还是出于对于女儿的信赖呢,总之她没有反对。
  同事们的反应也是各种各样的。年龄相仿的歌手们有的说:“真有勇气啊!”“真羡慕你呀!”也有人眼含泪水凝望着我说:“多寂寞啊!”要说我自己没有寂寥的感觉,那是假话。然而,我在经历过几次转学之后体会到:孤零零地到别的城市去的孩子,还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得到新的环境的熏陶而适应它。即便天各一方,但我们共同的友情和昔日一起度过的时光却像一根无形的线,不是那么容易中断的。虽是我退出舞台,离开了演艺界,我依旧想和朋友友好下去。
  听到“引退”二字,我想最吃惊的也许是那个人吧。
  这个人就是堀威夫先生,我所在单位的经理。我左思右想,不知该怎样解释才能让他理解自己的心情。
  出人意料的是,堀先生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完全明白。”这使我真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也觉得结婚以后待在家里是件好事情。首先,这是百惠的意愿,我就应该接受。在结束最后的工作以前,希望务必用我们共同的努力完美地结束工作。而且,就是待在家里以后,凡有可能,我们也要帮助。希望你不客气找我谈。”说到最后,他还加了一句:“恭喜你啊!”
  在周围的人们中,最为“引退”二字震惊的,莫过于我未来的丈夫了。
  “我觉得你具有做女演员的了不起的天赋,所以希望你继续工作下去,不必匆忙决定。我们都再充分地考虑一下吧。”
  几天以后,他说他撤回自己的意见。他说:“接受一个女人考虑如此周到的意见,这才是男子汉。”
  一个人的人生,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因此我要坚持毫不怨悔的生活方式。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歌迷、影迷们的话还是刺痛了我的心。
  社会上把我称作“飞翔的妇女——自立的妇女”。因此,当我宣布退出舞台时,人们就认定这是一个女人走下坡路。有个妇女杂志向以“职业妇女”为自负的人们征集对“山口百惠引退”的评论,并且出版了特辑。
  特辑发行以后不几天,我接到了一封信。似乎是一位妇女写来的,信中讲道:
  “我可能过于相信你了。平时在电视屏幕和杂志上看到你,觉得你是一位杰出的完全可以自立的妇女,却不曾想到你只是为了男人就要断送自己。我瞎了眼了。你归根结底不过是个普通的女人而已。”
  的确,目前各行各业妇女的处境和地位正在逐步提高,报纸、杂志上有关杰出的妇女的报道,我当然也读过。但是,我认为这些妇女并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成名的,而是老老实实地在各种条件下奋斗到今,其结果合乎潮流罢了。
  我认为妇女的“自立”是:她活在世上能够深深懂得什么最宝贵,它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情侣。这也可以称之为“精神上的自立”吧!没有比挂着“我是自立的女人”这块招牌的女人,更让人觉得浅薄的了。我并不以为非得到社会上活动,才能算是“自立”。
  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对妇女来说,恐怕不会有比家庭主妇更难的工作了。生活是夫妇一体的共同作业,而巩固家庭的根基还要靠女人。她迟早要有孩子,必须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女人地操持下去。一个家庭是和睦愉快还是阴郁暗淡,难道不都取决于这个家庭的主妇吗!
  婚前,一个人被人怎样议论也没多大关系,一旦成为家庭主妇,人家改称她某某先生的太太,这的确非同小可,同时不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吗?我从不认为持家是呆板乏味的活计,我甚至为三浦先生的太太这个称谓感到荣耀。
  在宣布订婚的记者招待会上,我大着胆子使用了“妻子”这个词。这是我有意这样说的。我认为这个语感符合我今后的生活道路。从今以后我就是要做一个妻子。我要理直气壮地珍惜从妻子这个称谓中所领会到的美好含义。我觉得那才最像如今的我。我一直被人说成与自己的年龄不符,如今要做妻子,度妻子的时光。只要在他的身边,从今以后的我就会成为最像百惠样子的百惠了。
  (阿尔法摘自《山口百惠自传》)
  





首页-&gt2008年第21期

“商圣”范蠡的故事

作者:璇玑小篆




  范蠡,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他学识渊博,志向远大。由于出身清苦和性格孤僻,范蠡早期的言行举止往往出人意表,身边人都把他看得十分狂妄和古怪,甚至私下称他为“疯子”。但范蠡的年少轻狂,却引起了新上任的宛邑令文种的注意,几次乘车来到范蠡家诚心拜访。俩人一见如故,共论天下时政,分析能够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最后范蠡便和文种一起投身越国,做了大夫。
  只是当时的越国君主勾践对朝政不怎么关心,光喜欢上山打猎,下河戏水,回宫摆宴,并没有发现邻近的吴国已上任了新的君主——夫差,正虎视眈眈地望着越国。夫差的父亲阖闾曾在越吴战役中受了重创,不治身亡。死前紧握着儿子夫差的手,留下遗言:“你一定不要忘了灭掉越国!”所以夫差继位后在自己的王宫里安排了十多个侍从,每日无论是上朝还是下朝,夫差从宫门口经过时都会听到侍从的大声提醒:“夫差,你有没有忘记越王杀害你父亲的大仇?”夫差一面回答着:“不敢忘!”一面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加紧练兵。这个消息传到越王勾践耳朵里,决定先下手征伐吴国。当时就遭到了范蠡的反对。范蠡劝说勾践:越国的战争准备还不充分,实力不如吴国。而且攻打时机也不成熟,硬要起兵,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不得人心。但固执自大的勾践不听劝阻,坚持出兵,结果在公元前494年的吴越“夫椒会战”时,被吴军打得惨败,只剩下了5000名残兵。勾践撤退到会稽山后,又遭吴军围截。他见自己身陷绝境,无计可施,才凄然向范蠡悔道:“我当初不听先生之言,到了这个地步,可怎么办呢?”
  范蠡冷静献策:“为今之计,只有放下姿态,用厚礼和卑微的言辞去贿赂吴国君臣,让他们劝说夫差同意议和。甚至暂且忍受屈辱,去侍奉吴王,等待他日东山再起。”勾践无奈答应,派文种前往吴军大营请求议和。文种“膝行顿首”爬到吴王面前说:“亡国之臣勾践自知罪不可赦,情愿做君王的贱臣,妻子可以做您的贱妾。只求议和。否则就将自己的妻子杀掉,把所有的珍宝烧掉。并率剩余兵士和您死战到底,但这未必对大王有利。”吴王夫差听了有些犹豫,又受到收了越国好处的权臣太宰嚭劝说怂恿,就休战撤兵,要勾践带着妻子和三百官吏去吴国做奴隶。而范蠡,就亲自跟随勾践来到吴国,整整三年,陪着勾践忍辱负重。
  夫差对范蠡的才能很赏识,想招他为自己的臣子。有一次单独把范蠡叫去,对他说:“勾践给我当奴仆,你何必还跟着他?你若抛弃勾践归顺我,我就免除你的苦役,让你做大官。”范蠡马上跪下道:“感谢大王的好意。但‘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是败国之臣,何敢再望富贵?还是让我跟着旧主为您服役吧。”夫差见范蠡态度坚决,就不再强求。随后,他也被极尽卑态侍奉自己的勾践君臣麻痹,最后不顾伍子胥的反对,放他们回到了越国。
  勾践一回到越国,就尊贤礼士,敬老恤贫、卧薪尝胆、发展生产。他经常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商议如何洗雪会稽之耻、讨伐吴国。文种建议越国首先要处理好与齐、晋、楚等国家的关系;对吴国表面继续采取柔顺的态度,暗中积蓄力量,充实国力;同时向夫差进贡大批的美女和珠宝,引诱他沉迷于声色,荒废朝政。勾践就命范蠡专门物色越国最美的女子献给夫差。而当时越国的第一美女便是范蠡的爱姬西施。范蠡为了帮助勾践复兴越国,一咬牙,就亲自把西施送去了吴国。
  西施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她一入吴国后宫,就获得了夫差的宠爱,地位尊贵,如同皇后。她迷惑得夫差把国事都交给了没有能力的太宰嚭处理,又不停离间伍子胥和夫差的关系,使夫差对她的话言听计从,不但疑杀了伍子胥,又盲目和齐国开战。越国趁机和齐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使吴国逐渐在诸侯国中屡屡树敌。
  经过二十年的准备,范蠡乘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的时刻,建议勾践乘隙集中兵力向吴国出兵,在笠泽将夫差围困得选择投降,后求和不成,夫差无奈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挥剑自刎而死。
  勾践灭了吴国后,大宴群臣进行庆贺。军民们都是欢腾跳跃,可他却面无喜色。心细如发的范蠡看出了端倪,就向勾践辞行。勾践含泪挽留说:“你走了叫我靠谁呢?你留下,我可以分国一半给你。”范蠡坚定不移地说:“主辱臣忧,主忧臣死。昔年勾践受会稽之辱,范蠡本该就死,当时不肯死,是为了留有用之躯雪耻,如今大仇已报,应请主公赐死。”勾贱无奈只好作罢。范蠡走之前只带了些细软盘缠,和西施一起乘舟远行,从此不回越国。并留下一封书信给好友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你为何还不离去?”文种一时贪恋高官厚禄,未能像范蠡一样做到急流勇退。后来有人诬告文种要造反,勾践就赐给他一把剑,勒令他自尽,文种未能善终。
  范蠡后来辗转到了齐国,更名为砥夷子皮,开垦荒地,种粮养畜。农闲时就做生意。由于他善于经营,很快成为当地巨富。齐国人都推举他为相国。范蠡感叹道:“居家则拥有千金之产,居官则达到卿相之位,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老百姓来说,这已是到了极点了。长久地处在尊贵的位置上,只怕不是吉祥的征兆啊!”就向齐王归还了宰相印,把家财尽散给朋友和乡邻,再次隐名匿姓,悄悄从齐国转到陶地,自号陶朱公。他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转运货物,经营贸易。过不多久,又家产富到“巨万”。后留下穷尽毕生心血撰就的《兵法两篇》和《致富奇书》两部奇书,被世人尊称为“经商鼻祖”。
  (青苹摘自《胡杨林社区》)
  





首页-&gt2008年第21期

被动放弃与主动退让

作者:咖 啡




  28岁时,约玛奥利拉就进入英国花旗银行工作,并经过努力成为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很多人眼中,花旗银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的职位意味着成功。

Prev | Next
Pg.: 1 ...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