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件怪事的时候,孩子的表情天真无邪,如同复述从邻居那里听来的《出埃及记》的故事一样。
  随后,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里,从树上下来了。现在,他心境坦然,非常高兴——发现了一个鸟窝!
  晚饭吃完了,屋里气氛严肃,谁也没有开口。后来,一家人回到暖烘烘的壁炉旁边,看着里边燃烧的橄榄木时,父亲和母亲才交谈了几句。他们的话说得晦涩难懂,孩子没有猜透。何必要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他只想把那只还没有长出羽毛的小鸟的形象深深保存在记忆之中。
  
  (李祥摘自《外国百家千字文》 图/魏岚)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此生不爱大人物

作者:李 蕾




  我每周都会见到一两个大人物,学者或是名人,大部分是男人,大部分都不太年轻。如果我们是一群鸟,他们负责领头或是高飞。我们聊天,大人物心平气和。他们优待女人,尤其像我这样年轻的单身女人,我偶尔发呆,猜测在大人物的位置上会是什么感觉?朝着月亮飞,大人物有权力第一个嗅到月亮的呼吸,触到月亮的温度。月亮说:我看见你们啦。其实只是看见了大人物,大人物拖着长长的影子,我们在影子里面狂欢,在拥挤的翅膀中挣扎,因为我们是小人物。
  中秋节前,一个大人物给我发来电子月饼,这是一个多么古怪的月饼。长得很像扫把,如果不是用来吃的,那么我要骑着这个扫把飞,飞到大人物居住的城市,在玻璃窗外看着他,一个骑着月饼的小女巫今晚路过,脸上布满尘土和烟火,他会吃惊吗?不会的,大人物什么都见过,在他们坚强的心灵和强大的意志里,所有的精怪都会落花流水。
  我总觉得落花流水是一种古怪的眼泪,如同那个古怪的月饼。
  我给大人物写信,问他可不可以给我一点特权,我敢打赌一定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想要骑着月饼去看你,那么你能不能找到一句话。只说给我听,如果情感是发明出来的,我需要专利。
  我把邮件发出去,突然觉得累,抱着自己,眼睫毛划过手心,发出咯吱的声音,像小时候用木门夹核桃。
  我是一个被大人物夹在门缝里的核桃。
  女友说:不要爱上大人物,他们是用来观赏和怀念的,女人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男人,他的手臂垫在你脖子后面,身上偶尔散发葱花和辣椒的味道。你们吵架,吵急了他可以砸东西骂人,高兴了和你一起疯,让你叫他爸爸,这样的男人通常都是小人物,他们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也有很多很多好处,最重要的是他们真实,像每天喝的水,吃的饭一样的平常,看看大人物吧,他们没有缺点,即使有也不允许被小人物说破,他们完美得像高科技晶体,又冷又硬。
  女友经历过,她和一个大人物在一起五年,有一天大人物打电话给她,通知一切结束啦,那是冬天,她故意穿得很薄,把头发弄乱,在大人物的楼下等,等了好几天,终于见到他,他看都不看她一眼,女友说:他当我是一条狗。
  站在人的角度看一条失宠的狗,自然是无话可说。
  我安静地回家喝粥,这几年胃越来越坏,睡眠越来越少,高兴的时候流泪,悲伤的时候微笑,这些都会让大人物看不起,还有一件事情他也不会知道,多年前他是我的偶像,这个词在现在显得很虚伪。可是那个时候我留直发,喜欢穿衬衫牛仔裤,相信偶像,陪妈妈去烧香的时候许愿让我们相见。
  密密麻麻的时间排着队过去啦,密密麻麻的人排着队过去啦,连密密麻麻的蚂蚁也排着队过去啦,我见到他,还会“再见”,可是相见只属于我一个人。
  终于有人问我:你见过那么多的大人物。还会爱上身边的男人吗?
  我曾经也这么想过。
  我说,大人物是一群人,而我要爱的是一个人,爱情落地重重的,需要一个人实实在在地背负起来,女友说得对。对于只拥有青春的小人物来说,大人物只适合观赏和怀念,此生不爱大人物。
  
  (秦怡摘自《爱人》 图/郑 静)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永远的沙堡

作者:范 范




  迈克尔六岁时,眼睛患上恶疾,最后竟双目失明了。
  乔治比迈克尔大六岁,是迈克尔同父异母的哥哥。父亲是卡车司机。天天都不在家,迈克尔的母亲已意外去世,每天守在迈克尔身边的,就只有乔治。乔治对迈克尔说:“你知道上帝为什么会让你失明吗?”迈克尔说,上帝不喜欢我。乔治说:“不对,上帝让你失明,是为了让你建一座漂亮的沙堡。沙堡建成了,你的眼睛也就好了。”
  乔治展开两米见方的黑色粗砂纸,说,我已经买来了建沙堡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粗沙,碎石,胶,各种颜色的贴纸。
  “你要建一座世界上最漂亮的沙堡,到时候上帝一定会惊叹你的聪明。你的眼睛,自然也就好了。”乔治说。
  迈克尔深信不疑。过了一星期,他有了一套完整的设想。只是,令他感到遗憾的是,每个周末,乔治都不在家。乔治去医院做义工,要做两天。
  乔治深夜才回到家,迈克尔就迫不及待地向乔治描述心中的城堡。沙堡要有一高一低两个哥特式尖顶,他要建六个房间,还要有一个大的平台花园,窗子得是雕花铁栏,门前有三个大理石圆柱,柱子上镶着能发光的五彩玻璃……沙堡前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养着一只沙皮狗,还栽着一株芒果树。
  “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沙堡。连上帝都不得不同意。”乔治肯定地说。
  得到鼓励,迈克尔第二天便做了起来。他突发奇想,将地基砌成浅黄色,把客厅设计成了芒果状。乔治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我敢保证,世界上想象力最丰富的建筑师也不会设计出这样的房间。
  从那天起,迈克尔有了自己的工作。吃过饭,他就蹲在地上做沙堡。
  黄昏是迈克尔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乔治要回来了。乔治会对沙堡作出评价,还会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花园里的芒果树,乔治说:“为什么不改成樱桃树?”
  “因为你喜欢芒果啊。”迈克尔回答。
  “可这是你的沙堡,你喜欢吃樱桃。”
  迈克尔笑了:那就栽一株芒果,再栽一株樱桃。
  迈克尔很幸运,在圣诞节前等到了眼角膜。要知道,有的人,一等七八年都等不到。
  医生边拆纱布边问他第一个想看到的是什么?迈克尔说,想看到自己的沙堡。
  当乔治拉着迈克尔的手上了父亲的卡车时,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沙堡。这真是太漂亮了,与想象中的一模一样!雕花窗栏,雕着米老鼠的石柱,院子里的长耳沙皮狗……几乎称得上是完美!
  那天晚上,迈克尔突然有了一个伟大的理想,他要做一个最优秀的建筑师。
  迈克尔读初中时,乔治已经念大学了。善良的乔治读的是神学院,打算将来要做牧师。一天,迈克尔骑着脚踏车回家,看到乔治蹲在路边,正和一个盲童在一起。
  那个盲童在搭积木,搭得乱七八糟,根本不成型。乔治一边称赞着盲童,一边小心地将积木摆到正确的位置。积木搭好了,乔治由衷地赞美盲童。说,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上帝都可以看到,你搭的积木,比真正的城堡还要漂亮。
  迈克尔突然明白了什么。失明前,自己都建不出漂亮的沙堡。失明后却将沙堡建得那么漂亮——那其实是乔治的功劳:是乔治在一遍遍地修正自己的错误。
  乔治回头看到迈克尔,高兴地从书包里抽出一些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的图片,擂了他一拳:“伟大的建筑师,准备好了吗?”
  一晃,迈克尔大学毕业了,他顺理成章地进了一家世界闻名的建筑公司。
  父亲去世,乔治结了婚,不久有了女儿凯丽。在一座名叫格拉尔的海滨小镇,乔治一家过着平静的生活。
  迈克尔因为工作成绩卓著,即将飞往芝加哥,在建筑协会年会上发表演讲,并接受年会授予的荣誉奖章。坐上飞机,迈克尔随意浏览着新闻,突然,屏幕中跳出了一则即时播报:强烈台风袭击了一座名为格拉尔的海滨小镇。造成大面积房屋被毁,并有几十名居民伤亡。画面上,直升机、救护车,废墟,不停地闪回。迈克尔几乎惊呆了。他马上拨打乔治家的电话,可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飞机抵达芝加哥,迈克尔马上转机,飞往格拉尔,他要放弃这对他个人来说十分重要的年会,马上赶到哥哥身边。
  乔治的确安然无恙。可是,他的妻子却在台风中丧生了,凯丽也受了重伤。
  迈克尔从没看到乔治这样绝望过。他紧紧抱着弟弟的肩,说他的家没了,妻子没了,女儿也要离开他,他的样子,仿佛随时都要崩溃。迈克尔安慰着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定会,他保证。
  乔治每天守在女儿的房间,在医院,他度过了艰难的三个月。三个月后,凯丽不仅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出来,并且康复了。乔治打电话给迈克尔,让他来接他们。他们要暂时住汽车旅馆。
  迈克尔准时过来了。他开着车,却将乔治和凯丽带回了他们原来的“家”。那曾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一座漂亮的城堡。蓝色的哥特式尖顶,一高一低,古老而新奇的雕花窗栏,雕了米老鼠图案的大理石石柱……当然,小院里,种着一株芒果,一株樱桃。凯丽欢呼着冲进了屋子,一只温驯的沙皮狗跟在她身后。
  “欢迎回家。”迈克尔笑着说。
  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卖掉了漂亮的房车,为哥哥建了这座城堡。
  “迈克尔,”乔治激动得流下泪来,他紧紧攥着弟弟的手,哽咽着说,“我从没有为你做过什么,你却送我这么漂亮的城堡!”
  迈克尔摇摇头,说哥哥的确没为他做过什么,除了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在他心里建起了自信的沙堡,比眼前看到的漂亮一千倍;第二件是他给了自己最无私的爱,为了陪伴失明的他,哥哥放弃了跟随亲生母亲上瑞士的机会:第三件,乔治给了他整个世界。他失明的那一年,哥哥每个周末都去医院做义工。12岁的义工,手捧《圣经》出现在每个病房里。他向所有病患者布道,希望他们中有人能在去世后将眼角膜捐给弟弟。因为有乔治,迈克尔才幸运地只等了一年,就从黑暗中走了出来。
  “可是,这是我应该做的。”乔治喃喃地说。
  迈克尔眼里闪着泪花:“这城堡,也是我应该送给你的。”
  
  (唐正均摘 图/黄煜博)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生命的碎片

作者:叶广芩




  我学医、行医加起来前后有20年,20年的时间里看到了不少生与死。生命的诞生大致相同,但生命的逝去则千态万状,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却。我常想起那些与我擦肩而过又归于冥冥之中的生命,想起他们起步的刹那以及留给生者的思索,从而感到生与死连接的紧密与和谐。那一个个生命的逝去,已残缺为一块块记忆的碎片,捡拾这些碎片是对生的体味,对命的审视,是咀嚼一颗颗苦而有味儿的橄榄。
  
  碎片之一
  
  那时年轻,不知何为生死。我的班长与我是“一帮一,一对红”,我们常常坐在水泥池子的木板上谈心。我们谈的常是一些很琐碎的事情,诸如跑操掉队、背后议论人、梳小辫、臭美等。我们屁股下面的池子里,黄色的福尔马林液体中泡着三具尸体,两男一女,他们默默地听了不少我们之间的事情。
  有一天,班长说,他将来死后要把遗体献给学校,为医学教育作贡献,我才突然觉得池子里面躺着的是三个“人”。
  水泥池子上的木板很硬,很凉,药水的气味也很呛人。
  “文革”时,他从八楼顶上跳下来,当时我恰巧从下面走过,他摔在我的面前,我下意识地奔过去,以为这是一个玩笑。他很平静地侧卧在地上,没有出血,脸色也相当红润。他看着我,想说什么,嘴唇动了一动,但只是两三秒的工夫,面部的血色便退尽,眼神也变得散淡,我随着那目光追寻,它们已投向了遥远的天边。
  三天后,我看见他从湖南赶来的老父亲默默地坐在太平间的台阶上,望着西天发呆,老人的目光与儿子的如出一辙。西面的天空是一片凄艳的晚霞。
  
  碎片之二
  
  她是个临产的产妇,长得很美,在被我推进产房的时候她丈夫拉着她的手,她丈夫很英俊。这是对美丽的夫妻,他们一起由南方调到这偏僻的山里搞原子弹。平车在产房门口受到阻滞,因为夫妻俩那双手迟迟不愿松开。孩子艰难地出了母腹,是个可爱的男婴,却因脐带绕颈而窒息死亡,母亲突然心衰,抢救无效,连产床也没有下……这一切前后不到两个小时……
  我走出产房。丈夫正在门外焦急地等候,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他说我想躺一躺,我把他安排在医生值班室让他歇息。
  半个小时以后,我看见他慢慢地走出了医院大门。
  
  碎片之三
  
  儿子在母亲的病床旁,须臾不敢离开,医生说就是这一两天的事。儿子才从大学毕业,是独子,脸上还带着未经世事的稚气。母亲患了子宫癌无药可治。疲惫不堪的儿子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母亲插着氧气在艰难地喘息,母子俩都怀着依依难舍的心紧张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中午,儿子到食堂买饭,我来替他守护,母亲一阵躁动,继而用目光寻找什么,我赶紧到她跟前,那目光已在失望里定格。
  儿子回来。母亲的一切都已结束,他大叫一声扑过去,将那些撤下来的管子不顾一切地往母亲身上使劲插……
  撒在地上的午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碎片之四
  
  我给这个6岁的男孩做骨髓穿刺的时候,孩子咬牙挺着,孩子的母亲在门外却哭成了泪人儿。粗硬的带套管的针头扎进嫩弱的髂骨前上脊,那感觉让我战栗。是作为医生不该有的战栗,我知道,即使打了麻药,抽髓刹那的疼也是难以忍受的,而孩子给我的只是一声轻轻的呻吟。取样刚结束,孩子的母亲就冲进治疗室,一把抱起他的儿子,把他搂得很紧很紧。孩子挣出他母亲的搂抱,回过身问我:“这回我不会死了吧?”我坚定地回答:“不会。”
  半个月后,孩子蒙着白布单躺在平车上被推出病房,后面跟着他痛不欲生的母亲。临行前,我将孩子穿刺伤口的纱布小心取下,他在那边应该是个健康、完整的孩子。辚辚的车声消逝在走廊尽头,留下空空荡荡一条楼道。
  
  碎片之五
  
  她是养老院送来的,她说她不怕死,怕的是走之前的孤独。我说我会在她身边的。她说,我怎么知道你在呢,那时候我怕都糊涂了。我说我肯定在。她说,都说人死的时候灵魂会与肉体分离,悬浮在空气中,我想那时我会看见你的。于是她就去看天花板,又说,要是那样我就绕在那根电线上,你看见那根电线在动,就说明我向你打招呼呢。我笑笑,把这些看成病人的遐想。
  她临终时我如约来到她的床前,她没有反应,其实她在两天前就已经昏迷。她死了,我也疲倦地靠在椅子上再不想动,无意间抬头,却见电线在猛烈地摇晃。
  窗外下着雨,还有风。
  ……
  这样的碎片于每位医生都会有很多,它们并不闪光,它们也很平常,但正是在这司空见惯中,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要经历的故事,我们无法回避也无法加以任何评论,我们只能顺其自然。生命是美好的,生命也是艰难的,有话说“未知生焉知死”,我想它应该这样理解。“未知死焉知生”。我想起1985年在日本电视里看到的一个情景,那年8月,由东京飞往名古屋的波音747飞机坠毁在群马大山,全机224人,220人遇难。飞机出事前的紧急关头,一位乘客匆忙中写下了一张条子:感谢生命。

Prev | Next
Pg.: 1 ...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