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残疾的身躯书写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吴立海,是一个盲人,一个截瘫的盲人。二胡是他的精神支柱。他和70多名地震受害者。居住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的“家”里。
  王宝占,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金牌运动员。他是1991年建成的康复村的第一任村长。1994年,他曾获得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三块金牌。
  
  共同遭遇:地震让他们
  成为截瘫患者
  
  地震前,吴立海的眼睛还未完全失明,当时在唐山按摩医院做按摩师,主要为住院病人按摩。打算把按摩手艺学得超过别人,吴立海的压力一直比较大,“如果不赶紧学,眼睛完全失明后就彻底完了。”带着这种心情,1976年7月27日晚上,他没睡着,一直在琢磨如何提高手艺。
  “听到外头连喊带叫的,我就坐了起来。”突然房塌了,一块厚厚的房顶砸在了他的后腰上。
  而时年17岁的王宝占因为走亲戚,也被砸成了截瘫患者。
  
  失望消极:这样活着
  不如死了干净
  
  地震几天后,王宝占和其他重伤人员一起被送到河南新乡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吴立海则被送到江苏南通市住院进行截瘫治疗。
  失望伴随着每一个住院接受截瘫治疗的地震受害者,不吃、不喝、不说是他们的平常表现,“用头撞得床直响,想死都死不了,难受啊”。地震前,王宝占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当时心里想,命是留下来了,以后什么都不能干了,想打篮球都不能打了。”
  吴立海的心情同样沉重,“生下来眼睛就不好,医生说早晚都要失明,再加上腰也断了,我就想,老天爷咋就这样对待我呢。”随着心情的沉重,吴立海的眼疾也逐渐加重,“当年10月份,眼前就是雾气沼沼,彻底看不到了。”
  
  重新振作:不能
  一辈子都靠别人
  
  1981年,王宝占、吴立海等在地震中截瘫的上百人,人住到修建成的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不能这么活着,这样活下去,就是不死,也得把自己拖死。我要找一份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王宝占对自己说。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到一家残疾人螺丝厂做工,“干了俩月就辞职了,主要是为了锻炼下自己到底还能不能养活自己,结果是能行。”
  吴立海作为惟一的截瘫盲人,入住疗养院后,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锻炼——床头上挂着一截木棍练习臂力,自己脱(穿)衣服和洗衣服,“我要能照顾自己的最起码生活,不能一辈子都靠别人。”
  “刚开始摸不到,头一回抓空了,一下子倒在了床上,不能不练啊,老躺着容易生褥疮。小便盆子找不到,就让人放到固定位置。练洗衣服吃了很多苦,衣服常放错地方,有时还洗不干净。”吴立海说。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互相依靠,“缺了这个,我们肯定不能自立。”
  王宝占想打篮球,就模仿着电视上残疾人练习篮球,“平常人都是人与球的关系。我们是人、车、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王宝占说,最难练的是控制轮椅,“抢球要高速运转、掉头,练了两个月,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也不知道摔了多少回,才把车技练好。”
  王宝占自己成立的唐山市残疾人篮球队,首次参赛就在全国取得了第三名,“两个月后打垮了天津队,超出了他们20多分。”
  
  一种精神:坚持是为
  证明自己有用
  
  王宝占说:“有时候,残疾人在社会上受到的歧视比身残还痛苦,坚持这么长时间,我就是要证明给正常人看,残疾人同样可以为国争光,为社会作出贡献;证明给和我一样的残疾人朋友看,让他们坚定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铅球、铅饼、标枪是王宝占的强项,为了坚持体育运动,“我放弃了摊铺,专心搞体育,就是要搞出个样来,让人看得起。”1994年,王宝占参加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了铁饼、标枪、铅球项目的三块金牌。
  王宝占、朱德芹夫妻结婚后,住在当地政府修建的康复村里,生活美满惬意。
  “我得了肺癌,经过化疗现在好多了,就是有点咳嗽。”王宝占说,“我前前后后重生了三回,地震治疗、火热爱情、现在的肺癌。你说,我都有三回生命了,这一辈子活得多充实。”
  吴立海对到疗养院的志愿者说:什么都好,就是精神世界缺少点东西,我想拜师学胡弦。于是,唐山群众艺术馆的二胡演奏家成了他的老师。
  从低音到高音的声音定位,吴立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也有过不想练的念头,可你不练这个,还能做别的不?”于是,他又继续练,“手指头磨破了,找医生上点药,有时拉胡弦拉得都忘了小便时间,都是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简单的曲子一直练到今天。”
  吴立海坐在轮椅上,仰望着刺眼的太阳,“我喜欢盯着太阳看,眼睛里稍微有点光;这个曲子也好听,节奏激昂。”他的生活里没有颜色,觉得看太阳能稍微有点光亮,心里可以重现年少时的斑斓色彩:红的、黄的、绿的、蓝的……
  
  (蒋玉琮摘自《重庆晨报》)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能哭出来的人将来一定能笑对生活

作者:马未都




  我记得我从小就不怎么爱哭,稍微长大一些就更没机会哭了。21岁那年,遇到了两位伟人周恩来,毛泽东先后去世,集会前还担心自己哭不出来无法过关。
  我们文化中的传统教育就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哭似乎是女人的专属。我很小的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忘了,刚要有哭的意思,父亲就严厉地说:你哭一个给我看看!在这种威慑下,我哪里还敢哭。久而久之,教育起作用了,长大后,恐惧,委屈,病痛,伤悲,都不能让我哭出声,眼睛流泪都是打呵欠引发的。
  所以,当我们以长者或强者身份看见别人哭时,第一反应就是劝止,以为让别人不哭悲痛就停止了。所以,当我们以幼者或弱者身份哭时,听到别人的劝解,往往也强行止住哭声。
  止住了哭声可止不住伤悲和痛苦。人体的生理架构设计了排遣伤悲的通道。让心中的痛苦随眼泪尽情排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痛苦。才能重新振作。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哭。我最爱的父亲去世,全家都哭了,我没哭;父亲遗体告别仪式,许多来宾都哭了,我没哭;我也是血肉身躯,但三从四德文化告诉我,我是长子,当父亲不在时,我是一家之长,我怎么有哭的权利?!可当我从八宝山捧着父亲的骨灰盒走下高高的台阶时,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我那时才知道人身架构的合理,排遣的通道一旦被自己堵塞,得郁闷死。
  哭所传达的情绪复杂,哭虽比笑少,但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章。我看见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善良的人们劝止受难哭泣者时。心中焦虑,真想大喊一声:“让他们尽情哭哭吧。能哭出来的人将来一定能笑对生活。”
  
  (黑土摘自马未都的BLOG 图/连国庆)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灾难中缔造的传奇

作者:王 磊




  在这世界上,最悲惨的并不是遭遇灾难,而是一生都无法走出灾难的阴影;在这世界上,最幸运的并不是在灾难中能够逃生,而是能在灾难中学习到生存的智慧,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
  32年前,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夺去了唐山无数人的生命。地震过后,年仅8岁的他呆坐在地上,望着眼前的废墟,很久都没说一句话。幸存下来的哥哥姐姐们一边哭着一边抱着他安慰着。在不久之前,大地震残暴地夺走了他父母的生命,他也一下子从最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和哥哥姐姐们一样变成了孤儿。
  逝者已然离去。生者还得继续生活。经过政府的大力救援,地震中的灾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然而,地震将一座城市彻底摧毁了。虽然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但这些身心疲惫的幸存者们想要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失去了父母的他和哥哥姐姐们,日子过得更是艰难。在随后的几年里,幸存下来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在拼命赚钱养家,共渡难关。而年纪最小性格内向的他,在地震之后,为了给家里分担压力,他便瞒着大家四处捡垃圾赚钱。这时的唐山,已经开始了恢复建设,谁都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去捡垃圾,一些不懂事的孩子有时还会故意嘲笑捡垃圾的同龄人。性格刚强的他强忍着别人的嘲笑。加倍力气四处搜捡废品,两只手在捡垃圾的过程中被划满了伤口。
  后来,细心的哥哥发现了他手上的伤口,在追问之下,他才告诉大家这些日子自己一直在捡垃圾,并把捡垃圾积攒下的钱交给了哥哥姐姐们。他拿出钱的那一刻。全家人都心酸不已地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后来,哥哥姐姐们问他,从小就最内向最害羞的他怎么能有勇气在众目睽睽之下捡起了垃圾。他仰起头对哥哥姐姐们说道:“那么多躺在地下的人,连捡垃圾的机会都没有了,我还有什么面子放不下的?”
  弟弟的话,让大家都吃了一惊。这时,他们才发现地震给他带来的改变,远比他们知道的要多。后来,哥哥姐姐们惊奇地发现,他像彻底换了一个人似的。只要是能改变家里生活条件的工作,他都去干,根本不在乎所谓的面子。后来,政府照顾地震中的孤儿,特意把他安排到了工厂去当学徒。进了工厂之后,最苦最累的活他都干过,凡是不懂的地方都虚心向人请教。虽然,在工作中因为自己太稚嫩的原因,多少遭到了一些白眼和冷嘲热讽,可他也毫不放在心上,放下面子下苦功夫练就了一身好技术。
  他的刻苦踏实,勤奋能干很快就吸引了一个女孩儿的目光。女孩儿被他身上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后来,两个人喜结连理。婚后,他的干劲儿更足了,工作也越来越顺利。1989年,他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创业。他靠做早点、卖豆腐、养猪的家庭副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接着,他将辛苦积攒起来的资本都投入到了废钢的生意中。
  然而,踌躇满志的他说什么也没想到自己很快就栽了个大跟头。因为对废钢行业不是太了解。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他的投资很快就都赔了进去。这时,以前借给过他钱的债主们也纷纷找上门来,刚刚好起来的家境一下子又紧张了下来。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妻子坚定地站在了他的身边。鼓励他冷静分析一下形势,只要想好了,不管怎样都坚持做下去。
  有了妻子的支持,他开始仔细琢磨起了废钢生意的前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他认为这个行业是有非常大的市场的,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做这个行业。于是,他和妻子一边还上了债主们的债,一边重新做起了家庭副业来积累资金,然后将起早贪黑赚来的钱全部投在废钢生意上。
  他的大胆举动让和他做生意的人都有些吃惊。有些好心人劝他。没必要把所有的钱都投在这个生意上,这样风险太大。他告诉对方,自己的本钱太少,不全部投入根本就做不起这个生意。更重要的是,在地震过后,他明白了一件事情——家园在被彻底摧毁之后都能再建设起来,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输不起的吗?
  因为他头脑灵活,做人守信,所以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短短的几年里,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就成了当地知名的企业家。接着,夫妻两个人又不断扩大经营。很快就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
  后来,他又在天津建了新厂,利用天津的地理优势将生意越做越大。钱赚得越来越多,可他仍旧是保持着本色。吃饭时很随意地在小饭馆里就解决了;手下的员工们私下里都亲切地叫他“六哥”;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就是回老家和“发小”们一起打牌。赚来的钱,除了用在生意发展上之外,其他的大多用在了慈善事业上。他默默地捐款铺桥、修路、建学校,却从来不让人知道。因此,很多人因为他的善举得到了方便,却都不知道捐款人是谁!
  时间一长,朋友们渐渐知道了他大量捐款的事情。有人便提醒他,自己还是应该多留点儿钱,以备将来生意上周转应急之用。他感谢了对方的好意,接着指着窗外动情地说道:“我有钱了,是这些员工们的董事长;我没钱了,还是他们的‘六哥’!财富是流动的,我不过暂时是个财富的保管者罢了。我在当年的大地震中能活下来,就是因为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别人帮助了我,我再帮助了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内心充满感恩的我就没有太多的欲望,自己也活得轻松,何乐而不为?”
  他的话,让朋友感动不已,异常钦佩地看着他,久久无语。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牵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不久之后,他和妻子含着热泪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赈灾晚会,看着台上刚刚从灾区赶来的同胞,被深深感动的他当场捐献出了1亿元的巨款!他的善举,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场感人的救助中去。
  他就是张祥青,荣程钢铁集团董事长,一个唐山大地震的孤儿,一个为汶川大地震尽全力提供帮助的企业家。
  人生在世,谁也无法避免灾难的发生。这灾难可能是天灾,也可能是人祸,我们不能左右灾难。却能选择是否在灾难中学习到生存的智慧。一个人若是从灾难中学会了抛弃世俗的虚荣,乐观豁达以及感恩的心态,那么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不幸中的万幸。中华民族是这世界上最坚忍的民族,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屹立千年而不倒,就是因为我们的国人善于在灾难中学习,在灾难中奋起!





首页-&gt2008年第13期

金翅雀

作者:托尔加




  一家三口人正在不声不响地吃饭,孩子突然开口说:
  “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母亲抬起头,瞪大了黑黑的眼睛。父亲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也许是为了回答母亲询问的目光,也许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孩子又重复了一句:
  “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也开始聚精会神地听儿子说话。
  孩子高兴了,指手画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着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雀从一棵大白松树冠里飞出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杈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母亲把儿子的话句句吸入心田,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
  孩子没有在意,接着讲下去。他说,把羊拴在一棵金雀枝上,开始往松树上爬。
  父亲又拾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几乎屏住了呼吸。
  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慢往上挪动。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蜷,最后才停下来,四肢牢牢抓住坚硬的树皮。
  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中间不得不在结实的树杈上休息三次。现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
  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就这样,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枚鸟蛋。
  听到这里,父母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完全忘记了儿子在什么地方,似乎还在高高的树巅,紧挨着天际,完全忘记了他脚踏在地上,无须两只胳膊小心翼翼地攀附树枝。突然,两个人看见孩子身子一斜,从高处、从松树上栽下来,掉在硬邦邦的地上,看来是必死无疑了。
  但是,孩子无意中表明,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并且也没有掉下来。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事。他拿起鸟蛋以后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吻了它一下。蛋壳得到了孩子嘴唇上的这点热气。突然从中间裂开了,里面露出一个还没有长羽毛的金翅雀。

Prev | Next
Pg.: 1 ...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