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生死不离 王平久 孩子,不哭 朱德庸 名人读意林 石 康 意林创刊100期纪念活动(一) 佚 名 [浮世绘] 你也看到了?等 佚 名 爱情编剧等 佚 名 家中的天气真恶劣 佚 名 一人配一笔记本等 佚 名 如何抹杀“我爱你”等 佚 名 书呆子等 佚 名 头发是卷的 佚 名 菱形数独 佚
首页->2008年第13期
地震后的世界杯
作者:陶短房
1958年,智利赢得第7届世界杯的主办权,举国欢腾。
然而世事无常,1960年5月22日15点11分,智利发生了人类历史上震级最高的地震,达里氏8.9级。地震还引发了世界上最大一次海啸。一个月内,智利竟发生了7次7级以上地震。许多城镇被摧毁,5700多人遇难。
空前惨烈的地震不但严重破坏了智利的经济,造成惨重伤亡,且毁损了许多世界杯比赛场地。不但国际社会,许多智利人也开始沮丧地认为,仅有两年零八天时间,满目疮痍的智利注定无法承办世界杯盛宴。
在国际足联召开的世界杯赛场是否变更的紧急大会上,智利足协主席迪特伯恩慷慨陈词:“智利已经失去了一切,绝不能再失去世界杯。”他的言辞感动了所有人,甚至连对手阿根廷也将赞成的一票投给了智利。
保住世界杯承办权让仍沉浸在悲痛中的智利人为之一振。他们争分夺秒地抢在比赛开幕前完成了4个赛场的修复和重建。1962年5月30日,世界杯如期开幕,尽管这届世界杯办得很简朴,比赛技术含量也有所欠缺,但智利人却通过盛会成功摆脱了大灾后的阴影,并向世人证明,智利没有失去世界杯,更没有失去一切。然而,为智利人保住世界杯主办权的卡洛斯·迪特伯恩,却因积劳成疾。在开幕式前1个月与世长辞。智利人将阿里卡体育场命名为“卡洛斯·迪特伯恩体育场”作为铭记。
(丽丽摘自《世界新闻报》2008年5月20日)
首页->2008年第13期
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
作者:毕淑敏
人类的确是在不幸与灾难中获得成长。
巨灾过后,无数的人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坚忍不拔地忍受苦难,执著顽强地继续生活;无数的人们展现了高贵的怜悯之心和友爱之情,力尽所能地伸出援手,持之以恒地给予帮助。这一切,都是人类从寒冷中点燃的火光,从绝望中升起的希望。而唐山人坚韧勇敢的重建家园,汶川人乐观坚强地面对天灾,这都成为人类战胜苦难的骄傲和榜样。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无比的自豪和无限地赞美。是的,我,你,每一个活着的人,我们都是幸存者。活着,好好活着,不仅是对生者的赐福,也是对死者的慰藉。
受邀到一家医院去看望四川大地震被救出的孩子,他们都已被截肢,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援助。
5月28日,我早早赶到了医院,真不错,大家还没来。我还能有一点时间完成预定计划。我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在手上,以防自己一紧张说错了。躲到医院的会议室里,把玩偶从精心买的礼品袋里取出来,再次一一为它们录音。
对着黑白相间的大熊猫玩偶,我说:“XXX小朋友!你好!我也是从四川来的,从此咱们是好朋友!六一节快乐!”
“XXX”,是这个截肢小朋友的名字。
我觉得呼唤一个人的名字,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意义。那是在执拗地提醒一个存在,强烈地标明一种独立。象征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表达一份如火如荼的期望。即使是对于一个非常幼小的孩子来说,名字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独属于他的精神意识。在咱们古老的传统里,受了惊的孩子。是要被父母反复呼唤名字,来找回魂灵。
这一刻,我最遗憾自己嘴太笨,不会说四川话。若是小朋友听到乡音,一定倍感亲近。
当我走进病房,第一眼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时候,尽管我当过8年军医,是总计20年医龄的大夫,尽管我对即将到来的残酷,已经做了最大可能的思想准备,尽管我不停地对自己说,毕淑敏。你不可以哭,为了孩子们的福祉,你必须要保持镇定安之若素。他们需要从我们成年人身上看到力量,看到希望,所有的惊慌失措都不可饶恕……可我还是错愕得肝肠寸断!我只有拼命调动起全部的精神,维持最基本的平静。
有一瞬间,我觉得躺在病床上的不是真实的孩子,是一些白绸折叠起的布娃娃。因为只有在摔碎的布娃娃身上,我们才曾看到这样的断壁残垣。
可他们静静地凝视着我们,那轻轻的呼吸,证明着生命的顽强存在。
这是被苦难凶残嚼碎的天使,又被仁爱之手拼缀起来的残缺的羽毛。
那黑若点漆的眸子,曾见识过最暗无天日的深渊。
那宣纸般柔弱的身躯,曾背负过天崩地裂的塌陷。
那已永远离去的肢体,曾忍受过锥心刺骨的碾磨。
那跳动着的小小心脏,还要粘合多少次才能修复得完好如初?
……
当我把录音玩偶拿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闪过光芒。我托起他们的小手,让他们揿动开关,那手指细弱得像一截断筷。当他们听到从玩偶肚子里发出响亮声音时,他们的嘴唇微微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地上翘了。当玩偶说出他们的名字时,孩子们无比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当玩偶说出祝福的话语时,孩子们终于静静悄无声息地微笑了。
近在咫尺。这是我一生所看到的最为缓慢的笑容,无比脆弱,像一个帝企鹅的蛋在冰天雪地经过长久的孵化,终于探出小小的额头。然而这微笑有如此强韧,一经绽放。它就动人心魄地灿烂起来,携带着抵挡不住的芬芳。
我匆匆走出了病房,因为我再也控制不了滚滚而下的泪水。不是因为他们的悲惨,而是因为他们的坚强。
负责对孩子们进行心理治疗的协和医学院杨霞研究员说,孩子们正在不断地康复中。她讲到:其中一个小姑娘说,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少年儿童要……
话说到这里,小姑娘突然改口了,说:我们残疾少年儿童要……
这是多么感人至深的改口啊!
从5月12日14时28分他们被埋入废墟,黑暗中的煎熬,肉体的断裂,目睹同学在眼前死去,饥寒交迫,截肢,感染,创伤,高烧,颠簸……这无尽的苦难,铺成了一条怎样尸横遍野血肉模糊的路啊!小姑娘却用没有腿脚的下肢走过来了,留下一串串透明的小小脚印。她完成了从震惊、恐惧、否认、愤怒、孤独、抑郁到“接受现实”的阶段。她走得多么快啊,像一缕旷野中的清风,其速度是我们成年人都追赶不上的。
她还会有很多反复,很多磨难,但是,她的微笑告诉我们,这一切都会一寸寸翻过去,直到新的篇章翩然展开。
(李明摘自毕淑敏的博客 图/黄煜博)
首页->2008年第13期
孩子,请拉紧我们的手
作者:佚 名
孩子,请拉紧我们的手。
孩子,你没有迷路。
我们找到你了!你找到亲人了!
让我们牵手,永远不再分开。
此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受难的人员最集中的场所之一就是校园。当时正值午后,孩子们都在上课,谁也不会想到一场灭顶之灾会在瞬间爆发……
孩子永远是这个社会肌体中最柔软的部分。孩子更是这个社会最有希望的未来。但这些幼小的心灵和躯体,今天却承受了如此巨大和惨烈的袭击!
我们深深地懂得,一次、两次、千万次天灾人祸可以让我们失去亲人和家园,但我们亿万同胞彼此扶持、同舟共济已经走过了五千年!让我们彼此温暖,共渡难关,让我们照顾好孩子,让他们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
请尽我们所能,去关爱身边所有的孩子,即使我们才刚刚认识。也许,我们的一点努力,会改变孩子们的一生……
地震后,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反应:
●对黑夜、分离或独处会有过度的害怕;
●特别黏大人,害怕陌生人;
●担心,焦虑;
●年纪小的孩子会出现退化的行为(如尿床或咬手指);
●做噩梦;
……
我们应该做到:
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安全感。
我们可以像鸡妈妈一样把孩子们围在怀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安慰——而且越早越好。要反复对他们说“没事了,没事了”、“现在安全了”、“解放军叔叔已经到了”等,安抚孩子们紧张的情绪,帮助他们尽快平静下来。至于那些很小的孩子,可以把他们抱在怀里进行安慰。
耐心地听孩子倾诉,当孩子想说的时候,就鼓励他说。
多陪在孩子身边。
当孩子还在害怕时,不要随意离开。如果必须离开,告诉他/她我们去的地方以及回来的时间,并且一定要按时回来。
睡觉的时候,多陪孩子一会儿,给他/她讲讲故事,陪他/她说说话,帮助他们入睡。
(岳滨摘自《灾后心理救助与心理重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图/迟兴成)
首页->2008年第13期
我们究竟可以有多坚强
作者:莫小米
就在前几天晚上,看凤凰卫视的《将军一去——黄埔抗战将领殉国录》,认识了陈中柱与王志芳。
陈中柱1928年入南京军官研究班学习。编属黄埔军校第六期,生前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但我想说的是王志芳。
王志芳是大家闺秀,18岁嫁给她心目中的男子汉,应该是小鸟依人的吧。7年后她的男子汉在侵华日军“大扫荡”中殉国,更惨烈的是,敌人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身中6弹的将军的尸体,把头割下请赏去了。
你想象不到王志芳有多坚强。在闻知噩耗时,她强忍悲痛,带着6岁的女儿奔赴战地,在社会舆论的强烈支持下,身入敌营讨回丈夫首级,让他得以全身入殓。
你真的想象不到这个年仅25岁的女人有多坚强。深夜,灯下,她把丈夫的头颅抱在怀里,一点一点地擦拭干净,然后用做女红的纤纤素手,一针一针地把丈夫的头颅与身体缝合。那针脚有多细多密,她就有多坚强。
我总以为今天的人、进入21世纪的人、舒适安逸惯了的人,不会有这么坚强了。尤其是那些80后、90后的孩子,说一句重话就会掉眼泪闹情绪,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动不动就以自杀相威胁,要多脆弱有多脆弱——可是我错了。
在“5·12”四川大地震的救援报道中,我看到都江堰一个被埋了3天的女孩,我看到她蜷缩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四周是残破的砖块钢筋水泥板,仿佛顷刻可以坍塌将人砸扁,只有一个很小的口子让我们可以看见她。要是我处于这样的境地,会不会崩溃,我没有把握。
可是她把我震撼了。这个年仅22岁的女孩对救援人员说:“我还活着,我很高兴。”她让妈妈不要哭:“我在里面都没有哭!”
我看到北川一中高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山摇地动的瞬间,他们的教学楼塌了,三、四、五三层楼砸在了一起。一个16岁女生身子被砸中动弹不得,身边是要好的三个女同学,她们已经死了。她抓住近旁一个同学的手,她的姿势是坐着的,可是,“她一点反应都没有,开始手还是热的,一会儿就凉了。”
在黑暗中待了很长时间,活着的同学开始唱歌:“我会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张开双手变成翅膀守护你/你要相信,相信我们会像童话故事里,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她们没有流泪,我流泪了。
我是她们的长辈,自认经历过运动、下乡等一些磨难,但我仍然想象不到,在重大灾难来袭之时,她们可以如此坚强。
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我们究竟可以有多坚强?此刻我对人类充满了信心。
(归雁生摘自《新民晚报》2008年5月19日)
首页->2008年第13期
灾难面前你够顽强吗
作者:佚 名
我们常用“打不死的小强”,形容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人性,做人就该如此,遇到困境马上爬起再上。测试看看,灾难面前,你是个顽强的人物吗?
1.刚要出门的你,看到天气变得阴阴的,你会?
A.打开电视看一下气象
B.取消约会
C.回屋里拿伞
D.管它的,照样出门
2.出国旅游,你通常会买些什么东西回国?
A.服装 B.当地的食物
C.具当地风格的饰品
D.专挑本地没有的东西
3.当你发现自己感冒时,第一件会做的事情是?
A.赶快不断喝水
B.马上睡觉休息
C.立刻请假去看医生
D.不理会小感冒
4.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房子?
A.有楼中楼的房子
B.一层一户豪华公寓
C.有气派的透天顶
D.精致个人套房
测试答案
选 A30分、选 B20分、选 C10分、选 D5分
打不死指数100以上
你简直是无敌铁金刚,不管怎样攻击你,都有办法拆解,就算被打倒了,也能马上站起来。有你在人世间简直就是上帝的奇迹。不过偶尔也要让自己休息,毕竟你是血肉之躯!
打不死指数61—80
你的聪明让你变成打不死的蟑螂而容易存活,就算小人再多都没关系!不过你的弱点在于要是心情不好或是生病的时候,就会功力大减,记得将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
打不死指数31—60
虽说你的存活指数高了点,但有时反而是你自己放弃的!不管是工作或感情,只要坚持一下就能丰收。所以下次想要放弃的时候,赶紧放松心情,别又断送了大好前程!
打不死指数20—30
你也太容易阵亡了吧!要是把你放在战场上,可能还没搞清楚该往哪边冲时,就已经中弹了!你的阵亡率太高,让你的履历看起来很精彩,可是每份工作都只有短短的几个月。
(雅心摘自《武汉晚报》2008年5月15日)
首页->2008年第13期
失去了孩子,我们还有爱
作者:佚 名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面对失去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
●引导他们不要把悲伤变成愤怒。
●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和他们感同身受,适时地给他们一些语言上和身体上的安慰。
●每天给他们一点安静的时间,比如说能够有半小时的独处,让他们关注自己的深呼吸,让他们的心安静下来。
●最后,帮助他们转移情感,引导他们去关爱那些在灾难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们,帮助地震造成的孤儿重新找到父爱和母爱。
(刘志远摘自《灾后心理救助与心理重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首页->2008年第13期
活着不让生命有残缺
作者:佚 名
他们是一群不幸者,灾难给他们留下终生的残疾。既然活着,就只能选择坚强。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