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授完全有机会到别的学校去任教,他们之所以没有离开,是出于留恋西雅图的美景。西雅图位于北太平洋西岸,华盛顿湖等大大小小的水域星罗棋布,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看到美洲最高的雪山——雷尼尔山,开车出去还可以看到一息尚存的圣海伦火山。
  为了这美妙的自然环境而牺牲更高的收入,这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的教授们戏称为“雷尼尔效应”。换句话说,华盛顿大学教授们的工资,80%是用美元支付的,还有20%却是由美好的环境支付的。
  “雷尼尔效应”告诉我们,当社会已经相当富裕的时候,仅仅增加收入已经不能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了。个人的舒适度、文化的认同也必须受到重视。
  (石景琼摘自《大科技》)
  





首页-&gt2008年第1期

人性的触摸

作者:佚 名




  玛米·亚当斯总是去当地的一个邮政支局寄信或者买邮票,因为那里的职员对人又亲切又和蔼。
  一年的圣诞节前,玛米又去那个邮局买邮票。那天的人特别多,队伍排得特别长。有人告诉玛米不必排队,因为大厅里有一台售票机。
  “我知道,”玛米说,“但售票机不会询问我关节炎的情况。”
  亲切和蔼的关心可以让一个患关节炎的顾客宁愿付出排长队的代价。
  (尘埃摘)
  





首页-&gt2008年第1期

人贪吃是为寻求愉悦

作者:石 纪




  西班牙厌食症和暴食症防治中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人无节制地贪吃不是因饥饿所致,而是为了寻求生理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现在,冰箱在家庭普及,超市的规模扩大了一倍。西班牙萨拉戈萨市医院精神病学医生佩德罗·曼努埃尔解释说:“胡吃海喝的风气助长了饮食的附属目标,即吃东西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寻求愉悦。”
  通常新生儿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吃下第一口食物,当饥饿感消失时,婴儿会感受到极大愉悦,这种愉悦和母亲温馨的体味以及残留在舌尖上的食物味道和触觉联系在一起,于是食物和享受的感觉就永远地留在了记忆中。
  为什么人们想吃东西时会选择吃好吃的糕点、糖果而不是水果呢?根据研究,人在真正饥饿状态下爱吃咸味食品或乳制品,在悲伤和焦虑状态下则偏爱甜食。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肯特·贝里奇说:“抑郁会刺激大脑中的激素机制,促使人们过量吃喝。”实验显示,对老鼠注射大剂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与抑郁症有关)会令老鼠对糖的嗜好增强3倍。此外,大脑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减弱人对诱惑的抵抗力。
  心理学家解释说,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例如快餐,会刺激大脑产生愉悦物质。因此比萨饼、饮料、薯片和热狗才令人嘴馋。
  (晴朗摘自《海口晚报》2007年11月21日)
  





首页-&gt2008年第1期

一个人的小镇

作者:佚 名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莫诺维镇是地球上最袖珍的小镇,全镇总人口只有1人。作为该镇惟一一位居民和镇长,现年73岁的埃尔希·爱勒同时兼任清洁工、税务员、警长和守墓人。
  自从35年前与丈夫来此定居之后,埃尔希便再也没有离开莫诺维镇。别看莫诺维镇规模虽小,它却是于1906年在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注册认可的行政单位。36年前,埃尔希和丈夫卢迪从附近拥有200名居民的林奇镇搬来时,莫诺维镇还算“人丁兴旺”,全镇共有居民25人。可是随着时光变迁,由于居民自然死亡或者远走异乡,莫诺维镇上的人口逐渐减少。到了1996年,爱勒夫妇和另一位居民就成了小镇“硕果仅存”的常住人口。
  如今的莫诺维镇一片衰败荒凉景象:一条马路将小镇一分为二,道路两旁是锈迹斑斑的汽车和卡车,破烂不堪的房屋随风飘摇。自从1971年起,埃尔希夫妇住进一辆带有三间卧室的房车之后,便再也没有搬过家。三年前,丈夫卢迪因患癌症去世,成为寡妇的埃尔希却决定继续驻留,独自经营一个木屋酒馆。
  小酒馆周围惟一可以居住的建筑是一间低矮的白色铁皮屋,原来这是镇上惟一一家图书馆,里面收藏着约5000册图书。作为前任莫诺维镇镇长,卢迪生前一个愿望便是拥有小镇自己的图书馆,可惜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卢迪去世5个月之后,妻子埃尔希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收集到5000册二手书籍,总算了却了亡夫的遗愿。
  埃尔希如今是镇上最有权势的人——镇长。同时,她还兼任清洁工、税务员、警长和守墓人等职务。她很满意自己目前的生活:“我感觉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人争吵,一切都由我说了算。”虽然形单影只,可是埃尔希坚称自己从不孤单。“方圆50英里内的每个人,我几乎全都认识。酒馆虽小,却足够让我忙得团团转了。并且,凡到此的人,无不感到快乐,带着微笑离开。”一位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太太现在的生活足以令人羡慕,在这儿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过去那种美好的生活方式,难道还有比这个更棒的?”
  一个人的小镇,温暖了一群人。而生活在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的繁华都市的我们,却彼此倾诉:我们很孤独。
  (玉冰心摘自《传奇故事》)
  





首页-&gt2008年第1期

最贵重的是生命

作者:那七七




  我第一次进实验室时非常紧张,脱鞋换衣,小心翼翼,惟恐弄坏那些亮晶晶的有数字闪动的精密仪器,更怕碰上那些高高低低颜色各异的瓶瓶罐罐。指导老师严肃地警告,“不要随便动,这边是贵重的高分辨率的××,那边是超危险的××……”我紧张得大气不敢出。
  去美国进修,进实验室上的第一课是“安全”。老师细致地讲解,不厌其烦地操作,一再告诉学生“安全是第一位的,什么都不如生命宝贵”。他首先教如何使用灭火器,然后告诉逃生的安全通道,并带着实地走一遍。大胡子老师提醒我们,“紧急情况时不要惊慌,越挤越慢,排队按顺序走”。
  老师接着说,“如果不慎危险物品溅到身上,房顶上有个拉手,上面是水箱,‘把手在这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冲洗自己,将伤害减到最小。如果溅到眼睛里,地上有个踏板,低头踩一下,有水喷出立即冲洗眼睛”。
  第三步详细介绍各种试剂、设备,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容易挥发的,使用的注意事项。拿取实验用品的程序特别严格,需要逐一登记签名,即使明天还用,即使是一般用品也都应放回原处,为了别人方便,更为了安全。易爆及剧毒等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领发、存放、处理都有严格规定。
  第四步介绍受伤后的处理方法。比如被玻璃划伤,第一步是先把碎玻璃从伤处挑出,然后……受酸腐蚀致伤,在等医生来之前先用大量水冲洗……如不慎让毒物进入口内,立即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立即上医院。如果触电,首先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起火后,要一面灭火,一面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烫伤如何处理,受溴腐蚀致伤,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
  老师最后拿出实验室常备药箱,里面常备各种急救药品。他教我们止血、包扎、人工呼吸方法。也许永远不会有灾难发生,但是,万一呢?在我上过的实验课中,这一课印象最深。
  回国后每次有新人进实验室,我讲的第一课是“安全”,因为“最贵重的是生命”。
  (王小娟摘自《扬子晚报》2007年11月3日)





首页-&gt2008年第1期

玲珑小国

作者:余秋雨




  位于莱茵河畔的列支敦士登,在欧洲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微型国家,它夹在瑞士和奥地利中间,一百六十平方公里,大约是北京市的百分之一。
  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叫瓦杜兹,最明显的标志是山巅危崖上的一个王子城堡,当今皇家住处,瓦杜兹就在危崖脚下。其实这个首都只是干干净净一条街,齐齐整整两排楼,在热闹处敞开着几十家店铺。
  一进店就知道这里富裕,价格足以说明一切。
  小国多是邮票大国,列支敦士登也不例外,很多商店都有卖。刚一打眼就看上了,印得实在精美。连对集邮兴趣不大的我,也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王室成员婚礼和王室收藏的鲁本斯绘画各一套,又配上几套杂票,结算时价格不菲,才知轻重。
  我很想用步行方式把整个首都快速走完,便不顾一切地急速迈步了。路上新旧建筑交杂,无论新旧都很见气韵。相比之下,邮票大厦最有派头,这与经济收益有关。大厦廊厅边上见到一些信箱,联想到列支敦士登为了吸引外资,制定了极其方便的公司注册的规则,甚至连房子地址都不要,只需申请一个邮政信箱即可。这事对我有点儿诱惑,心想何不轻轻松松开办一家注册在列支敦士登的文化传播公司,然后再在国内找个公司搞中外合资。但一想山高水远也就哈哈一笑不当真了。
  我终于找到了做过首相府的那栋楼,现在是一家老式旅馆。做首相府那些年,法院也在里边,而且我还知道,地下室是监狱。
  这些知识,都来自于一个未被查证的传说。
  那天晚上,副首相被一要事所牵,下班晚了,到大门口才发现门已被锁,无法出去。他敲敲打打,百般无奈。地下室上来一个人,拿出钥匙帮他开了门。副首相以为是守门人住在地下室,一问,谁知这是关在下面的囚徒。
  囚徒为什么会掌握大门钥匙?是偷的,还是偷了重铸后又把原物放回?这不重要,副首相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囚徒掌握了钥匙为什么不逃走?于是他就当面发问。
  囚徒说:“我们国家这么小,人人都认识,我逃到哪儿去?”
  “那么,为什么不逃到外国去呢?”
  囚徒说:“你这个人,世界上哪个国家比我们好?”
  于是他无处可逃,反锁上门,走回地下室。
  这件事听起来非常舒服。
  (玉冰心摘自《出走十五年》)
  





首页-&gt2008年第1期

24美元买纽约

作者:王 悦




  1626年秋天,阿姆斯特丹港务局给荷兰立法机构写了这样一封信:“上议院的诸位议员大人们,9月23日从新荷兰返回的船队,于昨天抵达港口。他们汇报说荷兰移民在新大陆生活得很安乐,有的家庭已迎来了下一代,另外船队在新大陆用60荷兰盾的货物,从土著那里买下了一个叫曼哈顿的岛……”
  买下曼哈顿岛后,为了纪念故土,荷兰人给它取名“新阿姆斯特丹”。很多年以后,此地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同样是为了纪念故乡约克郡,大不列颠移民将它改名为“新约克”(NewYork),也就是今天的纽约。
  文章开头那封写给荷兰上议院的信,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纽约的文字记录。当时荷兰在北美殖民地的总督兼大法官是彼得·马纽特,他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享有绝对权威。1626年5月6日,他代表荷兰西印度公司,用价值约60荷兰盾(相当于24美元)的玻璃珠子和小东西,从一个叫坎纳西的印第安部落手里买下了纽约。彼得当时换到的土地,总面积约为22平方英里,如果折合成美元,每平方英里只花了1美元多一点儿。
  而作为全球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寸土寸金的纽约现在的地价是多少呢?每平方英尺均价822美元。1平方英里等于2787万多平方英尺。在近4个世纪后的今天看来,彼得这笔交易的利润有12位数,增值率高达几百亿个百分点,恐怕是世界上最划算的地产交易了。
  交易的具体过程已经无从查考,彼得可能也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他毕竟是殖民地的总督,兵权在握。但无论公平与否,这笔交易的确合法,彼得和坎纳西首领签署的买卖契约至今仍然保存在荷兰博物馆里,契约修辞甚为讲究,可见双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彼得在述职信中提到此事时,语气洋洋自得,似乎为自己的精明颇为骄傲。事实上。总督大人做了冤大头还不自知,真正精明的是坎纳西人。
  仔细研究印第安历史,你会发现曼哈顿岛并不属于坎纳西部落。1626年夏初,他们在狩猎的途中刚好路过那里。将错就错,把曼哈顿卖给了总督大人。随后,坎纳西人坐上皮筏子,回到了他们真正的家——布鲁克林岛。
  有些事情,如果好得不像真的,或许本来就不是真的。不要被便宜的价格和高额的利润冲昏头脑。
  (栀子摘)
  





首页-&gt2008年第1期

太空生活20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作者:杨孝文/译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入主太空无疑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我们了解太空的兴趣。以下20件有关太空生活的事情想必就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1.几乎每一位宇航员都得过这样或那样的太空疾病,所谓的太空疾病是由进入他们内耳的乱糟糟的信息导致的。除了恶心外,太空疾病的症状还包括头痛以及肢体上的不适感。
  2.在失重状态下,流体是往高处运动的,导致鼻子充血、面部膨胀;骨骼缺钙形成肾结石;肌肉萎缩导致内脏运动“减速”同时收缩心脏。
  3.你的身体至少会膨胀,忍受便秘。在零重力条件下,由于脊骨承受的压力减少,绝大多数太空游客的身高都会增加两英寸左右。
  4.实验室老鼠在怀孕期间曾被送入太空,由于胎儿的内耳在发育,来到世上的小老鼠就变成一群东倒西歪的“醉鬼”。
  5.目前还没有人在太空怀孕,所以我们只能发挥想象力了。
  6.200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地球上有打鼾习惯的宇航员到了太空就变成一群安静的家伙。
  7.宇航员不能在太空中睡个好觉,由于每天要迎接16次日出,他们的生物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8.在航天飞机上,作为每个工作日的开始,休斯敦的任务控制中心会播放充当闹铃的音乐,这些音乐都是由一名特殊的宇航员精挑细选的。但在连轴转的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还是会用闹钟将自己叫醒。
  9.如果不穿宇航服就暴露在真空状态,最好是屏住呼吸。原因在于:突然的减压会导致肺部破裂。
  10.除此之外,舌头上、鼻中和眼中的水也会汽化。这种事情在1965年就曾有过先例,当时,在美国宇航员进行的一项实验中,一件航天服突然“罢工”,参与实验的宇航员暴露在接近真空的状态长达15秒之久。
  11.与好莱坞大片中描绘的景象有所不同的是,你并不会“爆炸”。血液缺氧确实会致人死亡,但需要大约两分钟时间。
  12.有报道说,理查德·布兰森的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禁止做过隆胸手术的女性进入太空,原因就是担心她们可能“爆炸”。
  13.早期的宇航员很难咽下他们的食物,这并不是因为重力的“缺席”。而是必须依靠铝管吃下半流体的软糊状、块状食物以及脱水肉。
  14.现在的宇航员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流体食物中出现了盐和胡椒粉等调味品。

Prev | Next
Pg.: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