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下又跪倒一片,共有二十七名重臣被贬职外放,他们这些人很快也被带了下去。
   太监继续宣读道:“紫薇学堂国子博士杜正伦、长安府司仓参军事刘志、监门校尉张匡三人经不住利诱和严刑拷打,任意编排口供诬陷同僚,也当惩治,念其悔过之心,削职为民。大理寺正卿袁公瑜本为同审谋逆案大臣,不思公务,玩忽职守,任由假案构成,深负朕恩,酌令调降为易州司马。钦此。”
   袁公瑜等也被带了下去。
   “尚书左仆射李绩老成持国、勤勉忠诚,擢升为大司空;西州都督李林龙,战功卓越,擢升为镇军大将军,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开国县公;左武侯大将军梁建方,忠诚可靠,擢升为兵部尚书;右屯卫大将军苏定方,谋略有佳,调任安西大都护府副大都护兼任西州都督……”
   被重新任命的文武官员多达七十多人,基本都是从外州调任回京的。
   长孙无忌在朝堂上见一道道旨意下来,转眼间把自己一系的人削职为民的削职为民,贬的贬、放的放,瞬间脑袋一片空白,呆若木鸡。很长时间心神才回转过味来,想替自己被贬的同僚说两句,动了半天嘴也没有说出来,因为他清楚帮助说情也已经阻挡不了大势所去。
   太监继续宣读道:“太尉长孙大人为社稷鞠躬尽瘁,为免操劳过度,酌令调为太傅之职……
117|第十四章 攻城之战(军情)
  陆陆续续,朝堂上的文武朝臣被带下快四分之一了,明确反对废后的大臣剩下没有几个了。高宗见时机成熟,说道:“王皇后有失德仪,朕欲废之,诸位爱卿有何异议?”
   台下的大臣们已经被刚才的雷霆之变惊的心胆俱战,眼见废后已成定局,谁还愿意自找晦气出言反对,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高宗见大臣无有疑义,继续问道:“朕欲立武昭仪为皇后,诸爱卿可有疑义?”
   台下大臣依然鸦雀无声。
   高宗见没人反对,心中欣喜,朗声宣布道:“诸卿既无疑义,即刻下诏废王皇后,册封武昭仪为后,拟旨晓谕天下。”
   退朝后长孙无忌回到府内,独自关在书房内闭门思过。今天在朝会上彻底败北,与自己一系的臣僚几乎全部被贬斥,这使他既愤怒又忧虑。陛下将他调任为空有头衔的帝师太傅之职,就是让自己养老,不要再过多干预朝政。想想自己无权事小,任由武媚娘一系发展壮大事大,这如何对得起先帝的临终托付?
   他暗思:绝对不能让这些奸诈小人把持朝政,让妖女祸乱朝政,使国无宁日,自己应该继续秘密联络朝中正直文武官员,重新培植实力,倘若妖女妖风大帜,架空陛下之时,自己也可以以清君侧之名义发动兵谏,除掉这些奸逆。想到兵谏,他又想起了李绩这个老狐狸,也许可以利用老牌将军和新秀将领之间的矛盾,把李绩拉到自己的阵营来……
   翠微宫内,刚刚当上皇后的武媚娘,满面春风地拉着高宗的手在御花园内散步。
   “陛下,臣妾以为应该单独召见李林龙一次。他大老远回来,仅仅封官不召见似乎不合适。”武媚娘再次想起了威风凛凛的昔日情郎。现在对她来讲,李林龙占位很关键,借他之手可以使自己的实力不断扩大,这对于自己后位的稳固很重要。
   “嗯,是该见见。朕也想听听这个大都护下一步如何整军,同时此次与西突厥作战的有功将士还没有嘉奖,朕也想参考参考他的意见。”高宗点头认可。
   “陛下,臣妾以为除了表彰他手下将士,还应当帮助他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他快三十岁了,民间讲,先成家后立业,婚姻也该解决了。秀香一直与他为伴,与陛下也有相救恩情,安排她嫁给李林龙最为合适。由臣妾出面,给他们牵个线,做个媒,他们夫妇二人,必感陛下之恩德,以后当为陛下誓死效力。如此笼络臣子的手段,陛下何不用之?”武媚娘也是想借高宗之手,向李林龙展示自己对他的恩情,使他以后完全听命于她,更好为她效力。
   “皇后所言甚合朕心,就如此办理吧!”
   高宗下旨诏李林龙和秀香进宫,高宗与武媚娘共同接见了他们。
   “李爱卿劳苦功高,在与西突厥作战中屡立战功,打出了我大唐威仪,朕深感欣慰。”高宗对李林龙说道。
   “臣只做了分内之事,主要是将士用心,陛下过奖微臣了!”李林龙谦虚应道。
   “爱卿把此次战事与朕多说说,讲讲如何取得的战绩。”高宗无法象先祖一样亲征,深感遗憾,只好听听当事人的描述了,所以如同上一次接见他一样又询问了起来。
   李林龙从草原大战讲到分兵进击,从巧破敌城讲到诱敌深入,从招降处月讲到怛努城的杀戮……
   高宗听的异常高兴,忍不住骂道:“都是王文度这个败类,假传朕的旨意拖延军机,不然以爱卿等如此作战方式打下去,这西突厥之患此次就可以解决了,时机错过真是可惜。”
   李林龙见高宗高兴,继续言道:“苍鹰军将士为大唐后方百姓安宁,为朝廷无西疆之祸乱,个个奋勇拼杀,作战异常勇敢,娄师德、程务挺、刘审礼等将领更是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为大破突厥各部都立下汗马功劳。“
   武媚娘闻听他言,知其心意,这也是向他示恩,进而壮大自己实力的最好时机,进言道:“陛下应该多多提拔嘉奖,也好使他们斗志更高,更好为陛下效力,为朝廷效力。”
   高宗点头道:“不错,这次西征将士有功之臣都应该嘉奖,娄师德、程务挺等人都可越级提拔重用,以励他们的斗志。”
   “臣代将士们谢陛下厚恩。”李林龙叩谢。
   “胡人居无定所,战皆为兵,不好治理呀,李爱卿可有良策?”高宗提出了正题。
   问题看似很简单,回答起来却不易,说容易治理,再有叛乱就是自己的责任,说不难以治理,又无法显示自己的能力。李林龙正在踌躇之时,武媚娘插言了:“陛下,臣妾有个想法,突厥人多部族,应当试着分散诱之,避免其聚沙成塔。”
   高宗大感兴趣:“细细讲讲。”
   武媚娘继续说道:“第一步,以其必须的生活用品,比如粮食,布匹,互市通商等引诱其与我朝结好;第二步,对示好各部落,无论大小,皆封其头领为都督,划分治理范围,各部之间的范围要相互重叠,尤其是近水肥美的草场。”
   “好!好!朝廷不承认其汗王,这样各部之间都是一样的都督,就不存在其服从谁的说法了;草场重叠,各部之间就有冲突!”高宗非常兴奋。
   武媚娘点点头说道:“陛下圣明,这就是臣妾的目的。等到冲突起来时,大部落欺压小部落,李将军就派人去调停,不服从的,屠族扬名,使其惧之;对服从的,细加安抚,使其感恩。小部落联合对抗大部落,我唐军就坐视不管。总之,把大部落分化,使其成为众多的小部落,就好治理了。”
   李林龙先皇后停顿下来,忙说:“臣附议!”心中却想,此女果如历史记载,颇多心机,颇多能力,颇多狠毒。
   高宗见大事已定,说道:“皇后,你不是还要谈谈秀香姑娘的事吗?”
   武媚娘脸上荡起笑意,应声道:“秀香姑娘与圣上和本宫都有缘,本宫视其为亲妹妹,想为她牵线嫁与李将军,不知可否?陛下宠爱的李将军,本宫的妹妹嫁给你不算是辱没你的威名吧?秀香姑娘愿意否?”
   秀香一听脸上笑意绽开,但不知李林龙是否赞同,加上女子总要矜持一下,低头不语。李林龙脸上笑意洋洋,大声答应。在这样的时代,皇后做媒,可以说是天大的面子了,自己早就答应过香秀了,这时应答得痛快点,大家都高兴。
   秀香见他答应,叩头拜谢道:“民女谢过陛下,谢过皇后。小女子高攀皇后了。”
   高宗和武媚娘都异常高兴,武媚娘应道:“小妹巧嘴如此甘甜,陛下还不下旨封赏?”
   高宗应声道:“对对对,传朕旨意,晓谕天下,赐封秀香为昭月郡夫人,赏珠宝首饰百件,绸缎百匹,赐将军府第一座……”
   秀香跪地谢恩,李林龙也谢恩。
   高宗又招手让李林龙近前,悄声问道:“李爱卿可否满意?”
   李林龙一听跪地应道:“满意。谢陛下替臣操心。”
   高宗笑孜孜地说道:“甚好。既然皇后做主,就择吉日完婚吧。朕和皇后也想讨杯喜酒呢。”
   李林龙曾答应迎娶秀香,现在又有武媚娘主媒,没有理由再回绝,高兴地叩谢道:“陛下厚爱,臣万分感激,定当善待香秀,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秀香眼见幸福到了自家跟前,欢乐洋溢在娇羞粉红的脸上……
   第二天,皇帝下了几道诏书。提拔西疆战事有功之臣:孙子言被提拔为伊州刺史,勋号为壮武将军,官居正四品下;娄师德、刘审理、程务挺、阿都勇、切达罗、陈涣然、龙广都被提拔为折冲都尉,赐勋号为明威将军,官居从四品下。还有一道诏书实则是补长孙系人贬职后留下的空缺,孙仁师由左金吾卫果毅都尉接替杜远任右卫将军;刘仁愿由右金吾卫果毅都尉擢升为右金吾卫将军;周兴由大理寺少卿接替袁公瑜之职擢升为正卿;狄仁杰由中书舍人擢升为长安令……
   新一轮换人中,紫薇诸仕的官位普遍得到了提高,普遍升迁到四品、五品之职位,只有极少还在六品官位,但也大多实权在握。第一批入仕的学子都已经是中级官员了。
   从工部推荐的几所官宅中,李林龙和秀香挑选了一所较小,但却离宫城较近的。府内张灯结彩,侍女和杂役们忙碌着布置新房,俩人结婚的日期也选好了,就等那天由陛下主婚操办了。
   离婚礼还有几天,府邸内热闹非凡,除了紫薇诸仕要来给山主捧场,还有朝中文武大臣看李林龙恩宠备至,自然愿意结纳,也来捧场;一些势利之人借机高攀,也带贺礼纷纷前来凑热闹……
   整个府邸之内热闹非凡,只有一人闷闷不乐,那人就是杨雪,自己喜欢的男人眼瞧就要与别人结婚,而自己却孤独无人理睬,巨大的落差使她心中极为孤寂和痛苦,爱恨交加……
   紫宸殿内的气氛却非常紧张。高宗接到了新罗国王送来的求援文书。文书上告知百济和高句丽正在联合攻击新罗,新罗请求天朝皇帝陛下派兵驰援。
   高宗对正在旁边的侍中李义府问道:“爱卿对新罗求救,有河看法?”
   李义府应道:“陛下,三国虽然都临朝受封,赋税不断,但高句丽一直存有叛乱之心,百济只是其笼络的一个棋子。有新罗在,可牵制高句丽与百济,所以微臣以为必须救。”
   高宗点点头道:“爱卿所言,也是朕的想法,只是派那些大将出征,朕应当考虑。此战,应当分两路同时进击,一路由刘仁轨为帅,另一路朕还没有想好合适人选。”
   李义府自从得到高阳公主的叛婢芸香后,如沐春风。那芸香使出妩媚妖惑男人的手段,把个他弄的天天身心俱爽,对芸香自然宠爱备至。而芸香自从揭露李林龙与高阳公主有染,李林龙受难后,一直害怕李林龙哪天地位高隆,回头报复自己,所以时常在李义府面前说李林龙的坏话,而李义府也觉得李林龙的势头过猛,风头遮盖了自己,心升妒忌,正想找机会压住李林龙,现在见高宗问他,趁机言道:“陛下,何不让李林龙挂帅,命苍鹰军出征,苍鹰军战斗力强悍,征伐高句丽不正是可用之师吗?”
   高宗点头道:“理是个理,可是李林龙正在准备新婚,此时将他派出,恐为不妥。”
   李义府见状言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与否?”
   高宗点头,意思是快说。李义府应道:“陛下任命李林龙为安西都护府大都护,权责很大,臣料不出几年,他就会以对抗西突厥为借口将苍鹰军扩充到十万之众,如此势力太庞大了,尾大不掉,陛下不好处置。所以以臣建议,不如让苍鹰军与高句丽死战,趁机消耗掉他的一些羽翼、嫡系军队,陛下也无后顾之忧矣!如此即可扫荡高句丽,又可使陛下高枕,两全齐美,何乐不为?”
118|第十四章 功城之战(出兵)
  高宗虽然认为李义府说的有道理,但也觉得苍鹰军刚打完西突厥不久,来不及休整,李林龙又奔波几千里率部回京参与废后之争,再派到高句丽,即使是剽悍之师,如此疲惫,是否还有战斗之力?所以犹豫不决,最后决定征询李绩意见。
   李绩心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见紫薇出身的将领以苍鹰军为基础提拔神速,担心自己一系的将领被压制,所以见陛下征求自己意见,暗思:这高句丽多是防守严密的城垒,苍鹰军则多是骑兵,用骑兵攻城作战不对路,况李林龙对高句丽情况不甚了解。有此两点,让他为帅,必然败多胜少,只要他们败了,就可以挫挫他的锐气和紫薇诸仕上升的势头,他们的势头减弱,跟随自己的部属则可趁机多多被提拔。
   他对高宗说道:“臣以为,高句丽军队彪悍有素,与之交战,必用虎狼之师才可抗衡。臣以为苍鹰军都是训练有素的将士,如此艰巨任务非苍鹰军莫属,臣提议任命李林龙为平壤道大总管、检校营州上都护府都护程名振为副总管,率苍鹰军、营府兵从营州进发,直取平壤城;刘仁轨为副总管,率水军从成山出发,走海路袭击百济后方,如此可解新罗之困。”他在这个建议里又为李林龙设置了一道障碍。
   高宗见李绩也推举李林龙,不明就里,点头道:“爱卿所言有理,朕就如此下旨意。”
   忙着筹备婚事,迎来送往的李林龙突然接到了圣旨,圣旨曰:“大唐皇帝诏曰:新罗国遭遇百济、高句丽联合攻击,为显我天朝之威风,保属国之安宁,镇压百济、高句丽之逆心,酌令安西都护府大都护李林龙为平壤道大总管,检校营州上都护府都护程名振为平壤道副总管,率苍鹰军三万、营府兵三万进击高句丽,刘仁轨为平壤道副总管,率水军进击百济。钦此。”
   李林龙感到很奇怪。程名振其人无论从战功和资历来讲都高于自己,任命他为大总管更合适,自己年轻、资历浅,贸然统领老将,处理不好,营府兵会起刺的。同时,他觉得苍鹰军刚刚与西突厥作战不足三月,军队休整还没有完成,如此再日夜兼程赶到营州出战,疲惫之师即使能够取胜,也难免折其一半。
   他闷闷不乐,独自到书房关在屋里苦想圣旨里的潜台词和与高句丽交战的方略。
   书房门传来敲击声,进来的人有秀香、周兴、孙仁师、娄师德、刘仁愿、狄仁杰、灵儿、骆宾王。
   大家都已经知道圣旨的内容,他们在外面讨论了很长时间,达成了共识,才集体进来一起商议。
   大家都坐了下来,骆宾王先开的口,说道:“山主,学生觉得这道圣旨里面大有文章,定是有人给山主下了脚绊。程名振是先帝在时的老将了,由山主管理他,老将军要是为大局着想,服从也罢,依仗资历不服从,营府兵消极怠战起来,那时可就是苍鹰军独自作战了。”
   孙仁师也应道:“山主,学生觉得这么快就让苍鹰军再次出战,有借高句丽之手削弱苍鹰军实力的预谋在里面,显然有小人在陛下面前使了坏。不然朝中能战将领和军队还有很多,何必非要苍鹰军去不可。”
   众人皆同意此理。
   李林龙点了点头道:“我明白此中的道理,也知道此战不好打。我军的优势是骑兵,攻城并非擅长。但咱也得去,不然,圣上必然会对苍鹰军心起疑念,影响苍鹰军今后的发展啊!至于程老将军我想他还不至于多为难我,毕竟程务挺是他之子,我对务挺关爱有嘉,他也应当知道。”
   秀香在旁笑道:“这回灵儿妹妹可以见到未来的公婆了。”
   灵儿脸色羞红,娇声应道:“姐,你又胡说。”
   众人听了都呵呵乐了起来。见李林龙眉头紧锁,又都强行收住笑容,周兴想起来什么,应声道:“山主,既然决定出战,大家就好好谋划一下。学生到想起一件事来,咱们紫薇在军器监的张三,是个器械改进狂,研制出不少新东西。前些时候对我说,他研究出了青铜炮,可攻击六、七百余步距离,而且运输问题也刚刚解决,可以长途作战,只是威力还有欠缺,不过用于攻城作战也许会有奇效。”
   李林龙眼睛一亮,应声道:“这到是个好消息,有此家伙助阵,免得硬攻那些壁垒森严的城堡,折损我兵力。好,明天我就到他那里翻翻宝去。”
   众人散去了,只剩下秀香和李林龙。

Prev | Next
Pg.: 1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120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