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关宁铁骑调进来,打李自成,那李自成说不定就完蛋了。他门都是一帮饥民,没得吃,跟着李自成跑。闯王来了不纳粮。吴三桂一看,哎呀,皇帝殉国了,就准备投降。闯王封他为侯,他到北京来参拜这个李自成,行至唐山。探马来报,你们家被李自成给抄了。
  李自成们一进北京,眼珠子都掉地下了。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抢吧。就跟后来洪秀全进南京那感觉一样。李自成成立一个机构,叫做比饷镇抚司,逼着明朝官员拿钱。比如你是明朝的宰相,你拿出二十万两银子来。你是明朝的部长,十万两,局长五万两。没有?一百斤大沙袋子往你身上压,看你有没有。让家里拿钱,掘地三尺也给我弄出来。一个月,李自成在北京弄了三千万两白银。明朝真有钱!皇帝最后让文武百官捐款,谁都不肯捐。结果弄得个国破家亡,最后什么也没捞着,全都让李自成给弄走了。每一个李自成手下,腰里都是沉甸甸的黄白之物啊,准备回家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得,吴三桂反了。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听说家给抄了,说这是误会,我一去我们家产就要放还,然后接着往前跑。探马来报,你爸爸让李自成逮了。这是误会,我一去就会放回来。接着往前走。又报,陈圆圆让那个李自成给逮了,吴三桂终于发怒了!大丈夫不能保有妻子,有何面目活于天地之间!拨回马头回山海关,下令全军给崇祯皇帝戴孝。实际是给陈圆圆戴孝,皇上都死了那么多天了,你才想起来给他戴孝?所以吴伟业在那《圆圆曲》里说:“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要跟李自成决一死战。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反了,率二十万兵马前来讨伐。吴三桂怕自个儿练不过李自成,他不知道李自成那部队是啥水平,我万一练不过怎么办?跟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请兵,说将来咱平贼之后,我朝之报北朝者,不只是土地啊,贼在京师一个多月,抢了那么多钱,多尔衮当然想要了。于是双方合兵一处攻打,二十万李自成的部队,跟四万关宁铁骑激战正酣。然后在这个时候,十万八旗杀出,一下就把李自成打得大败。李自成在武英殿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出北京城。一把火把紫禁城烧为平地。所以今天看到的紫禁城是清朝的,清朝重建的。明朝的紫禁城让李自成给烧了,当然有个别建筑可能还是,台阶可能还是。
  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一直到清朝都中后期了,后妃填的
  那《九九消寒诗图》,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历史朝代歌。它最后一
  句就是“三桂领兵南下去,我国大清坐金銮”。说明吴三桂入关的功劳,清朝还是承认的。李自成的部队迅速就土崩瓦解,清军入关的时候,八旗加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顺王的部队,以及吴三桂,一共二十多万。兵分三路,以豫亲王多铎攻南京,英亲王阿济格攻西安,打李自成的老家。克勤郡王岳托攻打武汉,席卷江南,一下就把这南方全给占领了。李自成百万大军,不到一年就土崩瓦解了。他逃到湖北九宫山,被一个叫程九伯的农民拿锄头给刨死了。那哥们儿以为他是贼呢。


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势如破生竹
  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宗室在南方又建立了五个小朝廷,史称为南明。
  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弘光政权,一年被清朝灭掉。然后鲁王朱以海在浙江建国,后来跟着郑成功去了台湾。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也是一年多就灭亡。然后唐王的弟弟朱聿鐭在广州建立绍武政权,不到一年也灭亡了。
  最长的是贵王朱由榔,在云贵建立了永历政权,坚持了十八年。后来三桂领兵南下,永历皇帝逃到缅甸,被缅甸王给送了回来,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于昆明十字坡。五个小朝廷就全都灭亡了。这样清朝就统一了中国。
  这个南明的形势比南宋要好得多。南宋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抗击,跟金朝并立了一百多年。而南明那么快地灭亡,就是缺乏像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基本上是清军一南下,这帮兵就全投降了。整个广东省就是明朝降将李成栋带着四千一百人就全给征服了,所以清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第七章 异族终结者(清)


1.天朝上国初长成
  太监偷椅子
  清朝是异族入主中原,所以它更希望自己的统治要长治久安。
  为此,它在官制的设置上就采取了更加集权的措施,于清初中央设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
  太祖皇帝攻打宁远的时候,被明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击伤,半年后,突然死去。太祖皇帝驾崩时,并没有留下遗诏由谁来即位,后来是八贝勒皇太极承袭了汗位。但他承袭汗位之后,是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块儿,四大贝勒共议国政。上朝时,皇上的那个台阶上摆四把椅子,四大贝勒坐下来共议国政。后来代善主动说,我不行,你来。
  代善是太祖皇帝的二子,长子褚英早死,代善就变成了长子。他德尊望重,年高德劭,后来封和硕礼亲王。清朝有八个铁帽子王,代善一家就出了仨,一个是他自己,礼亲王,第二个是他儿子岳托克勤郡王,还有一个孙子是顺承郡王。他功劳和辈分都最大,他对皇太极一谦让,阿敏和莽古尔泰就也下去了,所以变成皇太极独尊。但是这种八旗旗主共议国政的遗风尚在,最终威胁到了中央集权和皇权。“虽至尊无如之何。”议政王大臣会议作出的决议,皇上也没辙。
  所以为了加强皇权,到了圣祖康熙爷时,他设立了南书房;世宗雍正皇帝设立了军机处。军国大事,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宋朝以前,君臣是坐而论道,君臣上朝都坐着,因为那会儿也没椅子,要坐也都是坐地上,坐着不是很舒服。皇上是有个座儿,大臣说是坐,实际上就是把屁股磕在腿上跪着,脚后跟儿还得挺直了,很不好受的。到了宋朝喜欢使用高桌大椅,君臣坐而论道,太祖就觉得不好看。一天宰相范质拿着一个文件要跟皇帝说事;太祖皇上说眼花,送到龙书案前吧。宰相就送到龙书案前。宰相一站起来,太监就把宰相的座给撤了。宰相回去一看那儿没椅子,你也不能嚷嚷,我椅子呢,谁那么缺德?有种出来我大嘴巴子贴你!宰相只能跟那儿站着,其他官员一看宰相在那儿站着,你腆个大脸坐着怎么行,哗啦哗啦全站起来了,太监就把椅子全给撤了。有第一次之后群臣没提什么意见,第二天再上朝,椅子直接就不拿出来了,所以宋元两朝大臣从此以后都是站着。
  内宫五汉子
  到了明清就改跪着了。今天皇上特高兴,跟你单独召见了六个钟头,你就得在地上跪六个钟头。如果是老臣,皇帝体恤老臣,赐毡垫,您跪垫子上。年轻人就得跪地上,那你膝盖得好使。所以大臣上朝之前,护肘护膝都裹好了,那跪功得在家练,你跪一会儿晕了还成,像刘墉他爹刘统勋就是跪死的。当然也有说是上朝死在路上的。刘墉当老师爱迟到、早退,也不认真教书,也不看作业,所以皇上挺生气的,看在你爹的面子上让你教皇子,你怎么那德行样儿。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跪在那儿把皇帝命令记下来,然后以奉旨上渝的形式廷寄出去。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真正那种“奉天承运,皇帝沼曰”的圣旨,一年发不了几回。那得是大事,譬如立皇后啊,跟外国宣战啊,选进士这些事,这才“奉天承运,皇帝沼曰”。一般就是“奉旨”或者“上渝”如何如何,军机处起草。军机处从它的设置上就能看出来,跟那个太监的值房一样嘛。
  故宫是前朝后寝。这个以乾清门广场做分界线。然后太和、中和、保和、文华、武英这么五组宫殿建筑群,比较疏阔。前广场三万多平方米,可以举行大型活动,这是办公的地方。乾清门广场后边就是寝宫,东西六宫,然后中间也是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边是御花园。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住在养心殿,皇帝平时都在养心殿办公。
  清门广场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都是五间三开门。景运门内北侧排房为文武大臣奏事待漏之所,也叫九卿房,其南面朝北的房间是宗室王公的内朝房。隆宗门内北侧排房为侍卫值房及军机处,其南面朝北的房间是军机章京办公的地方。门对门五十米,一排小平房。晚上内宫一落锁,宫里只有五个男的,皇上,两个太医,两个军机章京。军机章京就在军机处值班,万一夜里来了一个紧急军务怎么办?除了这五个男的,连成年皇子都不许进内宫,只能住在王府。如果没有封王的话,就住在北五所。


2.系统兼容性最强的管理软件
  枕边设军机
  军机处有一个规定,不奉圣旨,擅入者斩。即使你是亲王,不奉圣旨擅入,也得斩。
  清末的时候,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进京,商议官制改革。他走到军机处,在台阶底下,说什么都不肯再往前多迈一步。张之洞那么大的分儿,他都不敢迈一步。因为他不是军机大臣,不能进军机处。庆亲王奕劻这帮人,他们是军机大臣,就对张之洞说干吗呢你?腿抽筋了吗?快来呀来呀!哦对,突然想起来了,他们天天走习惯了,没觉得进军机处有什么不合适。张之洞真懂规矩,因为世宗皇帝遗训,没命令你敢进来宰了你。
  军机大臣平时就在这地方值班,早上三点多钟起来,就得到这儿来值班。皇上一般七点钟起床,清朝的皇帝一个一个的精力旺盛,像康熙爷、乾隆爷整宿整宿不睡觉,观书达旦,一晚上一晚上地看书,精力非常的旺盛。而且清朝的皇帝都勤政,那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清朝的皇帝基本上搁在以往的王朝都是不世出的圣主,比方说随便拿出一个皇帝来(同治帝差点儿),把光绪皇帝搁到明朝,那都是有道明君。可惜他赶上的时候不好,鸦片战争。但你要对比着看,要是明朝那些皇帝赶上鸦片战争,咱就印度了,彻底变殖民地了。
  清朝的时候军机处都快设到寝宫里边了。寝宫里边住的是皇上、皇上家人,以及伺候皇上家人的人。这么说来这军机大臣的地位,其实跟宫女、太监还真差不多。本来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相当于相国,但实际上他的地位就低到和皇上大秘书差不多。皇上并不是每天都上朝,但却每天一定要见军机,这皇帝一说叫起儿,就是叫军机。要所有人都来,六部九卿都来叫大起儿,把这帮人都叫来。所以请朝的时候,中央统治机构,军机处就进一步得到完善。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撤销,然后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军机处一直到1911年才裁撤。
  军机处特别有意思,这么重要的一个机构,在清朝,它却不是法定机构,《大清会典》里都不见记载。它这绝对是一个临时机构。清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因西北用兵军情紧急,设立军机房,三年后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在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多时有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任,称之为“军机大臣”,又称“大军机”。其僚属称“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掌缮写渝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等事。乾隆时定军机章京满汉两班各8人,后增至四班32人。军机处职掌每日觐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事务。
  军机处的设置,使中国专制主义皇权达到了顶峰。你们看电视里面演和坤与纪晓岚,纪晓岚见皇上称臣,和绅称奴才。旗人称奴才,汉人称臣。能称奴才的,那证明是皇上家里人,这是爱称。称臣是皇上跟你见外。所以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发展到了清朝变成了主奴关系。好像是乾隆爷的时候,想要汉人也称奴才。这个汉官就是不干,汉人面子比较重要,反弹得比较大。乾隆爷恨恨作罢,下了一道圣旨,意思是说,你们虽然称臣,跟那奴才是一样的,你别给脸不要。就那意思,说你咳嗽还真喘。


3.清风不识字 何必乱翻书
  祸从笔端出
  文字狱。
  严酷的文字狱。朱元璋给人扒皮做成标本那个事儿,就属于文字狱。从中国历史上看,文字狱在清朝是达到了顶峰。古代文字狱,以清代为最甚。
  清代的文字狱,目的在于压制汉人的反抗。大清是异族入主中原,所以它比较害怕汉人的反抗。文字狱可以树立清朝的权威,造成社会恐怖的作用,它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社会进步。文字狱主要是康、雍、乾三朝,顺治时也有,世祖7次,圣祖12次,世宗17次,高宗130多次,乾隆的时候最厉害。像前两朝,世祖、圣祖时候的文字狱,比如有一个著名的南山集案,有一个叫戴名世的知识分子,他写了一本书叫《南山集》。《南山集》这本书后来被人看出有问题,问题就是清朝以后,还用明朝的年号,用南明的年号。因为大请入关之后,南明五个小朝廷又苟延残喘了20多年,其中以桂王朱由榔建立的永历政权时间最长,永历年号用了18年。比如说,已经是康熙元年了,你的年号还写永历18年。那就等于你不奉清为正朔,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反革命宣传煽动罪,类似于这个。
  比如说,你写1958年解放军炮轰金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嚣张气焰,你得这么写。结果你书里不这么写,写民国47年国军在金门抗击共匪,完了。你站在什么立场上?它就是这个意思。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年了,你还用民国年号,以台湾为正朔,这就肯定不行了。所以《南山集》案,被人告发。戴名世开棺戮尸满门抄斩。清朝的法律是16岁判死刑,比现在少两岁,也不像斯大林时期12岁就判死刑。清朝的法律是16岁判死刑。他的小儿子是15岁,监斩官就说,你不够岁数,你回去吧!不杀你。他说父兄皆已殉难,不愿独活,你就给我写个16,监斩官大呼,奇男子,写上吧!16岁,杀!留着也是祸害。
  世祖、圣祖时候的文字狱,还多少都是这种性质。往后,世宗、高宗那就纯粹是找茬,望文生义。就跟光天圣人那个感觉似的,望文生义。金庸先生的远祖浙江提督学政查嗣庭,在出题的时候,用了这么一句话,叫“维民所止”,这是《诗经》里面的一句话,用这个做考题,结果雍正皇帝一看,你这个维加一点一横,不就是念雍嘛!止加一横不就是正吗?所以你“维民所止”的意思就是雍正砍头。好,查嗣庭处斩,全家流放三千里与披甲人为奴,幸亏没满门抄斩,不然就没金庸先生了。所以你看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无一例外反清复明。
  其实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皇上一个赛着一个混蛋。清朝虽然也杀过一些人,也干过剃发令这样的蠢事,但却是最圣明的王朝。顺、康、雍、乾都是不世出的圣主,搁在哪朝比唐太宗都不次,尤其像乾隆爷在位60多年,康熙爷60年能那么好,汉武帝50多年,后面就不像样了。唐玄宗40多年就已经没法看了。唐太宗幸亏是短,20多年,他要是40年不一定什么样呢!康熙爷 60年都没出事,不但没事而且越来越好,所以都是不世出的圣主,放到哪朝都是没得说的。
  但是金庸先生一写就反清复明,这个初衷如果是站在恢复中华汉人之道统,那还好一点。你看《鹿鼎记》里面描述的就是这样,有个反情复明的天地会。其实那个天地会是清朝时候的黑社会,也就是后来三合会的前身。天地会自称“洪门兄弟”,就因为明太祖朱元漳是洪武大帝,三合会的三合就是洪的三点水。反清复明属于黑社会反对朝廷,这玩意儿不提倡也罢,更别说歌颂了,所以没法看。但是这个事儿确实是很明确,他这么干是跟清朝有仇,我祖宗没招谁没惹谁,给咔嚓了!他祖宗不算大官,他祖宗是二品官,提督学政就是到朝廷放差,你出来做主管这一省的乡试。
  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是沈德潜。礼部尚书就是大官了,从一品大官。“咏黑牡丹”,这哥们儿也是作,你说你咏什么色的牡丹不好,你非得去咏黑色的牡丹,“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朱就是红色,牡丹应该是红的,你是黑的,所以你非正色,你是异种称王,那让大清一看这没法不起疑心,搁咱谁看谁也觉得不对,夺朱非正色,朱是朱元璋、朱明王朝,你还说我异种,还敢说我们满洲人是异种。沈德潜已死,开棺戮尸。你看这沈德潜也算死催的,你没事儿你夺朱非正色,你不是讨厌嘛。

Prev | Next
Pg.: 1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9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