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产工具。纱绸机,这是手工业生产工具。
  第二,生产技术。双色套印,彩色印刷品。以前印刷品都是黑白的,这个时候出现了彩色的,彩色印刷品开始出现。
  第三,分工。你比如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松江的布织得最好的,就是上海。然后你这个布要去浆染,芜湖最好。它有分工了,松江这个地方,我就管织布。织完了布要卖出去,然后芜湖那儿管染,这是商品经济。
  第四,规模产量的问题。这里面讲了一个广东佛山的冶铁业。佛山是黄飞鸿的家乡,中国南北两个武术之乡,河北沧州,广东佛山,这两个地方据说家家习武,武术中心。这个地方原来也是冶铁中心。北宋大铁狮子多少吨,都是沧州弄的。冶铁完了之后,人就习武,就练练刀。你弄出一把刀,给顾客表演一下,一耍就把自己手指头切了,那谁买你的刀。
  第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问题,现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到底是不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是有争论的。一般认为明朝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它生产出来是要拿出去卖的。比如苏州,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机房就是工厂,机工就是工人。所以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用关系。明代,苏州机工的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最能体现它的资本主义生产特点的是“计日受值”,拿日薪。“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地上摆一个小牌,装修。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如果机房的工作停了,这帮人就失业了。这跟今天的工人感觉是一样的。所以这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当然很多学者对这个事嗤之以鼻。《史记。陈涉世家》里陈涉就“与人佣耕”,人家出钱,让陈涉帮他种地,能说秦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吗?有雇用就是资本主义,宋朝普遍都是雇用关系。
  资本家渐多
  第二点是清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明朝的资本主义发展就是在丝织业,就是在江南,要是再小范围点儿说,就是在苏州。到了清代工厂规模大了,分工细了,部门和地区多了。北京门头沟的采煤都有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规模是很大的。但即便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速度也非常的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徘徊,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咱们学过世界史都应该听说过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生产,是这么一个发展的脉络。清朝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原因是封建制度的阻挠。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其实中国今天也一样。你抵制日货,抵制美货,人家不害怕,人家这货主要靠本国人买。人家的沃尔玛百分之八十五的营业额是在美国,不是在中国。日本的产品主要是日本人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外国人买。所以人家也可以抵制中国货。不买咱的鞋了,衬衫、袜子、裤权都不要了,东南沿海的经济肯定受影响。买什么孟加拉的那个更便宜,买那儿的,突尼斯的,那做的更便宜,那儿劳动力更不值钱了。越南等很多的国家跟咱们构成竞争了。为什么背心、裤子、袜子这些东西不能卖给中国人?现在什么都涨吧,物价什么都涨,唯一不涨的就是工资。今天的中国农民更是,贫困,无力购买,29寸的彩电已经都跌破一千了,还是卖不出去。
  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买房置地,严重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地主商人,挣完了钱,买房置地,那就造成了资金短缺, “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末是商业,本是农业,我经商发的钱财我干什么?我买房,我买地,我得干这个。以本守之,这个玩意儿,多来钱啊。所以今天中国的前100个富豪里面,51个是搞房地产的,剩下十几个是卖假药的,什么脑白金啊,什么鳖精了,是干这个的,没有一种是像比尔。盖茨这种干高科技的。这个房子,你买的时候只花了三千,卖的时候一万五,赚多少啊,这个房价达到了20年以后才应该达到的水平,入均两万美元应该达到的水平。现在北京市一个月挣两万是高薪了,二环之内,你只能买一个马桶。一平方米两万,这不就是一个马桶吗?原来能买一个厕所,现在一个马桶,连一个澡盆都买不起。澡盆一平方米搁得下吗?你两万块钱在北京,一个月挣两万,买个一平米,这不是开玩笑吗?这个房价就是炒的,“以末致财,以本守之”,那些个土财主给炒的。山西的、浙江的土财主就都来了,都拿着钱,一下子就上来了。这个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有了钱就干这个。为什么山西老矿难,老出事啊,土财主拿钱干这个了,他不会说想着去改进工人的安全、煤矿的安全、先进的采煤技术啊,他不会干这个。这个贼矿主心比炭黑嘛。
  封建国家设立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政府不支持你发展手工业,没有政策,所以严格限制这种规模。
  朝廷实行闭关,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是说没有,但是这个规模是非常小的,有限的。所以这个造成对外无交流。
  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无市场,无资金,无政策,无交流。
  本国不行的话,你往外国发展也行啊。赚洋人的钱也不行啊?不行,不允许,不允许民间私自跟外国人交往,只能是广州一地通过13个洋行,这是等于官办性质的洋行,跟洋人买卖。洋人要跟中国人做买卖也必须通过13行,不能跟中国的商人私下进行交易。所以《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这2100万银元是什么钱呢,商欠600万,鸦片烟600万,军费900万。这个鸦片烟这600万不应该给,那个军费那900万不应该给,商欠那600万就应该给人家,是历年13行欠的钱。我收的洋人货不给钱,你告,你告我,我是谁啊,我正五品,你告我,现在人家老大来了,你乖乖地给人家,你历年跟人家做生意,你欠人家的钱,所以这个东西是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里面的规定并不一定都是不平等的。
  外国公使进北京,他该进北京,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你不让人家使节进北京哪行?你该进北京。不能说咱们跟法国建交了,跟法国递国书,你找那个临省的省长,这个不合适。那时候都找两广总督,你两广总督,你地方官凭什么管国家外交的事情?所以中国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是萌芽状态,就因为政府的重重阻挠。说穿了就是因为中国几千年一直奉行这样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咱们讲商鞅变法的时候,重农抑商有积极意义,有进步意义。到这个时候明显对中国的经济也好,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了,雍正皇帝就明确这么讲吗?“市上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中少一耕稼之人”,“朕观四民之内,士之外农为最重”,士农工商。所以你不能做工,不能去经商,都给我老老实实种地,种地一辈子不出村,这多好管啊。所以说朝廷重农抑商,你这个商业根本就甭想发展起来,你资本主义经济根本就甭想发展起来。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第一,比如说中国传统商业。传统商业有两大商邦组织:晋商、徽商。一个是山西,一个是安徽,他们把货物贩向全国。晋商一直到恰克图,到俄罗斯做买卖。第二,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最大的商贸城市。说明中国的商业还是跟政治靠得很近,靠近政治中心的。政治中心是商业的一个中心,还是这个意思。第三,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原来就是一个小村,因为工商业发达,慢慢变成了市镇。这种趋势明清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尤其是在江浙地区,这些纺织啊什么的就很多。再往下就是中国古代的城市化,这个农村变成城市,这个是讲中国的内部经济,对内的经济的这种特点,商业的特点,对外经济就不行了。


6.身缠重病 自我隔离
  国家抑郁症
  清政府实行闭关。
  其实我们看中国古代一直是非常开放的。就是说从明朝开始,因为倭寇猖獗,就开始闭关锁国,其实主要是皇上老儿太能作。下西洋七次造出去六百多万两银子,所以这事不能再干了。你看看人家哥伦布,人家老哥,三艘小货船,弄回来多少东西,咱们可倒好,那么多船,撒出去那么多钱,这不是作嘛!不能干了这事,不能干了就开始闭关锁国。中国净干这种缺心眼的事。
  中国闭关也就是四百多年,以前都是对外开放。那个宋朝最喜欢外国人来,外国人来干什么啊,给钱啊。这个宋高宗就讲: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辄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动辄百十万缗,动不动挣百八十万,所以皆宽民力。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所以广东那边的提举官,海关关长,要用好人,这个人要用好了,让他干的时间要长一些,像阿拉伯人蒲庚寿就干了半个多世纪了。所以那个时候,你想北宋朝那么点的疆土收入是明朝的十倍。南宋还是明朝的六倍,那钱哪来的啊?所以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最可爱的时代。有的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在那个时代产生的。清朝绝对是闭关锁国。闭关的意思是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商来华。
  中国人是绝对不允许出海的,出海就是汉奸。你家从香港给你寄封信来,完了,你有特务嫌疑。换成今天,倍儿高兴,拿着到处显摆去。那会儿特嫌,有海外关系了,这还了得?禁止中国人出海,出海了都是刁民,不许还乡,还乡就处死。然后限制外商来华。来了之后只能去广州。
  洋人来中国最需要中国的产品就是茶叶。茶叶主要产在福建,你要是从福建直接就装船出海多省事啊,不行,得挑着,翻过五岭,然后来到广州,然后再从广州出海,那个茶叶就烂了。你想这个成本一下子就高出去了。所以洋人在五口通商的时候弄了一个福州,就是想在那地方赶紧把茶叶给运走了,那多便宜啊。你弄到广州,这运费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这十三行盘剥一下,可人家不干嘛。所以这样一来的话,造成了中国跟世界的隔绝,越强大的这个时代,对外就越开放,越落后的时候就越封闭。你越强大的国家越对外开放,我越充满了自信。洋人来看中国,天朝上国,有钱。
  鼓励杀华侨
  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的那个时候,他的支持者里面相当大的一块儿是华侨。华侨身在海外,跟大清没有那么深的仇,就是说,你人在海外才知道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给你撑着,那玩意儿多来劲儿。我感觉,一个国家不应该让人觉得你有多可怕,而应该让人觉得觉得你有多可爱,跟一个人一样,怕你有什么用?你剃一个光头儿,胳膊上刺着一条龙,上车的时候给你让座,你还挺得意是吧,一看就是刚放出来的,这个刚出来的,八年有期徒刑,有人给你让座,那是都躲着你,怕你,有什么用。所以华侨他为什么支持中山先生,因为他在国外,本国政府太不拿他们当回事了,不但不拿他们当回事,还拿他们当叛徒汉奸。
  西班牙人占了菲律宾,菲律宾有很多的华人,在菲律宾当地就起义了。菲律宾在西班牙的总督就下令屠杀,一杀停不住手,没想到杀那么多。前后杀了两万多华人。西班牙总督吓坏了,他就派人渡海啊,去见明朝的两广总督报告这件事,对不起啊,我们杀错了,咱们能不能商量这件事,我们赔钱。结果把这个事报上去之后,一年就没回信,两广总督忘了这个事了。后来想起来了,菲律宾还有件事呢,报告了京师给皇帝,一年多之后,朝廷圣旨到,赏赐这个西班牙总督,两万两白银!你不是杀了两万多中国人吗?赏你两万两白银!他们都是天朝的叛徒,这都是汉奸啊。你不是汉奸你跑出去干吗?你杀他们,乃为天朝除残去秽也,干得好,杀一个奖一两白银。
  人在海外,祖国不但不保护他们,还助约为虐,你想这朝廷我要你干什么啊?我们去马来西亚看当地的最大的那个华人的墓园,那个三宝山墓园,都是华人的墓园。墓碑上都是皇明什么什么年间,嘉庆多少多少年,都是用中国的这个纪元,实际上还是以中国为祖国,我是大明的臣子,大清的臣子,只不过我们那个地方不好活,福建,浙江没法活,我只能到这个地方来谋生。这边好活,没什么人,地又大,一种就能发,我在这边谋生。但是祖国在中国,可是我的祖国这么对待我,你想我能不想推翻这个朝廷吗?


7.吉祥三宝的作用
  修建明长城
  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一,就是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主要就是说从这么几个地方:蒙古、新疆、西藏、东北、台湾。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版图最终奠定的时候。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特点。第一是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
  第二点,我国版图的奠定。版图,咱们讲过疆域跟版图的不同,疆域更多的是一种控制势力范围,版图跟今天的概念一样了,这个最终奠定,是在清朝的前期。
  首先看跟蒙古、新疆的关系。第一个明代草原上的蒙古族分鞑靼跟瓦剌。1368年,朱元璋继皇帝位,派大将徐达,领兵北取中原,当时朱元璋发表的讨元檄文里面就有这么两句: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你要是听我的,你就在中国待着,不听我的就自窜塞北。等于就是对元朝网开一面。你愿意走你就走吧,所以元朝的末代皇帝顺帝妥欢帖穆尔率文武百官就逃离了大都,出建德门北逃,逃到元上都,后来在应昌病死。他的儿子,爱猷识理答腊继位又当了八年皇帝,这就是元昭宗,昭宗死了后传给平宗。等于元朝被明朝赶走了之后,他的帝位一直还是在往下传,历史上称为北元,大概有30多年的时间,传了五代皇帝。然后呢第五代皇帝就被人家给干掉了,这帮人就开始抢,回到了成吉思汗统一以前的状态。但是全蒙古一直有一个统一的大汗。
  元朝这个名字是一直保留的,因为元朝皇帝本身就是双重身份,对中国人来讲是元朝皇帝。对蒙古人来讲,他是蒙古大汗,所以他一直保留了。必须由成吉思汗的后裔来出任大汗,所以成吉思汗的后裔成为黄金家族的原因就是必须由他们的后裔来出任大汗。一直传到皇太极时代,最后的蒙古大汗,林丹汗第35代蒙古大汗被皇太极给灭了。这个黄金家族传了四百多年,到此才算结束。
  所以有人就讲,明朝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南北朝。第三次南北朝,因为蒙古人他们被打跑了,他还控制着蒙古的草原,大沙漠,随时南下,所以说蒙古人分为鞑靼、瓦剌,威胁明朝的北疆。明朝中期,为防止蒙古而修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绵延一万多华里,折合六千多公里。现在我们一说长城就是山海关到嘉峪关,那山海关以东那会儿也是有长城的,可能大清入关之后就拆得差不多了。所以它不但防蒙古,长城还把建州女真挡在了关外,所以绵延一万多公里。
  这个长城,你得到的第一印象是明长城比起秦长城来更靠南,所以明皇朝为什么把皇城迁到北京来啊?天子戍边啊,皇上给你当警卫员来了,皇上来守大门。一般部队都集中在边境和首都,这多好啊,把首都搁边境上,所以部队全集中在边境,也就集中在首都了,一举多得嘛。所以当时的北京城三大营就拥有50万军队,三千营,神机营,五军营,光这三大营就占了明军总兵力的将近三分之一。它既能保卫京师,又能戍边边疆。你像北京吧,往北走不了就是长城了,昌平不就是长城?居庸关,那个八达岭算远的了,昌平就能看见了。那儿往北就是说蒙古人说来就来的地方了,所以明朝修这个长城很管用。
  与蒙古修好
  瓦剌骑兵打到了北京,瓦剌是蒙古的别部,后来势力逐渐发达起来,他是臣服于鞑靼的,但是后来势力强大起来了。瓦剌在 1453年,就是说明朝建立不到80年的时候,瓦剌骑兵南下。

Prev | Next
Pg.: 1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9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