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忽必烈正式定国的国名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他各取一个字就是大元。以前王朝的名字都是部落名,夏部落、商部落、周部落,到后来所有王朝的国号都是开国之君的官名,秦王当然建立秦国,汉王刘邦建立汉朝,魏王曹操当然就建立魏。再然后隋国公、唐国公、宋州节度使建立的朝代分别是隋唐宋。到了元,前朝是放羊的,怎么办呢?《易经》里面拿一个吧。以后大明、大清也和元差不多,明朝朱元璋从前是要饭的更别提了,清是前朝的酋长,所以基本上元明清三朝国号跟以前的取法不太一样。
12.岁岁年年狼相似 年年岁岁人不同
文丞相殉国
元朝建立,开始作为一个中原王朝存在,他的下一步就是进攻南宋。
蒙古灭宋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40多年。因为蒙古人还进行西征,另外江南丘陵密布、河湖汊港、也不利于蒙古骑兵的行动,加上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确有骨气,南宋人民不屈不挠可歌可泣地奋起反抗蒙古人野蛮的烧杀精神,抗暴一直持续了40多年。两宋的情况是“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北宋没有大将,南宋名将辈出,但是奸相一个接一个,一个赛一个奸,朝政糜烂不堪。当时的宋朝皇帝只有9岁,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谢氏执政,所以元军南下,太皇太后谢氏和全太后,还有小皇帝宋恭帝三宫被俘北上投降。这个时候临安城被围,朝廷发出诏旨要求天下起兵勤王。但各地观望,没法勤王,因为宋朝祖制是地方不得招兵。只有当时做知府的大宋状元文天祥,变卖家产,招募了1万多名民兵勤王,可到了临安,太后已经决定要投降了。
元朝要求以宰相奉降书传国玉玺去元营投降。宰相都溜了,正好文天祥来,所以太后非常高兴,你来了好,右丞相兼枢密使总揽大权,任务是递降书和传国玉玺。文天祥到了元营之后怒斥元军统帅伯颜背信弃义,说你别看现在狂,你把临安给占了,我朝还有江南广大地区,特别是岭南、海南,夏天气温32度你行吗?渡海你行吗?北人善骑马,南人善使舟,上船吐死你。所以你好说好商量,我割地赔款可以,但是你要保全我宗庙社稷。伯颜一看这兄弟够汉子,他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敢跟我来这个,行,你别回去了,就给扣下了,准备让他到元朝去做宰相。
当时忽必烈在上都,今天内蒙古的正蓝旗,所以三宫出降的时候就要押着这些人北上。行至镇江,文天祥在友人的掩护下脱险跑了,转战江南。陆秀夫和张世杰拥戴了一个11岁的小皇帝,颠簸死了,就又立了一个8岁的。等于宋朝末期有三个小皇帝,投降的那个9岁,立了一个11岁的挂了,又立了一个 8岁的。这个小王朝被赶到海上漂泊,称为行朝,而文天祥在陆地上领导居民抵抗。因为南方很难征服,忽必烈就命令元朝的汉人名将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率大军南下。张弘范跟张世杰是堂兄弟,但他是金国汉人,从来没出使过南宋,于是各为其主,他在广东击败了文天祥。文天祥兵败后服毒自尽,可惜毒是假药或者下雨受潮失效了,吃完没死成,被元军抢救了。元军说这个人看好,皇上点名要他,就把他押上战船去打张世杰的部队。张弘范让文天祥写劝降信,你们肯定没戏了,写封劝降信吧,文天祥写了著名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劝降没戏,就发动进攻,宋军全军覆没,宰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投海自尽。张世杰准备退往印尼、菲律宾,重整旗鼓反攻,不幸遇到台风遇难。文天祥在元军战船上亲眼目睹了祖国的灭亡,那种痛苦难以言表。张弘范得意扬扬在厓山那个地方立了一个碑, “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后来明朝建立,把碑上的文字刮了,写“宋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
文天祥被押到了大都,在经过南京的时候,曾经有一首《过金陵驿》:“草台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到了大都,一开始是钓鱼台国宾馆住着。但文天祥出身富贵,状元宰相锦衣玉食惯了,别来这一套,这我都吃过见过,坚决不降。不降怎么办?关土牢里,臭虫、蚊子、苍蝇,冬天结冰、夏天长毛,就是在今天东城区的府学胡同关了三年。三年里他写下著名的长诗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用历史上这些忠臣义士激励自己坚决不降。
最后元朝听说南宋移民要暴动,而且老打着文丞相的旗号暴动,因此忽必烈亲自出马,最后努了一把力,劝他投降。文天祥一身布衣就被带到了宫殿上,见了忽必烈之后只作了个揖,没有下跪,然后就背对着忽必烈坐在地上了。忽必烈很无奈,讪笑了一下,先生何求?但求速死!忽必烈一看他铁石心肠劝不动,于是下令在柴市处死文天祥。文天祥临终之时问刽子手,哪里是南方,刽子手指给他看,文天祥向南方拜了三拜,我事已了,你可以动手了。壮烈殉国。文天祥可以讲是孟子讲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这种完美人格的典型,是中国人儒家思想最好的实践者,这个人绝对应该是神。
元人不学好
1279年元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元朝统一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史籍记载元朝的疆域:东尽辽左,西及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汉族文人可能地理知识也不特别健全。北逾阴山,阴山在内蒙古,内蒙古一过再往北就到北极圈了,元朝的领土上你能看到北极熊吗?元帝国极盛的时候,大概有2千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解体前2240万的苏联。如果算上以俄罗斯为中心建立的金帐汗国,中亚新疆的察合台汗国和西亚的伊儿汗国,大概蒙古人占了4千万平方公里。这三大汗国后来跟元帝国本土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到第二代、第三代汗的时候就伊斯兰化了,肯定是被当地民族给同化的。元朝疆域的广阔表现在汉人到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注意,这不是双方交换场地。汉族人去边疆估计是被强制拆迁或者流放的,边疆各族迁进中原是因为中原好,我们打下天下就得坐天下。
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属于第一等,二等人叫色目人。色目人的意思不是说眼珠跟咱们不是一个色,是各色各目,包括钦察、唐兀、阿速、图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乞失迷共31种,可能也有同名重出或异译并存之误。后来规定,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马可波罗为什么做扬州的达鲁花赤,他一个外国人都能做扬州市委书记,因为他是色目人。汉人是第三等,就是原来的金统治区各族人。而原来的南宋统治区各族的人叫南人,南人就是第四等。
“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蒙古人扎死汉人,只需仗刑五十七下,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即可;汉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并断付正犯人家产,余人并征烧埋银。”南人不许习武、不许打猎,不许结社,汉人、南人组成的军队不得在长江以北驻扎,兵器是木头的,打仗的时候才给你发金属兵器。为防止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大肆搜刮民间兵器。汉人、南人民户所有的铁尺、铁骨朵、带刀子的铁柱杖,概皆没收;民间各庙宇中供神用的鞭、筒、枪、刀、弓箭、锣鼓、斧、钺等物,也均在被禁用之列;就连农家生产上用的铁禾叉也严以禁用。至元五年规定: 不成副的铠甲,“私藏全副铠甲者处死;私藏者杖五十七;私藏枪或刀弩者够十件之数的处死;私藏弓箭十副者处死”(每副弓一张,箭三十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将汉地及江南所拘弓箭兵器分为三等,下等的销毁,中等的赐近居蒙古人,上等的贮于库。
所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它如果像现在那些御用的历史学家吹嘘的那么好,他能90多年就灭亡吗?清朝吸取了他的教训,汉化程度就比他要高得多。忽必烈有点汉化,但也只是粗通汉语,忽必烈的儿子皇太子真金倾心汉化,但忽必烈老东西80多该死了还不死。所以汉族的儒臣们就着急,这些人就想了一个臭招,给忽必烈上书,你该退休了,让位给真金太子,真金太子身负人望。忽必烈宠信那些色目商人,这些人能敛财,而色目人又是汉族儒臣最看不起的,所以双方争的很激烈。忽必烈看到上书之后非常生气,把真金叫来痛骂了一顿,真金就被吓死了,他可能本来身体比较虚弱,皇上一骂就哽屁了。这样一来忽必烈更恨这些汉族儒臣,离间我们父子,还把我儿子吓死了。
真金的儿子铁木耳做了皇太孙,就是后来的元成宗。皇太孙也很恨这些儒臣,想想要不是你们给我爷爷写信让我爷爷退休,我爹至于给吓死吗?所以他也抗拒汉化,自从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后面的蒙古皇帝基本上连汉字都不认识,不会说汉语,整个是外国人统治中原。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镇守的这些达鲁花赤们也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
蒙古的史书上一举例子就是波斯怎么着,亚历山大大帝怎么着,因为他在征服中原之前,他已经接触了伊斯兰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所以就不会被儒家文明彻底征服。他不像辽金或者匈奴鲜卑,没见过别的,一进入中原,文明程度比我们高多了,得就你了,拜在你门下。蒙古人什么都见过,什么教都信,蒙古很多皇帝都是基督徒,觉得你中国也没比人家强太多。
短期大一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特点,除了汉蒙相互渗透之外,第二个是辽金时期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的融合,他们在元时被称为汉人。但是留在老家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还是没变,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了满族,契丹人可能发展成了达斡尔族。
第三个特点是,唐朝以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大量迁入中国,在我国定居。南宋的最后一任提举市舶司蒲寿庚,他就是阿拉伯人。在南宋做了30多年的提举市舶司,相当于南宋海关的关长。当时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他在那做市舶司30多年,富可敌国。元军南下时,南宋行朝招蒲寿庚起兵勤王,蒲寿庚带着钱投降了元朝。他知道我在宋朝是外国人,在元朝我是色目人,接着做市舶司,那钱就高了。蒲氏家族后来定居中国,发了大财。他们和汉蒙维吾尔通婚杂居就开始形成回族。因为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在中国被称为回教,所以信仰回教的民族就被称为回族。
第四,西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琉球(就是台湾),元朝管辖西藏的地方叫宣政院。所以西藏是在元朝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的,在唐朝可不是。有的说唐蕃会盟,我们嫁过去一个公主他的就是我们的了,那你干脆嫁日本去更好,每个国家嫁一个,统一世界。所以嫁人的办法不算,西藏在元朝开始才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这么广阔的领土怎么进行管辖,就得看元朝的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个机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唐宋时候的尚书省。那时候本来是三省,中书、尚书、门下,蒙古人不会玩,变成中书省专权,一省独担。当然中书省和宰相也不是一个,中书右丞相,中书左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左丞、右丞一大堆。枢密院是军事机关,这个是宋朝就开始设立了。御史台是检察机关,从秦朝起就有。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兼西藏自治区党委。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在地方施行行省制度,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元朝后来被农民起义给推翻了。
蒙古皇帝挺逗的。元朝一共12个皇帝,90年,清朝是12个皇帝,却将近300年。清入关之后270年10个皇帝,蒙古是90年12个皇帝,还不算前面那几个。这90年中,第一个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30年,最后一个皇帝顺帝妥懽帖睦尔30年,中间30年10个皇帝,平均3年一届,证明绝大多数都是非正常死亡。蒙古贵族内部倾轧得相当厉害,促使国家早亡。中国历史最黑暗的一页就翻过去了,当然明朝比他也强不了太多。
13.汉化未升级版本的下场
为人做嫁衣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科学技术发达。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的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后,有了新的特色。实际上除了蒙古人之外,前三个民族的文化跟中国几乎一样,宋朝人说:“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就是说这些人和汉族没区别。只有蒙古人90年之后又回草原了,以前放羊出来的,还回去放羊,白在中原待了这么多年,跟留学一样。
首先看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有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十一世纪中期,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然后传到了朝鲜日本和埃及欧洲。按照韩国人说是他们发明的,这个观点可以忽略。
指南针,宋代已经普遍使用。传说是黄帝战蚩尤的时候发明的,最起码祖冲之就造过指南车,所以指南针应该发明的很早了。宋代的航海上普遍使用。指南针13世纪传到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当年日本国遣唐的船没谱,就是因为它没指南针,找不着北,走丢到印度尼西亚或者西伯利亚去了。阿拉伯人来华要搭乘中国的船,回国也要搭乘中国船,因为中国的船有谱。如果中国最近三年没有去他国家的船,他就在这住三年,十年没有住十年。改朝换代了永远不去了,在中国定居吧。总比死在海上强得多,所以指南针的贡献是相当大的。
还有一个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南宋发明的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13世纪传入阿拉伯。这个突火枪的发明使作战进入了冷兵器、火药兵器并用的时代,到17世纪彻底进入火药兵器时代。蒙古大军当中有会造枪的工匠,在和阿拉伯打仗时发明了管形武器,射击武器。阿拉伯人学会了之后,在跟西班牙打仗的时候也使用了火枪。这是今天所有枪炮的直系祖先。
当西班牙守军发现阿拉伯人操纵一种管子状的东西时很惊讶,什么玩意儿,后来把大主教请来了,他说我来破解,这是他的巫术,挂上圣母马利亚的画像洒圣水。底下一开炮,城楼、主教、圣母马利亚都上天了。
欧洲人发现这个东西好使,开始玩,一玩就比咱们玩的好。鲁迅先生在今天那些愤青的眼里,应该是中国第一汉奸,鲁迅骂中国人那叫一狠,你说骂的对不对,你敢说哪句不对?所以愤青是最祸国殃民的,他们的爱国比卖国贼还要可怕。鲁迅先生讲, “洋人发明了火药做大炮。中国人发明火药驱鬼、做炮放烟花。”鸟巢的花,世界最先进吧。美国国庆都得进口放咱的花,因为咱做这个最漂亮。中国人发明指南针干嘛?看风水。不吉利这不能盖房,动土不宜,洋人则用它发现了航海新大陆。反过来,洋人拿鸦片治病,中国人拿它当饭吃。这一下祖宗给我们留下多少好的东西,你都学不会,尽走斜道,你说是祖宗无能还是子孙不孝。三大发明,这显然都是世界之最,所以奥运开幕式得展示中国古代的文明。此外,北宋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也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元朝的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郭守敬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他做了都水监。今天北京的京密引水渠的原理就是当年郭守敬提出来的。今天在积水潭地铁站一出来,有一片古建筑,那就是惠公祠,纪念郭守敬的,因为那会儿积水潭,包括通惠河都是郭守敬开凿的。元朝皇帝下圣旨准许官员70致仕,当官的70岁可以申请退休,括弧郭守敬除外。别人都可以70退休,郭守敬不能,所以郭守敬一直干到死在任上,在元朝历时几朝皇帝。他还创制了简仪和高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订《授时历》。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