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秦之初同桌的三位女举人,有两位年纪都非常大了,一位四十多岁,一位五十多岁,另外一个年纪跟秦之初相仿,面目还算清秀。三女都是眉目低垂,眼观鼻,鼻观心。在这样一个男性占了绝对多数的场合,她们三个都显得有些拘谨,唯恐被人指摘为轻佻。
整个豫州只有三名女举人,其他州省的情形也差不多是这样,千余年曾辉煌一时的女科取士,如今却没落至斯,不能不让人心生感叹。
与其他桌热火朝天的气氛不同,秦之初所在的这桌显得有些沉闷,三位女举人不用说了,从头到尾,连句话都没说,其他三位举人也都是闷葫芦,连屁都不放一个。
秦之初没话找话,三番两次挑起话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也就不再自讨没趣,他一边喝酒吃菜,一边打量着徐世森、萧蔚湶等人所在的那一桌,暗忖着该寻找什么样的机会,去结交一番那些最有可能金榜题名的举人们。
第22章 书童的问题
不止秦之初在关注徐世森、萧蔚湶等人,满大堂上百位举人都在关注着他们。他们就像是豫州的日月星辰,总是光芒四射,走到哪里,都是最吸引人眼球的一批人。
其实,能坐到那一座上,只是最有可能金榜题名罢了,不代表着他们一定能够跃龙门。每次会试,考前呼声高的,事后落榜的,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参加十次八次都无法金榜题名,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
所以正确的方式是要对这些金榜题名概率比较高的人,保持比较高的关注度,对其他人,也不能忽视。这就相当考验平日做人的人品了,那样目高于顶,习惯用鼻孔对着人的人,是无法获得比较大范围的认同的,当然,他们要是也实现了金榜题名的梦想,就不会有人计较他们的失礼之处了,别人反过来巴结他们还来不及呢。
受父亲影响,秦之初身上多少有些商贾气,习惯性的会盘算利益得失,他也养成了无时无刻不琢磨人的习惯。
这次进京,他最大的目的,无非是能够顺利的金榜题名,一甲、二甲,他是不敢想的,能够进三甲,他就谢天谢地了。只是那位致仕进士对他文章的评价,让他对这次的礼闱没有一点底,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倘若能够进入三甲榜单,得赐同进士出身,最多也就是外放做一个七品小官,这时候,他就需要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大的靠山,以便日后能够升官。
在进京的路上,秦之初选中了韩青石,只可惜韩青石只是韩国公府上一个庶出的子嗣,究竟能够帮到他多少,他是一点把握都没有。所以他还需要再在别的人身上押注,萧蔚湶素有才名,金榜题名进入一甲的可能极大,一定要想方设法和结交才成。
这场以欢迎秦之初为主题的宴会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期间众人高谈阔论,秦之初暗中观察,从中挑选着值得交往的人选。
等到宴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徐世森这个组织者总算是想起了秦之初,“各位兄台,距离礼闱没有多长时间了,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争取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秦兄,你来的太晚了,就更要抓紧了。”
秦之初连声称是,他还要在豫州会馆常住一段时间,明白和徐世森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宴会结束,举人们四散而去,秦之初刚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徐世森又来拜访,“秦兄,我见你只身而来,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这可不行,实在是有失体面。身为举人,身边怎么能够没有服侍的人呢?你的书童呢?”
秦之初苦笑一声,把他在香吾山的那场劫难简单的说了说,徐世森瞪大了眼睛,长吁短叹,“早就知道香吾山贼寇出没了,我多次向藩台大人上书,请藩台大人派兵围剿,却一直没有什么成效。这一次,差点害了秦兄,我之罪过也,回头,我一定要再次向藩台大人上书,恳请返台大人重视这件事。”
秦之初根本不相信徐世森跟豫州的承宣布政使大人熟到这种程度,不过面上却显得十分的信服,“徐兄,我那书童跟随我多年,这次为了保护我,不幸遇难,我心甚痛。如果徐兄真的能够说动藩台大人用兵,在下实是感激不尽呀。”
徐世森大包大揽道:“这点小事,包在我的身上。对了,秦兄,你这次离家进京,路上遭遇如此磨难,我看你有必要写一份家书回家,报个平安。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我可以保证这份家书一定能够在十天之内,送到你父母手中。”
秦之初确实有写信报平安的念头,只是一直找不到送信的渠道,徐世森的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连忙磨墨提笔,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吹干墨迹,装在信封中,郑而重之地交给了徐世森,“徐兄,拜托了。”
“些许小事,秦兄就放心交给我吧。”徐世森把信放到了自己的袖袋里,又道:“书童的事,秦兄还是要重视起来,现在住在咱们豫州会馆的两百多个举人中,只有你一个人没有书童,这事你可要注意呀,一个不好,大家伙会看轻你的。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
书童是贴身之人,怎么可能使用外人。秦之初连忙婉拒道:“小弟已经有不少麻烦到徐兄的地方了,这件事,我还是自己解决吧,明天我就去一趟人市,买一个书童回来。”
徐世森也就是随便说说,在礼闱之前,他花了不少力气做这种事情,在豫州会馆入住的举人,最有希望金榜题名的人,是他重点结交的对象。秦之初虽然没有萧蔚湶名气大,但是在豫北府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举人了,有金榜题名的可能,为此,徐世森才再三示好。
只是严格来讲,徐世森不是特别看好秦之初,要不然的话,他就直接带着书童上门了,那里还会这么啰嗦。
徐世森又跟秦之初说了会儿话,便离开了。送走徐世森,秦之初关好门窗,靠在被子上,把那方青铜残印拿了出来,把玩起来。
在白虎山的经历,使得他确信青铜残印是一个难得的宝贝,他一个原本柔弱的书生,能够在白虎山大发神威,救回来国公夫人,青铜残印在其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青铜残印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又如何把它的神奇作用发挥出来,秦之初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端详了半天,秦之初还是一无所获,他叹了口气,将青铜残印掖到衣服里面。盘腿坐好,五心朝天,又开始修炼起《成仙大法》来。
《成仙大法》能不能成仙,他不知道,不过按照上面的方法打坐,可以快速的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自从得到《成仙大法》之后,秦之初基本上就不睡觉了,改而打坐。
很快,秦之初进入到了那种玄之又玄的入定状态,又是无尽的黑暗。只是让秦之初没想到的是打坐了一个晚上,连一丝天地灵气都没有吸纳到,京城的天地灵气似乎消耗干净了一般。
第二天一大早,秦之初结束了打坐,精神抖擞地从床上跳了下来,他拿着盆到外面打水,门一开,就听到外面有朗朗的读书声,院子里面已经有人捧着书早读起来,在其他几个房间中,也有人在挑灯苦读的身影。
净完面后,秦之初到豫州会馆的酒楼中吃了一份简单的早餐,半斤油条、一碗豆浆外加一个茶叶蛋,这就是豫州会馆为入住的举人们提供的免费早餐,简单而又营养,填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想吃鱼肉的话,就得自己掏钱了。
秦之初现在已经没有多少银子了,他曾经还盼着能够在蒙面人首领身上摸到的那些东西中,找到几张银票出来,却没想到蒙面人首领比他还穷,一文钱都没有找到,那些东西也让他全都给了韩青石,说不定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既然囊中羞涩,那么为数不多的银子一定要省着花才行。
秦之初向豫州会馆的小二打听了一下京城人市的情况,小二告诉他,京城最大的人市在骡马市大街,那里是骡马等牲口还有奴婢的官办指定交易地点,京城富贵之人想买家奴,基本上都是去那里。另外,在京城,还有几个小型的人市,那里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良莠难分,还有专门以买卖奴婢做诱饵,设下陷阱,坑害买主的勾当发生。
骡马市大街距离豫州会馆有些远,秦之初盘算了一下,一来一往,差不多就是一天时间,现在时间宝贵,他可浪费不起。于是在小二的推荐之下,他选了一个距离豫州会馆比较近,口碑又一直不错的小型人市。
所谓人市,就是人口买卖的市场。大周王朝对人口买卖,有着诸多的规定,禁止大规模的人口买卖,禁止卖良为贱,买卖的程序有着严格的规定,还有什么样的人家能够拥有多少家奴都是有着规定的。
相对来讲,官府对这一块控制的一直都比较严,秦之初的家不算特别有钱,却也有五六个家奴,看家护院,洗衣做饭,都是他们在做。陪同入京的书童还有壮仆,都是他家的家奴,对买卖人口,他并没有什么心理抵触的情绪。
秦之初按照小二的指点,找到了小二所说的人市。这里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名叫皇城南边街,巷子的东口,有一个茶馆,里面摆放着二三十幅桌椅,这里就是在这一片比较有名的人市了。
这个茶馆是人口买卖的牙行开的,他们除了做奴仆买卖的生意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作为中介,将一些中青年妇女介绍给有需要的人家做奶妈、老妈子什么的。奴仆买卖只是他们附带做的一桩生意。
秦之初过来的时候,就见茶馆里面坐着不少位妇女,神色各异地喝着劣质的茶叶,朝着茶馆外面张望着,等着人雇佣。
秦之初的目标不是他们,而是在茶馆门口站着的那几个少男少女。
第23章 玉玲
在茶馆外面,门口两边,有五六个少年站在路边,他们衣衫褴褛,头上插着草标,以是售卖。这些本该是享受着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少年,此时眼眸中流露出的是无尽的迷茫和恐惧。
每一个被插标售卖的少年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秦之初却无意去了解,毕竟他只不过是个举人,能力有限,没有办法改变什么,他能做的就是善待他选中的书童。
守在茶馆门口的牙侩眼光十分毒辣,一见秦之初在仔细打量着那几个少年,就猜到了他要干什么。牙侩等到秦之初把每一个少年都看完之后,这才点头哈腰地走了过去,“这位爷,一看你就像是个读书人,你是想选一个书童?”
秦之初点点头,“你是这里的牙侩?我身边确实少了一个书童。你给我说说他们几个的情况。”
“好嘞。”牙侩应了一声,熟练地介绍了起来,他先指着站在最边上的半大少男,这个孩子是这几个待卖的少年中,个子最高的一个,“这位爷,这个叫应如龙,他爹原来是个京城的小官,也算是书香门第了。
你也知道京中公侯如云,他爹也就是个七品芝麻官,算得了什么,夹着尾巴做人就是了,偏偏他得罪了一位贵公子,让人家寻了他一个错,逼得他家破人亡,全家的娘们还有公子小姐全都发配为奴。这个应如龙倒是识文断字,就是心高气傲,不服管束,先后已经换过几个主人了。
我问过他,他说要找个值得他效忠的主子,我一看你温文尔雅,气质高贵,一定能够降服这个应如龙。跟别人,我都是要二十两银子,你要是选他,咱们交给朋友,我只要你十两。”
牙侩透露出来的情况让秦之初暗暗心惊,在地方上,七品知县那就是土皇帝一般,平民百姓谁不敬仰,谁敢轻视?但是在京中,就是这样一个七品官,说没就没了,家破人亡,儿女为奴,由此可见官场之凶险,比遇上山贼水寇更甚。
秦之初仔细的看了看应如龙,他发现应如龙裸露在外的肌肤上有多条鞭痕,有的很陈旧,是旧伤,有的却还泛着红色,应该是不久之前,刚让人鞭打过。
“少爷,选我吧,我一定会好好地尽书童的责任的。”应如龙灰暗的眸子中闪过一道亮光,希冀地看着秦之初。
“下一个。”秦之初摇了摇头,这个应如龙不像是能够安分守己的主儿,秦之初大考在即,可没有太多的精力花费在调教书童上面。
应如龙眸子一黯,头低了下来,谁也没有看到他垂首时,眸子里面闪过的那一抹不甘和仇视。
牙侩又向秦之初介绍了几个,却没有一个能够让秦之初中意的,书童是身边的贴己人,眼缘非常的重要,没眼缘,任由牙侩说的天花乱坠,秦之初也不会心动的。况且,秦之初身上可没有几两银子,能省一点是一点,贵的,他可买不起。
牙侩以前遇到过比秦之初还要挑剔百倍的顾客,倒也颇有耐心,并无任何不耐烦的表情流露出来,他指着最后一个,“这位爷,这就是我们这里最后一个货了。她是个丫头,是一个朋友转卖给我的,据说她爹娘都死了,你要是要,我便宜卖给你,只要你六两银子。”
这个头上插着草标的小女孩,衣衫褴褛,整个人脏乎乎的,看起来,十分的柔弱,她的身高还没到秦之初的胸口,面黄肌肉,头发枯黄,脸上脏兮兮的,一双大眼睛没有一丁点的光彩。
当秦之初看向她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声如蚊呐,可怜兮兮地说道:“哥哥,我饿。”
短短四个字,秦之初心中最柔弱的一块被触动,他蹲在小女孩面前,把她头上的草标摘掉,柔声道:“别怕,一会儿哥哥带你去吃饭。牙侩,我就要她了。”
牙侩大喜,他还以为今天做不成这单生意呢,他连忙从怀中掏出来一沓子卖身契,从中把小女孩的选出来,“这位爷,咱们到茶馆里面,办一下手续吧。”
秦之初拉着小女孩的手,进了茶馆,牙侩先给秦之初上了一杯茶,又打发人去把质人请来。工夫不大,一个身着员外服,挺着一个大肚子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就是官府委派的质人,专门负责皇城南边街一带的奴仆、牛马、器物等买卖的管理,代表着官府。
牙侩那里有现成的卖身契范本,他问了问秦之初的名号,提笔把卖身契写好。然后交给秦之初,“秦爷,你看一下,如果没错的话,你就在这里写上你的名字。”
秦之初接过卖身契,只见上面写着:“立当子文书人李大海,今因使用无措,自愿将亲生次女名唤玉玲,年十二岁,出当于秦名下为仆,当受钞银六两整,其银当日收足,其女随即过门任凭更名使唤。官定以贰十六岁为期,备原价取赎。如有走失俱系原媒亲父寻还。倘有天行时气,各安天命,系身情愿,并无异说。恐口无凭,立当文书存照。”
李大海是牙侩的名字,在这份卖身契中,自认是那个小女孩,也就是李玉玲的父亲,这样的现象在牙行之中,十分的普遍,是行业惯例。官府也是默许的。
秦之初验看再三,确认无误,提笔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质人作为见证人,也写了自己的名字,用了印。
秦之初把六两银子给了牙侩,又取了一两二钱银子给了质人,这是缴纳的契税和管理费,或许还有质人自己添加的好处费。
牙侩对李玉玲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秦爷的人了,一定要尽到奴婢的责任,服侍好秦爷,手脚勤快点,有点眼力,有什么活抢着干,不要惹秦爷生气,知道吗?”
李玉玲怯生生地点点头,“知道了。”
秦之初把卖身契收好,对李玉玲说道:“跟我走吧。”他抬腿朝茶馆外面走去,李玉玲连忙跟上。
走了没多远,秦之初看到路边有个买粥的摊子,便走了过去,要了一碗粥,一个馒头,还有一碟咸菜,推到了李玉玲的面前,“吃吧。等到吃完后,我再带你去买一身旧衣服。”
“谢谢哥哥。”李玉玲把碗抱在怀中,抓着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第24章 千草堂
就在秦之初带着李玉玲吃饭的时候,位于皇城南边街的那个牙行又迎来了一个客人。那是一个道士,头戴紫云观,身着杏黄色八卦道袍,脚蹬黑色云头履,面如冠玉,颌下三缕长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那道士原本只是路过,当他走到南边街巷口的时候,无意识地往茶馆方向扫了一眼,蓦地停了下来,他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站在茶馆门口的几个少年,脸上露出几分慎重之色。
道士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站在了应如龙的面前,抓住了他的手腕。应如龙本能地排斥这道士的行为,他往回收手,却感到自己的手好像是被钳子夹住了一般。
牙侩注意到这边的动静,“道爷,你这是干什么?是要在我这里买货吗?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