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干了几年就想着去唱片公司、电影公司、电视台,给各色企业做策划、给二流广告公司写文案、给三流明星当经纪人、给畅销书作家当枪手、帮小出版社卖书号,或者帮地头不熟的过江龙打电话找人约饭局。
  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上班族想当记者,原因是“因为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世界,很有挑战性”。世界越大就越有挑战性。
  
  最讨人嫌的职业:置业顾问
  提名:保险经纪、传销人员
  在地产中介的名片上一般都印着“置业顾问”这个头衔,但不管你最后有没有置业,他一定会把你“顾问”到烦。只要你留过一次电话,那么未来半年到一年内,你是不会清静的,他关心你的收入、工作单位、家庭状况、心理需求、身体状况,他帮你分析国家政策、市场行情、卖方心理,他安慰你、同情你、鼓励你、支持你,他拍胸脯帮你搞定,他耸耸肩爱莫能助,这个世界所有的角色和表情他那里应有尽有。最可怕的是,他们会把你的电话“资源共享”给另外的置业顾问、保险经纪、装修公司、股票专家、宽带服务商、纯净水配送站……
  
  最金饭碗的职业:公务员
  提名:垄断国企职员、教师
  公务员说自己压力很大,因为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比一般群体强烈,因为工资每年都会按照通胀比例递增,因为他们居然也开始要引入淘汰机制了,因为全国人民都参加的社保医保他们不参加——他们走另外一条路,例如医疗费用报销80%~90%。因为会面临人际关系压力导致精神紧张或压抑,因为还要面对各种应酬、酒宴,这些都会导致重大疾病的发生。
  这样说起来,压力最大的职业倒不如说是最金饭碗的职业。公务员这个职业,至少不用担心可持续发展和CPI指数。
  
  最暴利的职业:房地产老板
  提名:煤老板、基金经理
  一个房地产企业一天之内可以创造两个神话: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的市值老大和内地新首富。40位最富之人里可以有15位是房地产开发商(2007《福布斯》亚洲版“中国40富豪榜”),十大富豪里有8位是搞房地产的(2007胡润百富榜)。
  当全中国所有人都在倾家荡产买房的时候,房地产老板怎能不成为最暴利的职业。
  
  最有话语权的职业:政府官员
  提名:幼儿园教师、记者
  听证会是一个彰显话语权的伟大发明。那么,谁来决定一个听证会的召开与否、范围大小、结果如何?
  当然是官员。官员,或者说高级公务员,是一个特殊而有趣的职业。从理论上讲,他们不过是行政管理人员,是诸多职业中的一种。但是,他们拥有着一种影响别人生活的隐性力量,他们的工作就是安排我们的生活。
  官员们把话语权悄悄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设置议程的权力,通过审批、资助、设立等等方式,把话语权转化为执行力。所以,有的听证会召开了,有的没有,有的人在听证会上发言了,有的没有,但最后结果都是你的生活被改变了,官员们的话语得到体现了。
  
  最口水的职业:成功学讲师
  提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电台主持人
  可以没有讲台、可以没有PPT、可以没有麦克风,但绝不能不说话,成功学讲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可以把正确的废话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修辞、不同的比喻、不同的感情色彩、辅以不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场景、不重样地讲上两千多遍。你还涕泪交加地感谢他们,认为他们给你指明了人生正道。
  他们就是靠嘴混饭吃的,不说话毋宁死。
  
  最受人非议的职业:医生
  提名:警察、保安
  SARS的时候,医生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多少赞歌、雕像、报告文学、新闻纪实歌颂着白衣天使。而就在之前,医生还被人骂为黑心,而之后,医生又依然成为灰色收入、态度恶劣、吃回扣等等负面评价的代名词。当然,本质上讲,这不是医生的错。医生是医疗环节上直接面对大众的最后一环,某种程度上,他们成了医疗环节所有错误的最后承受者。“齐二药事件”、“欣氟事件”,这些本来是药品环节的问题,最后被医生有意无意放大并最终承受了下来。
  这就是像击鼓传花,每个人都在传,卫生部在反思、药监局在整改、医院在改革,但医生这个职业却永远受非议。
  
  最容易潜规则的职业:导演
  提名:研究生导师、经纪公司老板
  所有的导演,不管长没长着大胡子,不管事实怎样,近几年来他们的职业表现都被普遍认为是最有能力进行潜规则的职业。
  在老百姓的眼里,娱乐圈不就那么回事,导演和演员不就那么回事。所以,演员出来威胁是一回事,导演出来叫屈是另一回事;明星声称自己是清白的是一回事,导演被莫名其妙拿下消失了又是一回事。
  
  最具欺骗性的职业:天气预报员
  提名:股评家、艺人
  没有哪个职业比尼古拉斯·凯奇在《天气预报员》中扮演的那个天气预报员更郁闷的了,工作枯燥乏味、看不到未来前途、每天对着绿幕装腔作势。
  在我国,未来2~3天的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可以达到70%~80%,从科学角度讲这已经是很高了,要知道,美国对暴雨预报也只有25%的准确率。当然了,日日出行的市民们总是不满足,他们要求天气预报准确到每天头顶上出现的每片云彩。
  有句开玩笑的话说,天气预报员每天都在对着全国人民撒谎。不过,他的伤害度总要小于股评家。
  
  最靠外形吃饭的职业:健身教练
  提名:艺人、空姐
  所有第一次去健身房的小白领面对“你想选哪个私人教练?”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都会对着展示栏比较良久,然后指着最壮硕的那个照片说:“我要这个。”
  虽然健身教练这项职业已经迈入了科技化、高学历化的门槛,但健身教练和学员们都知道,外形是直接决定第一印象的要素。学员虽然也关心教练的学识,但他们更崇拜和信任6块腹肌。教练们抽空也要补充蛋白粉或能量特餐,但更多时候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形体,这是这项职业的敲门砖,所有的知识和讲解都只能在学员看中了你的肱二头肌之后才发挥作用。
  
  最日夜颠倒的职业:广告人
  提名:传媒人
  半夜3点,所有还亮着灯的写字楼窗口里有一大半都是广告公司。下午3点,刚刚起床拿着提案夹出门打车的,也有一大半是广告人员。熬夜做提案,因为广告主第二天就要看;提案会上被毙了,继续熬夜做提案。做这一行就意味着永远熬夜,因为随时要提案、投标、比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头天晚上有没有熬夜的基础上。
  彼得·梅尔是广告人,最后他逃到了普罗旺斯;而中国广告人的心愿是,多熬几个夜就可以去普罗旺斯住几天了。
  然后呢?然后回来接着熬。
  
  最疲于奔命的职业:导游
  提名:出租车司机、快递员
  导游永远在路上,因为不在路上就意味着没钱拿。导游永远没有节假日,因为节假日大家都在旅游,导游必须工作。听上去导游这份工作好像挺惬意,永远都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实际上这地方他已经来过两百多次了,每次都得在同一个地方吃饭、在同一个地方住、走同一条路,在同一个景点、同一角度把讲了两百多遍的话一字不差地再讲一遍,接受游客们两百多遍几乎一样的感叹、玩笑、套近乎、争吵、算账……实在是最疲劳,也是最奔命的工作。
  (李奇摘自《新周刊》)
  





首页-&gt2008年第1期

休戚相关

作者:佚 名




  一个商人交给老婆一项任务:每逢他做了赔本生意,就把房子布置得灯火通明。相反,如果他做了赚钱的生意,就只许点一支蜡烛。“如果我赔了本,其他人也该生气才是。”他说,“他们会生气地看到我家灯火辉煌的。”
  他接着说:“如果我赚了钱,我要让旁人陪我高兴。因为他们会认为我日子过得很糟,连一些蜡烛也买不起,这样,他们就会高兴的。”
  (兰小英摘自《山西晚报》2007年11月23日)
  





首页-&gt2008年第1期

恰到好处的职场距离

作者:孙慧燕




  职场中,如果你能够掌握恰到好处的远近距离,做到举止得体,不仅能为自己带来好人缘,更可借此开辟出职场的新局面。
  
  0.5米~1米
  和同事相处,是介于近距离与远距离之间的0.5米~1米。职场中,与同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既可以勾肩搭背地一起去共进午餐,同时又有着保护各自生活隐私的意识。所以在与同事交往时选择0.5米~1米,既可以带来彼此间朝夕相处的融洽与亲近感,又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
  
  1.5米
  如果你是新上任的部门领导,免不了要经历与下属谈话、布置工作任务的场面,那么1.5米的距离最适合不过了,
  因为这既可以增加领导的威严,又不至于产生过于疏远的冷漠感。
  
  3米
  通常情况下,领导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喜欢选用体积较大的办公桌,2米左右比较常见,所以当你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在有办公桌间隔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距离,距领导3米左右将会是比较合适的位置,能够显示出你对他的尊敬。
  
  3米~3.5米
  企业与企业间,甚至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会晤、谈判,往往都会以一桌之隔来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增加一些庄重的气氛,同时也给各自一个相对宽松的发挥空间,来充分展现自己。3米~3.5米是比较恰当的距离。
  
  4米
  这个距离将会是面试场合下不错的选择,既可以让整体氛围严肃、正式,也不会影响到问答时的声音清晰度,而且还可以与面试者有适当的眼神交流。
  (张云摘自《伊媚》)
  





首页-&gt2008年第1期

更吸引人的

作者:侯旦丁




  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学校选择了一处地点,决定修建一座体育馆。消息传出,立即引起教授们的反对。学校很开明,看到大家都反对,就又痛快地将计划取消了。
  那么教授们为什么要抵制这项计划呢?原来拟建的体育馆位于校园内的华盛顿湖畔。一旦建成,教授们就无法从教职工餐厅里欣赏到窗外美丽的湖光山色了。而学校为什么对教授们的反对答应得这么痛快呢?原来这跟教授们的薪酬水平有关。
  与美国大学的平均水平相比,华盛顿大学教授们能拿到手的钞票足足要低20%。很多教授完全有机会到别的学校去任教,他们之所以没有离开,是出于留恋西雅图的美景。西雅图位于北太平洋西岸,华盛顿湖等大大小小的水域星罗棋布,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看到美洲最高的雪山——雷尼尔山,开车出去还可以看到一息尚存的圣海伦火山。
  为了这美妙的自然环境而牺牲更高的收入,这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的教授们戏称为“雷尼尔效应”。换句话说,华盛顿大学教授们的工资,80%是用美元支付的,还有20%却是由美好的环境支付的。
  “雷尼尔效应”告诉我们,当社会已经相当富裕的时候,仅仅增加收入已经不能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了。个人的舒适度、文化的认同也必须受到重视。
  (石景琼摘自《大科技》)
  





首页-&gt2008年第1期

人性的触摸

作者:佚 名




  玛米·亚当斯总是去当地的一个邮政支局寄信或者买邮票,因为那里的职员对人又亲切又和蔼。
  一年的圣诞节前,玛米又去那个邮局买邮票。那天的人特别多,队伍排得特别长。有人告诉玛米不必排队,因为大厅里有一台售票机。
  “我知道,”玛米说,“但售票机不会询问我关节炎的情况。”
  亲切和蔼的关心可以让一个患关节炎的顾客宁愿付出排长队的代价。
  (尘埃摘)
  





首页-&gt2008年第1期

人贪吃是为寻求愉悦

作者:石 纪




  西班牙厌食症和暴食症防治中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人无节制地贪吃不是因饥饿所致,而是为了寻求生理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现在,冰箱在家庭普及,超市的规模扩大了一倍。西班牙萨拉戈萨市医院精神病学医生佩德罗·曼努埃尔解释说:“胡吃海喝的风气助长了饮食的附属目标,即吃东西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寻求愉悦。”
  通常新生儿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吃下第一口食物,当饥饿感消失时,婴儿会感受到极大愉悦,这种愉悦和母亲温馨的体味以及残留在舌尖上的食物味道和触觉联系在一起,于是食物和享受的感觉就永远地留在了记忆中。
  为什么人们想吃东西时会选择吃好吃的糕点、糖果而不是水果呢?根据研究,人在真正饥饿状态下爱吃咸味食品或乳制品,在悲伤和焦虑状态下则偏爱甜食。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肯特·贝里奇说:“抑郁会刺激大脑中的激素机制,促使人们过量吃喝。”实验显示,对老鼠注射大剂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与抑郁症有关)会令老鼠对糖的嗜好增强3倍。此外,大脑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减弱人对诱惑的抵抗力。
  心理学家解释说,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例如快餐,会刺激大脑产生愉悦物质。因此比萨饼、饮料、薯片和热狗才令人嘴馋。
  (晴朗摘自《海口晚报》2007年11月21日)
  





首页-&gt2008年第1期

一个人的小镇

作者:佚 名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莫诺维镇是地球上最袖珍的小镇,全镇总人口只有1人。作为该镇惟一一位居民和镇长,现年73岁的埃尔希·爱勒同时兼任清洁工、税务员、警长和守墓人。
  自从35年前与丈夫来此定居之后,埃尔希便再也没有离开莫诺维镇。别看莫诺维镇规模虽小,它却是于1906年在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注册认可的行政单位。36年前,埃尔希和丈夫卢迪从附近拥有200名居民的林奇镇搬来时,莫诺维镇还算“人丁兴旺”,全镇共有居民25人。可是随着时光变迁,由于居民自然死亡或者远走异乡,莫诺维镇上的人口逐渐减少。到了1996年,爱勒夫妇和另一位居民就成了小镇“硕果仅存”的常住人口。
  如今的莫诺维镇一片衰败荒凉景象:一条马路将小镇一分为二,道路两旁是锈迹斑斑的汽车和卡车,破烂不堪的房屋随风飘摇。自从1971年起,埃尔希夫妇住进一辆带有三间卧室的房车之后,便再也没有搬过家。三年前,丈夫卢迪因患癌症去世,成为寡妇的埃尔希却决定继续驻留,独自经营一个木屋酒馆。
  小酒馆周围惟一可以居住的建筑是一间低矮的白色铁皮屋,原来这是镇上惟一一家图书馆,里面收藏着约5000册图书。作为前任莫诺维镇镇长,卢迪生前一个愿望便是拥有小镇自己的图书馆,可惜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卢迪去世5个月之后,妻子埃尔希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收集到5000册二手书籍,总算了却了亡夫的遗愿。
  埃尔希如今是镇上最有权势的人——镇长。

Prev | Next
Pg.: 1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47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