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任何人也不可能同他一起学真经,因为他已达到了清静无为的境界了。

于是,他离开了王宫,这次是永远地离开了。从那时起,他居住在鹿园,
在那里向信徒们讲解新经。他过去的信徒又回到了他的身边,不久,他的父
亲、妻子和儿子也来到了他的身边。
佛过了 45 年堪称楷模的修行生活,讲经不倦,然后去世了,登上了尼尔
瓦那天国,那是一个无知无觉、无苦无乐的境界。

佛和大象

当佛在森林中修行的时候,一次遇见一头小象,因为它和母亲失散了,
便漫无目标地在森林里逛来逛去。佛逮住了这头小象,并非常爱它,精心地
饲养它,使它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象。
悉达多有了一头像一座小山一样大的象,这件事传遍了全世界,甚至天
神因陀罗本人也想看一看这头大象,他冥思苦想,煞费心机,想得到这头象。
因陀罗想出了得到这头大象的最好办法。他扮成一个叫德里塔拉桑德拉
的有权有势的国王的模样儿,装作散步偶然来到了悉达多修行的地方,出于
好奇心要看一看大象。这位国王对佛悉达多说,他非常爱象,因此,他要得
到佛那头巨大而美丽的象。说话间,仆人们也不等佛点头表示同意,便跑过
去拉过来那头大象。
但是,佛对因陀罗说,他非常需要这头大象。它为他做许多事,它保护
他免遭凶猛野兽的袭击,为他驮柴运水。它不仅像仆人一样能干细微的小事,
而且能干众多的人才能干的大事。因陀罗表示要用牛、金子和珍宝来换取大
象,他对佛说,他不能让这头神圣的大象干不符合它身份的事,它只能用来
驮着他这位权威并重的国王。
佛勃然大怒,对因陀罗说,他不仅不把大象送给他,而且如果他用强力
抢走,他要跟在后边,无论把它带到他的王国,还是带到不信教的被称做雅
玛的国家去,他都将在适当的时候把大象夺回来。
国王听了这番话,装出很惊愕的样子大喊大叫起来:
“你敢到那些罪恶多端的不信教的国家去吗?”
悉达多回答说:
“当然敢。那是弱者战胜强者的地方。它需要我传教。”
于是国王又说,他可以沿着通往雅玛天堂的路,走上更高的一个地方。
佛说,他为了救回大象,可以跟他到更高更远的国家去。国王不甘示弱,又
固执地说:
“你是收不回来的,你追不上我。我可以到你只能靠想象达到的那样高
的地方去。”
然而,佛也不示弱:
“就是你到了梅鲁山顶,我也要追上你。那座山上绿树成荫,鲜花如簇,
天堂里的诸神歌声相闻,不算不高吧!”
他们争论得愈来愈激烈。每次国王想象出天上一个非常高的国家时,佛
总是说为了收回大象他一定去。
最后,国王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终于说出了要到最高的住宅,也就是他
的住宅布拉赫玛。
到了这个地方,就再也没有比它更高的国家了。这时,佛好像拨开了眼
前的迷雾,突然认出了眼前的谈话人。

“噢,因陀罗!现在我才知道你是那位变成各种模样,使人真假难辨,
不停地在全世界游荡的天神。我不识尊颜,原谅我对你不够尊重,这应归咎
于我的无知和狂妄。”
天神满意地微微一笑,对悉达多说,他的表现使他很高兴,因此,他可
以提出来希望得到什么,都可以得到满足。佛请求不要带走他的大象。
因陀罗极其慈悲地看着他说:
“你看,”他一边指着靠近佛的低着头的大象,一边说道:“因为你是
他真正的主人,它很尊敬你。所以,它将留在你在身边,你们将会非常幸福。”
因此,悉达多才能永远与那头奇异的大象为伴。

大胜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南瞻部洲共有四个国王,其中之一名叫“桀贪”。这个
国王横行霸道、倒行逆施,不用正法治理国家,结果搞得全国鸡犬不宁,民
怨沸腾。全国的大臣、百姓个个痛恨桀贪王的所作所为,大家聚集在一起,
商议道:“让我们每家各出一人,个个手持武器去找这个坏国王。告诉他,
他的倒行逆施已使全国人民忍无可忍。如果他主动离开这个国家,那还罢了;
否则,我们就杀了他!”这消息传到桀贪王那儿,桀贪王吓得浑身打战,汗
毛直竖。他连忙赶着马车,落荒而去。一个人在野外吃没有吃的,穿没有穿
的,走投无路,只好靠采摘些野生的香草,编织成各种东西,当街叫卖,赖
以度日。
桀贪王逃走后,大臣、百姓便推举桀贪王的弟弟登上了王位。桀贪王的
弟弟能够用正法治理国家,从不冤枉一个无辜的百姓,国家也就渐渐安定了
下来。
桀贪王听到弟弟登上王位的消息十分高兴。心想:“我可以向弟弟写封
信,讲讲我目前的情况。如果他可怜我,赏我点什么,我也就可以不再挨饿
受冻了。”想罢,便给他弟弟写了一封奏章,要求弟弟赐给他一个小村庄。
桀贪王的弟弟接到他的信,觉得哥哥也挺可怜,便答应了他的要求,赐给了
他一个小村庄。
桀贪王得到了这个村庄,衣食都有了保证,非常高兴。回想起以前当国
王、失国、在野外过的种种穷苦生活,他很后悔。悔恨自己当初不该那么胡
作非为,因此,下决心痛改前非,好好对待和治理本村的百姓。这样,在他
的努力下,这个村就日益富足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桀贪王又向弟弟上书,
请求再赐给自己一个村庄。他弟弟又答应了。就这样,他要了一个村庄又一
个村庄,手下统治的村庄由四五个到十来个,又增加到一百来个,进而增加
到五百个。桀贪王还是不满足,又写信给弟弟,要求弟弟把半个王国割给自
己。他弟弟也答应了。桀贪王统治的地区虽一天天扩大,但他仍能小心谨慎
地用正法来统治国家,所以国家被治理得很好。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桀贪王对只统治半个国家越来越不满足,一心想收
复原来的王国,就发兵攻打弟弟。战争中他果然得胜,夺回了另半个王国。
这时桀贪王就更加趾高气扬了,他想:“统治一个国家没什么了不起,我何
不把南瞻部洲的那三个国家也夺过来呢?”便又点派军队,攻入其他国家。
不久,一个、两个、三个,南瞻部洲的所有国家都被他占领了。真是“四海
之内,莫非王土”。桀贪王洋洋自得,便改名自称“大胜王”,抖擞起精神,

把整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天帝释知道了这些情况,想试探一下,看看大胜王是否已满足了。便化
身为一个小婆罗门,一手持着金手杖,一手拿着金水瓶,披散着头发,来到
大胜王的宫殿面前,要求接见。守门人忙去报告大胜王:“门前来了一个名
叫驹夷的婆罗门,想求见大王。”大胜王吩咐:“请他进来。”
驹夷进来后,与大胜王相互致敬,然后告诉大胜王说:“我是从海外来
的。海那边有一个国家,土地广袤肥沃,人民殷实富足,盛产各种珠宝。大
王完全可以把它夺过来。只不知大王是否想得到这个国家?”大胜王一听,
高兴极了。心想:“我正为已没有土地可供我侵占而发愁呢,这真是太好了!”
忙说:“我非常想攻占这个国家。”驹夷说:“那么请大王准备好船只,点
齐兵马。七天之后,我来带队引路。”说完就走了。
驹夷走后,大胜王征集船只,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到了第七天,一切
都准备就绪了,可就是不见驹夷到来。从早晨一直等到晚上,仍不见半个人
影。大胜王十分懊丧,拍着大腿哭着说:“我再也得不到那个富饶的国家了!
真是太可惜了。当时我该把驹夷扣住,不让他走就好了。谁知他竟会一去不
返啊!”国内人民也十分沮丧,陪着大胜王一起流泪。大胜王这时感触万分,
不由地念了几句诗:
人生欲念无穷尽,
一个一个又一个。
所有欲望都满足,
才是真正的幸福。
并向众人宣布:“我真是天下最不幸的人了!谁能解除我的痛苦,我给
他一千块金币。”这时,旁边正好有一个名叫“郁多”的孩子路过,听到国
王的话,郁多说:“我能解除国王的痛苦,不过请给我七天的时间。”说完
就走了。
郁多与老母亲一同生活,到了第七天,郁多向母亲告别,说:“我要去
给国王解除痛苦。”他母亲一听大吃一惊,说:“孩子,这事千万干不得。
常言说:‘伴君如伴虎’。为国王办事,就好比火中取栗,刀尖取食。你千
万别去。”郁多说:“妈妈,你放心吧!我有这个能力来办好这件事。”
到了王宫,郁多对大胜王说:“诚如大王所说,人的欲望一个接一个,
永远不会有穷尽。因此,即使在大地上铺满金银,人也不会满足;即使有须
弥山一样高大的金山,人也不会满足。那么,是否人永远会因欲望不能满足
而痛苦呢?不是的,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人只要能注意控制自己的欲
望,不要被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欲望牵着鼻子想入非非,他就会对生活感到满
足,也就不会痛苦。大王已经统治了整个南瞻部洲,这就够可以的了,您何
必还非要去征服什么海外之国呢?”
大胜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您说得真好啊!我以前被各种欲望所蒙
蔽,干了不少糊涂事。今天才明白,人是应该努力控制欲望的。”说着令人
取来一千块金币,赐给郁多。郁多说:“谢谢大王!我年轻力壮,可以自食
其力,用不着这些金币。不过我家有个老母亲,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如
果大王允许,请把这些金币赐给她,让她能安度晚年。”于是大胜王派人把
金币送给了郁多的母亲。
从此,大胜王再也不胡思乱想,专力治理国家,使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
活。

三皈依

有一个和尚,他的房子经常遭盗贼偷抢,和尚很生气,可也没有办法,
只好每天把门窗关得紧紧的。有一天,正紧闭门窗在房中躲着,盗贼又来了,
“咚咚咚”地敲门。和尚说:“快别敲了,我的门都要让你敲烂了。我可不
敢见你,你把手伸进来吧!你要什么我就给你。”盗贼果真把手伸了进来。
和尚连忙用一根绳子把盗贼的手绑住,再拴在柱子上,然后提着一根大棒开
门出去,抡起大棒就是一下,同时嘴里喊:“皈依佛!”盗贼吓坏了,连忙
跟着说:“皈依佛!”和尚抡圆了棒子,狠狠地又是一下,嘴里喊:“皈依
法!”盗贼怕死,大声叫道:“哎哟!哎哟!皈依法!”和尚接着狠揍了第
三下,嘴里喊:“皈依僧!”盗贼怕极了,也忙喊:“皈依僧!皈依僧!”
一面喊一面心里嘀咕:“也不知道这个和尚到底有多少个‘皈依’?如果他
还要这么‘皈依’下去,非把我打死不可。”没想到那个和尚却住手不打了,
解开绳子,把盗贼放了。
盗贼一跛一拐地回到家,趴倒在床上再也起不来了,养了好长时间,才
把伤养好。伤好之后,就跑去要求出家当和尚。有人问:“你以前当盗贼,
干尽了坏事。现在怎么会悔悟过来,想出家当和尚呢?”盗贼回答:“我想
来想去,释迦牟尼实在太伟大了,所以要求出家。我那次被和尚抓住,他用
大棒子打了我三下,差点没把我打死。如果当年释迦牟尼教弟子不是‘三皈
依’,而是‘四皈依’的话,我非死不可!想必释迦牟尼法力无边,早在几
百年前就知道我会被抓住,知道如果制定‘四皈依’,我就非被打死不可,
所以才只制定‘三皈依’。释迦牟尼太伟大了,所以我要求出家当和尚。”
注:佛教认为佛、法、僧三者是组成佛都的必备因素,称“三宝”。“皈
依”即顺从,信奉之意。佛教徒经过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则
表示对佛教的信仰;二则希望三宝保佑。和尚打人是违犯戒律的,所以他一
边打一边念“三皈依”,是希望佛祖宽恕之意。

睒子菩萨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深山里有一个修道人。他心地善良,为人慈悲,经常扶
危救苦。当时,迦夷国有一对老年夫妻,都是盲人。两人年近花甲,膝下无
子,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后来,老夫妻两人决心一起到深山去修行,以求
得到来世的解脱。修道人知道这对老夫妻的心愿后,心里很同情他们,想:
“这两个人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在山中生活,很可能会掉到沟坎里,
或为毒蛇猛兽所伤,多可怜啊!让我投胎做他们的儿子,来照顾他们吧!”
修道人果然投胎到这对盲夫妻家当了儿子。父母两人欢喜极了,本来打
算马上出发去山中的,因生了这个孩子,所以就不想再进山修行了。他们给
孩子取了个名字叫“睒子”。睒子从小心地仁慈,事亲至孝,行事正派,不
杀生,不偷盗,不饮酒,不说谎,不嫉妒。父母把他当做掌上明珠。
转眼间睒子十岁了。一天,睒子跪在父母面前,说:“父母本想进山修
道,求得解脱,怎么能为了我而放弃这一愿望呢?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如
不赶紧进山修行,以后悔之莫及。希望父母还是按本意尽早入山。我一定跟
父母一起去,也好早晚侍奉两位老人,让你们安心修道。”父母高兴地说:

“孩子能这样孝顺,老天爷会给你好处的。”一家三口便决心尽快进山。于
是睒子把家中所有的财物器具统统施舍给城里的穷人,和父母一起到了深山
里。他用蒲草为父母盖了一间草屋,屋子里铺上厚厚的草褥,冬暖夏凉,四
季皆宜,便在山中定居下来。
由于睒子一家在山中修行,这一带的果树长得特别丰茂。长成的果子味
道格外甘美;涌出的泉水也格外清凉。池中长满了五色的莲花,各种树木生
长繁茂。每逢刮风下雨及中午大太阳时,树叶便搭成凉棚,为他们遮风雨挡
日光。各种美丽的小鸟经常聚到这里,为睒子的父母唱那动听的歌曲。狮子、
老虎、狗熊乃至恶狼毒蛇,都被睒子一家的品德所感化,变得仁慈起来。个
个放弃肉食,吃草为生。獐子、麋鹿和狮虎猛兽共同生活,一起玩耍,一点
也没有恐惧的心理了。大家经常你鸣我吼,此起彼伏,用山林中的群兽奏鸣
曲来取悦睒子一家。
睒子与父母愉快地生活在这里。这儿的各种果实取之不尽,甘冽的清泉
更是用之不竭。父母口渴时,睒子便身穿鹿皮衣到泉水边去汲水。麋鹿、小
鸟往往簇拥着他,与他一同前往。
迦夷国的国王经常进山打猎。有一天,国王到这一带来打猎,远远看见
水边有一群麋鹿正在饮水,便引弓放箭,不料一箭射中的却是睒子。睒子胸
中利箭,疼痛异常,不由大声呼喊起来:“是谁的心肠这么狠毒,一箭射死
三个修道人。”
国王听到被射中的麋鹿突然喊出人话,吓坏了。赶忙下马来到睒子身边,
只见一个人身披鹿皮衣,胸中利箭,躺在地上。鲜血汩汩地从伤口流出,眼
看这个人气息奄奄,就要死去了。睒子对国王说:“大象因为它的象牙值钱
所以被人打死;犀牛因为它的犀角值钱所以被人打死;翠鸟因为它的羽毛美
丽所以被人打死;麋鹿因为它的肉味鲜美所以被人打死。我既无象牙、犀角
和美丽的羽毛,我的肉也不好吃。你为什么要射死我?我犯了什么罪?”国
王问:“你是谁?为什么身穿鹿皮衣,住在深山中与禽兽为伍?”睒子说:
“我就是大王治下的子民,和盲父母一起到深山中修道,已经二十多年了。
二十多年来,毒蛇猛兽从来没伤害过我们,不料今天却要死在国王的箭下。

Prev | Next
Pg.: 1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 71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