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闻讯后纷纷来
到这里定居。哈吉尔非常高兴,也喜欢这些人做自己的邻居。她感谢真主让
这些人到她们母子身边。
易司马仪与宰牲节
易卜拉欣没有忘掉自己的儿子,很关心他的情况,也时常到这里来看他。
易司马仪慢慢长大成人,已经能够独立生活和劳动了。有一夜,易卜拉欣做
了一个梦,梦中真主命他将儿子易司马仪杀掉献祭。先知们的梦境都是真实
的,梦中所见都必须实现。
一个打击接着一个打击,灾难接踵而来。易卜拉欣辛苦了大半辈子,好
容易到了晚年才得一子,为此他十分高兴。然而后来被迫把儿子和他的母亲
扔到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只是由于真主的保佑他们母子才幸免于死。儿子
长大成人了,却又要被杀掉献祭。易司马仪是他唯一的儿子,要让自己亲手
把他杀掉去献祭,这是何等痛苦的事!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无法忍受这种痛
苦啊!
先知毕竟是先知,易卜拉欣靠他对真主的坚定信仰承受了这种痛苦,他
决心服从真主的意志。于是他来到儿子身边,对儿子说:“我的小儿子呀!
真主在梦中命令我把你杀掉献祭给他,不知你是否愿意?”他之所以把梦中
所见告诉儿子,是为了让儿子知道,献祭是真主的旨意。
儿子顺从地对父亲说:“父亲啊!你奉命行事吧!若是真主的旨意,你
将会看到我能忍受下来。”
孝敬父母是高尚的,服从真主的旨意、听从真主的安排则更高尚。
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使父亲更顺利地执行真主的旨意,易司马仪对父
亲说:“父亲啊!你把我捆紧一些,免得我摇晃;请你脱下我的衣服,否则
血溅到上面,母亲见了会悲伤;把你的刀磨快一些,看准我的喉咙,将我一
刀杀死,这样会减少我的痛苦。请代我问候母亲。如果你愿意,请把我的衣
服交给她,这是儿子留给母亲的纪念。当她想念我时,见这衣服便会得到安
慰。同时还能从衣服上闻到我的气味。”
易卜拉欣对儿子说:“儿啊,你能帮助我完成真主的旨意太好了!”说
着把儿子抱在怀里,亲吻不止。父子俩抱头痛哭。
易卜拉欣捆住儿子的双臂,把他放倒在地,然后操起刀子。他望着儿子,
泪如雨下,不住地唉声叹气。他把刀对准儿子的咽喉用力砍下去,但是却砍
不动,原来真主已退去了刀刃。
这时儿子对父亲说:“父亲啊,请把我的脸朝地,不然的话,你看到我
的面孔就产生怜恤之心,从而阻碍你执行真主的命令。”父亲按儿子的话做
了,他又举起刀对着易司马仪的脖子砍下去,但还是砍不动。易卜拉欣不知
所措,便向真主祈求该怎么办。真主默示:“易卜拉欣啊!你已按梦境里的
指示办了。我就是这样犒赏一切为善的人。”
父子俩得救了,一起感谢真主。此后,他们对真主更加坚信不移了。
真主牺牲天园中一只肥大的绵羊救了易司马仪。父子俩回头一看,只见
一头绵羊在他们身旁。易卜拉欣拿起刚才用过的刀,对准羊脖子砍下去,绵
羊立即倒地,鲜血淌了一地。这头羊就是易司马仪的替身。此后,所有的穆
斯林为了纪念这件事,并表示感谢真主,每年都在这一天宰牲献祭。这就是

宰牲节的来历。
易司马仪和主尔胡姆族人
当鸟儿把主尔胡姆族人引到渗渗泉附近时,他们看到易司马仪母子住在
泉边,就请她同意让他们作她的邻居,共同饮用这里的泉水。母亲答应了他
们的请求,但提出他们只能以客人的身份与主人共同饮用这里的泉水,而不
能霸占水源。
主尔胡姆族人表示接受。自此,他们纷纷迁到泉边,建起许多住房。
易司马仪长大以后,身体强健,遇事颇有主见,成为族里一位大名鼎鼎
的人物。后来,他娶一个主尔胡姆族姑娘为妻,逐渐学会了他们的语言,完
全成了他们的一员。他与人们亲密无间,同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岁
月无情,母亲不幸逝世。她把他从小抚养长大,关怀他、疼爱他,而现在则
永远离开了他,易司马仪痛苦万分。
易卜拉欣和过去一样经常来这里看望儿子。有一次他来到麦加,走进易
司马仪的家。当时儿子不在,只见到了儿媳。他向儿媳询问易司马仪的近况,
儿媳告诉老人说易司马仪出门了,接着就诉起苦来,说他们日子过得如何艰
难,手头如何拮据……易卜拉欣听后,很不高兴,他觉得这样的女人不配做
儿子的妻子。她一不服从真主的安排,二埋怨丈夫,这样的女人是不能长期
与儿子同舟共济的。易卜拉欣临别时,要她转达自己对易司马仪的问候,并
要她告诉他,应该把家中的门槛换一下。易卜拉欣的这句话是暗示儿子应该
休弃这个女人,找一个比她更好的。
几天后,易司马仪回家。他好像有所预感似地问妻子:“有人到咱家来
过吗?”妻子回答说:“是的,有一个老人来过,他问起你的情况,看来很
关心你。我还把咱们生活的艰难情况告诉了他。”
易司马仪问妻子:“老人嘱咐你什么了没有?”妻子回答说:“是的,
他让我问候你,还说你应更换一下家中的门槛。”易司马仪说:“那位老人
就是我的父亲啊!他嘱咐的话是叫我把你休掉。”说完,他毫不惋惜地离开
了妻子。
没过多久,易卜拉欣又来看望儿子。他打听到儿子的新居后,立即来到
儿子家。这次他仍未见到儿子,而是看到儿子新娶的妻子。他问易司马仪哪
儿去了,儿媳告诉说他出门谋生了。当易卜拉欣问起他们的生活情况时,她
告诉老人说,他们生活得很好,并赞扬了丈夫一番,易卜拉欣听后十分高兴,
他从她的话中知道,她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临别时,他要她转达他对易司马
仪的问候,并嘱咐她告诉易司马仪,要好好守住家中的门槛。说完,他就走
了。
当晚易司马仪回来后,夫妻俩拉起了家常。妻子告诉他说:“有一位很
威严的老人今天来这里询问你的情况,临走时让我转达他对你的问候,并嘱
咐你要好好守住家中的门槛。”
易司马仪说:“他就是我的父亲。他嘱咐我的话是让我好好跟你过日子,
永不分离。”就这样,他同第二个妻子白头偕老,她同他生了很多子女。
修建天房
易卜拉欣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来看望儿子易司马仪。他这次来跟往常不一
样,不是一般的看望,而是为了一件重大的事情。他这次来是奉命建造天房
(即克尔白,公元 630 年改为清真寺)。在奉真主之命后,他毫不迟疑地来
到汉志地区找儿子,但儿子不在上次居住的新房子里。易卜拉欣找遍了所有

有水源的地方,找遍了每一个部落和帐篷,最后在渗渗泉旁找到儿子。儿子
当时正在那里削箭呢。
易司马仪见父亲到来,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迎上前去。父子俩见面后都非
常高兴,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互相问候,然后坐下交谈。
父子俩谈了很久,沉浸在欢乐之中。易卜拉欣告诉儿子说:“孩子呀,
真主命令我在这块高地上建一座房子。”易司马仪对父亲总是百依百顺,听
到父亲的话后,立即答应跟父亲一起建房。
父子俩满怀信心地来到准备建房的地方。真主的力量增强了他们的决心
和信心,使他们齐心协力挖坑奠基。他们向真主祈祷说:“我们的主啊,求
你接受我们的祈祷,你确是深知的。我们的主啊,求你使我们成为顺服的人,
并使我们的子孙也做顺服你的人。祈求你让我们看一下朝觐仪式吧!祈求你
接受我们的悔罪吧!你是允许悔罪的,你确是至慈的。”
接着,父子俩又动手干起来。易司马仪搬石备料,易卜拉欣亲自修砌。
没过多久,房基修好了。毫无疑问,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帮助他们,否则仅
仅两个人怎么能承担这项繁重的任务呢?
墙渐渐增高和展延开去,易卜拉欣站在地上已无法再往上砌,于是对儿
子说:“孩子呀,你去找块石头来,垫在我的脚下,我好站在上面继续垒墙。”
易司马仪去找石头。他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块大黑石,他把黑石搬到
父亲脚下,易卜拉欣站在上面继续干。父子俩修好了这面,又接着修那面,
建了这边建那边,直到把天房建成,从此,天房成了穆斯林一年一度聚会的
地方。人心向着那里,响应易卜拉欣的号召:“主啊,求你供给人们一部分
果实,以便他们感谢!”

道教大观

道教概述

道教尊神——三清
三清是道教对其所崇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称。这三位最高天神指:“玉
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其
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
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
尊。
元始天尊约在晋代才在道教神系中出现。它被说成是由赤混洞太无元的
青气化生的。每到劫数终尽,天地初开,就出来传授秘道,开劫度人。
灵宝天尊在道教神系中出现,则晚于元始天尊,是南北朝时才有的。它
被说成是由混太无元玄黄之气所化生,又称太上道君,也随劫运出法度人。
道德天尊即老子,又称太上老君。为了构成三清尊神的等级序列,它被
说成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的。事实上,道教从创立之时起,就尊奉
老子为教主,进而说他上处五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成
了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但在三清中,其地位处于最低
层,显然不合所有道教徒的信仰,所以到后来,又产生了老子一气化三清的
说法。
从道教尊神三清的产生和演变足以看出,决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

造了神。神由人起,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四御
四御是道教所崇奉的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的合称。第一位是玉皇
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被视为总执天道
的神灵。第二位是中央紫微北级太皇大帝,被视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
纬、日月星辰,统御诸星和四时气候的神灵。第三位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被视为辅助玉皇大帝掌管南北级和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世间兵革的神灵。
第四位是后土皇地祗,被视为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和大地河山之秀的女
神。对于四御,还有说是四极大帝的,即:总领万星的北极紫微大帝,总领
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总领万神的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总领万类的东极青华
大帝。
四大真人
真人同仙人也是道教的崇敬对象和效仿的榜样,但在品级上,它高于一
般的仙人,而且大多经过封建帝王的册封。四大真人即为其代表,具体指:
南华真人,也就是战国时代的道家著名学者庄周。他在唐玄宗时,追号
“南华真人”,所撰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到宋真宗
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到宋徽宗时,又追封庄周为“微妙无通真君”。
冲虚真人,也就是稍早于庄周的道家执守“贵虚”论的学者列御寇。他
在唐玄宗时,追号“冲虚真人”,而可能还不是出自他手笔的传世著作——
《列子》,也被尊为《冲虚真经》,到宋真宗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
宋徽宗时,又追封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
通玄真人,也就是相传与孔子同时的老子的弟子文子。唐玄宗时,追号
文子为“通玄真人”,并把当时流传的题为《文子》的这部书,尊为《通玄
真经》。
洞灵真人,也就是《庄子》一书中的寓言人物庚桑楚,也叫亢仓子、亢
桑子。唐玄宗时,追号这个人物为“洞灵真人”,并把当时隐士托名伪造的
《亢仓子》一书,尊为《洞灵真经》。
以上四大真人,道教把他们说成老子的四大弟子,称其书为四子真经。

黄帝与黄山

传说有一天,浮丘公来见轩辕黄帝,发现他眉宇紧锁,郁郁寡欢,便关
切地问:“尊敬的帝王啊,你为啥闷闷不乐呢?”
轩辕黄帝长长叹了一口气,无限伤感地说:“清晨起来,我到溪边梳洗,
面容倒映水中,这才发现我已两鬓染霜,胡须斑白,唉——我老了,老了!”
浮丘公说道:“世上万物有生必有死,您担忧又有什么用呢?”
黄帝摇摇头:“我不是怕死。但我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没有办完,土地
要开垦、河流要治理、禽兽要驯化、植物要选种……我可不能早死啊。”
“那有什么办法呢?”浮丘公为难地说,“只有神仙才能长生不老。”
“不错,”轩辕黄帝脸上露出了笑意,“我听说凡人只要吃了仙丹便能
超脱凡尘,成仙不老。浮丘公,你快去给我寻一个炼丹的仙境来。”浮丘公
不敢违抗,只得领命而去。
浮丘公走后,黄帝每天丢一粒石子在瓮里,瓮里的石子已经一千多粒了,
就是说浮丘公已经离开了三年。这一天,轩辕黄帝放了石子,心里焦急不安,

忽然容成子来报:“浮丘公回来了!”黄帝赶紧出门迎接,一见面来不及寒
暄,便迫不及待地打问:“快说快说,事情办得如何?”
浮丘公施礼道:“尊敬的帝王啊,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炼丹的地方,那真
是个仙境。”
“那地方在何处?”黄帝欣喜地问。
浮丘公说:“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我就给它取了个名
字叫黟山。”
轩辕黄帝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他顾不得让浮丘公休息,第二天便
带着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起程上路,直奔江南黟山。到了那里,众人
抬头看时,果真是个绝胜处。只见奇峰错列,拔地而起。一座座山峰千奇百
怪,各具情态,真是“奇峰峰侧抽奇峰,怪石石上叠怪石”。大家正看得张
嘴咂舌,惊叹不已。忽然,从山谷的一个洞穴中,飞出团团云雾,把眼前的
美景遮掩到纱幕后面去了。轩辕黄帝看得正入神,不料想景致被云雾遮住,
非常恼怒,就用手去撕云扯雾。说来也怪,那朵云竟顺原路像流水一般地流
回原来那个洞里去了。众人惊疑不止。
轩辕黄帝如痴如醉,也不用溪丘公引路就一直向山里走去。
行不多远,只见一座山脚下有个水池,池上笼罩着团团雾气。容成子蹲
下身用手掬水,那水竟是热的!浮丘公说:“我曾听说山中有一仙池,一定
就是这个了。”轩辕闻听欣喜若狂,赶紧脱了衣裳,跳进地中。池水不热也
不凉,浴罢精力倍增,使人飘然欲仙。
再往前走,忽见一群猿猴嬉戏追逐,它们嘴里都含着各种各样的花朵,
聚齐在一块巨石上,只见群啸一声,一道黄光,猴儿们全不见了。轩辕黄帝
心中好生纳闷,便率众人追寻。哪里追得上?山里本就无路,遍地野莽,处
处青藤,更加怪石狼牙,走不了几步便陷入绝境。黄帝不死心,又命令容成
子在前抡斧开路,跌跌撞撞一路寻来。爬至一座悬崖,只听谷中喧喧嚷嚷,
低头一看正是那群猿猴,只见它们把采摘来的鲜花全丢在一个大石槽中。一
块突石上,端坐着一只毛色雪白的老猴,几只小毛猴正给它抚背搔痒。轩辕
黄帝心想,这一定是个猴王。这时,那老猴王已站立起来,向山崖上的黄帝
拱手行礼,嘴里还呀呀有声。黄帝正欲还礼,只听一声呼啸,那猴王及群猴
又都不见了。
浮丘公走到黄帝身旁,低声说道:“据传这山中有一仙猿,能腾云驾雾,

Prev | Next
Pg.: 1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 71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