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之介最先醒转过来,端着黄金左右打量,喃喃道:“了不得……了不得……”
“了得了不得,可以稍后再论,我只问这些黄金可够在你这店里吃一年的酒饭么?”八户眯着眼睛,神色倨傲地问道。
“够够够!”茂之介急忙点头道,一面把金块搂在怀里。
“那就好。”八户笑了笑,“我现在有点饿了,麻烦你给我准备些小菜,一壶清酒。”
“是是!请您稍等。”茂之介说着,把金块搂得更紧,然后奔进了后堂。
四周的客人瞬间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都询问八户金块的来历。
八户笑而不语,微微的眯着眼睛。
一时间,八户的大金块闹得满城风雨。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尽是大金块的事情。
大家都奇怪,谁也没见八户做了什么赚钱的工作,他也没做过生意买卖,怎么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阔绰呢。
许多人找到八户去问,八户却不吐一字。
于是“大金块”变得更加神秘了,各种各样的谣言开始流传起来。
有人说,八户做了无本买卖,在城外的荒郊中杀了旅人,劫来的金块。
但,城中的逻卒否认了,他们说,最近没有杀人案件发生。
有人说,八户学得了炼金术,能点石成金。
但,城中的巫师否认了,她说,世上没有这种法术。
有人说,那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伪造的。
但,酒屋的茂之介否认了,他说,货真价实,那是绝好的纯黄金。
有人说,黄金是八户在一间茅厕里捡来的,他在新年的前一天的晚上走进一间茅厕,念了一句咒语,然后,黄金从天而降。
但,伊集院大人否认了,他说,不可能……不可能……
不久后,伊集院大人死了。死得很怪异。
他的尸体旁,是八户的大金块,上面沾着殷红的血迹。
伊集院的头是破的,流出了很多血,赶来的逻卒看了看尸身,断定说伊集院大人是被金块撞破了头而死。
家里的佣人都说,伊集院大人死前一直单独在房里,没有其他人进去。
于是大家猜测,好端端的,怎么就会被金块撞破了头呢,难道是自杀?这不可能,伊集院大人的事业蒸蒸日上,去年又娶了侧室,没有自杀的理由。
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讲述真相之前,先要把时间向前推一推。
到新年之前,八户还是个穷光蛋的时候。
事实上,城里的传言有一半是正确的。
八户,的确在新年前一天的晚上,走进了一间茅厕,那是一间普通的茅厕。八户走进之后,恭敬地念着咒语:“加牟波理入道……加牟波理入道……加牟波理入道……”
咒语连着念了三次。
城中人们的传言是:念了咒语之后,黄金从天而降。
并非如此。
事实是,八户念过咒语后,从天而降的是,一颗人头。
当时,八户心中恐惧到了极点,但还是强忍着把人头从袖口塞进衣中,一路胆战心惊地回了家。
到家之后,八户小心翼翼地把人头取出,在微弱的油灯下查看,那人头,已经变成了黄金。
这才是那块黄金的真实来历。
若问,为何厕所里会平白出现人头?
其实,这是妖怪作祟。
不得不再次把时间向前推。
在数年之前,伊集院大人还是个穷光蛋的时候。
当时,伊集院只有一间荞麦面摊。靠着卖荞麦面维生,好在有妻子与他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也并不十分清苦。
伊集院的妻子,手艺出众,并且日益精进,终于,她做出的荞麦面远近闻名,顾客逐渐多了起来。伊集院努力跟妻子学习手艺,不久后也能做出一模一样的荞麦面,于是,一间面摊改为两间,两间面摊改成面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本来这样的生活应该越过越顺心,可是,伊集院却逐渐不满起来。
他常想,自己的妻子什么都好,可惜就是太过丑陋,男人一世,岂能只与一个丑女相伴终老?有心想要纳一侧室,却无法对妻子开口,心知妻子对自己有恩,提出这种要求有违良心。
可伊集院越想越觉得不甘心,郁郁寡欢了好久。妻子关心地问他有何心事,他便随意编造理由搪塞过去。
终于,某个晚上,伊集院想出了好办法:如果现在的妻子不在世上,所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这样做,既可以纳妾,又不会违背良心。至少伊集院这样认为。
于是,他杀了妻子。趁着夜晚妻子进入茅厕,用刀子刺死了她。
他以为,事情做得干净利落天衣无缝,却不料,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被一个小偷看在了眼里。
这小偷就是八户。
八户心中暗喜,打算以此要挟伊集院,索要遮口钱,但他却想到了一个传说。
传说,若有人死在茅厕之中,三年之后会变为妖物。以后,人在每逢新年前一天大晦日当晚进入此茅厕,高呼三声“加牟波理入道”,就会有人头掉落,若将此人头装入袖中带回家,就会变成黄金。
想到这里,八户贪心暗起,想那些遮口钱终究不如黄金的魅力大,况且每年都能拿到。三年时间不长,等等便是,若传说不灵验,再要挟伊集院不迟。
这样想着,八户便把看到的事情隐瞒起来。
伊集院自以为得逞,等了几天见没有动静,便心满意足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有人问起他的妻子,便回答说妻子身体不好,回娘家修养了。为了避免别人怀疑,他忍受了三年独身生活,三年里,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开了几家酒屋,更与城主成了朋友,还新建了宅院,从前的故居便闲置着,连同那间茅厕,无人问津。
三年过后,伊集院以为时候已到,又托付媒人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
然而谁能料到,不久后,他便暴毙家中。
伊集院死之前,曾一直盯着那大块黄金发呆。
自从看到这块黄金那日起,伊集院心中便有些惶惶的。他总觉得这金块有些不吉,但又说不出哪里古怪。有心扔掉,又觉得可惜。这样大的黄金,真是前所未见。
还有,他担心的是城里的传闻,那厕所中的传闻……
黄金表面光滑,映出了伊集院的脸。
伊集院看着自己的脸,黄黄的,金灿灿的。
突然,那映出来的脸,变了一下。只是短短的一瞬,那脸,变成了别人的脸。
伊集院突然觉得浑身的汗毛都树立了起来,虽然只是一瞬,但伊集院分明看清了——那是自己前妻的脸。
他惊慌中把金块扔出了好远。
当啷一声响动后,那金块不动了,沉默着,它什么也不说。
空气似乎凝固了,有点潮湿。
伊集院觉得那金块越来越诡异,闪闪的金光,好像要提醒伊集院曾做过的好事。
空气越来越潮湿,夹杂着一股难闻的味道,臭烘烘。
是茅厕的味道。
伊集院突然疯了一般,飞奔到金块前,跪在地上,脑袋狠狠地向金块上砸去,反复地磕着,鲜血飞溅。撞过十几次,伊集院倒在一边,抽搐片刻之后,再也无法动弹。
伊集院的死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他所有的财产都被他唯一的亲人——茂之介所继承。
茂之介自然很高兴,但却不得不拉下一副悲伤的表情为伊集院操劳后事。
他把伊集院所有的东西都归为己有,连同那位年轻貌美的妻子。
但是,不知何时,那一大块黄金却不翼而飞了,它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不久后,茂之介卖掉了伊集院旧居的土地。
买主拆掉了土地上所有的建筑,包括那间茅厕。
【完】
加牟波理入道
日文名称:かんばりにゅうどう(加牟波理入道)
鸟山石燕大师的妖怪画集《今昔画图续百鬼》中出现的妖怪,流传在日本各地的“厕所之妖”。是“进口妖”,其原型是中国著名妖怪紫姑厕神。
在《今昔画图续百鬼》中,被描写成“口吐鸟雀的僧人”,原文注释记载:在大晦日当晚,高声念“加牟波理入道郭公”,此妖怪便不再现身。
兵库县姬路一带流传的传说:大晦日,在厕所里念三声“顽张入道时鸟”,就会有人头从天而落,将此人头包起带回家,灯下再看,就会变成黄金。
江户时代书籍《甲子夜话》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夜晚丑时三刻进入厕所中,大呼“雁婆梨入道”,头颅就会出现在脚下,将头颅放入左臂袖中,取出再看,头颅已变成了金币。
古时,日本人常在茅厕里供以加牟波理入道像,为了驱除茅厕内的邪魔鬼怪。
秋田县的民俗是将土人偶放置在茅厕的角落里。而岛根县人们的习惯则是将男女一对人偶放进茅厕里。
传说加牟波理入道很讨厌被人看见自己,若自己被人看到,就会恼羞成怒报复看到自己的人,所以,古时起,日本人在进入厕所之前,无论里面有没有人,都要敲一敲门(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意义),或者念上一句“加牟波理入道”,以提示厕所里的妖怪有人要进来,不想被我看到的话就躲一躲。
第二十四夜 岩鱼坊主
此村中的村民,几乎全靠捕鱼为生,虽也有种植谷物,但因土壤贫瘠,收成一向不尽人意。
某日,村中的孩子们集在河边玩耍,正玩得高兴,远远望见,一个陌生人摇摇晃晃的走近了。
孩子们发现,来者是个老和尚,奇怪的是,这老和尚没有眉毛,看起来光秃秃的,唇上却有两撇胡须,而且胡须很长,轻飘飘的。他手里摇着铃铛,念着经文,看着孩子们。
他的眼睛圆圆的,看不出他是否在笑。
孩子们看着老和尚奇怪的脸,觉得有趣,笑嘻嘻的与老和尚开起了玩笑。而老和尚似乎也很喜欢孩子,他与孩子们聊天,然后给孩子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孩子们觉得,这老和尚是个好人。
孩子们问老和尚:“你从哪里来呀?”
老和尚只说:“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
“那,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哪里?”孩子们追问。
“就是一眼望去,望也望不到的地方。”老和尚说着,望着江水,看不到江水的尽头。
老和尚突然转变了话题,他像孩子一样拍了拍肚皮,笑着说:“肚子饿了。”
于是孩子们四散跑开,各自回家去找吃的东西。
村里的村民,都是善良的人,听说有行脚僧人来,又是个老者,都取出了些食物交给了孩子。
不多时,孩子们拿着各种食物回到了河边,有干粮,也有生米。
老和尚很高兴,把这些东西抱在手里,闭上眼,深深吐了一口气。
孩子们奇怪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奇怪的老和尚要做什么。
只见老和尚突然睁开眼,然后嘴巴缓缓张开。
令孩子们惊异的事情发生了。
老和尚的嘴巴居然越张越大,直到有井口那么大!
孩子们惊呼起来。
老和尚仰起头,把手中所有的食物一股脑都扔进了嘴中,然后闭上嘴,只听喉咙处咕噜一声,嘴巴又回复了原样。那一大堆食物全都吞进了腹中,连同装生米的袋子。
孩子们呆了,良久之后,每个人都大呼起来,却不是害怕,而是钦佩。
“你真厉害!”所有的孩子都说。
老和尚自满地拍了拍肚皮,那肚子明显鼓了起来。笑着说:“我厉害吧?可是我还没有吃饱呢。”
孩子们面面相觑,互相点了点头,又各自向家奔去。
然而,这一次,老和尚却没能等来食物。
每个孩子身后,都跟着一个成年人,手里各自提着棍棒、鱼叉、斧子……
显然,大人听了孩子的描述后,赶来打妖怪。
有一个孩子,名叫草雄,他最先跑到河边,上气不接下气。
“和尚,你快跑吧,他们要来打你啦!”说着,手臂伸到老和尚面前,摊开小手,手中是一块沾着淡黄色糖浆的年糕。“这是我今天的点心,送给你吃啦。”
老和尚接了过来,愣愣地看了看这小小的年糕,又抬头看了看草雄,突然咧嘴笑了。他笑的样子很难看。
老和尚仰起头,把年糕吞进肚子。然后摸着草雄的头,说:“好孩子好孩子。”
只听四面嘈杂起来,显是村民们找老和尚算账来了。于是老和尚一溜烟地跑了,他的脚力真好,没有人能追得上。
草雄傻傻地站在河边,看着远去的老和尚,搔了搔后脑。
第二天,村中所有的人家都发现,家里的东西被偷了。
无一例外,每户人家的生米都被人偷了个精光,连一粒都没有剩下。奇怪的是,除了米之外,其他值钱的东西却完好无损,究竟是哪里来的小偷只偷米呢?
一时间,每个人都想到:一定是昨天河边那个妖怪和尚。
于是,村子里所有的人一齐出动,四处寻找那个老和尚,一边搜索一边恶狠狠地咒骂着他。
但是,直到太阳落山,也没有发现老和尚的踪影。
人们只好停止搜索回到家里,却没停止对老和尚的咒骂。一边骂,一边还要算计后半年如何度日,没有米,只能吃鱼维生。想到这里,大家对老和尚的咒骂更狠了。
这天晚上,几乎每户人家都是在骂声中入睡的。
然而就在大家入睡不久,天上开始下起雨来。不久后,雨变大,而且越来越大,终于,暴雨倾盆,电闪雷鸣。
大暴雨。
子夜时,村人不及反应,决堤的河水已经流进了村中。
每一家人都逃离了房子,向山上跑去。一时之间,混乱不堪。好在所有的人都逃离了村庄,躲到山上。
向下俯视,洪水居然淹没了村子,没过了大半个房屋。
大家绝望了,哭声、悲鸣声夹杂在暴雨之中,俨然是一曲悲歌。
没有住所,这倒不算什么。没有食物,这才是要命的。洪水到来,鱼也捕不到,况且渔具都在村中,早已被洪水吞没了。
当夜,村民在山中找到还算宽敞的山洞,百余人挤在洞中商讨对策。
孩子哭声不绝于耳,大人的争论此起彼伏,商讨完全没有进展。终于,疲惫不堪,每个人都不说话了,望着洞外的瓢泼大雨,听天由命。
次日,雨势减缓,几个年轻的男人走出了山洞,打算为老人和孩子们找些食物。
原本,村人们并不期待这些人能找到什么,这大雨磅礴中,哪里会有食物?只希望能有些野果充饥就好。
不料,男人们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洞中。
“我们在半山腰找到了一条大鱼!”领头的男人冲进洞里,激动地说。
大家喜出望外,纷纷站起身来,只见十几个男人抬着一条巨大无比的岩鱼缓缓的进了山洞。
天啊,如此庞大的一条岩鱼!
这岩鱼大得出奇,至少有三人长,看样子要想抱住这条鱼,也需要两人环抱。
大家开心极了,女人们开始生火,男人们磨制石刀。准备用这条鱼作为非常时期的食料。
欢喜中,却没人提出疑问:半山腰处,怎么会有鱼?
孩子们开心不起来。他们发现,这条鱼似曾相识。那圆圆的眼睛……那鱼嘴上,还有两撇长长的“胡须”……
突然,草雄站了出来,指着岩鱼大声道:“它还活着!”
大家笑了,说:“是啊,活着的,我们吃新鲜的。”
草雄摇了摇头,他不是这个意思。他发现,那条大鱼圆圆的眼睛滴溜溜的,看了他一眼。那眼睛里,流出了笑意,没有人发现,只有草雄看见了。
石刀磨制好了,人们将要动手。
草雄突然扑上去,挡在大鱼前,大喊:“不许杀它!”
大人们愣了,随即又笑着说:“不杀它,咱们吃什么呀?”
草雄的眼泪流出来了:“就是不许杀它!”
草雄的妈妈走上前抱起了草雄,呵斥道:“不许捣乱!”
草雄扑腾着,哭得更凶了。没人知道这孩子怎么了,但百余人正等着吃饭,鱼自然要杀。
于是,巨大的岩鱼,肚子上,被切开一条长长的口子。
杀鱼的人们正等着鲜血喷涌出来,所以稍微向后躲了躲。
但是,血,没有流出来,这鱼的肚子里居然没有血。
人们很奇怪,掀开鱼的肚子向里看去。
每个人都傻了,呆了,愣住了,鸦雀无声。
鱼的肚子里,果然没有血,甚至连鱼的脏器也没有。填满腹中的,居然是白花花的米,还有一些干粮和其他食物。
这些,都是干净的、完好无损的食物。
村人们难以置信,这些东西正是昨天丢失的生米,和孩子们送给老和尚的食物。
大鱼,它的鱼鳃不再翻动了,它的鱼鳍不再抖动了,它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它死了。
草雄抽泣着,走到大鱼之前,蹲下身,在大鱼的肚子里取出了一块小小的年糕,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它还抹着黄色的糖浆。
草雄的眼泪不停的滴落下来,滴在了年糕上……
【完】
岩鱼坊主
日文名称:いわなぼうず(岩魚坊主)
是巨大的岩鱼变化成的妖怪。江户时代的随笔《想山著闻奇集》中记载:该妖怪起源于美浓国惠那郡(现 岐阜县惠那市),但在福岛县和东京都也都有所传承。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