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节节失利,人民群众很愤怒,林肯政府也很不满意,我们这么大的优势,老打败仗,没有办法交代,所以怎么办?为了让叛乱诸州断了念想,林肯政府搞了一个很彻底的事,就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这两个东西是非常有意义的,给白人土地,给黑人自由!那个时候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土地和自由!你只要交10美元的手续费,还可以分3年还,那时候的10美元跟今天不一样,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工人的年薪也就100美元,你想想,七八十年前,能有多少钱?所以,10美元还可以3年还,你就可以得到64万平方米的土地,相当于8/9的故宫那么大,连续种5年,这块地就归你本人所有。所以美国东部的下岗失业群众,赶着大车全家奔往西部当财主去了。
  但是你想,这64万平方米的土地,你甭说种5年,在没有机械化的情况下,完全靠人力物力,你走五圈试试?第二天你还怕得起来吗?所以你看,美国凭什么成为世界上第一强国,你光看见贼吃肉了,你没看见贼挨打的时候。在美国230年的历史当中,世界第一的时间占了120年,它凭什么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确非常了不起,你想,大家伙儿一块赶着车去西部,植物长这么高,带刺,土地全是黄的,地上溜达跳出来给你一剑,就是这个。几家子结对到一个地方,宿营了,这个大车围一圈,男人们端着枪站在车上,防止花纹武士的袭击,围了一圈,然后女的就在中间捡柴火,烧火做饭,防野兽,一天一天就这么过,你到西部,西部没有现成的东西等着你,完全靠你的双手。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叫做《开拓者》,七个多小时,英文原版,也没有中文字幕,可能中国也不会放这种电影,相当于美国的那种主旋律电影。大概的历史事件都能够明白,对话也没有必要听,我大概能听懂5%。它就是讲从1730年到一战,美国西部开发的过程,是个故事片。两户人家到美国的西部去拓荒,这两家是邻居,邻居的距离在电视上看骑着马跑了有五分钟,看不出这个马在跑,因为地形是一样的,那色不带变的,五分多钟,然后一家有一个小姑娘,一家有一个小伙子,这个故事就发生了。这小伙子向那小姑娘求婚,那小姑娘大概说的意思,估计就是问那个小伙子,除了你,我也没法嫁别人,周围没人,没有别的选择,我可以嫁给你,但是你拿什么养活我,咱们怎么活?小伙子一指身后那块黄糊糊的土地,Freedom Homeland,凭着我自由的国土,然后镜头一换,30年过去了。满眼望去,全是白色二层小楼,不知道是木板,还是什么样的小楼,高高飘扬着美国国旗,当年的小伙子,这时候已经是两鬓斑白,穿着西装、戴着礼帽,所有的人从它跟前过,都脱帽鞠躬,他是市长了。然后一会儿一个小伙子骑马过来,管他叫爸爸,挂着一个警徽,他大儿子是警长,等于他们两户人家凭着自己的力量,把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一个小镇,而且以后还有新的拓荒者来,这儿也有人定居了,咱们找他们吧,所以慢慢地这个地方越来越大,也许再过二三十年,这里就变成了洛杉矶,变成了旧金山。
  你想啊,美国一共230年的历史,它有多少世界一流的大城市?这个城市的历史能有多少年?咱们北京3000年的古都,没法比,它还没同仁堂的时间长呢。但是你想,它何以能创造这么多奇迹?真的是很了不起,所以给白人以土地,不但解决了内战所急需的民心问题,更促使了美国西部的开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给黑人以自由了,更不用说,黑奴一下就被煽动起来了,你不但自由了,你还可以参加联邦军队,黑奴多愿意干这事啊!昨天你抽了我三鞭子,我今天捅你五刺刀,这个事多好。所以在战场上,20多万黑奴,加入联邦军队,蹚地雷、堵枪眼、炸碉堡,全是他们干,技术活也轮不到他们,所以这样一来,战场形势迅速地发生逆转。
  第三,就是著名的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北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打败了他的老师罗伯特·李将军,扭转了战局,从此之后,南军就开始每况愈下。其实我们大家看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打了8年,实际上战争是打了6年,1775-1781年,转折出现在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的第三年。美国南北战争打了4年,转折也出现在第三年。所以先败两年,然后开始转折,一转折,南军开始走下坡路了。
  战争结束后,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阵亡将军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演说,我记得我们那时候上初中就学过这篇课文,一共才600来个单词,演说不到3分钟。当时的照相机从准备好到能够完成拍摄,大概需要半小时的时间,所以摄影师把照相机支好了,脑袋钻进黑布里,没等他对好,总统讲完了,你出来吧。
  谁都别记仇
  林肯总统没有留下演讲的照片,但是这篇演说词在美国满大街都是复制品,羊皮纸做的,震动古今。林肯总统提出来,什么样的政府能够为人民所拥护,就是说我们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手足相残?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这样一个政府,民有、民治、民享。这个三民主义真的是比孙中山那个来劲,很深入人心,干什么事得经过老百姓的同意。
  到了1865年,南军宣布投降,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发生在南军投降后,电报打到华盛顿,叛徒们投降了,白宫召开晚宴,大家喝得正高兴,总统夫人致祝酒词:敌人已经投降……林肯立刻打断了他夫人的话,不对,投降的不是敌人,是我们的同胞。打完仗就完了,大家都是美国人。美国内战刚一结束,当天晚上就提出,敌人是我们的同胞。林肯要敢打断夫人的话,那真是弥天大勇啊,因为林肯跟克林顿一样,穷小子,人家夫人都是千金小姐,下嫁给他的,看他有培养前途,所以他很怕老婆,他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打断夫人的发言,你想,回家得受多少罪啊?但是他不考虑后果的严重,他觉得夫人这句话说出来可能后果更严重。
  南军的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率领2.8万残兵败将向格兰特将军投降,双方商议投降的地点——一个农场的小木屋里,罗伯特将军来了,穿着全套的军礼服,挂满了军功章,跟阅兵似的。格兰特将军穿着被炮火硝烟熏旧了的旧军装,然后两人一来,就开始喝茶、聊天,天气怎么样?家乡的收成怎么样?扯了半小时的淡,都不切入正题。最后罗伯特将军主动提出,今天我找你不是商量我投降的事吗,你怎么不提这事啊?格兰特不忍心让老师投降,然后罗伯特将军就把佩剑解下来,交给格兰特,我打败了,佩剑你拿走吧。格兰特推回去了,在美国,没有人配接受这份沉甸甸的文物。罗伯特一看,你不要是吧?反正我不是没给你,又挂上了。挂上之后,咱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人家罗伯特将军提出来,败军不受辱。我们打败了,我们认输,但是你不能侮辱我们,我所有的士兵,不能作为战犯对待,你现在马上写释放书,他们都是自由公民,让他们回家。然后格兰特马上签署了释放书,签完了就收工推印,一直印到夜里,印了2.8万多份,每个士兵一份,派出所不会找你们麻烦的,不会把你当做历史反革命处理,你放心,赶紧回家去吧。然后罗伯特将军又提出让士兵保留战马,因为士兵都是农民,回去之后,马能够种地,而且那么老远,不能让他们走回去吧。格兰特将军说,不但战马可以保留,军刀、防身武器都可以保留,你手枪、步枪、军刀都可以留着,你就把大炮交上来就完了。因为你回家的路上,有花纹武士出来跟你骚扰,带着属于他历史的荣誉,军服、勋章,什么都没有被剥夺,没有人说穿上号衣,打一个战俘,没有人干这个,回到自己家乡,该干嘛干嘛去。
  战争一结束,林肯总统说服国会,首先要重建南方,可是不久,林肯总统遇刺身亡,副总统继任,上任之后提的一个口号就是不要报复,林肯总统被南方人杀了,咱们把南方干掉,这个不行。不要报复,先重建南方,南方同盟的总统戴维斯这是头号战犯,判了4年刑,实际上一年多点,就放了,成了一个著名的桥梁工程师,因为他本来也是西点军校工兵科出身。
  罗伯特·李将军关了几个月还是几天,剥夺公民权,然后很快被假释了,所有的将军都给他求情。假释之后,出来是华盛顿大学的校长,这个大学现在叫华盛顿·李大学,是美国常春藤名校之一。你看华盛顿·李大学的门前,是李将军骑马挥刀的铜像,他挥刀要砍林肯,但是美国人不介意。今天美国的西点军校里,美国历史上著名将军只有4个人有雕像,第一个就是罗伯特·李将军——叛军总司令;第二个就是格兰特将军,就是北军的总司令;然后就是二战的巴顿巴顿和麦肯阿瑟,美国的四大民族英雄。排第一的就是叛军总司令,你看美国人对待这场战争的宽容,打完了,大家都是美国人。
  你看美国大选完了之后,甭管你原来是共和党阵营,还是民主党阵营,大家都是美国人,一致对外。虽然政见不同,但都是一致对外,这一点,真的是特别。美国南部同盟的国旗,红底、斜着两个蓝十字,中间十字上11颗白五角星,南部同盟的国旗在南卡罗莱纳州的首府一直挂到2003年,还挂着这个国旗。
  所以说,美国内战给中国人最大的启示应该在这儿: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样就完了,别死揪着不放。
  美国内战的意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促使了美国全方面的繁荣。但是它没有消除种族歧视,美国的种族歧视,如果说法律制度上的歧视,确实是不应该。你看美国在马丁·路德·金的时代,种族歧视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说,在南部的各州有这个规定,你黑人孕妇上了公交车也必须给白人小伙子让座,就因为你的肤色问题,这就属于种族歧视。马丁·路德·金那个时代就开始追求种族平等,到现在的美国,没有法律条文上的种族歧视,而且政府的政策还有意向黑人有色人种倾斜,就像咱们这儿少数民族高考加10分的感觉一样。但是人心里的东西你是没法来抚平的,基本上一栋公寓大楼搬进去一户黑人,白人就开始往外搬,最后一楼全黑了,你说你不能歧视黑邻居,你必须住在这儿,凭什么我必须住这?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都买房,人家都是租的房,这儿的人搬走了,我就不跟这儿待了。
  美国的SAT考试,相当于咱们的高考,华裔的通过率是100%;|非|凡|论|坛|亚裔是85%;算上韩国就完蛋了,85%;白人是60%;拉丁裔是25%,拉丁裔就是墨西哥挖地道过来的那帮;黑人是7%的通过。所以黑人都不上大学,只能满街追骆驼,马拉松冠军,只能干这个,要不就是打球,要不就是摸着电门似的,音乐一响就跟着转,只能干这个,你怎么没有见过他有什么科学家?在黑人里面,像赖斯,现在的奥巴马,奥巴马也不是纯黑,他是半黑;像鲍威尔将军,这真是黑人当中的才俊,太少见了,他们能够念到博士、硕士太少见了,他的SAT考试通过率才%,有的黑人小学上了6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就死活不认得26个字母,没给我遗传这个基因,我就不会写。
  英国革命是通过议会改革。英国从1902年以后首相都是平民出任,就是再没有贵族出任首相了。今天的英国贵族你一点也看不出来他贵在哪儿,他就有个大城堡什么的,国家帮他们维修,卖点门票,赚点钱,也就这么点好处了,别的也看不出来了。他基本上不干预政治,如果贵族想当首相的话,首先必须辞去爵位,然后辞去上议院议员的席位,你才能去竞选首相,当然一般的议员也不愿意干这个。所以你看从1902年以后,英国首相都是平民,再没有这爵那爵的这些人,原来19世纪的首相都是什么什么公爵,什么什么勋爵,到了以后就没有了。这是我们说的革命。


4.电梯式革命
  “斯基”的觉醒
  咱们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德、日,这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两个模式: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一个是自下而上的革命。英法美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俄德日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大家可能觉得有疑问,说德国不是王朝战争的方式吗?它怎么能算改革?只要是统治阶级领导、旧统治阶级主导都算改革。
  美国的内战,林肯难道是被统治阶级吗?他不也是统治阶级吗?他这个为什么算革命?他打倒的是种植园主,是这个意思。打倒的是统治阶级,就完了,打倒旧统治阶级,就是革命,旧统治阶级主导的,就是改革。
  所以英法美是一条路,俄德日是一条路。
  首先我们来看俄罗斯,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它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还是这个,没有别的,市场和自由劳动力的问题,农奴制度造成了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严重缺乏,资本主义无法进一步向前发展。导火线就是克里米亚战争,这个战争有点像咱们中国的鸦片战争,30万俄军本土作战,6万英法联军远道而来,到了克里米亚半岛,2万多人感染霍乱,丧失战斗力,真正投入战斗的部队人数可能相当于俄国的1/10,从1853年打到1855年,打了两三年下来,结果塞瓦斯托波尔沦陷,纳西洛夫海军上将阵亡,沙皇尼古拉一世在绝望中死去,教科书上说是自杀,其实是心脏病突发。
  去了俄罗斯我问导游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死因,导游说你们中国人真敢胡说,东正教徒不能自杀,人家皇上很有骨气,一打败仗特着急,给急出的病。不像咱们皇上,鸦片战争后,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又活了10年。这一死,俄罗斯向欧洲扩张的脚步遭到了遏制。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跟西方大国的差距:帆船跟轮船的较量,马车跟火车的较量。西方国家用轮船运兵,你用帆船,人家登陆之后,铺了8英里长的铁轨,把炮弹什么的从船上运下来,运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城下,炮轰要塞。俄罗斯的每一件军用物资都要靠大车运来,靠马车运来,一下雨,满地泥泞,这车就陷在里面不动弹了。军需物资上不来,人再多,没有用。人是一堆肉,用钢铁武装起来的才是战士,所以俄罗斯痛定思痛,这场战争我们为什么败得这么惨?因为我们经济太落后,我们为什么落后?因为我们有农奴制度,所以开始进行改革。沙皇亚力山大二世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历任沙皇雕像最多的就是这个亚历山大二世,他解放了农奴。
  1861年的改革,第一个是自由,农奴从法律上成为了自由人,自由人的意思就是你不再依附于某一个地主,你想离开土地,你可以去自由流动。第二个就是份地。你不但自由了,而且在你自由之日起,你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是这块地你必须要出钱赎买,高价赎买。
  你想,政府分给农民的地,原来隶属于地主,假如你是一个地主,你的农奴自由了,你会把你的什么地卖给他呢?最次的地。你不让他自由,他就造反,留着这个地也没有什么用,你把这样的地卖给他,还能拿到一大笔钱,对地主来讲,这个作用相当大。
  所以在俄罗斯,我们为什么说它确立了资本主义小农经济,农民就被束缚在了土地上,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然俄罗斯地广人稀,他的小农经济可能占有的地并不小,但是不足以维持他一家的生活,所以他工业发展速度照样还是缓慢,你都把他束缚在土地上,他没法进城打工,所以工业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这个道理他们明白就可以了。这个是我们说的俄罗斯的改革。
  吝啬的普鲁士
  德意志统一。这个也属于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就是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了改革。那么德意志统一,除了国内市场的因素,还有一个国际竞争的因素,你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法发展;你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你在国际市场上跟外国竞争,你也争不过人家。所以它是两个因素,使得德意志必须要完成统一。第二个原因是核心邦国。完成德意志统一核心邦国的是普鲁士王国。

Prev | Next
Pg.: 1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 9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