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自有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自有资本主义就是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那么自有资本主义它肯定就是相对不自由的资本主义而言。难道还有不自由的资本主义?有,不自由资本主义就是所谓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就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要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怎么干预呢?就是只能出口,不能进口,金银流入商品流出,把钱留下,各国都想这么干。你也想往外卖东西,我也想往外卖东西,大家都想往外卖东西,都来抢市场。市场在殖民地,所以各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大打出手,战争就非常多,你像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主要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重商主义它是国家对经济有干预。到了工业革命之后我要往外卖商品,我需要原料,那么资产阶级认为国家对这个不应该管,我需要进口原料我就得进口原料,我想往外卖商品我就要往外卖,政府不要干涉,所以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自由资本主义就发展起来了。
第三,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促使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先是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然后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第四,城市化的问题。
第五,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民族主义兴起。19世纪上半期,世界的许多地区都沦为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你看非洲,它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还被殖民者呢。所以欧洲出现了民族主义以后,亚洲也随即出现,爪哇、阿富汗、伊朗、印度,这些长期被压迫的地区都出现了民族主义情绪。工业革命后欧洲出现了三大社会思潮即民族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或者说世界三大潮流。当时欧洲代表最先进的步伐,欧洲的潮流就是世界的潮流。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于都是从欧洲兴起的。
之前提到了农业资本主义,这个农业资本主义有两条道路:一个是从英国为代表的大农场,另一个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小农制。英国通过圈地运动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大农场。除了英国,美国通过西进运动和宅地法,也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大农场。还有一个国家德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六个,美、英、法、俄、德、日。德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它的农场转换的过程,是把半封建的容克庄园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大农场。
资本主义大农场有几个特点。首先大家要明白资本主义的“大”农场,一个“大”字,就是规模大。规模一大必然要用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程度越高,规模越大,这样占用的劳动力就越少,农业发展速度就快。你想这一个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和工业发展都需要原料、劳动力、市场,能提供充分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甚至也能提供一些资金,为工业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市场、原材料和劳动力。这是大农场,跟它相反的就是小农制。小农制咱们前面讲过的一个国家就是法国,它是通过分地确立起资本主义的小农制的。俄国也是资本主义小农经济。1861年废奴,一废奴,农民可以得到一块地,你这份地还得高价赎买,这不是扯嘛,农民你自由了,国家还会让你得到一块份地,这个地国家没有,地主给你这地,你要是地主的话你会把什么地卖给农民?连仙人掌都不长的地,我卖给你,很贫瘠嘛,不好种。有的可能是森林,有的是沼泽,我给你了,给了你之后你要高价赎买,你没有钱,得国家贷给你,但是你要还高利贷,49年还清。农民1861年借了6.5亿金卢布,就是价值6.5亿卢布的黄金嘛,它为了币值稳定,到1910年还清了25亿金卢布,你说卢布不是贬值嘛,金卢布是不贬值的,25亿是几倍?4倍,国家大捞一笔,然后地主把最没用的地给了农民,最惨的还是农民,你弄了一块连仙人掌都不长的地,你怎么谋生呢?你怎么还清国家的欠款呢?还得去租种地主的土地吧。也就是说,俄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甚至你都很难说它是资本主义的小农经济,因为它还留着地主。当然大家注意,俄国因为它太大了,地广人稀,开车开300公里你能看见邻居就不错了,可能农民占有的土地面积并不小,搁中国全是地主的水平,但它确实是小农经济,你占了那么大的地你的机械化程度越低,你那地反而是越种不过来,这是一个。
小农大农的较量
最后还剩一个国家,日本。日本确立小农是允许土地买卖,保证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这个时候正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农民还是没有土地,他要种的话又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所以这就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日本为什么要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不管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在中国任何想触动传统制度的改革最后全失败了。因为两国的社会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日本并不同于中国,日本像欧洲,所以它很容易成功,我们看到了,法、俄、日三国是很典型的资本主义小农制,法国最典型,俄、日都很难说,而英美德则是典型的大农场。
小农制的特点就是跟大农场对着的。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占用大量劳动力,农业发展缓慢,无法为工业提供充分的资金、原材料和劳动力。你说中国现在是大农场还是小农制?典型的小农制。可能是毛泽东时代人民公社占点大农场,但是它生产力水平达不到,所以老百姓出工不出力,他想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而现在是典型的小农制,当时咱们入世谈判最担心的就是中国农业的崩溃,还不是汽车业,你占了2.65亿亩地的农民,你怎么跟人家美国那几千英亩的农场主的农产品竞争,咱最担心的是这个。这个东西它对于今天中国的借鉴意义,你也没法确立,7亿多人你怎么确立大农场?你只能说工业更多地吸收农村劳动力,然后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多。
3.下线不稳看上线
无奈的连锁反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讲完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接下来就是这个时期的政治状态,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状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第一就是时代背景不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工场手工业时代,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是机器大工业的时代,大机器生产的时代,所有的不同,根源于这个时代背景不同。
由时代背景不同——工业革命时代和工场手工业时代,还能导出领导阶级的不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在法国叫自由派贵族,在北美就是种植园主。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是工业资产阶级领导的,商业资本已经不占主体了,是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了这个革命。
领导阶级不同,就能导出主力的不同,总得有人跟着起哄吧,主力不同了,那么你想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也就是工场手工业时代,参加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应该是什么人呢?冲锋陷阵不能是领导人吧,不能是新贵族吧,而是那些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那时候没有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作为主力军,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候,手工业者也好,农民也好,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封建王朝的压迫,而不是说他的老板怎么剥削他,所以这个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就有无产阶级参加了,就是产业工人。当然产业工人是不是作为主力,这是两说的,但是最起码我们知道,在这个时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有工人,就是无产阶级参加的,这个是没错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封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扫清残余,有的不一定是封建残余,实际上就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扫清一切障碍,甭管你是封建的,还是工场手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它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一切障碍。
有革命任务不同,最后还有对象的不同。方式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结果跟目的是一样的,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地主的命,欧洲有地主,就革封建专制的命,就是封建君主。这个时候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对象变成了当年革命的领导阶级——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是土地贵族,因为美国不是新贵族,是种植园主,就是这些土地贵族,大资本主义和土地贵族就成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你说种植园主在美国建立的时候有没有功勋啊?有啊!美国那时候工商业很少,基本上开国元勋、国父们全是种植园主,华盛顿、杰弗逊都是种植园主,他们为建立美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后来美国内战把他们的命给革了。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说,原来的领导阶级这个时候阻碍了发展,成为革命的障碍,要扫清。
美国的内战之前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领土扩张,一个是西进运动、咱们要明白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大家要明白这个意义所在,美利坚合众国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它的国旗是环形排列的13星六角形,跟以色列的大卫星似的,有点像欧盟的旗子。以后它每增加一个州,它的蓝底上要加一个白星,因为太多了,圆形排不下,就改成横排,六个角占地方,就改成了五角,当然这个条不能增加,再增加成斑马了。
国旗一直在变,你看旗面上白星数的增加,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领土扩张,美国人很会钻空子,他用1500万美元,从法国人手里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合一平方公里才6.5美元;用700多万美元从俄罗斯手里购买了阿拉斯加,合一平方公里4.5美元,当然那会的美元比今天值钱;花250万美元从墨西哥手里购买了格兰德河以南;用500万美元购买了佛罗里达,总共美国的领土扩张花了不到3000万美元,它的面积扩张了10倍,很快变成了一个地跨两洋的国家,本来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大西洋沿岸以东,很快地跨两洋。
在这个扩张的过程当中,美国进行了西进运动,土著印第安人遭到屠杀,但是广大未开发地区得到了开发,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实际上跟咱们前面讲的西方殖民者的对外殖民扩张道理是一样的,历史的进步总是有人要付出代价,如果印第安人今天还在那个地方待着的话,那个地方也许还停留在事前文明时代。当然今天的印第安人在美国,跟咱的熊猫一样,属于珍惜濒危保护“动物”,不论打仗、征兵,印第安人可以不服兵役、可以不交税,所有贴着NO SMOKING的地方,吞云吐雾的一定是印第安人,你亚洲人别仗着自己是黄脸也在那儿喷,你就完蛋了,印第安人可以,美国人觉得对印第安人很愧疚,觉得对不起他们。但是你要明白,西进运动实际上是为了美国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们前面讲的大地产、资产阶级大农场的建立是奠定了基础的。这不是挺好的事吗?领土扩张了,地大了,大家发财了,为什么干起来呢?打仗是为了什么啊?
所以内战爆发的原因,说根本是两种经济制度不同造成的,两种经济制度的不同造成了南北矛盾的激化、南北矛盾的加剧。
“北方人”的怨恨
两种经济制度归根到底是在争劳动力、市场、原料,这是传统段子。美国南方都是市场,跟英国接轨,它的原料也输往英国,400万黑奴输到了英国,使得美国发展工业的劳动力极其缺乏,美国3000多万人,少了这400万黑奴,工业就不发达了?你指着黑奴去开机器,这不是开玩笑吗?一个国家,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和冲突,除了一个要正当的市场原材料和劳动力;另外一个,最关键的是一个,就是争夺立法权的问题。
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它的立法权归国会,国会由参众两院构成。参议院显然就是相当于上议院了,参议院的议员一州俩,所以在美国的西部地区,就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新建领土到底是建立自由州还是建立蓄奴州,实际上决定了美国北方和南方谁控制参议院,谁控制立法权的问题。如果自由州多了,自然参议员就多,都来自自由州,对北方有利,蓄奴州多了,多数参议员就来自蓄奴州,来自于南方。所以最后,南北双方达成一个妥协,北纬35度线以北的州是自由州,35度线以南的州是蓄奴州。
美国人不像中国人,美国人心眼不活泛,堪萨斯州横跨北纬35度线,出了事了,那不能一州两制啊,一个州一半自由,一半蓄奴,这个不可能。那你划州的时候,别这么划不就完了吗?不知道为什么,它非得这么划,后来就说,那这个州到底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南北双方摩拳擦掌,马上要大打出手了,北方妥协了,堪萨斯州变成了蓄奴州,但是在内战的时候,它忠于联邦政府,没有参加叛乱。
堪萨斯州成了蓄奴州,北方人心理面很怨恨,包括对政府也很怨恨,怎么这么熊?跟南方妥协?这个局面直到什么时候结束呢?直到一个不肯妥协的总统上台——林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出身最寒微的总统,跟他有一拼的大概是克林顿总统,两人经历很相似,遗腹子。克林顿好歹那会儿能够读完大学,读完研究生什么的,林肯正式学历只有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然后种过地,当过邮差,码头上扛过活,什么都干过。但是人家自学成才,然后考上律师,在西方一考上律师,就标志着进入了上流社会,然后竞选联邦参议员,51岁当上了美国总统。克林顿46岁,奥巴马47岁当总统,为什么说国家领导人应该是年轻人来干?四五十岁年富力强,70多就不强了,90多岁姓什么都忘了,还领导谁?你看到民主制度下,最伟大的一点就是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你爸爸是谁不重要,爱是谁是谁,这个不重要,民主政治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大家都按照游戏规则来,只要大家都遵守规则,不用抢,不用争,是你的,就是你的。
资本主义讲的平等,不是说财富上的平等,而是创造财富的机会的平等。林肯是个穷小子,他来自于底层,自然了解民间疾苦,能够知道奴隶制度不人道、违反人性,所以当上了美国总统后,他开始主张限制奴隶制度,这样一来,把南方给惹火了。南方一火,南部7个州,后来发展到11个州公开分裂,这是合法的,因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各州有权加入或者退出联邦。等内战打起来之后,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反脱离联邦法》,才不允许各州退出,跟咱们的《反分裂国家法》似的,它有一个《反脱离联邦法》,作为宪法的一个修正案。
当时美国南方各州脱离联邦,是合法的,但是现在北方强调,你不合法。你不知道打仗,所以内战经过第一年,仗一打起来,北方失利。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拥有绝对的优势,2200万人对900万人,然后工业占91%,铁路占96%,南方除了棉花多,什么都少。南方为什么敢挑起这场战争呢?因为当时世界正在搞第一次工业革命,棉花是最重要的原料,所以掀起叛乱之后,南方公开宣称,你看这根小小的棉线,3岁的小孩都可以把它揪断,但是,它能把整个世界勒死,因为他手里握有大量的棉花,他觉得欧洲国家一定会支持他。事实也正像他们预想的那样,英法不但支持南方,还派了支援。北方知道消息后马上派军队赶去拦截,这样一来的话,战争爆发。
自由的黑奴
这场战争,今天看来特别有意思。美国的北方,把这场战争叫做Civir War,但是南方仍然坚持叫做South-North War,看做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一开始北方失利,美国在内战爆发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70%是南方人,南方人因为奴隶主出身,弓马娴熟,能骑善射。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是西点军校的校长,战争爆发之后,林肯总统准备委托他做北军总司令,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要为我的家乡效力,就是为弗吉尼亚效力。弗吉尼亚是叛乱州,南方的首府就在弗吉尼亚,他加入到南方,成了南军的总司令。他统帅的弗吉尼亚军团,人数从来没有超过7.5万人,但是打败了30万北军,因为北军将领都是他的学生,你排兵布阵,你的兵刚一拉出来,炮摆在那儿,我就知道你下一步要干嘛,你这套还是我教你的呢,所以我打你跟玩似的,打你个落花流水。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