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格兰就是詹姆斯一世。英国就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当时的英国就指的是英格兰,所以你看今天我们要是称呼英国的话,能在英国公开场合叫英格兰吗7不能。应该叫什么呢?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你看它在联合国的席位,跟美国挨着,U.K,那边U.S.A,挨着的,它是联合王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联合呢,从这个时候开始联合。但是詹姆斯国王,他是苏格兰、英格兰两国的国王,这时候两国还没有合并,苏格兰是澎格兰,英格兰是英格兰,他是两国的国王,在苏格兰戴苏格兰王冠,在英洛兰戴英格兰王冠,高兴了俩摄一块儿戴,也不怕死舅舅。苏格兰比英格兰落后得多八另汁各兰基本上还是农村,英格兰工业已经发达了,城市欣欣向荣,他来到英格兰做国王之后,不可避免地就把苏格兰的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势力带到了英枯兰,特别是他笃信泪权神授的观念。
海盗的正名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首先是英国,第一个原因就是英国的背景。大背景包括三点:大西洋航运中心线,下海开拓海外贸易,跟着是手工工厂发展;圈地运动,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有了受雇的农业工人,就是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然后下边是新贵族;另外,很特殊的一点,就是都铎王朝,这里边没有包括都铎王朝削弱旧贵族,加强专制。比如它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中国在明清的时候,如果朝廷加强专制,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还记得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那四个因素吗?就是专制越强,对资本主义发展越不利,欧洲恰恰相反,为什么呢?中国是统一的中央集权,欧洲是分裂的,如果国王加强专制,扫除割据,最起码能够在一个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统一的市场。
第二,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你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农抑商,西方就重视商业,而且鼓励海外掠夺,英国当时主要是掠夺谁呢?掠夺中国?它哪有那水平,中国那时候多强大。它主要掠夺西班牙,因为英国盛产海盗,从国王到老百姓,人人都是合格的水手,所以英国的海盗很厉害,时时出没于大洋之中。西班牙的宝船从拉丁美洲满载金银出来,就被英国海盗盯上了,西班牙就急了,你管不管,国王说管,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登上当时最大的海盗头目德雷克的座舰,拿出宝剑,一敲德雷克的肩膀,封你为子爵、海军上将,以后再抢的东西,咱姐俩分。德雷克摇身一变立马成了大英皇家海盗,那家伙,从此以后胆壮心更肥了 —老子这是奉旨抢劫。于是西班牙怒了,我让你管海盗你就这么管?!
第三,16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非常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当时西班牙怒了,西班牙国王派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想把英国一举消灭,当时无敌舰队有2万多人,原属陆军的万,准备在英国登陆的水手只有7000多人,英国皇家海盗奋起抵抗,当时皇家海盗9000多人,虽然总体人数少于西班牙,但都是久经沙场的水手,所以把西班牙舰队打得大败,西班牙帝国从此一蹶不振。皇家海盗这时候已经改编成皇家海军了,女王陛下非常高兴,我要登舰,慰问那些忠勇的将士们,皇家海军并不忌讳自己出身于皇家海盗,因为那海军太费钱,一般人养不起,所以平时靠海盗,这时候正式收编,由国家出钱,他们就变成海军了。实际上英国海军一直到19世纪都有海盗的传统,可以抢劫敌国的船只,可以要战利品,抢劫完之后从舰长往下,各级怎么分,舰长拿多少,鸦片战争时候它还这么干呢。现在女王说要登舰,德雷克有点儿慌,因为女王陛下虽然徐娘半老,可是风韵犹存,他想我手下这帮粗野莽汉,万一女王一登舰,谁情不自禁了怎么办?这没法交代。所以德雷克下令,陛下登舰的时候,所有的人要伸出右手挡住自己的双眼,等女王陛下一登舰,发现所有人都这样,女王就问这是什么意思,德雷克解释说这是向陛下致敬,结果你看发展到今天,敬礼就成现在这种形式了。今天英国人敬礼还是这么敬,只是不挡眼睛了。
都铎王朝时期是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来伊丽莎白一世女王驾崩,都铎王朝绝嗣。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例行君主专制,又实行宗教专制,在1640年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好战“无地王”
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形成了反对派,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展开了斗争。我们知道,欧洲没有像中国这样的绝对君主制,它是国王跟贵族分权,像西周,天子进行分封是分权的。
英国在13世纪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国王 —“无地王”约翰,这哥们儿的外号叫无地王,无地你还有脸当国王啊。据说约翰十分骁勇善战,所以连年对外战争,倒霉的是每次对手都比他强大,所以约翰屡战屡败,最后丧失了英国全部的海外领地。英国本身是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在1066年征服了英国建立的,本来在法国、欧洲大陆有很多领地,结果全让约翰这个败家玩意儿给丢光了。约翰不甘心,还要打仗,打仗最需要的就是征税,他一征税大贵族就急了,还打,再打伦敦都让人占了!于是那帮大贵族,40多个,呼啦啦冲进王宫,宝剑架在约翰脖子上,强迫约翰签署了《自由大宪章》,时间是1215年,相当于中国的南宋时期。
《自由大宪章》规定,不经过贵族们同意,国王是不能征税的,等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限制王权的法律。你不征税就没钱,没钱就没法养官、养兵,那国王岂不就白当了?1215年就有这么一部法律,这成为今天英国宪法的起源。到今天为止,英国都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它是700年来习惯法的总和,最早就追溯到《自由大宪章》。那它靠什么监督国王,让国王保证能这么干、保证不乱收税呢?
1265年,英国出现了议会,议会出现之后就开始限制国王的权力,尤其是国王不能征税,也就是说实际上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英国国王不是为所欲为的。在议会中,王在法律下,王权是受法律限制的,但是国王有权解散议会,不召开议会。
等苏格兰人民一起义,镇压就要收税,一收税就要召开议会,一召开议会议员们不干了,革命就要爆发了。所以英国不是像中国这样,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的情况,你想限制王权不可能,门儿也没有。像咱们明朝,想征税就征税,明朝灭亡就是因为征税征得太多了。打后金,辽饷;打李自成,先是剿饷,不够了练饷,征收三饷,结果李自成越剿越多,最后国家灭亡了,就是这个道理。
多事的茶叶
其次就是北美。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形成,背景也有几点:第一,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 —弗吉尼亚,在大西洋沿岸,一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殖民地的统治模式,按照英国政体建立。英国是君主立宪,君权是受到限制的。按照英国整体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13个殖民地,有8个是属于英王的,3个业主殖民地,还有两个就是完全的自治殖民地。到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范围就又扩大了。业主殖民地就是大贵族、大地主们,他们从英王的手里买到特许状,来拥有业主殖民地。业主殖民地和自治殖民地,它的总督都是由议会选举的,而不是国王任命,也就是说,美国在还是殖民地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比较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是因为它脱胎于它的母国 —英国,所以今天不光是印度,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很多发达国家,都是英帝国的碎片。所以英国的模式在当时是很先进的模式,截至1921年,英国它都还存在殖民,这在发展上不能说不起作用的,至少人家劳动力够用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统一了市场,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利坚民族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比如说咱们仨,我来自英国,你来自意大利,他来自德国。当我们登上北美这块土地的时候,我们以欧洲为祖国,然后我们在这儿生活,一下子生活了20年,英语成为我们的共同语言。我们就以我们生活的这块儿土地为我们的祖国,等我们的后代诞生在这块儿土地上,我的儿子没去过英国,你的儿子没去过意大利,他的儿子也没去过德国,我们就生在北美的土地上,但是我们下一代他肯定认为北美就是他的祖国,就是他的家乡。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甭管你原来是哪国人,现在你是北美人了,你是弗吉尼亚人,你是卡罗来纳的,你是罗得岛的,随便你是哪儿的人,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个地方的公民,我们理所应当成为这个地方的主人,而现在统治我们的是欧洲人,凭什么啊,所以要自治、要独立。
第二,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传播,比如富兰克林和杰斐逊,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得到加强。富兰克林和杰斐逊很熟,为什么?美元上印着呢。1美元上印的是美国的国父,第一、第二届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2美元上是第三届总统杰斐逊;5美元上是废除美国奴隶制的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20美元和50美元上分别是第七届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和第十八届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葛仑。美元上的头像大都是历任有威望的总统,百元大钞上的头像不是总统,而是著名科学家、金融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因为他曾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起草著名的《独立宣言》,他虽然没有当过美国总统,但是他最值钱。但是美国人为什么要把华盛顿印在1美元上,林肯用在5美元上?常用,100美元不常用,一块钱天天使。天天捏着国父送人,这就是美元上面的头像。
第三,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中部产小麦,南部种植园。英国看不下去了啊,凭什么你发展这么好呀,于是开始压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双方矛盾越来越尖锐,导致了战争的爆发。英国希望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本来北美人受英国的影响很深,茶叶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饮料。洋人因为以肉食为主,肉食下肚,腻歪死了,喝点茶既补充维生素又助消化。英国人看到卖茶叶有利可图,就垄断了茶叶的专卖权,只有英国政府可以向北美卖茶叶。如果是北美的商人自己到中国进口茶叶,走私进美国的话,虽然他那时候坐船到中国得一年时间才能把茶叶运回到美国,但就是这样,它的价格还只相当于英国政府茶叶价格销售的六分之一,你想那英国人不是牟取暴利吗?美国人非常生气,原本这么便宜的东西,你卖这么贵,强行推销给我们,你经过北美人民同意了没有?可是英国议会里面没有北美的代表,没有殖民地的代表,都是英国人,广大的北美人民没有同意,你们一拍脑门子就干这事儿不行,人民不干。因此,人民一怒把这茶叶给它倒了,说十万英镑,按照购买力的水平,当时1英镑大概相当于现在1万英镑,10万英镑就是10亿英镑的茶叶全给倒了。
倒了之后英国怒了,派来军队镇压,北美人民就反抗。英国军队从克伦威尔时代,军装就非常鲜艳,高高的熊皮帽子,猩红色上衣,白色紧身长裤,两条白色武装袋,扛一杆长长的火药枪,北美人民亲切地称他们为“龙虾兵”,所以北美人们一看“龙虾兵”要来镇压我们,我们要奋勇反抗,肉也不吃了、茶也不喝了,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就是后来美国的国会。召开大陆会议,组织民兵,准备跟英国死磕了。
短裤战长裤
美国人反了,法国人也开始大革命了,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英国的革命咱们把它叫做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清教徒的革命。法国大革命真的是一场大革命。
原因有几点。第一,法国的专制封建等级森严,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就是一切平头百姓。除了教士和贵族,剩下都属于第三等级。资本家是第三等级,要饭的是第三等级,工厂老板和他的工人都属于第三等级。法国的前两个等级穿齐腿的短裤,长筒袜,高跟鞋,男的也这样,戴着假发,扑着香粉。除了这两个等级之外,剩下第三等级是不允许穿短裤的,而是穿长裤,无套裤,被讥称“无套裤汉”。无套裤汉的主要成分是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小店主和其他劳动群众,也包括一些富人。他们是城市革命的主力军,是大革命中几次武装起义的参加者。法国的国王就曾经公开说,第一等级就是教士,敲钟的,用钟声为国王服务,保佑国王长命百岁;第二等级用宝剑为国王服务,就是三个火枪手、三剑客这些人;第三等级都是纳税的,用钱袋为国王服务。而前两个等级,占了法国人口的3%,第三等级却占97%,所以这个制度是很缺心眼的制度,你让这么多的人恨这么少的人,一旦这么多的人翻脸,这么少的人就肯定完蛋了。
你看咱中国为什么封建制度那么牢固,就是我们士农工商这四个等级的身份是可以互换的。农民通过参加科举,便可以成为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读书走科举不就做官了吗,不一定非得造反,所以我们是争取统治阶层越大越好。从宋朝开始,科举做官的人60%是白丁子弟,你想大官的孩子用得着读书吗?用得着科举吗?所以那60%的人都是白丁子弟,查三代连个秀才都没中过,净这样的人去读书做官,统治阶级的队伍就越来越稳固。
法国这个制度就很缺心眼,凭什么我们97%的人都纳税,他3%的人整天就敲钟,耍剑,整天干这个,你太欺负人了,所以法国的革命很容易就成功,就是因为不革命的话,第三等级的身份就没法转变。
除了等级制度这一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专制制度的阻碍。
1789年,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了三级会议,当时统治法国的是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在革命前的最后一个国王是路易十六。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有名的锁匠国王,不理朝政,整天修锁、修表,就跟明朝那个天启皇帝有得一拼,咱那是“木匠皇帝”,他那是“锁匠国王”。路易十六结巴,不愿意见大臣,所以整天就是修表、修锁,他宣称欧洲没有我打不开的锁,最后他逃跑又把他堵回来关监狱里,要上断头台了,那锁他也没打开。他的王后呢,是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尼特,特雷西亚女皇最宠信的小女儿,从小惯到大的姑娘嫁给人家做王后,你想这人能是好人吗?玛丽王后花钱就跟散传单似的,债台高筑,根本没有数字这种概念。她买一条项链500万法郎,没钱就跟银行家即第三等级借钱,追债的天天去她家。王后嫁到法国王室20多年,她的生活圈子,就是以凡尔赛皇宫为圆心,20英里为半径画一圆,她压根儿就没出过这圈子。整天不干正事,尽搞些个化装晚会、宴会啊、蹦迪啊,乱七八糟,骄奢淫逸,从来没有去外面看一看她的子民们生活得怎么样,没有进过一户普通巴黎市民的家里。比如说闹灾荒,她对这些漠不关心,有人说老百姓吃不上面包,她说吃不上面包可以吃蛋糕,这就跟中国历史上的晋惠帝一样,人说没粮食可以吃肉啊,我就不吃粮食,专门吃肉。有这样的国王和王后,这国家能好得了吗?所以当时的政府债台高筑,欠债高达45亿。法国政府一年的收入就是四五个亿,连还利息都不够,更甭说还本了。这种情况下,国王只能在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这个三级会议有165年没开了,这次召开这个会议实际上想征税,所以一下就把人民给惹火了,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
愣头青当道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典型,导火线就是议会斗争,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却企图征税,当时议员都反对,要求限制王权,这样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议会也是25年没开了,所以议员们一看国王要召开议会了,满心喜悦,请他听听人民的呼声吧,没想到国王一进来,第一句话就是,先生们,今天我把你们叫来的目的是征税。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