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美国独立时,就向法国派过大使,富兰克林到了法国之后,一年只能住旅馆,没有任何人接见他,也不接受他的国书。而当萨拉托加大捷的消息传到法国的第二天,路易十六国王就在凡尔赛宫召见了富兰克林,答应给美国提供援助,一个是军饷,要不然大陆军没有饷银,我本来是种地的,你现在不让我种地,让我天天打仗,你又不发饷,那我就得哗变了;大陆军没有海军,法国又给美国提供海军,还自己出海军,截断英国的海上运输线;另外就是拉法伊特侯爵指挥的陆军,在北美登陆,跟美军一起打击英军,拉法伊特侯爵还给大陆军带去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还给他配教官,帮助他训练士兵,所以一下子美军的战斗素质水平就上来了,打得生龙活虎,英军司令康华利率领了7000英军,在衣衫褴褛的大陆军面前,放下了武器,这样在1781年取得了约克镇大捷。
  英军司令康华利他不甘心,我们这帮绅士,居然被北美农民打败了,多没面子啊,老子不爽!于是下令英国军队在投降的时候演奏了一首歌。其中有一个词,“洋基”,中国人把它翻译成汉语就是“美国佬”的意思,这首歌英文直译过来实际上就是傻帽美国佬,虽然我被打败了,但是我是绅士,我高傲地失败了,虽败犹荣,你们那帮农民不按规则打,都在玩游击战,没劲儿!所以我输了我也不服,看不上你们这帮傻帽美国佬。你看,美国人跟中国人就不一样,要是咱们中国人,你被我打败了,你还不服,我得上去抽你去,说我傻帽,你才是大傻帽呢。战胜的华盛顿将军下令,把这首歌作为大陆军的军歌,傻帽美国佬,你连傻帽都打不过,你不更傻帽吗?
  美国人他有这么一个观点,我印象特深的一个镜头,就是美国拍的《珍珠港》,日本飞行员要进行轰炸的时候,发现地面上有小孩在玩,所以这日本飞行员就向小孩儿挥手,你躲开,我要扔炸弹了。美国人拍的战争电影,绝对不会丑化敌人,绝对不会把敌人刻画成干吗吗不灵的那种,敌人也是武士、也是骑士,我打败了这样的人我更厉害。我们中国拍的战争电影就是把敌人丑化得一无是处,敌人怕死、敌人愚蠢、敌人搞笑……最没劲儿的就是潘长江演的《举起手来》,小日本出了名的对眼,小罗圈腿,到投降时候才105万人,就这种人和你打了8年,要是打不过哪还有脸活呀。你要看咱们中国拍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一个八路军端着机关枪都不带换弹夹的,一会儿日本鬼子死个成百上千,你那机关枪里就20发子弹,你有完没完。一个八路军轮着大片刀,100多鬼子砍死了,照那速度,几年就能打东京去了。回过头看约克镇大捷,你奏军歌,你说我傻帽,我还拿这个当军歌唱。所以美国人的意思是咱不斗嘴,赢了才是最关键的。两年以后,英美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承认了美国独立。所以说,北美的独立战争,从来克星顿枪声开始到英国承认它独立的话,也是用了8年。
  一二三 排排坐
  北美独立完,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一下法国独立的过程。法国的独立过程,真的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太复杂了。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到1830年,第一个就是制宪议会召开。制宪议会是从法国国王召开的三级会议发展来的,在三级会议上,法国国王也是想解决税的问题,他欠的40多亿想赖了,可是还想接着借,所以他召开了历经165年都没有开的会议。三级会议在今天的凡尔赛宫召开,上边有一个长着人脸太阳的形象,那就是路易十四大帝的象征,太阳王。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大帝修的,一排一排的柱廊,柱廊外边坐的是第三等级的代表,柱廊内坐的是一、二等级的代表,最远处是一个王冠,穹顶王冠,王冠下边是国王陛下的宝座。三级会议召开的时候,大门是用沉重的白色镀金的橡木制作的,底下都是繁式的雕花,上边是带太阳的人脸,非常漂亮。
  第一、第二等级的代表入场的时候,都是分单双号的。第一等级的代表穿着精美的法服,一般就是白色绸缎的,上面用金线绣着圣像,十字架,挂着沉甸甸的法器 —纯金制成的十字架、权杖。第二等级的代表,全都是戎装佩剑,戴着假发,扑着香粉,穿着短裤,高跟鞋,长筒袜,勋章叮当响,宝剑上的钻石晃着人眼。他们一进去,大门一关,两边小门打开,第三等级代表进场,无套裤汉们进场了。他们穿着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什么色难看穿什么色的衣服,这帮人肯定很生气,我是穿不起吗?大资本家这么有钱,国王还该我几百万呢,是法律规定我不能穿好看的,那些贵族穿的还是我借给他的呢,所以他们很生气。原来第一等级的代表和第二等级的代表是各300人,第三等级的代表是600个,你一听好像是还行啊,但问题是前两个等级的人口才占3%,第三等级的人口占97%,凭什么97%人口的比例跟3%的一边儿多啊,这就不应该了。再者,开会的时候特别逗,它采用分厅开会,特权等级的代表在一个厅开,第三等级的代表在另外一个厅开,到讨论结束最后表决的时候,不是按人头表决,是按等级表决。一个等级一票,甭表决你就知道几比几,肯定是2:1。一个等级一票,第一等级代表10人,第二等级代表10人,第三等级代表1万人,一个等级一票那就是2:1,没用。所以现在第三等级代表就要求大家在一块儿开会,不能在密室里暗箱操作,一块儿开,我盯着你、你监督我,最后表决时候按人头表决。如果按人头表决,肯定不会有第三等级的代表去支持特权等级,相反特权等级当中的自由派贵族,低级教士,倒有可能去支持第三等级,甚至高级教士都有可能支持第三等级。
  支持的那拨人主张修改法律,教士也是凡人,也想结婚,可是之前的法律不允许。这下好了,新的投票方式下,教士主动支持第三等级,就想修改法律。这次会议召开,国王陛下走进来,三个等级的代表起立,脱帽,向国王陛下欢呼、致敬,然后特权等级代表戴上帽子坐下来,按照以往,第三等级代表要拿着帽子站在那里,听国王讲。结果这次第三等级的代表也把帽子戴上,坐了下来,所以国王一看,要出事儿,怎么回事儿,这帮人不服啊。于是国王心里开始打鼓,他本来就结巴,一紧张就更结巴了,一上台就说,咱直奔主题吧,先生们,今天把你们叫来,就是问你们要钱。代表们听了半天,想要什么?要钱?!跟他反了!
  所以第三等级的代表首先骂着娘退场了,到王公草坪上,咱自己开,不带他玩儿。紧接着自由派贵族、低级教士也跟着出来了,剩下的大贵族和高级教士们一看,就剩咱哥几个了,那也跟着出去吧,最后,会场里就剩国王老哥一个了。王公的草坪上可热闹了,大家继续召开了会议。三级会议立刻就改成了制宪议会,要制定宪法、限制王权,把法国变成一个像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出来看热闹的国王鼻子都气歪了,马上调集军队镇压,这一镇压,法国人民怒了,起来攻打巴士底狱,大革命就算是彻底爆发了。
  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后来成为了法国的国庆节。法国是世界上唯一坚持每年国庆都阅兵的国家,当然人家的阅兵不像中国还得练,人家就不用练,平时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我觉得他那不叫阅兵,叫游行。我第一次去法国的时候,正好是7月16日到的,阅兵式刚结束两天,坦克都没开走,就在大马路上搁着,市民可以爬上去参观。中国的军事装备跟老百姓的距离是非常远的,保密。你看东南亚国家,包括欧洲,开车路过这种空军基地,飞机一架架在那停着,不怕人破坏,也不保密,卫星一照全能看见,没有什么神秘的,最新式的沃克莱尔主战坦克就在那搁着,大家伙都可以排着队参观。巴士底狱被摧毁后,建了一个广场,相当于我们环岛那么大,上边一个青铜的纪念柱,顶上立着一个金色的自由女神像,举着个火炬,就是为了纪念1789年革命。据说这个巴士底狱的墙基还在,就是那一站地铁的墙。
  为什么要费半天劲儿攻打巴士底狱呢?因为这里是关押政治犯的监狱,是封建统治的象征。打下来之后发现里边就7个犯人,还都是刑事犯。之后法国就开始了初步改造,就是君主立宪了。君主立宪派又叫斐扬派,因为他们在斐扬俱乐部活动,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派的统治,就是斐扬派的统治,他们是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融资产阶级,顾名思义,开银行的。他们开银行,就是往外放债、放高利贷,他这个债主要借给国王。国王欠45亿,不是欠老百姓,所以他们坚决要求保留国王,国王死了跟谁要账去?
  另外,自由派贵族,比如拉法伊特侯爵被称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帮助美国独立战争,还在法国领导革命,但是,有一点要明白,自由派贵族再怎么自由,他也是贵族,他跟国王最起码还有血浓于水的关系。当时拉法伊特侯爵担任国民自卫军总司令,大金融资本家巴伊担任市长,所以他们建立的统治是主张保留国王的,因此叫君主立宪派。在当时的统治机构,一开始是制宪议会,后来就发展成为立法议会了。
  第三,大资产阶级统治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大事儿,首先就是八月法令制宪议会宣布废除封建制度,等于对法国进行了初步的改造。但是这个改造很不彻底。
  第四,制宪议会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全称就是《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把启蒙运动的政治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下来,说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这些东西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宣言》彻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里边就又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说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平等,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财产可以通过个人奋斗,而出身你通过奋斗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人权宣言》并不是法律,它只是法律性文件,就一张纸,不是一本书,非常漂亮,蓝底金字,彩色的,上面有两个女孩儿,右边那个一身白衣长翅膀的就是胜利女神,卢浮宫里没脑袋那个。左边那个穿蓝衣服的叫玛丽安娜,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象征。就其外延意义而言,她还是自由与理性的拟人表现,与代表法兰西民族及其历史、国土与文化的“高卢雄鸡”相对。她属于国妞,就跟国花、国鸟一样。
  接着,法国召开了立法议会,发表了宪法,就是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这时候,发生了外国的武装干涉,普鲁士和奥地利冒出来了。普鲁士就是后来的德国,奥地利当时也是德意志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普奥两国联合起来进行的武装干涉。你说普鲁士和奥地利,平白无故的干吗干涉法国革命?人家革命人家的,碍着你哪根筋疼?原因是他们怕法国革命风潮传染给他们国家。万一我们国家老百姓一看,法国人民多牛,人家都把法国国王推翻了,咱闲着干吗,哥几个上。大家都来做革命的弄潮儿,如果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那麻烦就大了。因此,普奥两国主张由欧洲这些所谓的封建国家联合起来,组成干涉军去干涉法国的革命,法国形势立刻进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原来的法国军队并不是不能打仗,但是这个时候,不想打仗了。我们知道,第二等级,也就是贵族,是拿宝剑为国王服务的。他们不愿意为了维护共和制度,维护宪法而战,所以法国的贵族们在前线倒戈的倒戈,叛变的叛变。有个海军大臣在战争刚一爆发的时候就下令全军休假,仗打起来,人没了,这不是存心瞎搅和嘛。另一个陆军大臣则带着作战计划叛逃了。国王给他的大舅子 —奥地利皇帝写信,鼓励奥地利皇帝大胆向巴黎进军,沿途有我们的人接应。可是前线老打败仗,老这么败下来,法国人民就怒了,自己组成了国民自卫军,义勇军。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加入了义勇军,开到前线去抵抗侵略,保卫祖国,其中来自马赛的义勇军谱写了一首战歌,就是后来著名的《马赛曲》。
  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也就是斐扬派的统治被推翻。君主立宪派的统治被推翻之后,在法国就开始了吉伦特派的统治。首先,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大商人、工商人资产阶级的代表。第二,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国家权力机构在演变,从立法、议会到国民公会。国民公会是由普选产生的,一人一票,然后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法国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农民需要的还是土地,法国农民和中国农民一样,看到土地,那个亲切呀。所以自然革命的结果就是分配公有土地。这就是法国历史上乃至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瓦尔密大捷”,由迪穆里埃和克勒曼率领,主要由无套裤汉组成的法国志愿军在凡尔登附近的瓦尔密,第一次击败了普鲁士军队。“瓦尔密大捷”打退了外国干涉军,扭转了法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从此法军开始全线反攻。


3.绅士也疯狂
  跟着感觉打
  那个时候欧洲人的战争被称为绅士们的战争,那个仗在我们今天看来觉得很好玩,因为那个时候的士兵们所使用的步枪是滑膛枪,枪膛里边没有膛线,所以弹丸飞出去就跟着感觉走了,风一刮就偏了,不像今天枪膛里有膛线,子弹是旋转出去的。所以你看,今天如果你的身体被子弹命中,打成贯通伤,也就是把你打穿了的话,这个子弹肯定进口是个小眼儿,出口是个大洞。那会儿枪没有子弹,是打弹丸,杀伤力也没那么大。操作方法是把那将近一人高的枪斜过来,然后从身上的火药囊里掏出火药往里倒,再把弹丸填进去,拿通条垛瓷实了才能开枪。最熟练的射手,一分钟发射两到三发,还没弓箭快呢,那枪也没有准星儿,滑膛枪一枪出去,跟着感觉走,准头也不行。所以双方开枪的时候就让士兵排列成整齐的方阵,以营或者连为单位,大的能上团方阵,指挥官走到最前边,戴着高高的羽毛帽子。
  那时候没有手机,为了让士兵能看见他,跟着团长走,所以要戴着这种帽子,举着军刀,戴着白手套。后边是旗手和鼓手,旗手高举着旗帜,鼓手敲着鼓,一二一、一二一,大家一块儿走,走个百十来米就把队伍拉整齐,看看齐不齐,不齐不行,走半天就停,一个方阵一个方阵地蠕动。进入双方的火枪射程之内的时候,双方士兵面对面站着开始射击,谁也不隐蔽,也没必要隐蔽,你放心,一般情况下打不着你,基本就练胆儿。
  一般来讲,18世纪的战争很绅士,开枪之前双方还互相谦让,这边说:“嘿,英国的绅士们,你们先开枪吧。”英国人那边回答:“哦,法国的绅士们,你们先开枪吧,咱约好一块儿打。”为什么要一个连或者一个营为单位,排着方阵开枪?就是保证命中率。因为这个枪要单打,命中率太差了,10米都打不着人,几乎面对面它都打不着你,所以只能是大家一块儿,一百多枪开过去了,对方死仨人,命中率太低了。
  双方接近的时候一般是先开炮,不要害怕,那炮更没个准儿,因为那会儿大炮没有反后坐装置,一打出去那炮就没影了。你方阵要一乱了,这仗就打输了,因为个人之力根本没法跟人家集体较量的。
  中国拍的很多历史剧反映战争场面都太搞笑了,都不懂古代战争怎么打,它得是一个阵一个阵地打,哪能像咱们拍的,那不叫打仗,那叫打架。一帮人弄一块儿,你抱着我,我抵着你,谁都分不清谁了。那儿击鼓前进,鸣金收兵,都打一块儿了,你鸣金怎么收兵啊,你一收把敌人都收进来了。古代打仗强调阵,强调集体,不是说个人。
  都来抱不平
  普奥联军跟法国打仗,因为法国人不想打仗,基本上普奥联军一开炮,法军的方阵就散了。所以普奥联军对法军极其轻视,你们这帮家伙强调自由,军队能强调自由吗?自由就是无组织,无纪律。你们这帮家伙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战斗力。这次瓦尔密大捷还是这样,双方列阵了,然后普奥联军开炮,普奥联军一开炮,他想当然地认为法军就溃散了,于是普奥联军乐呵呵地开始冲锋。

Prev | Next
Pg.: 1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9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