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权威受到挑战,党内有关人士建议蒋介石暂时休息,不能再战,主张和谈。而对蒋介石一向支持的美国此时已有了全身而退之意,这给蒋介石以沉重的打击。当时国民党内部的反对派,社会舆论以及美国都觉得李宗仁是取代蒋介石的合适人选,反蒋呼声高涨。鉴于重重压力,蒋介石决定隐退,为了确保在引退后可以继续控制局面,蒋介石在人事上作出一系列部署。李宗仁上台后,其实困难重重。他能发挥影响的地方十分有限,不管怎样,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与中共和平谈判。
  1949年4月,周恩来等代表中国共产党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在谈判中,中国共产党打破国民党企图划江而治的幻想,希望在强大的攻势下,能够给国民党施加压力,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国民党残余统治。国民党力求能够维持其半壁江山,四处寻求援助,毫不松口。蒋介石企图在长江之南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实力,以便东山再起,其心昭然若揭。双方僵持不下,谈判几成僵局。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但是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这个协定,谈判宣告破裂。
  退而守台湾
  长江素来是中国南北分界的天然标识。经三大战役失败洗礼后的蒋介石,剩下的都是些残兵败将。蒋介石占据长江天险,凭江据守。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武装从北边杀将过来,官兵很多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江河作战同陆地作战又有不同,对双方而言,这不仅是关键一战,而且又将是一场恶战。
  1949年4月21日凌晨5点,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国民党军早已经军心涣散,等部队刚刚过江,国民党长江防线几乎没有抵抗之敌,4月23日南京解放。至此,国民政府的统治覆灭,共产党继续追剿残余,到1950年2月,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中国大陆几乎全部解放。国民党内部此时已经是四分五裂,矛盾重重。蒋介石作出了退守台湾的决策。
  1949年底,残存的国民党政府龟缩在西南一隅,直至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乘坐专机飞回台北,这是他最后离开当政22年的大陆。
  建国进行时
  中国共产党对于建国有一套独创性的理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中都有表述。自1949年初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准备建国,监管国民党统治的各大城市。
  中国共产党对城市的接管是有序的,对于建国后各项工作有了初步的规划。在对外关系上,积极取得苏联的支持。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被称为新政协,以区别于1946年重庆的旧政协。
  会议首先确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成立后,就采用公元纪年了。台湾把公元称为西元,我很不明白为什么耶稣诞生那一年是公元,中国应该用孔子诞生那一年作为元年,现在中国就是2560年,或者用黄帝尧舜禹纪年。中国人把耶稣的生日翻译成圣诞节,港台翻译成耶诞节,中国的圣诞节应该是9月28号,孔夫子诞生的时候。
  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会共同纲领》是新政协筹备当中最为重要的文件,是由周恩来亲自执笔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共同纲领实际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纲领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保障人民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纲领对于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都作出了规定。
  会议选举产生了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为主席。国都北平改名北京。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有人不同意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都建国了,怎么还危险呢?其实这是居安思危。凡是那种炮火硝烟中诞生的过个都很好听。美国国歌、法国国歌、中国国歌好听,都是炮火中诞生的,激动人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讲到这里,中国近代史的部分我就要踩刹车了。历史总是多面的,时而波澜壮阔,时而崎岖坎坷。讲述历史,就想带着大家做一次旅行,前方时而一马平川,车辆也免不得会连续拐弯,最终在开车人这里,总会戛然而止。我照旧是讲了些历史的大概,我也会拿出些细节来咂摸咂摸,我的初衷始终如一,希望能激发更多人对历史的兴趣。免不得有些疏漏,欢迎多多指正。下面就该讲世界史了,世界史是道大餐,味道一定不错。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完)

※※※※※※※※※※
本电子书由塞班智能手机论坛·船说整理制作,仅供试阅。
※※※※※※※※※※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袁腾飞说世界史 上 / 袁腾飞 著]

第一章 巨蛋初破(资本主义兴起)


1.东西各家各有礼
  现在甭管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都爱聊聊历史,历史进入新纪元,老百姓生活好了,也爱在茶余饭后找个小板凳儿,坐在旮旯胡同里拉个老邻居唠唠;研究学者们就更甚了,“一家之言”层出不穷,历史要是个蛋,你就看吧,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中国的、外国的,是个缝就有叮的。被叮得最狠的是古代史,那时候有点名气的王孙贵族,祖坟说让人盗就盗了,一来二去这古代史的研究也就没什么禁区了,一拍电视剧没有几个不歌颂皇上的,歌颂得都让人恶心了,也就这个世界史变化最大。很多搞历史研究的都有英美留学背景,大都是英美访问学者,你说你要没到英国、美国留过学,做过访问学者,你回来评教授你上哪儿评去,所以很多人的史学观点都是倾西方的。咱们现在的史学观点基本上还是受苏联影响。
  所谓世界近代史基本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改革、壮大,影响到全球这样一个历史。这里我们先来说说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假如今天来了一个火星人,问咱们处在什么阶段,那该说什么阶段?是资本主义阶段,不能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阶段,那是就在咱这块地儿,除了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哪儿都不认。世界史就是讲资本主义发展的,除了资本主义,还有两条线索 —社会主义和民族革命。这个民族革命就是民族主义,世界史就是这三条基本线索。那么咱们首先就来看这个资本主义的历史。
  首先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之前肯定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的出现,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学完了中国历史,也学完了世界历史,应该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发展是这样的,西方的发展是那样的,根源于什么?是什么决定的?为什么制度不同?为什么会思想不同?为什么会生产不同?原因是东西方的生存环境是不一样的,其实原来很多学者都这么认为,但是那会儿都认为这是属于地缘政治学说(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哲伦(1864—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就不予采纳,在他们看来,只有资产阶级才会这么主张。
  无忧无虑做“宅男”
  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文明从远古一直发展到近代是以农耕文明为主,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又叫大河文明,或者叫大陆文明。你看中国的地图、地形图,中国的特点是四周封闭,内部广阔,江河淮汉,水利资源发达,内部平原广阔,当时的人口又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精耕细作,就没有出去的必要。
  你说没必要,其实就是想出去也出不去。咱们东边是浩瀚的大海,你看那个天气预报,渤海浪高米,渤海就米,那还是内海呢,就米,那黄海得多高啊,光浪高就米,那还得了吗?东边是大海,我们出不去;北边是俄罗斯, 中国的北方是蒙古,中国北方要是西伯利亚就好了。清朝的时候是西伯利亚,蒙古戈壁,出不去。中原王朝跟匈奴、蒙古也好打仗,最远到了今天蒙古国境内, 那个时候说燕然乐明在燕然山立碑。燕然山就是蒙古国的内杭爱山,没再往北去过,出不去大戈壁你去干吗去?军粮运输给养都跟不上,所以北边更不去。
  南边是两广、海南岛。今天那个地方挺牛的,尤其海南不得了。海南一直到明朝都是充军的地方;清朝一般往北,黑龙江宁古塔(02 据《宁古塔记略》载:相传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个”为“塔”,故名“宁古塔”。 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镇。);像宋朝因为不杀大臣,因此对他们最大的处罚就是岭南过海,向海南岛流放,去玩儿去吧。蛮荒烟瘴,瘴气迷漫,原始森林,蛇虫出没,一般中原人是不敢去的。
  西边有青藏高原,今天你上去都得吸氧,更甭说那个时候了。唯一的路上通道是新疆的丝绸之路,所以你看历代的中原王朝为什么苦心经营西域?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北平都护,这是中国路上对外交通的唯一通道,只能走这条道。随着那个地方的气候的恶化和沙漠化,那条道渐渐断了,楼兰(西域古国名,约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康居(西域古国名,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乌孙古国(乌孙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乌孙的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全都淹没在滚滚黄沙当中,再加上安史之乱之后,那个地方被少数民族占领,等于中原王朝的近况越来越封闭。
  所以咱中国是这么一个特点:四周封闭,中间够大,足够我们折腾,如果说中间地儿不够大,再封闭也得出来。现在的地儿够大,所以中国人不愿意出去折腾,我就宅着挺好的,然后一代一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造成的结果也不能说完全落后, 应该说我们比较安分,要不然尼克松说当中国领导人最幸福了,因为中国人最安分守己、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海盗也疯狂
  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是海洋文明,或者叫海岛文明。欧洲文明起源于海岛,克里特岛,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因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小岛上产点橄榄,种点葡萄。橄榄油也好,葡萄酒也好,天天能为这玩意儿活着吗?需要进行交换,我要吃、我要穿,我得拿我的橄榄油、葡萄酒去换,所以它是商业文明,而且老天爷给他们这个地儿非常好,他们在地中海里。
  地中海是个陆间海,欧亚非三洲环抱,你听说那里发生过地震和海啸吗?真的没有。
  我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都看过地中海,你眼睛盯到天的尽头了还是风平浪静,水波不兴,所以这样的条件当然是非常便于航海,弄一个独木舟就出去了。咱们这儿渤海浪高米,你什么时候能出得去?用楼船?要破浪那得是猛冲巨舰,一般小船根本不行。要扬帆出海去进行交换,东西都交换完了还是不够吃,那就抢呗。所以他们可以说是商人,也可以说是海盗。人家可不觉得海盗有什么可耻的,你看英国人家里供着祖先的画像,这手一个铁钩子,腿上一个木棍,这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什么什么爵士,伟大的什么船长,特自豪。你们家能把这样的爷爷供上吗?这是我爷爷的爸爸,湘西缴匪被解放军击毙了,你绝不敢这么说。我问你爷爷是土匪吗?你得跟我急,你爷爷才是土匪呢。甭着急,你甭说他不是,真是的话他也不承认。
  从西方的商业文明比较到今天的工业文明,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的精神:冒险、开拓、对财富的渴望。中国所有作死的玩意儿不都是从西方传来的吗?什么蹦极之类的,中国人自己绝对不敢干这个。太疯狂了!好家伙,大桥一百多米,系根绳子跳下去……这玩意儿,除非后面有人踹我一脚,否则拿枪逼着我也不下去,真要拿枪逼着我,还不如就干脆抠扳机给我一个痛快,我万一摔下去没死怎么办?
  纠结的“南辕北辙”
  中西方人有这样一个观念差异,如果没有好处,绝对不会轻易搬家,你说我搬家了,从北京去上海,为什么?上海给的房子大、工资高,我才去。要是在北京待烦了,去上海,北京三居室,工资一月八千,上海一居,工资一月五千,你要去上海,那说明你大脑短路了。中国人绝对不会干这个事,外国人他就可以。这份工作特别好,但是我干烦了,不想挣这份钱了,我就可以不干了。外国人挣俩花仨,今天挣了钱,明天就玩儿去,后天再挣。中国人绝对不敢这么干,中国人就是安土重迁。
  再说,我们中国人从事农耕文明,生产经验是从哪儿来的?种地谁教的?爸爸教的。你爸爸跟谁学的?跟你爷爷,跟他爸爸。农耕文明的生产经验来自于传承,所以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一种服从的基因,在这样的遗传基因下,最适合产生什么?专制!不喊万岁就不知道怎么活了。除了服从还是服从,你不这么干就不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另外像中国古代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是水利灌溉,在中国古代生产力那么落后的情况下大规模兴修水利,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大禹为什么能称王?他治水,划天下为九州,等水一治好,他京允从酋长变成国王了。所以说,中国的第一个国王是因为治水产生的。你想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治理黄河,治理这儿,治理那儿,一上来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很堆想象这东西能做成,包拒隋朝大运河,二百万人干这个,长城几百万人去修,所以中国这块土地必然产生这幸专制和集权。
  反过来看欧洲,主要是商业文明,商业文明首先就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咱俩交换,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凭什么你一口价?咱最好等价交换,你价出高了,我可以不跟你换,我跟别人换去,咱俩是平等的,他们特别注重人与人的契约关系,不能骗人,骗一回人就失信了,下回不跟你换了,你就天天涂橄榄油,喝葡萄酒吧,不给你麦子了,看你小子怎么活。
  再有,欧洲大部分是小城邦国家,小国寡民,全国总共一万多人,有条件实行民主。像稚典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只要是雅典公民都是这个国家的权力机关。妇女不行,奴隶不行,外邦人不行,但是本国本邦的成年男子就一万多人,大家坐在一面山坡上就够了,开会就嚷嚷,刘消大谁就撇了。咱们修国家大剧院,同意吗?不同意!好!吹了,不修。所以他们可以实行直接民主,再到现在的代议制民主,通过议会。所以中国跟西方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归根到底是生存环境决定的,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生产方式的差异,生产方式的差异就决定了以后的一切一切,比如说思维方式、文化方式,政治制度等差异,所以资本主义曙光首先照耀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欧洲兴起,而不是在文明比他高得多的亚洲,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道理。
  咬紧牙关护海权
  你看今天世界上成功的国家除了欧洲,瑞士、奥地利,那另说 —没有内陆国,都是海洋国。亚洲国家也有一个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唯一成功的一个,就是日本。因为它也是海洋国家。你再看澳大利亚、新西兰,它都是海洋国,美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两大洋环抱。
  所以,包括咱们中国人今天也是,应该树立起牢固的海权意识。

Prev | Next
Pg.: 1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9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