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体温,协助诊断疾病。1654 年,伽利略的学生伏迪南用酒精代替水柱,
并把另一端也封闭起来。1657 年,意大利人阿克得米亚又用水银代替了酒
精。小巧玲珑的体温计就这样诞生了。
血压计的发明前后经历了近 200 年。血压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侧
壁产生的压力,它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是现在体检的必查项目之一。不过,
那时的人们可不知道这么多,他们测量血压的念头的产生还要归功于我们上
面介绍过的 17 世纪医学三大派别之一——物理医学派。由于物理医学派认为
身体就是机器,血管就是输水管,那么测一下这根“管子”里的压力自然是
很必要的。
最初,人们测量血压是在马身上施行的。约在 18 世纪初,英国人哈尔斯
用一根长达 9 英尺的玻璃管一头连上很尖的铜管,插入了马腿的动脉内,血
液在垂直的玻璃管内升到 8.3 英尺的高度,测得了马的血压。1896 年,意大
利人里瓦·罗克西发明了不损伤血管的血压测定计,它包括橡皮球、橡皮囊
臂带以及装有水银的玻璃管三部分。测量时将橡皮囊臂带绕在手臂上,捏压
橡皮球,观察玻璃管内水银柱跳动的高度,以推测血压的数值。不过,这套
装置只能测动脉的收缩压而且还不准。1905 年,俄国人尼古拉·科洛特科夫
改进了血压计结构,并加入了听诊器。测量时将橡皮囊带缚于上臂,将听诊
器放在肘部,然后向囊带中打足气,再缓慢放出。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听诊器内就会传来“咚、咚”的动脉搏击音。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所对应的压
力就是收缩压。这声音逐渐减弱,消失时所对应的压力就是舒张压。这种测
量方法简便、准确,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许多医疗器具如听诊器、叩诊锤等也相继被发明了,这些对推动医
学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微尔啸与细胞病理学
仅用肉眼观察器官病变仍然不能深刻认识疾病的本质,深入探索病灶内
部微细结构的病理改变就成为当时病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显微镜的发明好
像“雪中送炭”,使得困难重重的病理学迎来了一个新纪元。
在细胞病理学的建立过程中,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啸功名盖世,他一个人
几乎垄断了细胞病理学早期的所有成就,他的《细胞病理学》一书为此学科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书至今仍有可读性。
微尔啸(1821~1902)生于舒维本城,他 14 岁就考入了柏林大学预科,
毕业后任病理解剖学讲师。1856 年他成为新柏林大学的病理研究所所长。在
他的领导下,该研究所每年解剖尸体 700~800 具。在此期间,微尔啸完成了
许多研究成果。
1858 年,他将自己的学术演讲汇编成书,题名《细胞病理学》,书中对
细胞和细胞学说、营养与循环、血液与淋巴、脓毒血症、炎症、变性、神经
系统病变、病理性新生物等均作了详细的论述,发表了显微观察的新资料,
并附有 144 幅精美的插图。
细胞病理学说由此建立,它的基本观点标志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进一步
深入。
细胞病理学确认了疾病的微细物质基础,充实和发展了病理形态学,开
辟了病理学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巨大进步。
科赫与细菌学
某些细胞能产生疾病的事实首先被科赫所证实。科赫通过试验还总结出
了一套鉴定病原体的原则,后人称之为科赫原则。这一原则对指导后人继续
发现病原体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赫一生颇为曲折,其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他 1843 年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州克劳斯塔尔。父亲是位矿山工人,家境
并不很好。他 1866 年大学毕业后,为糊口辗转多处,开业行医 6 年。1872
年,他来到了波森州沃尔施太因,在地方卫生机关任一普通公职。生活刚稳
定下来,他就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开始了业余的细菌学研究。4 年后,他发
现了炭疽杆菌,逐渐受到世人重视。1880 年受聘到柏林帝国卫生局专门从事
研究工作。1 年后,他发明了用动物明胶制成的半固定营养培养基,使细菌
的纯化分离成为可能。同年他发明了抗酸染色法,并发现了一些能被这种方
法染色的细菌(结核菌)。1882 年他在柏林召开的生理学会议上面对众多世
界学者发表了确定结核菌为结核病病原体的报告,为结核病这个当时的不治
之症的攻克带来了曙光。人们因此对这位出身卑微的科学家充满了敬意。荣
誉、地位接踵而来。可惜的是科赫在这种情况下未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未经
认真实验和临床观察,他就在同样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公布:他发现了结核菌
素,结核菌素可以用来治疗结核病。世人为之欢欣鼓舞。可是,当世界各地
的医院纷纷用结核菌素治疗结核时,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结核菌素非但不
能治疗结核病,还有可能加重结核。科赫的声誉受到了很大冲击。科学家毕
竟有其不寻常的优良品质,在逆境下,科赫没有就此沉沦,他来到了埃及和
印度,潜心调查霍乱,终于又发现了霍乱弧菌,为人类再次做出了贡献,并
于 1905 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的一生对于青年人来说的确很有
教育意义。
药理学的发展
药物是内科医生制服病魔的主要武器,自古至今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寻
找各种对疾病有效的物质。早期,人们只是盲目地尝试和使用,致使新药物
的产生缓慢而缺乏规律性。
19 世纪以后,化学工业和医学的进展,促使人们开始提取药物中的有效
成分,研究药物作用的机理,探讨药物在体内的转变过程,进而大规模地发
现以及合成生产新的药物。一门新兴科学——药理学就这样起步了。
微生物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发展。现代意
义的化学疗法就此诞生。
化学疗法的奠基人艾利希在螺旋体被人类发现后不久,就将注意力集中
到它身上。艾利希利用前人已发现的有一定疗效的药物,通过改变其结构来
进一步提高疗效。当时他以砷苯化合物为基础(该药物对锥虫病有显著疗效,
但毒性太大),先后合成了 1000 多种砷苯化合物。他将这些化合物一一放入
培养皿或注入试验动物体内,逐一筛选。终于他发现二氨基二氧偶砷苯(商
品名是“砷凡纳明”或“605”),本品不仅对锥虫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梅
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也有极好的疗效。该药作为治疗梅毒的首选药,一直应
用了 30 年之久。这一成果开创了化学疗法的新途径。
细菌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人类又是如何战胜细菌的呢?磺胺类药物的
发现是细菌感染化学治疗的开端,在这方面杜马克做出了贡献。
杜马克是德国的细菌学家。他 1921 年毕业于基尔医学院,1929 年来到
新建立的一个细菌学实验室任主任,探索新的药物。6 年中,他经历了成百
上千次的失败。终于有一天,杜马克发现一种偶氮化合物虽然在培养皿中无
抑菌作用,但它能治愈球菌感染后的小白鼠。他将这种药取名为“百浪多息”。
1936 年伦敦一家医院试用它治疗 38 名产褥热患者,挽救了其中 35 人的生
命。
后人进一步研究了百浪多息,发现它之所以在培养皿中无抑菌作用,而
在体内有显著疗效,是因为百浪多息进入体内后,经过代谢,转变为氨基苯
磺酰胺(磺胺),而这正是治疗细菌传染病的有效成分。后来人们就直接应
用磺胺来代替百浪多息治病。直到今日,磺胺仍然是常用抗菌药之一。
诺贝尔委员会为了表彰这一重大贡献,决定授予杜马克 1939 年生理学和
医学奖。但当时德国正处在纳粹法西斯的统治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希特勒
给杜马克施加压力,杜马克不得不违心地表示拒绝受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杜马克于 1947 年赴斯德哥尔摩补领了奖章和奖状。
就在磺胺用于临床刚刚 5 年,又有一种更有力的抗菌药——青霉素诞生
了。
早在 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就在无意中发现了青霉菌能分泌一种
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出来用
于临床,直到 1939 年另一位医学家弗洛里向弗莱明索取“青霉素”作进一步
研究。在青霉素的提取过程中,弗洛里和以钱恩为代表的生物化学家们密切
合作,冒着德寇的轰炸,反复试验,终于提取出了青霉素结晶。
如今,抗菌药物已经发现了数百种,而且人们也已经发现了几种抗病毒
的药物。药理学的进步,促进了的医学发展。
外科的发展
19 世纪以前的外科
手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它同内科一样,自古有之,不过它的真
正发展是近 200 年的事。
外科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内科仅仅并存了几百年,就逐
渐分离了出来。但直至中世纪初,外科仍十分落后。当时的医生普遍认为外
科手术不及内科,其治疗应用范围太小,而且他们认为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
是很污秽的,所以没有人愿意学习外科。加上当时人们迷信于盖仑的学说,
即所谓的“化脓是创伤必经之路,手术一定会造成化脓的,外科手术风险性
很大”;而对有地位的人实行手术,一旦失败,医生还需要偿命,所以那时
基本上就没有专职外科大夫。外科手术大多是由理发师兼职完成的。
1346 年大炮被发明了,战争频繁爆发,外伤和四肢缺少的患者日益增
多。社会实际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科发展。外科逐渐有了起色,外
科医生也逐渐多了起来。
那时的医生等级制度依然很严,内科医生的地位较高,外科医生地位卑
微,是不能参加学术团体的。
可是真正有临床经验的却常常是这些有实际操作技能,并能进行具体观
察的所谓下等外科医生,这在战场上尤为突出。取出箭头或子弹,治疗创伤
或骨折,这些都是穿短服的下等的外科医生的事。法国军医巴累就是他们的
杰出代表。
巴累(1510~1590 年)生于法国马耶纳州,出身微贱,曾在神惠医院当
了 3 年外科学徒,学成后就成为一名军医。1536 年随法兰西一世出征。
当时,在战争中,伤员时常因化脓感染和出血不止而死。意大利外科医
生维高提出了一种方法,就是对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烫或用煮沸的油冲浇,以
达到止血和防止化脓的目的。这种方法给患者带来的极大痛苦可想而知,但
由于人们实在没有其它方法,这一方法竟沿用了几十年。
1537 年,巴累参加吐灵战役,一次因沸油用完了,他灵机一动,用鸡蛋
黄、松节油、蔷薇油,拌成混合油膏涂在病人伤口上。第二天,他发现这些
涂了混合油膏的伤员睡得都很好,伤口也没有发炎、肿胀;从此巴累在全军
推广自己的新做法。
止血方法的进步是巴累的另一贡献。他在 1552 年为一个下肢被炮弹炸碎
的伤员首次应用了血管结扎止血法,效果非常好。后来他发表了《外科学教
程》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血管结扎止血法,使这种方法在外科界广泛推广。
麻醉术
1842 年,美国杰斐逊乡镇医生朗格,看到人们嬉戏玩耍时吸入氧化亚氮
后产生了一种对疼痛不再敏感的效果,大受启发。经过了几次尝试后,他在
同年 3 月 30 日应用乙醚吸入麻醉,成功地为一位颈背部肿瘤患者进行了切除
手术。但由于地处偏僻,他的成就没能为世人所知。
美国医生韦尔斯 1844 年 12 月 10 日,看到有人进行吸氧化亚氮的表演,
受到了启发,立刻要了一些氧化亚氮,给他的学生里格斯吸入,然后拔除了
一枚牙齿,里格斯却一点儿也不疼。从此,韦尔斯深信氧化亚氮有麻醉作用。
后来韦尔斯去哈佛大学医学院应用氧化亚氮麻醉作拔牙表演,由于麻醉深度
不足,拔牙时病人大呼疼痛不止,韦尔斯在一片嘲笑和叫骂中被赶出了大门。
韦尔斯的朋友莫顿,目睹了他的失败,但莫顿深信,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他想氧化亚氮既然不可靠,那么乙醚又如何呢?他便在家中进行动物试验和
自身试验,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1846 年 10 月 16 日,经过杰克森推荐,莫
顿来到了著名外科医生沃伦的手术室内,第一次进行乙醚麻醉表演。麻醉效
果非常好,患者自始至终没有一点儿疼痛。人们折服了,在场的著名外科医
学家比奇洛断然当众宣布:“我今天所见的事情,将会风行全球。”果然,
麻醉术开始在世界各国推广。
然而,为了争夺乙醚麻醉创始权,莫顿、杰克森和韦尔斯三人反目为仇。
这场纠纷最终造成韦尔斯猝死;杰克森发疯死于精神病院;莫顿企图独占专
利也未能得逞,被社会舆论谴责,最终在贫窘中逝世。但人们对莫顿的成绩
还是正确评价了的,后人仍誉之为“吸入麻醉的创业和倡导者”。
消毒法的建立
自古以来,外科手术中的感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外科大夫。
人类对此认识的最初一次飞跃,是 16 世纪意大利医学家伏拉卡斯托罗。
匈牙利妇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 1847 年第一个提出了手术中应采用一定
的预防措施:接生前用热水、肥皂刷手,然后,用漂白粉刷手直至手有滑润
感;对接生使用的一切器材,只要有可能与患者接触的,均用此法消毒。这
是人类第一次行之有效的手术消毒。
然而他的研究成果并未受到重视。
人类真正认识到化脓性感染是细菌入侵的结果,是通过巴斯德和科赫的
实验证明的。英国著名外科医生李斯特(1827—1912)正是在他们启发下进
行研究的。李斯特 17 岁就开始到伦敦大学医科进行学习,34 岁就成为了外
科学教授。一次,他想到伤口化脓感染也可能是微生物所引起的,就开始试
验,寻找各种杀死微生物的有效手段。
1865 年,他首次用石炭酸溶液为一名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创口表面消毒。
手术效果非常满意。这以后,李斯特大胆地使用这种消毒技术进行了许多手
术。他的防腐方法迅速得到了各国医生的肯定和接受,人们都称李斯特是“防
腐外科之父”。
人们在实践中很快又发现防腐法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1880 年德国医生纽伯首次将高压蒸汽消毒法运用于手术室器械的消
毒。这种消毒方法远比用石炭酸浸泡彻底。至此,手术室中开始使用无菌器
械。
如今从手术前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备皮、消毒,到整个手术室的消毒,
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者的消毒,甚至手术中手术者动作的要求——比如手
术者们如何交换位置、手术者的双手只能在哪些范围内活动等等,都有极为
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妇产科的发展
妇产科的发展史中有两个主要的进步:产钳和剖腹产的使用和推广。
产钳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很早,因为考古学家在罗马附近发现了一幅
公元二三世纪的浮雕,内容竟然是一个医生使用产钳的情景。不过,由于那
时产钳未能流传推广,所以也就没有推动产科迅速发展。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