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产钳来源于钱伯伦家族。17 世纪早期彼得·钱伯伦(1572~1626)
看到分娩过程中,胎儿的头部迟迟不能娩出,许多胎儿因此夭折,甚至有些
产妇也因产程过长而死亡,就想制造一种工具改变这种悲剧。
彼得终于创制出了一种有孔的且与婴儿头形相合的弯曲状产钳,在分娩
过程中拉着胎头协助胎儿娩出,挽救了许多产妇婴儿的生命。
但钱伯伦家族视产钳为家宝,对其严格保密,只在本家族代代相传,秘
密使用。直至 1670 年,钱伯伦家族将此秘密出售给了阿姆斯特丹的鲁思海西
和其他医生,产钳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1877 年塔尼尔所制的产钳与今天医院里所使用的产钳已经没有多大区
别了。
一些妇女由于骨盆狭小、变形等原因是很难正常分娩的,剖腹产手术就
成为需要迫切发展的技术之一。
传说早在公元前若干年就有人作过剖腹产手术,但在 18 世纪前,此类手
术后产妇无一能幸存,不是死于大出血,就是死于感染。美国弗吉尼亚的贝
内特,于 1794 年首次成功地为他的妻子作了一次剖腹产术,母子均平安。1852
年美国的波林改用银线缝合子宫切口。
1882 年,美国的萨恩格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发表
了有关剖腹产的专著,主张采用子宫体横切口,并强调缝合切口时,必须先
将切口对合好。他的手术方式,就是现在所说的“古典式剖腹产术”。
19 世纪以前,妇科属于内科的范畴,而且和儿科关系十分密切,常合并
为“妇儿疾病”出现在教科书中。美国医生西姆斯看到大量妇女生孩子时由
于接生方式不当,造成了顽固的尿瘘症(尿道与阴道等相通,排尿时尿液外
漏),生活十分不方便,他决心用手术来治疗这种病。经过数十次的尝试,
他终于通过使用特殊的体位、特殊的窥器和银线缝合法使手术获得了成功,
解除了许多妇女的痛苦,自此成名。1855 年,他在纽约建立了一所妇科医院。
后人称他是“美国妇科之父”。从那以后,妇科逐渐独立了出来,成为一门
新兴学科。
儿科的发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分科逐渐增多。人们早就认识到少年儿童的疾病有许
多不同于成人的地方,于是一些医生致力于研究儿童的疾病和保健。在欧洲,
这个问题尤其受重视。18 世纪末,法国就成立了儿童医院。19 世纪中叶,美
国也先后建立了几所婴儿院和儿童医院。儿科学就这样逐渐地从内科学中分
化了出来。
19 世纪时,婴儿死亡率极高,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营养障碍、
腹泻和传染病。
关于婴儿营养,人们经过细心观察,注意到无母乳的婴儿要比母乳喂养
者死亡率高 3 倍,所以从那时起人们就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法国的比德特是
较早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婴儿喂养的科学家之一。他对婴儿期胃肠道疾病进
行了详细的分类,并提出了一种含有乳酪、水和乳糖的代乳品。后人沿着他
开创的道路继续探索,到 20 世纪初,人们对婴幼儿生长代谢特点、营养需要、
喂养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儿科学分化出来以后,在许多医学者的潜心研究下,儿科传染病一一被
控制。1893 年,德国的贝林证明了注射过减毒白喉毒素的动物其血清对毒素
有特异性中和作用,对其他动物可预防或治疗白喉。很快白喉抗毒血清就投
入了批量生产,成为拯救生命的特异性疗法。1884 年德国妇产科医生克勒德
首创用硝酸银滴眼,预防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美国医生弗莱克斯在本世
纪初分离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儿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中国在现代西医上的两大贡献
汤氏病毒——汤飞凡教授的发现
沙眼是一种流传很广的眼病,它曾猖獗地流行于欧洲、非洲和美洲。它
通过人们的接触而传染。有数据表明,约有 25%的盲人是由沙眼造成的。但
沙眼究竟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呢?由于它是接触传染,所以一定是由微生物引
起的。可是经过多方培养却得到不一个菌株,没有菌株,对沙眼的传染、诊
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研究就无法进行,一切理论只能停留在想象状态。
1954 年,汤飞凡教授在张晓楼教授的帮助下,经过两年的探索实验,在
1956 年 6 月终于分离出一株沙眼的病原——沙眼衣原体,同年的 7、8 月又
分离出不同的两株衣原体。汤飞凡、张晓楼两位教授创造的分离方法,轰动
了世界微生物界,人们把他们的方法叫“汤氏方法”,把沙眼衣原体叫做“汤
氏病毒”。
修氏理论——修瑞娟的发现
修瑞娟在中国已是鼎鼎大名了。她是中国医科院的女医学家。早在 1981
年,她利用休假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血液病研究室工作,就发现了中药
山莨菪碱能抑制血液中粒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并抑制血栓素的合成,为防
治各种血栓类病找到了一条新路。
她发明了对微生物血管功能长时间监测的方法,为研究微循环创造了条
件。她应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发现了各级微动脉自律运动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规律,提出了微循环时器官和组织灌注的新论点——海涛式灌注,被美国和
欧洲微循环界的权威称为“修氏理论”。
世界医学瑰宝——中医
中医史话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为人民群众解除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更为喜人的是,这项古老的文化在今天已得到国际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医独
特的医疗方法、神奇的医疗效果引起了世界医学专家和友人的极大兴趣。
中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为了保护自己、躲避野兽和风雨
雷电的侵袭,原始人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巢。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
为巢”。传说发明建造房屋人的名字叫“有巢氏”。建造房屋,有一栖身之
所,可以说是人类保健事业的萌芽。
原始人学会造火之后,火便很快地被应用到治疗方面,如用加温后的石
块温暖人体的局部可以消除某些病痛,这便是原始的热熨法。在热熨的基础
上,又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不断改进材料和技术,便出现了灸法。
原始人又在生产中发现了某些工具可以作为医疗器具使用。最早的医疗
器具有砭石、骨针。砭石不仅是外科用于剖割排脓的医疗工具,而且是我国
针刺术的萌芽。最初的砭石不过是石片经打磨而成的,以后逐渐有了较进步
的石针、骨针、竹针等,《帝王世纪》中关于“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记载,
便是使用医疗器械最早的传说。
人们在寻找食物充饥的过程中,因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而发生呕吐、腹
泻、昏迷等,因吃了某些动植物而减轻或消除了某些痛苦。经过长期的实践
体验,人们逐渐认识和积累了一些关于某些植物类和动物类药物的知识,随
后又发现了不少植物类和动物类的药物。
在夏禹的时代,人们学会了酿酒。酒的制作在医药上有着很大的意义,
因酒有舒经活血壮阳等作用,所以古人就利用它来治疗疾病。
到了商代,人们在单纯使用酒治病的基础上,发展成利用多种药物制成
药酒来进行治疗。《黄帝内经·素问》中有“汤液醪醴论”一篇,专门论述
了酒的药用价值,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在商代,药物品种的增多,用药经验的积累,使人们有可能根据不同的
病情选择多种药物配制成复方,这样便有了“汤液”。所谓汤液,就是把生
药用水煮成药汤药水,这种剂型一直延续至今,中医学称之为“汤剂”。与
“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样,古人也把汤液的发明集于一人之身,
说是“伊尹创始汤液”(见本书“针灸奇人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周代,初步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这被引入到中医学中,用以解释人体
的诸多问题,为以后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药物方面,人工合成化学药品,取得了很大成就。《周礼》记载:“凡
疗疡以五毒攻之。”什么是五毒呢?是把黄堥放入石胆、丹砂、雄黄、礜石、
磁石之中,烧三天三夜,然后用大公鸡的羽毛扫取其烟尘而成,把这种烟末
撒到疮疡处,那些烂肉腐骨就会全部排出来。这种升丹、炼汞的制药方法,
给后世化学制药法开辟了道路。炼丹也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先驱。
这个时期开始有了医学分科和医事管理制度。
在春秋战国至秦汉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医药学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
则,其具体表现就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我国现存医药文献
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医家之祖(详见后文“中医四大名典”)。
这个时期还有两部重要的中医经典之作问世,一部是《神农本草经》,
另一部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作,后
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又经宋代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成为现在的《伤
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被中医学
奉为经典之作,倍受重视。
到唐宋元明清时代,我国医学在理论、药物学、方剂学、外科、妇产科、
小儿科、针灸、眼科、喉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
医学史上著名的各具特色的四家学说:
火热论派,以刘完素为先驱,后人称“寒凉派”;
攻下派,代表人物是张从正;
脾胃论派(补土派),代表人物是李杲(东垣);
养阴派,代表人物是朱丹溪。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也是这个历史时期中医学卓越的成就之一。清
代,是温病学说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叶天士和吴鞠通二人的学说为代表。
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刮
痧、挑痧、拔火罐以及其他许多单方、验方。清代还出现了这方面的专书,
如《痧胀玉衡》、《串雅内外编》等。
在中外医学交流中,人痘接种法的传出,对人工免疫学的发展有一定的
贡献;阿拉伯国家药物的传入,也有利于丰富中国医药学的内容,促进了中
国医药学的发展。
今天,中外医学人士一起在积极研究中医学,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相
信不久的将来,中医学会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无比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它区别于西医的一些很突出的地方。它有两个
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也非常重视人与大自然的
密切关系。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配合、相互为用的,
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界有着的密切关系,
自然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影响着人的生理,也影响着人的病
理。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到中医生理、
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
人体是由许多组织器官组成的。每个部分的功能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
成部分,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中医整体观念是通过
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在人体中,五脏是最高的“统治者”,
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四肢百骸等联系成一个
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若这些脏腑发生病变,除了这个脏或腑本自的功能异常外,还常常影响别的
脏腑,甚至造成整体性功能紊乱。
重视整体,是中医学的突出优点,这样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造成的顾此失彼的弊端。这一特点在现代医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家的
重视和研究。
中医学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辨,是辨别;论治,是构思
治疗方案,并实行之。什么是“证”呢?这里的“辨证”不是哲学上的“辩
证”,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之。感冒,是几乎每个人都患过的病,如某人在
下午打篮球后出了很多汗,为了图凉快跑到一个风口处休息,着了凉,感到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关节痛,鼻塞,流清鼻涕,有些咳嗽,吐白色痰。
到了晚上开始发高烧,体温达 39℃,不再恶寒,因高烧而面红目赤,呼吸急
促,咳嗽加重,痰色变黄,有汗,口渴。医生诊断此时的证为里(肺)实热
症,用清泻肺热法治疗。服药两天后烧退,但口干舌燥,舌质仍红,小便又
少又黄,大便干结难出。医生辨证为“热病后期,津液耗伤”,用清热养阴
法治疗,又二天痊愈。分析这个病例,第一个阶段由于风寒邪气侵袭肌表,
此时辨证,病位在表,病性为寒,病因是风寒邪气,即辨为“风寒表实症”,
应用辛温解表法治疗(病人未接受治疗)。第二个阶段,由于邪气较强,逐
渐入里,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十分剧烈,于是化热,此时辨证,病位在
里(在肺),病性为热,病因是热邪,仍是实证,即辨力“里实热证”,用
清泻里热法治疗。第三个阶段,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使正气终于战胜了邪气,
邪气基本上被战败了,但在疾病过程中,正气(津液)也受到了损耗,辨为
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液耗伤,病位仍在里,病性还为热(仍有些余热邪
气),此时证已属一个虚实夹杂症,以正虚(津伤)为主,用清热养阴法治
疗。根据这个病例,可以大致了解什么是“证”,中医是如何对疾病进行辨
证的。中医临床的任务是要根据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来
的资料,为患者辨出证来,再据证进行治疗。所以正确地辨证就成为医生的
第一要务。它既区别于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的局部对症疗法,也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
治疗方法。
中医里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
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属于古代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被引入到中医学中,
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阴阳的概念写成文字首见于《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凡是光明的、
温暖的、向上的、好动的、主动的、施以的、轻的、在外的、明朗的、兴奋
的、具有温煦作用的……为阳,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或现象都属阳性;凡是
黑暗的、寒冷的、向下的、喜静的、被动的、接受的、重的、在内的、晦暗
的、抑制的、具有滋润作用的……为阴,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或现象都属阴
性。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极广,几乎涉及到一切方面,如用来说明人体
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还用于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等。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出现
偏盛偏衰的结果。用于疾病的诊断就是阴证、阳证,是中医临床八纲辨证中
的总纲。阴证,这里指的是虚寒证,阳证则指的是实热证。中医治疗疾病的
根本原则就在于调整阴阳,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