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使英法航空工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反之,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却在竞争中获得了成功。该公司设有一个调
查部,该部门早在中东石油危机之前就预料到可能发生的能源危机。他们预
计能源危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汽车市场及每个人的消费水平,只有设计出
省油、价廉、废气污染少的小型汽车,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的地位。
为此,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本汽车业,夜以继日地为设计和制造新型小汽车而
工作。后来,果然爆发能源危机,日本汽车从此畅销世界,不仅一举打入美
国市场,而且成为全世界汽车市场的霸主。今天,日本汽车已奔驰在地球的
每一个角落。
从上述成功和失败的两个例子说明,正确的目标,科学的预见,严格准
确的推理分析是多么重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为了加强对未来系统的认识深度和驾驭能
力,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逐步摸索总结了一套分析技术——系统分析技术:
就是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效益等问题,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
和方法,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在收集、分析、处理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的基础
上,确定系统目标,制订出为达到此目标的各种方案,通过模型进行仿真实
验和优化分析,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系统设计、系统决策、系
统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系统分析作为一门分析技术,主要起源于美国的一些军事研究机构。早
在 1945 年,美国的道格拉斯公司,组织了各方面的科学家,其目的是向空军
方面提出有关技术和设备的建议,当时称为“兰德计划”,最初只有 4 个人
参加,后来正式成立了兰德公司。他们没有实验室,不制造硬件,在长期的
研究与开发中,发展了今天被称之为“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其主要目的
是如何使系统的整体效应达到最优化。如今,兰德公司的研究范围已从最初
的军事、外交事务扩大到经济、交通、通讯等公共事务的各个方面。系统分
析方法也从改善武器装备系统,走向了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等各个域。
田忌赛马——对策论
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王有一天提出要与大将军田忌赛马,
看谁的马跑得快。田忌答应后,双方约定各自出上、中、下 3 个不同等级的
马各 1 匹,每次比赛各出 1 匹马,一共比 3 次,输者要付给胜者千金。
当时的情况是,齐王的 3 匹马在同一等级中都比田忌的马要好一些,即
齐王的上马比田忌的上马跑得快,中马、下马也分别比田忌的中马、下马跑
得快。看来,齐王赢定了。后来,田忌的谋士孙膑给田忌出了一个主意。当
齐王第一轮比赛牵出上马时,田忌出下马,有意输掉第一局。第二轮比赛用
上马对付齐王的中马,第三轮则用中马对付齐王的下马,连续赢了两场。田
忌虽然马比齐王的差,结果却以 2∶1 的比分赢得了赛马的最终胜利,得金 1
千。
田忌赛马,用今天系统科学的观点看来,是一种典型的“对策现象”。
那么,什么是对策呢?对策是指决策者在某种竞争场合(军事、政治、经济
及体育竞赛等)下作出的决策,或者说是参加竞争的各方为了自己获胜而采
取的对付对方的策略。
对策论——运筹学分支之一,就是研究对策现象的数学理论与方法。由
于它的研究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处理问题的方法又有
明显特色,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对策”现象,比如下棋、打扑克、
体育竞赛等,都是相互之间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尽管各有优劣,但参赛
各方都设法发挥自己的长处,尽最大可能争取较好的竞赛结果。在政治方面,
国际上政府间的外交谈判,各方都想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争取对自己有
利的结果。在各国之间或一国内各利益集团之间爆发的战争,更是一场你死
我活的生死搏斗,双方都千方百计采用各种有利于自己的策略而置对方于死
地而后快。在经济领域内,各国之间的贸易谈判,各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
就业人员为某一职位的竞争等等,都具有竞争性质。这些现象称之为对策现
象或叫做对策模型。
希特勒的失败——决策论
1945 年 4 月 26 日,一队美军 B—26“掠夺者”轰炸机,由 10 多架“野
马”式战斗机护航,飞临多瑙河,执行对德国工业区的轰炸任务。当时,德
国法西斯在各大战场已节节败退,眼看即将灭亡,因此这一队在两万英尺高
空疾飞的轰炸机群,料定第三帝国的空中抵抗力量奈何不了他们,不会再遇
到多大的麻烦。然而,正当他们大摇大摆前进的时候,云层深处突然闪电般
地钻出了德军战斗机,盟军飞行员还没看清楚这些不速之客是什么型号的飞
机,转眼间 5 架庞大的“掠夺者”轰炸机便冒着浓烟坠落了下去。这疾如狂
飚、火力猛烈的战斗机就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火力最为强大的 ME262 喷
气战斗机——希特勒出手太晚的一张王牌。
事实上,1941 年德国空军就研制出了当时举世无双、威力无比的 ME262
喷气战斗机,如果当时就用这种“秘密武器”装备德国空军的话,第二次世
界大战史也许该重新书写。正是那个步兵伍长出身,对航空技术完全外行的
独裁者希特勒,不肯听从技术专家的意见,执意认为德国空军不需要这种“喷
气战斗机”,只需要精锐的喷气轰炸机,因此,他强行下令将 ME262 飞机的
生产计划全盘更改,执意让原设计为战斗拦截机的 ME262 装上炸弹架,挂上
炸弹,去扮演轰炸机的角色。由于 ME262 根本就不是轰炸机,其结果可想而
知。直到 1945 年元月,希特勒这才意识到他的“决策”错了,立即下令成立
ME262 喷气战斗机作战部队,但当时距德国投降已不到 5 个月,实在太迟了!
尽管如此,为数不多的 ME262 在极端劣势之下,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
如在 1945 年 3 月 19 日,美军出动轰炸机、护航战斗机 1150 架空袭柏林,德
军出动 37 架 ME262 迎战,结果共击落美军 24 架轰炸机和 5 架护航战斗机,
而 ME262 仅损失了两架。
尽管法西斯的最终灭亡是不可逆转的,但从这个历史事例可以发现,由
于希特勒的错误“决策”,独断专行,使得一项新的技术、好的发明得不到
好的应用,进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试想,如果这杀人魔王听从了专家的建
议,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将 ME262 迅速装备德国空军的话,德国空军的空
中优势一时是无法被摧毁的,那么,法西斯的灭亡至少是要延长一段时日的。
可见,决策失误的影响是历史性的,无可挽回的。
事实上,决策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活动。古往今来,
人类社会发展的每段历史进程,无不烙有决策的痕迹。在我国古代,就有“运
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之说。《战国策》、《孙子兵法》、《史
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等一大批古典文献就记载了我国古代经济、
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量决策事例和决策思想。但总的来说,古代人类社会
的实践活动,在其广度、深度上是有限的,是与社会的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
决策活动主要凭借于决策者个人的才智与经验,如楚汉相争时的张良、三国
时的诸葛亮、元末明初的刘伯温,几乎完全是凭借个人的才学、胆识与聪明
才智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一曲曲令后人传颂的决策佳话。20 世纪以来,随
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社会系统结构愈来愈复杂,涉及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人类决策活动的不确
定因素与风险都相应地增加了许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稍有不慎就
可能酿成重大的决策失误。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决策与决策方法的研
究,历史上的个人决策也渐渐地被“群体决策”所取代。当今世界,决策在
朝着科学化、民主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决策作为一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常常为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寻找
行动的准则或措施,为了回答涌现在我们周围一个又一个的“怎么办”也常
作出决择,这种貌似简单的活动,实质上就是决策。一个人自出生后不久,
就会遇到人生道路的抉择。有位诗人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
却只有几步!上学、就业、恋爱、结婚这些必然经历的人生十字路口,无一
不需要你做出重大决策,只不过习惯上我们很少使用“决策”这个大字眼罢
了。又如当你进了百货商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你一定想用最少的钱购
买更多的商品,这就有赖于你正确的决策,合理安排使用手中有限的资金。
节假日到了,该干些什么,如何使假期过得丰富而有意义,也需要作出你的
抉择。为什么有的人能在一年半载中干好些事而有些人在一生中一事无成?
这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与自身素质的差异之外,还与他在人生十字路口一次
次决策的正确与否不无关系。许多人就是因为“一念之差”,鬼使神差步入
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这“一念之差”,就是决策之差。
决策支持系统
古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好的决策者应该是一个明智的
人,他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观
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的魄力等等。一个高明的决策者除
了学会用常规的科学思维方法外,还必须灵活运用“逆向的”、“非常规的”
科学思维方法,这往往可以达到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效果。例如我国古代
楚汉相争时期,名将韩信的“背水一战”就是典型的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古
代背水作战乃兵家大忌,韩信身为大将军熟读《孙子兵法》而为何一反常理
呢?因为他深知“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道理,他的决策正
是违反了常理的创造性思维,采用了人们不敢用的作战方法而达到了出奇制
胜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代社会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决策分析
中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多,增添了决策的难度。与之相适应的决策也由个人决
策向智囊化、集团化、群体化决策发展,一大批决策咨询机构应运而生。例
如总部设在奥地利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就是一个跨国界的决策咨询机
构,主要针对现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进行各方面的分析研究,涉
及的内容有能源、环境、资源、医疗、国土开发、人口、气象、城市、管理
等各个方面。他们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学科的逢勃发展,计算机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决策领
域,一门新的称之为“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学科也随之应运而生,自
70 年代提出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以来,决策支持系统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般地说,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完成信息收集、信息整理、
信息处理、信息提供的人机交互系统,它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
大等特点,应用决策理论方法、心理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
技术,根据决策者的决策思维方式,从系统分析角度为决策者或决策分析人
员创建一种良好的决策分析环境。在此环境下,决策者和决策分析人员可以
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同时在系统的有限引导下获取有效的信息,详
细了解和分析决策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激发思维创造力,从而在
决策支持系统的帮助下逐步深入地透视问题,最终有效地做出决策,即通过
决策者与计算机的相互对话完成最终决策。简言之,决策支持系统不仅在内
容上能对决策者提供帮助,而且也能在整体决策过程中对决策者进行问题识
别、分析提供支持,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近几年来,国内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
少大中型企业为推进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
统(MIS)及决策支持系统,部分省、市、县的政府部门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
挑战,加快信息的收集、加工及综合利用的步伐,建立了包括数据库、模型
库、方法库、知识库等在内的决策支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决策支持系
统研究的深入进行。随着人们对第 5 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研究的不
断进展,以及决策科学研究的日趋深入,决策支持系统必将进一步发展与完
善。
系统科学的发展
系统科学的蓬勃兴起是本世纪科学发展的重大事件之一。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系统科学以它独特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深深地影响了现代科学技
术的发展。由于系统的普遍存在性和系统思想的广泛适应性,系统科学的原
理与方法已渗透到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今
天,它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富有成效的、现代化的“新工具”。
我国的系统工程研究虽然可以追溯到 50 至 60 年代,当时主要是在导弹
研制部门成立了总体设计部,负责导弹的研制、生产及其组织管理工作,并
使用了网络技术等系统工程方法,但大规模有组织的研究和应用系统工程是
从 70 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当时,在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下,召开了一
系列有关系统工程的学术会议,并于 1980 年底成立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从
此以后,系统工程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首先,系统工程研究队伍从小到大,迅速扩展。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成
立后不久,北京、西安、大连、上海、湖南等省市率先成立了地方系统工程
学会(研究会),到 1991 年底,全国各省及主要大中城市基本上均成立了相
应的地方学会(研究会),不少厂矿企业也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成立了相应
的系统工程研究机构,如上海石化总厂就是较早成立厂级系统工程研究机构
的企业之一。自 197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内第一个设立
系统工程专业以来,不少重点理科工科大专院校均先后建立了系统工程系、
研究所或教研室,陆续培养了一大批科班出身的系统工程专业的学士、硕士、
博士与博士后。系统工程研究队伍正朝着专业化、学科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其次,通过广大系统工程工作者的开拓进取,系统工程在各行各业得到
了广泛应用,像军事系统工程、城市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社会经济系
统工程、企业管理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工程、
法治系统工程、人口系统工程、水利系统工程、矿业系统工程、能源系统工
程、交通系统工程等纷纷在中华大地破土而出。与此同时,一大批具有中国
特色的系统工程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不少研究成果已被各级政府所采纳,促
进了我国决策工作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最后,从学术活动来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成立以来,已组织召开了 7
次全国性的大规模高水平的学术年会和数十次专业学术会议与若干次国际学
术会议。北京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天津的《系统工程学报》、湖南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