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宗应道:“爱卿不要过谦,朕封你为新学堂堂监,正五品下学士衔,负责掌管新学堂筹建和日后管理,同时按李学士所请,由太子出任名誉总监,负责督导。朕还决定从朝中选派一些饱学之士到新学堂任国子博士和客座博士,爱卿当竭尽所能为我大唐培养人才。”学士,属于现代教师、研究员一类无权的闲官。
太子又问道:“父皇请给学堂赐名,为学堂选址。”
太宗略一思索,言道:“朕看叫紫薇学堂较好,院址选在慈恩寺旁东侧,环境清幽,便于学子安心向学。朕命户部尽快动工兴建新学堂。而招募学子之事,朕拟旨让天下有才学之人前来应试,汝等会同礼部选拔录取。太子擅权此事。朕觉疲乏,太子留下,诸位退安吧!”
殿里只剩下了太宗和太子。太子仰望着问道:“父皇,李林龙此人当用否?”
太宗点点头道:“锋芒太露,性格过急,沉稳不足,尚缺磨练。当挫其锋芒、练其意志。唉!治儿,朕还有一言,汝当记住,此等才学之人,如若听命于你,当可用之;如若失控,寻机杀之,以免被他人所用,祸害朝廷。”
太子惊奇问道:‘为何如此,难道不可以推心置腹使其感动吗?”
太宗摇头道:“博学善辩之人,只服德才兼备之英主,如若主上德才有缺,其心未必可服,但愿李林龙不是此等人物。总之,当恩威并使,不可让其骄横自大,以免让其恃才狂傲,反成祸根。”
太子施礼应道:“儿臣记住了。”
太宗又叮嘱:“今日所提新学堂,朕之所以准许,是因朝中人才凋零,而你若继承大统,无多少可用之人,故朕应之。学堂建起之后,太子要常去走动,让学子唯太子马首是瞻,而不是听命于李林龙。你要善于发现人才,委以任命,充实朝廷官员不足。同时,科举也断不可废,此紫薇学堂非特别英才,也需走科举之路才可用之。”
太宗继续说道:“王者,要通权变,懂平衡之术,心智高于臣子,才可使臣子慑服,断不可使臣子掌握你的心性。”
太子问道:“今日李林龙所提农工商三业并举,父皇有何看法?”
太宗应道:“当是良策。”
太子不解问道:“既是良策,父皇为何不纳之?”
太宗摇头叹息,应道:“朕身体日渐赢弱,时日不多。此等良策,有其心无其力用亦!况任何之良策,当有干吏使之,无干吏则如同废纸,甚者祸害百姓,而朝廷目前干吏不多,暂不可行。治儿无功于社稷、无德于百姓,此良策若治儿用之,则可名留青史,故朕留给治儿用之。然用之也需慎之,无干吏、无辅佐良臣之臣断不可行。即使行之,也需循序渐进,因实修正,不可操之过急。”
太子应道:“父皇之言,儿臣谨记。”
太宗叹道:“治儿,长孙大人是个干臣,然近年老迈,言行老于事故,朕不乐见。他宦海多年,经验丰富,你要常去请教,但须提防其把持朝政。今日朕观他对李林龙多有不喜,定有隐情,你当查之。”
太子应道:“儿臣会去问舅父。”他虽然这样说,心里却在暗想,这舅父真是多事,本是好事,他却出言多次刁难,真是败兴。
33|第六章 太子心事
贞观二十三年三月,紫薇学堂如期完工。占地约五十亩。计有四栋楼阁建筑,分别为舍、厨、寝和博士居,学堂环境建设的十分雅致,假山、流水、廊亭、石桌、石凳、竹林,虽为学堂,看起来却犹如个大花园。
皇上任命崇贤馆学士杜正伦兼任紫薇学堂国子博士,主授四书;弘文馆学士郭正一兼任紫薇学堂国子博士,主授五经;调新安令刘仁轨为紫薇学堂国子博士,主授军事学兵法;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兼任紫薇学堂国子博士,主授军事学武艺;调军器监少监崔亮功为紫薇学堂国子博士,主授铁铜铸造;调户部员外郎徐响光为紫薇学堂国子博士,主授钱粮财税学。
有国子博士的帮忙,紫薇学堂招生工作异常顺利,有近千名极富才华的学子应试,经过激烈的竞争,四学共招学子两百名,人数不多,却精英汇粹,历史上有名的狄仁杰、骆宾王、孙仁师、刘仁愿、刘审礼、李嗣真、娄师德,周兴等榜上有名。
这一阵子李林龙除了忙于筹办学堂,还多方让人帮助打听雅婷的消息,但一直没有丝毫线索,他的心渐渐凉了,对找到雅婷不再抱多大希望。
在唐朝也算安定下来了,有住的地方,有饭吃,不大不小个虚官。李林龙在空闲时,经常想,今后怎么办?应当有所发展!在皇帝手下混日子,为朝廷发展做贡献?功劳越大,死的越快,难.但为了实现自己治国的理念,再难,也要先和皇上和太子弄好关系,完全取得他们信任.依靠他们的信任逐步掌握一定权力,能够进入军方拥有自己的军队最好,到时谁胆敢和自己作对,就用铁血政策对付,天王老子都不用惯着……
这天太子派人传唤李林龙到东宫见他。李林龙被带到了后花园,太子让左右退下,然后问道:“孤待你如何?”
李林龙见太子如此发问,眼睛又在观察他的表情,深知表忠心的时候到了,迅速站起离开坐位,脸上流露出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躬身应道:“殿下对臣下恩情犹如再造父母,诉知不尽,绵绵不绝。臣心中每每想起殿下的恩情都觉得未给殿下立下寸功,深觉愧疚,然更坚定了忠于殿下,为殿下鞠躬尽瘁、肝脑涂地的念头和决心。臣一草民起家,如今恩宠备至,殿下力荐之因也。故,臣明白,殿下兴旺显达,则臣兴旺显达;殿下若遇困难,则臣之日子也定不顺,这就是人说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臣断不能辜负殿下之厚望,所以废寝忘食的全力筹办紫薇学堂,不敢稍有懈怠,惟恐尽职不够,而负殿下之厚望也!”
太子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连连招手道:“快坐,孤知道你的忠心。”
李林龙小心翼翼地又坐到了锦垫上。太子问道:“你可有心仪之人?”
太子一问李林龙心中一愣,但很快应道:“当然有。”
太子点头道:“孤也有。她的处境很困难,每每让人传话与孤,让孤想办法救她于危困。孤深感焦虑,但苦于无有良策,心焦如焚,但却毫无办法,你帮孤出一主意,这也是她的意见。”
李林龙知道太子所说的她定是武媚娘,看起来她也没有忘记自己,也把自己当成可托事的心腹之人。
他迅速思索着如何应答太子,很显然必须找出一种办法,能让太子和武媚娘满意,他应道:“殿下如此忧虑,定是对那女子用情极深。殿下忧虑,臣心中不安,臣愿意为殿下排忧解难,努力想出一计,使得殿下与那女子长厢厮守。但殿下需跟臣细讲,臣才好有所针对。”他虽知道事情的始末,但必须装作什么也不清楚,要是贸然直说,李治见他如此明白,心生疑虑,反而对自己不利。
“噢,是该跟你说,她是宫中一女子。”李治仅仅说了这些,但这已经足够他发挥的了。
李林龙应道:“殿下恋之如若是普通宫女者,只要殿下登基之时便可得到,殿下不必忧虑。”
李治一听有些着急道:“她不是普通女子。”
李林龙一听故作为难的样子应道:“这到有些棘手,按照朝制,当今圣上的嫔妃、昭仪、才人、秀女未生育者都要送到感业寺剃度为尼,殿下到了那天即使登上大宝,也很难救她。”
“这正是孤忧愁所在。父皇身体最近一日不如一日,离大限不远亦!万一父皇仙去,她身为才人必要剃度为尼,这是她忧心的地方,也是孤忧心的地方。”太子一着急什么都说了。
李林龙心中暗想,好一个孝顺的太子,不忧虑行将离开人世的父皇病情,想的还是自己的心上人如何艰难,自己如何被情所熬度日如年。
“孤不能没有她。她的一颦一笑都牵动孤的神经,她的一举一动都让孤神魂颠倒……”李治的神情带着无限的伤感,仿佛有种神魂不在的架势。
李林龙忽然心里一乐,这是多么好的机会,既可以让太子赏识,又可以向武才人表现自己的忠心,他低声应道:“殿下不必哀伤,臣以为即使真到了哪天,殿下依然可以与那女子鹊桥相会。”
太子问道:“此为何解?”
李林龙应道:“圣上假若仙去,她必例迁感业寺,那时天下尽知,殿下若强行不让她去感业寺,则舆论必然哗然,而殿下刚刚登基,立足未稳,如此当不利于殿下,因此万万不可行之。那么怎么解呢?按惯例,殿下需为先皇守孝三年,先皇忌日时,循例您要到感业寺拈香,那时就可见面,而平时殿下却无法见她,如此苦熬三年,殿下必然情难以堪,她也将苦守古佛孤灯度日如年,而臣也将为殿下忧虑也。”
太子忧虑地应道:“是啊!情难以堪,漫长三年呀。”
李林龙应道:“所以臣以为,可以先期使人运作感业寺的主持,让她巧然安排殿下与心上人鹊桥相会,而臣则在感业寺不远建一幽静别院,做为相会之地。至于打通女主持,平时联络之事,臣认为可交与秀香。如此一来,殿下不就可以一解相思之苦吗?”
太子点点头道:“这到是个办法。避免了因去感业寺看她而闹出朝中非议。但三年以后怎么办?”
李林龙应道:“三年以后殿下为人之子孝道已尽,皇位稳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你是圣上啊!谁敢阻挡你?而天下即使有些非议,也不过凤毛麟角,掀不起大浪来了。”
太子沉思了半天,应道:“也只有如此,可以暂时解我相思之苦,不过此事你要谨慎行事,不能让多人知道。”
“臣当谨记,除臣之和香秀外,其它人等概不知道。”
“甚好,明日孤派独孤及给你送去白银万两,全当盖别院费用,全权由你操作,如若不够,孤再拨付。”
“臣领命。”李林龙痛快应道。
“孤的舅父长孙无忌如何?”太子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李林龙思索着太子所问何意?长孙无忌按理是太子的靠山,这些年没有他的大力支持,恐怕李治的太子都当不上,或早就被太宗废掉了,而此时他问自己,是让自己确定长孙无忌确实是忠臣呢,还是考验自己是否敢于说真话,还是对长孙无忌心存不满。
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只好说了囫囵话,“老成谋国,德高望众。”
“然父皇对孤说,越是如此之人,越需防他把持朝政。孤苦恼之,觉得无所依靠之人,日后继承大统,人手匮乏。”太子烦心的说道。
李林龙心中暗喜,这太子真是对自己信任有加,如此关键之事都说与自己,自己理应更加好好表现,进言道:“圣上既然有意让长孙大人辅国,断不会只让他一人辅佐殿下,当有其他人从旁侧肘,平分权力,互相制衡。”
太子点头道:“当然有,中书令褚遂良和原兵部尚书现在刚刚外放叠州都督英国公李绩。”
历史上褚遂良虽然也是辅佐大臣,但从威望和能力都不能与长孙无忌抗衡,而且他和长孙无忌私交甚密,说穿一条裤子也不未过。李绩则不同,他一直在并州防御匈奴,后担任兵部尚书时,也很少留在京里,和长孙无忌也没有太深的关系,到是和太子渊源很深。太子遥领并州大都督期间,担任都督府长史的李绩也一直是并州实际的最官长官。在唐太宗为册立太子而迟疑不决的时候,李绩坚定地站在了晋王李冶一边,并成为太子的重要辅臣。
李林龙非常从容地回答道:“褚遂良虽为中书令却不足以制衡长孙大人,因为能力威望比长孙大人稍逊;而叠州都督李绩,殿下即位后当可用之,此人文韬武略是个干才,并且因为与殿下有渊源,当会效忠殿下。李大人在军中人脉广,能够做到一呼百应,与长孙大人也没有什么干系,他可制衡长孙大人,只要有他的支持,殿下当无可忧。”
太子应道:“你所说与父皇分析基本一样。”说完他略一想突然说道:“你对朝廷之事知道的很详细啊!”
李林龙深知伴君如伴虎,如若解释不好,太子会对自己有所防范,故回答道:“臣既受殿下恩情,也自然要为殿下出力,这一阵子利用结交朋友之机细心了解朝中情况,以便为殿下更好地效力。”
太子对李林龙这样的回答很满意,他问道:“以后孤要当政应按什么步骤走?”
李林龙应道:“先三年稳,后三年变。”
太子有些奇怪的问道:“何故?”
李林龙躬身应道:“臣为殿下培养的人才,三年以后才能陆续进入朝堂,按他们能力毕业就可担当中低官职,所以前三年殿下嫡系人马没有大规模出现之时只能求稳,而三年以后则不同,忠于殿下的臣子开始遍布朝堂,殿下可依据能力把他们逐渐安插到关键位置,替代长孙大人的门生故吏,这就是三年变。臣以为前三年用李绩大人和长孙大人两人互相制衡,后三年则可以让二人挂其虚名,而底下臣僚统统换上只听殿下的臣子,则殿下的江山将是铁桶江山。”
太子看起来很赞同,又问道:“紫薇学堂现在所招上的学子德才你观如何?”
李林龙应道:“人才济济、精英汇集。“
太子很高兴,但忽然又有些忧虑,问道:“紫薇学堂子弟遍布朝堂时,卿要何职?”
李林龙心里一惊,感到自己刚才说的有些过了。自己的弟子遍布朝野,太子当然会想,这些人是听我的还是听你的,他虽然没有太宗精明老道,但毕竟出生在帝王家庭,政治的嗅觉很高,也难免有些歇斯底里的疑心病,所以他问李林龙想要何职分明就是在试探他的野心大否。
李林龙应道:“臣本无意于朝堂,也常思山水之秀美,然感恩于殿下,故勉为其难留在朝廷以报殿下之恩,三五年后,殿下江山永固,臣子人才济济,那时多臣一个不多,少臣一个不少,故殿下那时要是觉得臣忠心可以,可赏臣良田美妾、金银财宝,臣有这些东西就可以找一山清水秀之地过那逍遥翁生活。至于朝堂之事那是殿下的事了,而臣则乐于过那无忧无虑,左拥右抱的神仙日子。”
要良田美妾和金银财宝,就是要给太子留下他更喜欢钱和美人,不是喜欢什么破江山的印象。大凡男人都有所求,他要是不说出自己的喜爱,太子心内必然留下一个疙瘩,而他如此一说,太子的戒心减轻不少,也为他日后减了很多麻烦。至于以后自己退不退那是以后的事情,太遥远了,现在还不如让太子吃个定心丸。
“好你个李林龙心里想的还是金钱和美人,到时就不帮孤了,好不讲忠义,朕不会放你走的。”太子呵呵乐了起来。
李林龙也貌似傻傻地陪笑。
34|第七章 紫薇学堂
贞观二十三年四月,一代帝王李世民撒手而去,长孙无忌、褚遂良扶持太子李治登上皇位,太子成了唐高宗。按照唐太宗的遗嘱,才人武媚娘与众多没有生育的太宗的嫔妃、才人、秀女们被剃去了长长秀发,凄凄凄凄地给撵出了皇宫,几乘牛车将这些如花似玉的女人们拉到了长安郊外的感业寺,剃度成了尼姑。
在荣崇备至的太宗葬礼结束后不久,紫薇学堂如期开学。
因遇国葬,紫薇学堂没有开学仪式,没有鼓乐、没有爆竹齐鸣,没有权贵捧场,几乎是鸦雀不惊。以学子、国子博士到齐之时为准,授学立即开始。当天学堂里便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经师生协商,紫薇学堂制定了六项管理学堂的律令:
《学堂学子律令》:爱学堂、爱集体、敬师长、尊学友,守纪律、求上进、不旷学、勤学业、不松懈,不骂人、不打架、不迟到、不早退……
《学堂纪律律令》:迟到者扣一分,早退者扣一分,骂人者扣一分;打架者扣五分,不尊敬夫子者扣五分,……,累计五十分者记大过,累计百分者开除……;
《学子食寝律令》:浪费粮食者一次扣一分,寝舍卫生每日不合格者一次扣一分,夜晚熄蜡锣后不归者扣两分,……,累计五十分者记大过,累计百分者开除;
《学子考试律令》:每学所授学业半年为期,一年有两次科目不及格者记大过,三次不及格者开除,……;
《夫子管理律令》:授业不精心,学子有半数反对者辞退;学业不精者,被学生问倒超过10次或每年考评不过关者辞退,……;
《学堂管理律令》:厨舍清洁卫生、饭菜合适可口,学堂堂园整齐划一、环境幽雅清新,查岗查勤准时有序、安全防卫保护得力,……,哪个岗位出问题哪个岗位人员被辞退,严重者追究律法责任……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