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在蔡邕的熏陶下,本来就精于诗词歌赋,连带着还能写出一手令董俷都感到羞愧不已的好字。这一下,可对了胡昭的胃口。而董冀,别看只有三岁,却喜欢听胡昭讲解春秋、战国策之类的故事。
用胡昭的话说就是:“竖子不义。”
管他义不义,反正董冀就是喜欢听……所以每天都会让姐姐带着他听故事,连带着,也学会了诗经楚辞,还能背诵一两首。这件事很快就被都护府中的其他小孩儿知道。大到十四五的典弗典佑,小到比董冀还要小的典存典见,都跑过来喊着要听故事。黄忠的儿子黄叙,刘望的两个女儿……
一群小孩子天天堵在胡昭的住所,唧唧喳喳。让胡昭不得片刻的安宁。后来索性开始讲学,是很正经的讲学。听的好,回答的好,就可以听他讲春秋史记中的故事。
董俷很赞成胡昭这么做,甚至有时候还让蔡琰三女在外面旁听这胡昭的讲学。他是不会主动过去!胡昭不待见他,他也不待见胡昭。两个人见面,弄不好就会吵起来。打架,董俷一个顶十个。骂人,胡昭可以顶一百个。
听到典满要求,董俷沉吟了一下,轻声道:“小满,孔明先生是一个好先生,学问很大,能和他学,是一件好事。休要做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你爹至今仍遗憾。他不识字,只能一辈子打打杀杀。我知你想为万人敌,就应该好好珍惜。”
典满虽然不太情愿,可也知道,董俷说的有理:“我听二叔的!”
董俷满意地点头:“听话才是好孩子……”
“二叔,昨天我听爹说,您好像要准备出兵了?”
董俷一怔,咬着嘴唇,轻轻点头:“是啊,差不多也是出兵的时候了。温侯兵出梁山,和胡人数次交锋,大获全胜。而我至今还停留在这里……嘿嘿,也该杀杀他的威风了,省的他吕奉先总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该让他知道,天外有天。”
典满可不明白董俷这些话的含义。
他只知道,要打仗了,他可以有用武之地了
“二叔,这次你出兵,带我一起去吧。”
董俷看了看典满,而典满还垫了垫脚尖,挺着胸膛,向董俷表明,他已经长大成人。
董俷没有回答,突然问道:“小满,你今年多大了?”
“十三,我已经十三了!”
董俷抚摸着典满的脑瓜子,心里面有了一种苍老的感受,转眼间就过去了六年!
六年前,他认识了典满。而当时的典满,还是个小不点,如今一晃,也已经有七尺多的身高。我十三岁的时候,大姐……积压在胸中七八年的仇恨,一下子窜了上来。
董俷阴沉着脸,裹着大袍,大步流星的向议事大厅走去。典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看得出来,二叔的脸色阴沉的吓人,好像要杀人一样,让人心里有些发寒。
不一会儿,汉安都护府聚将鼓响起。
典韦、沙摩柯等人纷纷赶到了议事大厅,只见董俷一身黑色大袍,端坐在帅椅上。
“各军训练情况如何?”
班咫上前道:“主公,汉安军下,如今共立有八营。若加上五千屠各精骑,和主公麾下的巨魔士、背嵬军,共一万四千三百人。粮草兵马,随时都可以出兵朔方。”
“糜芳何在?”
“喏!”
“可将早先自陇西押送过来的盔甲兵器,全部配备给背嵬军。麴义,你有十天的时间,我需要背嵬军能熟悉他们的装备,等候我的命令。”
那一批盔甲,是张掖方面按照董俷的要求,打造出来专门配给背嵬军的重装武器。由于武威现在被马腾占领,所以张掖运用武器,不能似早先那般的方便。不过,谁也不清楚这支兵马的存在,就算是送到了安定,也是打着陇西的旗号。
麴义见过那套装备,哈了很久,如今听说可以配备,顿时喜出望外:“主公放心,十天之后,请主公检阅……”
“北地、石城可有消息?”
从文臣一边,站出了一个青年,和董俷年纪差不多,相貌很清秀,带着一股子大家气。此人姓羊,名衜,是羊续的儿子,如今在董俷帐下担任门下督的职务。但实际上,他甚至没有法正的权利大。羊续是要表明一个态度:你好好为弘农王做事,我也会倾力助你。而董俷让羊衜担任门下督,也是要告诉羊续:请你好好的帮我做事,我绝不会亏待了你的家人。二者很有默契,谁也没有捅破窗户纸。
而法正由于正和董铁操办技击营的事情,大多数时间不在都护府内。所以,书佐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由羊衜来担任。
他站出来,拱手道:“吴忠侯,北地、石城两地军报三日一送,昨日刚接到最新的军报。石城已训练出八千精兵,而张郃庞德二位将军在北地,也已经整备完毕。”
“做的好!”
“另外,徐晃将军在军报之中,请求将军为石城军赐名。”
赐名?这可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军队之名,犹如魂魄。起的好,对于士气有着很大的提高。就好像巨魔士,背嵬军。
董俷在起这两个名字的时候,都用了心思。
沉思片刻之后,董俷道:“公明性情沉稳,撼山易,撼公明难。有他在,可解我后顾之忧。糜芳,你立刻命人赶制一面大纛,书不动如山四字,赐军名为解烦军。”
“喏!”
众人沉吟片刻,一起哄然叫好。
羊衜不禁暗自点头:只此一来,徐晃必然会为董西平效死力。这吴忠侯,可不是一个莽夫。
“既然为公明赐名,那么北地一军……”
董俷挠了挠头,沉声道:“兵法有云:兵无选锋则北,又说兵以治为胜。百万之众不用命,不如万人之斗。万人之众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奋。兵不贵多,在于精。令明骁勇,隽义善战,都是我帐下选锋之士。故而北地一军,我赐名为选锋。”
选锋军?解烦军?法衍等人大声叫好,而董俷麾下将领,莫不是红着眼睛,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至此,汉安军以下两支最为重要的人马,就在此定名。
董俷命众将整备人马,同时又让法衍、羊续等人尽快为他拟出一个条陈,出兵朔方。
这一次,董俷的对手不再是他所熟悉的三国英雄,而是一群胡人,异族。
而其中最让董俷感到忧虑的,莫过于韩遂的那一支兵马。韩遂狡诈如狐,数次死里逃生,足以说明他的能力。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能打起小心,迟早会吃大亏。另外,朔方胡人的援军,也是董俷所忧虑的一件事。鲜卑有吕布牵制,可是朔方西北,尚有北匈奴余部,若不能妥善处置,后患无穷。
南匈奴部若向北,则会进入鲜卑的保护区域。于扶罗这个人性子高傲,不会寄人篱下。最有可能的,他会向西北逃窜。南北匈奴合并,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有一支人马卡在往北匈奴的必经之路。一方面要阻止北匈奴南下,另一方面要挡住南匈奴向西北溃逃。实际上,这一支兵马是要面临两面夹击的窘境。若非信任的人,不可能担当此任。董俷沉思许久,连夜写下了一封书信,命龙骑十二,连夜赶往张掖。也只有此人,可担当重任。
董俷长出了一口气,为即将到来的一场苦战,感到了莫名的激动。终于,开始了!
289|第二六0章 江东起风波(一万五千字,恳请月票)
延城,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如玉外的动人美丽。
这里是张掖的郡治所在,原本只是一个小镇。
不过,陈到占领张掖之后,发现这里正好位于张掖的中心,从武威过来,必须要经过一条长长的狄道,据说当年张出使西域,也正是从这条狄道通往了西域。
居延城北,是张掖属国的治地。
而在西面,却是一片平坦肥沃的土地,雪山之水化作溪流,浇灌于广袤的塞上土地。只要守居延城,就可以抵御住来自北匈奴和武威两面的攻击,是后方平安。
一匹快马,沿着狄道疾驰而来。
马身上滴着如血的汗水,骑士一路高呼:“朔方八百里加急,朔方八百里加急!”
这是董俷和贾诩订下的暗号,只要说出这句话,就能知道信使的来历。
今日担任居延城巡守的人,是韩德。
闻听之下先是一怔,旋即脸色大变,快马迎上前去,“我是韩德,可是朔方急报?”
在许多人的眼中,张掖是被一群羌人所占领的地方。
孤悬于塞上,没有任何名分。知道自家主公是什么人的,也只有陈到等几人而已。
韩德害怕有失,故而上前询问。
毕竟,能被派来送信的人,肯定是董俷的亲信。
马上的骑士。汗水合着风尘,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花脸。韩德话音刚落,马上地人噗通跌落在地上。
“韩将军,我是十二!”
薰俷一系当中,唯有一人有十二的称呼。
此人被赐姓为董,名龙。表字十二。但韩德却知道,这薰龙,就是当年随同董俷转战中原,唯一幸存下来的巨魔士,龙骑十二。主公派十二前来,定有大事发生。
不过,如果董龙不说那句话,韩德还真的是认不出来。
只见十二满面的风尘。衣衫盔甲都分不出眼色。掉下马之后,薰龙甚至无法站起。
两裆因为长时间在马上骑乘,血肉模糊。
薰龙一把抓住韩德,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在韩德手上,“速去呈报,主公有要事。”
韩德一听这话,可不敢在犹豫。
匆匆吩咐人,把董龙抬去居延城府衙,而后翻身上马。朝着居延城疾驰而去。
居延城的府衙很大,陈到贾诩二人,正站在一个巨型地城镇模型旁边,低声讨论问题。
“按照那费沃所说,城墙马面呈现这种倾斜度,会不会与防守增加难度呢?”
陈到挠着头。看着那模型,手指呈角度倾斜的城墙,有些疑虑的向贾诩询问道。
贾诩绕着那模型,走了几圈之后,轻轻点头。
“陡直城墙的确是不利于攀爬,但是也会使得我们的目力所及出现空缺的地方。你看,如果是曾加外侧城墙的望楼,虽然可以增强视野。可一旦开战,定然难保。按照费沃他们的设计,马面突出墙和城墙合为一体,既可以提供士兵休息地地方。还可以在马面之内囤积物资,又可以藏匿兵马。再铸造以高大望楼,敌军哪怕是在狄道上,就能够看的清楚……恩,的确不错,如此一来,倒是解决了不少问题。”
陈到闻听,有些不太满意的说:“首先一个问题,建筑马面,所需什么样的材料?”
“费沃不是说了吗?他和蒲元研究出的那种什么土,足以令城墙坚固。另外,马均不也想出了一种配合马面所使用的器械?恩,若是能结合起来,端的威力惊人啊。”
贾诩和陈到口中的费沃,就是当初蒲元他们所推荐的人。
这费沃回家看到了董俷地信以后,居然二话不说,拎着包裹就离家出走了。
不过,费沃没有到阳,而是直奔张掖。董俷信中说的明白:若求出身,可赴阳,但若是求大用,不妨至张掖。蒲元马均都在此处效力,先生可以尽情施展才华。
这费沃想都没想,不远万里,穿越战乱区,耗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抵达张掖。
他带来了一种新研究出来的筑城材料,由石灰、粘土和沙粒混合,可以令城墙极为坚固。这粘土,可以自行烧制,石灰,也不难寻找。而沙粒,张掖更是不缺。
同时,他根据沿途所见城市,在和蒲元等人一番讨论之后,做出了一个模型。
黄劭并不在张掖,一方面主持屯田,一方面守护将做营。在看到了模型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派人把费沃送到了居延城。
是否要重筑居延城,陈到和贾诩都有些犹豫。
毫无疑问,重筑居延城是一件大好事。可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呢?
开春后,马腾肯定会对居延城进攻
因为这里卡死了他的退路,更断绝了祁连山下地天然野马场,断绝了西凉军的战马。
—
西凉军若无战马,则名不其实。
所以,一俟马腾稳定下来,肯定会攻打张掖。就算他不打,董卓也会命他攻打。
这一点,董俷早已经派人秘密通知了陈到。
就在二人考虑是否要重筑居延城的时候,韩德大步流星的冲了进来。
“大人,主公有信来!”
陈到闻听一怔,连忙大声道:“快快给我!”
接过信,他一目三行的扫视一遍,脸上突然洋溢出灿烂的笑容,转手交给了贾诩。
陈到轻声说:“主公这是要大干一场啊!”
贾诩看了看信,“叔至,你出兵攻占张掖居延属国,再死守稽落山,任务可不轻啊。”
说着,他命人展开地图,“稽落山与峻稽岭之间,无险可守,你占领这里之后,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局面。抛开于扶罗垂死挣扎不说,你将会面临北匈奴的凶猛攻击……除非,你能在六十天内抵达此地,并建筑一城,否则很难完成主公地任务。”
不由自主的又看了一眼那模型,贾诩眼睛突然一亮。
“上次费沃说,以他所说的那种什么土,能够在多久凝固?”
陈到先是一怔,旋即明白了贾诩的意思,“先生地意思是说,用那种材料来完成?”
“若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在此地建城。费沃既然说能够在三十日草筑一城,当可以尝试。我立刻派人前往敦煌,请卢公派贺齐牵制住居延属国的注意力。而你率领你这支……哦,主公命名为踏白军,绕过居延属国,抵达稽落山,估计要二十天时间。你带上费沃,火速在此建筑一城,只需这样,如此……则大功告成。我会命裴元绍、董弃二人自酒泉出兵,配合公苗占领居延属国,为叔至打通一条道路。”
说完之后,贾诩又摇摇头,“不过还是有些冒险啊!”
陈到闻听大笑,“当日先生和主公在阳城下,不是更凶险?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主公此次点名让我出击,我怎么也要为主公完成这个任务,先生放心。”
就在张掖开始行动的时候,扬州和交州,也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其中缘由,有各种各样。
总体而言就是一句话:交州大族士家,企图谋取扬州。而扬州牧秦,自然不会答应。
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并且很快的引发出大规模的战斗。
位于吴郡富春县的一所大宅当中,孙策手舞长枪,在演武场中纵横驰骋,大枪虎虎生风,水泼不进。
一个中年人,从演武场外走进来。
在他身后,程普的神色显得是无比激动。
“舅舅,您怎么了?”
孙策眼角余光,看到了那中年人,不由得惊喜非常,收起大枪,跳下马飞快跑来。
一晃快过去了一年,孙策看上去比当年沉稳了百倍,喜怒不形于色。
这中年人,正是孙策的舅父,也就是孙坚的妻弟吴景,如今是在豫章担任太守职务。
吴景拍了拍孙策的肩膀,“我孙家狮儿,又结实了!”
这原本是一句夸奖的话语,可是听在孙策耳中,却变得格外刺耳。狮儿,他当得起狮儿这两个字吗?连自己的父亲都保护不得,如何与那薰家狮儿相提并论呢?
看出了孙策心中的伤感,吴景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策,我今日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知与你。”
“不知何时?”
“扬交乱起,秦大人如今重病在卧,有些力不从心。他征召各郡强勇参战,我拟借此机会,举你为孝廉,赴交州出战。若能立下功勋,则秦大人定然会予以提携……我知道你想报仇,如今正是你重振孙家威风的时候。此次,我还为你找来了一个伙伴。”
“伙伴?谁?”
孙策从小醉心兵事武艺,可以说,并没有认识什么朋友。
疑惑的看着吴景,不明白舅父说的伙伴,究竟是什么人物?
吴景一笑,“此人是庐江太守陆康所举荐,你曾与之交往,就是那舒城的周家小子。”
孙策不由得心中一喜,“舅父是说,周瑜?”
“正是此人!”吴景点头正色道:“周瑜熟读兵书,颇有谋略,而且气度非凡,实大家子。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