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纵观王太后的一生,她不但是个好皇后,好母亲,而且还是一个讲理的婆婆。
  中国式的婆媳关系,一直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好婆婆,恶媳妇;或者是好媳妇,恶婆婆,此两对黄金搭档缠斗败伤的故事,只要想听,路边社大妈大婶那里打听,包你几天几夜都听不完。
  读过《孔雀东南飞》的,都知道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刘兰芝和焦仲卿情投意合,俩人喜结连理后,刘兰芝渴望在家里树立起一个好媳妇的良好形象。可是呢!焦仲卿老妈怎么看这个儿媳妇都不顺眼。最后趁焦仲卿出差在外,把刘兰芝休了。
  于是,悲剧诞生了。刘兰芝被父母逼嫁,在再嫁的婚礼当晚上吊自杀。紧跟着,闻讯赶回家里的焦仲卿,找了一根绳子也在树上挂了。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在种种社会关系中,哪种又是最难缠的呢?这个问题,我想天下的男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回答:家庭关系。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话还是说轻了。大多数时候,无论是清官、贪官、伟大人物还是非伟大人物,他们不怕刀不怕枪,他们最怕那些永远都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事。
  陆游就是其中一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陆游的诗歌,质量不是最好,粉丝也不是最多,但是他却是个诗歌高产者,居古代诗人之首。
  这位以高产著名的诗人,年轻的时候,爱上了才华洋溢的唐婉。陆家就派人用了一支家传凤钗定下了这门婚事,然而出人意料的事出现了,陆游被爱冲昏了头脑,却落下了功课。于是,陆母为了儿子伟大光辉的前程,编织种种理由,终于将这段美丽缠绵的爱情毁了。
  后来陆游埋头苦读,考中科举。但是,青春里那段充满了悲伤离歌的爱情,成了陆游一生中最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诸如此类的家庭悲剧,绝对不是偶然。有人曾经将这种普遍的婆媳不和原因,归类于人类的某种本能。这种心理本能,用西方的一个术语说叫“俄狄浦斯王情结”。通俗地说,就是恋母情结。
  这是什么说法?有科学根据吗?
  我只包打听传说,不想再做深入具体的科学分析。小插曲过后,让我们回到汉朝,继续观看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
  可以这么说,赵飞燕能碰上王太后这等婆婆,算她走运。如果碰上汉文帝刘恒的老妈薄太后,或者汉景帝刘启的老妈窦太后,那她纵有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都别想在长安城里混了。碰到吕雉那类型的,说不定又是一个惨兮兮的人彘。
  王太后和赵飞燕还是冷战。双方这一耗,就一年多过去了。现在,她终于松口承认赵飞燕是她家媳妇了。
  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兴奋的不是刘骜和赵飞燕,而是淳于长。在过去的一年里,淳于长费尽口水,好话说尽,关系跑完,终于还是把生意做成了。你说,他能不激动吗?
  不过,如果将王太后和赵飞燕关系改善归功于淳于长,我认为这纯属胡扯。持这种说法的人,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水滴,不见海洋。我认为,王太后之所以承认赵飞燕,只为一件事:刘骜比以前懂事了。
  现在的刘骜,生活总算正常多了。上班的时候,认真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报告,认真处理事情;八小时之外,小喝小饮应酬工作的事免不了,但不像以前那样,一喝就是通宵,一玩就玩出未央宫去。
  王太后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母亲,她很容易满足,她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孩子不乱来,什么话都好说。她不是一个蛮横的人,更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她只想做个明理的人。
  于是,王太后托人告诉赵飞燕:我不为难你了,你是皇后,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咦,太阳真是从西边升起来了哦!您太后那嘴不是早镶了钻石、绷得挺紧的吗?怎么一夜之间就松口了呢?
  世间爱恨,那都是有理由的。王太后松口了当然是好事。但是赵飞燕认为,事情绝非一句做好本职工作那么简单。然而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客人求见赵飞燕。
  赵飞燕明白了,原来王太后主动改善关系,是有事求她来了。
  公元前9年,春天,正月。按规矩,又到了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的时候了。这年春天,长安城来了两个王,一个是中山王,一个是定陶王。
  刘兴是中山王,刘欣是定陶王。中山王是刘骜的幼弟,定陶王是刘骜大弟刘康的儿子。这两个王,从亲情关系看,都是刘骜最亲近的人。特别是刘欣,他老爹刘康当年曾经是刘骜的好兄弟,俩人玩得好好的,竟然被王凤拆散,赶出长安城。搞到现在,刘骜只好将对刘康的爱倾泻到刘欣身上。
  这个春天,似乎很平常,因为是正常朝见,就像是拜年一样,送礼吃饭,说句吉祥的客套话,然后就走人了。
  事实上,这个春天很不寻常。这一年,刘骜四十四岁了,还没有孩子。经过多年论证和实践,他生出儿子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他必须趁早物色人选,在生前把皇位接班人的准备工作做好。
  这是他唯一的选择,似乎是苍天的安排。这个无后的皇帝,竟然选了一个断送刘氏江山的皇帝。
  经过一翻考试,在刘兴和刘欣之间,刘骜对刘欣的喜爱占了上风。自刘邦开国以来,老皇帝选太子,都偏向类已的,然而最后,都是些不满意的人当了皇帝。然后前面那个不满意的,想选一个满意的人,竟然又是让不满意的人接班了。
  这是个怪圈,刘骜必须打破。而刘骜倾向于刘欣,主要是刘欣这孩子才华不错,有当年老爹刘康的风范,而且口才伶俐,一举一动,一问一答,都有学问,特讨人喜欢。
  刘兴呢!是个愣头青。刘骜问刘兴:“你能不能背诵《书经》?”刘兴老实说:“不能。”刘骜说:“没关系,不懂我就教你。”等刘骜教完了,再问刘兴:“能背了吧,你背给我听听。”
  刘兴却结结巴巴,背不出来。刘骜叹息着说道:“你看人家刘欣,我教他一遍,都背得滚瓜烂熟了,你怎么就背不出来?真是失败。”
  刘骜请刘兴吃饭,两兄弟共进晚餐。那顿饭吃得好像挺没意思的,刘骜先放下筷子,却发现刘兴只顾自己吃,吃得还挺香的。
  于是刘骜只好等,刘兴好像觉得刘骜等他吃饭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根本没想到,老大心里已经要冒火了。刘兴吃完,满足地起立向刘骜告辞。
  等刘兴下台阶时,刘骜发现刘兴袜带都松了。真是无语了,为了一顿饭,连个基本形象都没有,这不是愣头青那能是什么?
  据以上判断,刘骜认为,刘兴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当皇帝,那是要脑子的。就算你没脑子,也要装有脑子的样。连装都不会装,你玩什么?滚回老家去吧!
  这一年,刘欣才十七岁,人小鬼大,无论是学习还是社会关系,都处理得有模有样。这种孩子,培养他来玩政治,不敢说特别优秀,至少还是可以值得信赖的。
  信赖是一种感觉。可是,刘骜的感觉总是错觉。
  事实上,刘欣之所以表演得如此出色,是因为有准备。刘骜只看到刘欣在台前的表演,却没看到在他的背后站着的那个强大的团队。而刘欣这个品牌的策划人,是一个刘骜很熟悉的人。
  这个人,就是傅昭仪。
  傅昭仪,就是刘康的生母,刘欣的祖母,是当年刘骜老爹刘奭身边的红人。曾记否?当年就是因为她,刘骜差点被废掉,当不成皇帝了。还好,时过境迁,大家都不追究那事了,两家之间,不但相处得很好,还特别融洽。
  此次刘欣进京朝见皇帝,傅昭仪也跟来了。顺便说一下,刘欣的生母姓丁,人称丁姬。这个女人只管生孩子,培养孩子的任务,却是由傅昭仪一手完成的。所以,刘欣特别留恋这个祖母,祖母也一样,特别疼爱这个孙子。
  傅昭仪随刘欣进长安,当然不是蹭孙子的方便到京城旅游观光。她是为实现一个光荣的使命而来的。这个使命,就是把刘欣推向长安,君临天下。
  而要实现这个梦想,接受刘骜考察是一个关键,另一个关键是,她必须去见一个人。那个人,当然就是王太后。
  刘骜对刘康的感情好,王太后对傅昭仪也一向都是以好姐妹的态度接待的。傅昭仪见到王太后,俩人关起房门闲聊。最后,就聊到了皇帝侯选人问题上。
  没人知道姐妹俩聊了什么,但是傅昭仪见过王太后之后,浑身像灌满了力气,端着贵重礼物,连续去见了三个人。
  傅昭仪这是干嘛?当然是贿赂。贿赂谁?赵飞燕姐妹以及王太后的弟弟骠骑将军王根。
  不容置疑,这一切都是策划好的。王太后肯定是对傅昭仪点过头的,而为了不节外生枝,王太后肯定和傅昭仪商量好了,必须将刘骜身边那两只妖精收买。同时,还有能说得了话的王根。
  谜底终于解开了。王太后承认赵飞燕,完全是为了傅昭仪的孙子刘欣能够接任皇帝的大位。
  王太后需要赵飞燕,赵飞燕更需要王太后。这个道理,赵飞燕比谁都清楚。于是乎,赵飞燕姐妹很顺利的被傅昭仪拿下了,同意替刘欣打广告。
  路已经铺好了,现在,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四 强者的游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二年(公元前8年),又是一个春天,正月。刘骜召集了一个重要会议,参会人员大约如下: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后将军等人。
  刘骜的议题是,请大家论证,刘兴和刘欣俩人,谁适合继承帝位?
  这是一个麻烦问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故做沉思状。不久,这几个人就陆续发言。丞相翟方进、右将军及左将军意见一致,他们的看法是:做皇帝,还是刘欣靠谱。
  理由呢?以翟方进为代表的一方认为:《礼经》上说兄弟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儿子。只要当了继承人,自然就是你的儿子。这个说法,我们十分认同。
  刘骜点点头,问御史大夫孔光:“他们都说完了,您意下如何?”
  孔光好像还在沉思,只见他慢悠悠地说道:“我选刘兴。是因为依照礼教选择继承人,都要看血缘关系。谁跟陛下关系最近?当然是刘兴。”
  孔光接着说:“丞相搬出了《礼经》作理由,我在《书经》里也翻到一句话,说商朝继承君位,都是兄终弟及。所以,让弟弟来接哥哥的班,靠谱还是其次,主要还是合情合理,大服人心。”
  孔光,字子夏,孔子第十四世孙。其父孔霸,当过刘骜老爹的老师,在汉元帝时代,曾被刘骜老爹多次举荐为丞相,都被他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充分,就是没有当大官的喜好,还是留给喜欢的人当吧!
  孔光是孔霸幼子,继承了祖宗的学术基因,打小的梦想就是为儒学的垄断事业添砖加瓦,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学术在人间。不过孔子说过,学而优而仕。基于这个思想,孔光也不排斥当官,竟然还当上了御史大夫。
  无欲则刚,随遇而安,一直都是孔光人生修养的信条。你叫他提意见,他就凭良心去说,从不违背内心的道德准则,想委屈他,想都别想。他只负责说,从不负责结果。如果你不喜欢,就当是放屁,他也不会据理力争。如果想让他为名跟人玩命,这种赔本的事,他也从来不干。
  所以一直以来,孔光活得很诗意,很从容,很自在,也很得意。这是一种上了档次的境界,那是一般俗人不能读懂的。比如,丞相翟方进和他就不是同一条道上的。
  翟方进,字子威。在西汉官场,有许多人物都是苦孩子出身,翟方进是一个。翟方进家里很穷,父亲好不容易在郡里混出头了,却在他十二三岁时就去世了。当时翟方进正在郡太守府中打工,心情极为苦闷。
  他苦闷,是因为不甘心一辈子打工混日子。然而他除了打工,总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于是乎他就去找人看相。看相的却鼓励他道:你命中注定要封侯,好好干吧年轻人。
  当你长年混在一个小公司里,天天加班,没有假期,而且还没有加班费。突然街上有一算命的,对你说,看你面相,你将来肯定是亿万富翁,好好干吧年轻人。你说,你会信那鬼话吗?
  但是,翟方进还是信了。在命运的长河中,套用一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翟方进想想,如果继续呆在郡守,不要说这辈子想封侯,就是十辈子都别想,侯位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砸到你身上来的。
  命运是三分靠注定,七分靠打拼。走吧!离开这鬼地方,到外面闯世界去。去哪里?今天的人,想玩艺术,都往北京。翟方进说,他是要去求学,肯定是去长安城啦!
  翟方进家里还有一后母,俩人感情很好。可是为了伟大光辉的前程,他必须抛弃家庭,义无反顾,勇往前奔。他就对后母说:“您老留在家里吧!等我混出头了,回来接您。”
  后母听得很伤感。因为翟方进年纪还很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不安全,心里特不放心。于是,后母叹息着说道:“你去长安,我不拦你,但是请让我跟着你去吧,这样我好照顾你。”
  就这样,翟方进和后母一路漂到了长安城。后母织鞋上街摆卖,以供方进同学读书。翟方进从来不敢懈怠,到处求学拜师,十余年过去了,他终于从某博士那里学得了《春秋》的盖世神功。
  学得神功后,翟方进参加考试,一举成功。他仿佛从一条微暗的门缝里挤进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冥冥之中,他发现命运不是幻觉,它像一个真实的梦,正在慢慢让他靠近。
  人在江湖,就必须创造属于他的传说。翟方进是这样想的,他也做到了。长年的官场打拼已经把他训练成一只嗅觉极度灵敏的动物。天上刮什么风,他基本就能判断出地上就要下什么雨。这是他的本事。他靠着这个本事,一直混到丞相位。
  按汉朝规矩,只要当了丞相,理所当然就会被封侯。当年看相先生的话,终于应验了。
  在汉朝官场上,当官就好像是做人。有些人天生烈性,拼死拼活就想争个贞洁牌坊,比如王章。为了替王商伸张正义,连命都不要就跟王凤拼了;有些人性格懒散,随遇而安,就是想做个经典小资,读读书,写写字,做做官,喝喝茶,甚至还可以休年假跑出去旅游,比如孔光。
  还有的,为了荣华富贵,死都要傍大款当二奶。以上所说的翟方进,就是典型代表。王太后及王家外戚就是他的大款,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时刻准备着替老板们排忧解难,这从来都是他的第一责任。
  在翟方进看来,刘骜今天召开的这个常务会议,不过是按程序走过场罢了。谁当皇帝,王太后都点头了,连赵飞燕姐妹都被收买了,王根也被搞定了。你说,他这个挂羊名卖狗肉的丞相,除了迎合皇帝,那还有啥说的。
  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他今天所说的,将作为有效证据之一进入皇帝挑选的法律程序。果然很奏效,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律原则,刘骜决定选刘欣为接班人。
  二月九日,刘骜下诏,封刘欣为皇太子。
  刘骜知道,让刘欣接他的班,刘兴肯定很伤心。于是,为了安慰刘兴那个愣头青,刘骜给他增加了三万户的采邑,算是对他情感失落的补偿。
  办完这事,刘骜就派人告诉孔光,他不适合做御史大夫的工作,换个岗吧!岗位已经安排好了,职位就是司法部长(廷尉)。
  职位是被换了,但还不是太惨。这只是刘骜对孔光的一个小小的惩罚。其实呢,刘骜恨的不是孔光说了真话,而是孔光做为孔氏儒家思想垄断公司的后人,竟然不懂如果按兄终弟及的方式接班会给刘骜带来多么大的伤害。
  按照礼教规定,哥哥与弟弟的牌位不能同时进入祭庙。如果刘骜真把皇位传给刘兴,等到刘兴死后,刘兴的继承人肯定要把刘兴的牌位摆进去,把刘骜的牌位拿出来。如此一算,那不亏大了吗?
  人这辈子,不仅仅是为了在世上潇洒走一回,更要为了死后能够被摆进宗庙里供奉,多啃几年死猪肉。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不是白活了吗?
  这是一个很自私的现实问题,也是个根本性的利益问题。孔光就知道为血缘关系着想,有没有替刘骜着想过?不为皇帝着想的孩子,怎么算好孩子呢?
  亏本的事,刘骜从来不做;赚便宜的事,他肯定是要做了。礼教还规定,如果过继给别人当儿子,就应该改口叫自己的父母为叔叔阿姨。如果过继方是伯伯,也不能叫伯伯了,应该改口叫父亲。

Prev | Next
Pg.: 1 ...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 244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