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记
子不嫌母丑,是古训;狗不嫌家贫,是古理。放到当下,就另当别论了。
———中国人
我们不应以国籍论英雄。李小龙曾是世界巨星,他以华人身份立于世界武坛、影坛,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美国人。
———英雄不问出处
国籍和爱不爱国,两者没有本质联系。移居海外的无数华人,谁能说他们不爱国?无论今年发生在我国的南方雪灾抑或汶川大地震,许多海外华人表现出了令人感动的爱国之情和义勇之举。
———飞雪
一个人加入他国国籍是其个人自由。只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条件者,均可以移民到海外。巩俐的老公是新加坡人,巩俐因此加入新加坡国籍,可以说既合法律又合情理。
———王鹏
与内地明星相反的是,港台地区的许多大牌明星虽然有机会加入外国国籍,却主动放弃。像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李安,虽在美国发展,却一直没加入美国国籍。香港影星周润发更以“做中国人,爽”为由,拒绝加入美国国籍。
———丁丁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不可忘本”。明星加入外国国籍,却在中国挣取大把大把国人的钱,不知他们花这钱时是否会理直气壮。
———不忘本
首页->2008年第24期
秋天碎了
作者:伊丽莎白·詹宁斯
看这个秋天
在气味中到来。
一切还像是夏天
颜色完全没改变,
空气在绿色和白色上
清澈地生长
树阴变得沉甸,
田野丰满。
花儿处处开放
普鲁斯特曾将时间
采集在孩子的蛋糕里,
他会理解
这一种暧昧———
夏天仍气势汹汹,
而一缕细烟
正从大地上升起
证明秋天正向我们摸寻
但每个季节都是
一种浓郁的怀旧。
但我被带回童年,
这并非我愿,
在那里
秋天是篝火,弹子球,烟雾
我靠在我的窗边
被空气中的回忆围困
当我说着秋天,秋天碎了!
首页->2008年第24期
少年游
作者: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简约的词句,平静的描述。这种缓慢淡薄的调子像一场怀旧的老电影,被一个个镜头分割了去。一双玉手轻轻剖开一只新橙,令人不禁轻动鼻翼,仿佛可以嗅到洒着阳光的令人生津的清香。镜头再拉长,房间幽香袅袅,锦缎绫罗团簇,才子佳人相对而坐,默不作声,听着笙箫的清亮曲子,这一幕如诗如画。
下阕描述了这位少女的智慧和大胆聪颖。天色已晚,她欲挽留心上人,旁敲侧击,说时间晚了,马蹄滑,雾霭浓,不如不走,不如留下。一句一试探,一步一转折,其慧黠灵动跃然纸上,把少年男女之间朦胧的情感刻画得丝丝入扣,令人有如临其境、静观其变之感!
首页->2008年第24期
我为博客狂
作者:王 敏
首页->2008年第24期
名人读意林
作者:佚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林》伴我前行。
———著名演员王宝强
首页->2008年第24期
在寒风中憧憬美好
作者:佚名
为了积攒工作经验和大学最后一年的学费,我和另一个女孩,在去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来到北京,交了合住的房租后只剩下500块钱,是第一个月全部的生活费。
可是我们不知道实习的钱到月底有没有着落,担心遇到传说中的黑老板。于是,两个省吃俭用的女孩子,在超市里思来想去半个小时,终于放弃了一两块钱的促销盘子。
也是我们,却在两个月后买了两只非常精致“小资”的咖啡杯,足以抵得上当时10天的饼钱(5毛钱一个,是拮据的新北漂最实惠的一天两餐)。促使当时的我们下定“狠心”的就是贵刊卷首的那篇《骨瓷碗》。是啊,在困顿中挣扎久了,再精致的女孩子也失去了淑女气质,高楼华堂间,显露出低到尘埃里的悲哀。但是,我们选择摆两只咖啡杯,保有心底里那份最珍贵的美好追求。
如今,我们已经顺利毕业,也交清了学费,各自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明亮的办公室里依然放着那只精致的咖啡杯,在寒风中带来温暖的咖啡馨香。正像《意林》一样温暖和鼓励着我,做个“陋室王侯”。希望《意林》越办越好吧!
———北漂的河北读者枫
首页->2008年第24期
开怀篇
作者:佚名
虱子药
老太太:“你的虱子药怎么用啊?”
服务员:“你先把虱子捉住,然后用温水把药给它送服,每天两次,每次一小勺,吞服一个星期即可。”
好牛的蚂蚁
一天,兔子看见整窝的蚂蚁排着队急匆匆赶路,问何故?
蚂蚁答:“昨天有头大象被我们一兄弟绊倒,摔成重伤,我们给那丫献血。”
没多久,兔子见大批蚂蚁又回来了,就问怎么回事,一只蚂蚁说:“哦,只有一个跟那大象的血型一致,留他在那抽血呢,足够。”
三聚氰胺
公鸡掐着母鸡的脖子说:“蛋里怎么有三聚氰胺的,你是不是背着我和奶牛好上了?”
母鸡说:“冤枉啊,明明是你偷偷地吃了不知是哪个母牛的奶子,还来倒打一耙!”
于是就吵到柑橘大妈那里去评理。柑橘大妈说:“别吵了,我自己还烦着呢,睡一觉起来,自己也没发现肚皮表面有什么不对,可肚子里有了。我找谁去啊?”
牛奶质量
一位女士对牛奶供应商抱怨说他卖给她的牛奶质量实在太差了。
“哦,实在对不起,夫人,”牛奶供应商解释道,“您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喂养奶牛的草料都不够。有关牛奶的质量,奶牛和我一样都感到很遗憾。我常见它们在哭,经常在哭,夫人,因为奶牛也不愿它们的奶毁了信誉,您不会不相信我所说的话吧,夫人?”
“哦,不,我相信,”那位女士答道,“不过,我希望以后你要注意不要再让奶牛把它们的眼泪滴到我们的奶罐里。”
答案
有位贵妇人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绅士:“拥有什么样头发的男人对妻子更为忠诚一些,是金色,黑色,还是红色?”绅士脱口而出:“白色!”
威慑力
一位法律系学生到法院实习,审判一件杀人案,他指着凶器问被告:“你见过这把刀吗?”
实习生反复向被告交代了政策,可被告仍然矢口否认。
退庭后,实习生回忆这次审判,觉得自己态度不够严厉,缺乏威慑力。于是,第二天开庭时,他紧皱双眉,圆睁双目,拍着桌子厉声问道:“说!见过这把刀吗?”
“见过。”被告低声回答。
实习生认为自己的威慑力发挥了作用,他又拍了下桌子,问道:“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昨天,这里。”被告哆哆嗦嗦地答道。
首页->2008年第24期
稚语灵光
作者:佚名
童言
小杰米的母亲有一天晚上给杰米讲自己儿童时代的故事。当她讲到在水池中戏水玩儿,在园子里采果子、骑马时,小杰米的眼睛越睁越大:“啊!妈妈,”他叹口气道,“我真希望早一些遇到你!”
穿毛衣的苍蝇
一个炎热晴朗的日子,我班上的一个小男孩被蜜蜂蜇到了。
他跑来向我哭诉:“老师,一只穿着毛衣的苍蝇刚刚咬了我。”
首页->2008年第24期
开心校园
作者:佚名
最终目的
小方喜欢一位中文系的女孩。
一天,等那女孩下课后,他鼓足勇气跑上前去搭讪,说:“你拿的书看起来蛮重的,我帮你拿吧!”女孩客气地拒绝了。
小方说:“那我帮你拿手提袋吧!”女孩说:“不用了。”小方想了一下,说:“总得帮点儿忙吧!要不,我……我拿你的手好了。”
电视迷
电视中正在重放《戏说乾隆》,宝柱晚上看得很晚,早晨上课时也念念不忘。
忽听老师唤道:“宝柱。”脑中灵光一闪,随即站起来答应:“奴才在。”
宝柱立刻发觉情况不妙,只听见全班一片爆笑之声。
《意林》2009年第02期
《意林》2009年第02期
作者:《意林》2009年第02期
仅供试阅,请支持正版
[智慧札记]
乾隆弄不明白
作者:朱 晖
清乾隆年间,大臣傅恒才能平庸,但善于逢迎,颇得乾隆宠信。一日,傅恒的哥哥病故,他急忙告假,回乡奔丧。
傅家发出讣告,受吊三日。没想到,除了亲朋好友一一前来,当地大小官员、富商大贾,甚至京都各部大臣也无一不驱车来到傅家祭吊。
乾隆听说后,对自己眼前的“红人”赞赏有加:“看来傅恒在朝野确实威望很高,就连他哥哥去世了,人们都来祭奠。”
后来,乾隆让位于嘉庆,傅恒告老还乡,不久离世。傅恒受吊期间,傅家冷冷清清,几乎无人前来。
乾隆得知消息后疑惑不解:“当年因为傅恒威信高,连他哥哥去世都备受世人重视,怎么他本人去世,反倒没人祭奠呢?”
或许乾隆真的老了,他不明白,在人治的社会里,所谓威信高且受人尊重的是官位本身,而不是坐在官位上的人。
(晓晴摘自《南国都市报》
2008年10月27日)
[意林专题——富豪的金钱与道德]
两位首富,两种路径
作者:佚 名
胡润的中国百富榜上,富有闯劲和冒险精神的国美老板黄光裕三次被推上了首富宝座。而《福布斯》杂志则把首富的宝座留给了一直稳健发展的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
戏剧性的是,两份榜单面世不到一个月,黄光裕的命运出现了剧烈的起伏:央视报道证实了黄光裕被抓。
与此同时,刘首富却有闲庭信步的雅致。因为不是上市公司,刘永行不用遭受股市行情表上股价起伏的煎熬。虽然自己的能源产业也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他家有余粮、心中不慌。
“昨日之因,今日之果;今日之因,明日之果。”佛教中讲究这样的因果循环。刘永行与黄光裕今天境况的差异,又是因为昨日俩人在哪些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
企业扩张:超前半步与大胆冒进
黄光裕和刘永行的企业发展最大的差别在于,一个大胆冒进,一个步步为营。
探寻黄光裕的财富之旅,我们会发现这个30多岁的潮汕男人,是“想象力+野心+财技”的混合体。
2003年以前获利状况不很乐观的国美电器零售业务却实现了相当的经营规模,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其中一部分资金通过国美系内的投资公司,以往来款的形式转移给了系内从事房地产的公司无偿使用;房地产业的高回报带来的收益又流回电器零售业,为其不断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
之后,就是2004年的包装上市;2005年全国“跑马圈地”,一口气开了250多家门店;再接着就是对永乐、大中和三联商社等行业巨头的连续收购。
但从目前看来,黄光裕收购的大中电器和三联商社,或者是一笔赔本买卖。以收购大中为例,国美付出现金36.5亿,折算成市盈率高达18倍,而目前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市盈率仅为6倍左右,与其收购价相比将净亏20多亿元。而黄光裕的“地产借壳梦”也因为宏观调控、紧缩货币政策,遭遇失败。
冒进的黄光裕在资产估值高峰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而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变成了对喜欢资本运作的富豪们的“大屠杀”。
相比之下,“福布斯版首富”刘永行,仿佛是小心谨慎的化身。他的东方希望虽然越做越大,还涉足了化工、金融等领域,但是农牧业一直是他的第一业务。
刘永行认为做饲料业一直不缺钱,所以无需上市融资,而且过于宽松的资金容易让人的头脑膨胀,用钱紧一点最好。
也正是遵循“用自己的钱安心”的原则,刘永行逃离了灭顶之灾,避免了铁本集团戴国芳似的悲剧。
政商关系:退避三舍与亲密无间
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但商人群体目前过于弱小,无法介入此过程,也很难影响决策过程,只有遵守执行的义务。
刘永行兄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听话”的典范。他们每一步发展都配合着政府的政策节奏,从不钻政府政策的空子,让政府陷于被动,从而也让家族生意能避开政策调控的锋芒。比如1982年四兄弟打算到农村养鸡之前,特地找到当时的县委书记询问,回乡创业“要不要得”?1992年刘氏兄弟计划成立私营企业集团,也特地向国家工商局打报告,1993年刘氏四兄弟有了成立一家民营银行的想法,就与41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建议政府批准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都是政府批准了才上马……
刘永行的“官场哲学”在短期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路径。因为“房地产需要大量的(内幕)交易,需要不断地吃饭喝酒送礼”,他最后放弃进入地产业。
但黄光裕兄弟从创业开始,便一直是踏着政策和法律的边缘迈步前行。
黄光裕两次重大的危机,都是由某些官员腐败行径暴露所引发。如2006年,黄光裕兄弟陷入13亿违规贷款的危机,起因便是因为中行北京分行原行长牛忠光案发。而这次的被调查事件,据传也是因为商务部官员郭京毅等案发,黄光裕可能涉及国美整体上市时有行贿行为。
行事方式:稳健宽容与强硬霸气
刘永行说他不喜欢与人搞关系、搞资源,是“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与之相对,在很多媒体记者的印象中,黄光裕难以挥去自己的草莽气息。曾经有一段时间,关于黄光裕及其国美帝国太过于霸道的报道屡见报端,甚至有的媒体开始指责国美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黄光裕咄咄反击:“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这种故事从哪里编出来的?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