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雪莱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
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尸,冰冷,深藏,低贱,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

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
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运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设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生电的使者;它们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
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
欲来雷雨的鬈发。对濒死的一年

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
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
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在凝结;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

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
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

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
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
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在水天映辉的波影里抖颤,

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
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
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

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
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树林
虽然树叶扶疏,却没有精力;
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
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

唉,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
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
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

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
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
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

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于太空
(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
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
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
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我流血了!

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伏的生命
原是和你一样的:骄傲、轻捷而不驯。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乐音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欣赏]
泼西·毕希·雪莱(1792~1822)是英国浪漫诗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
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抒情诗人之一。
这首《西风颂》,讴歌了秋风摧枯拉朽、荡涤一切污秽腐败的磅礴气势,
诅咒严冬,而呼唤着生机盎然的大好春光。它是雪莱的代表作,也是歌颂自
由理想、向往美好生活、赞咏大无畏的奋斗精神的不朽颂歌。

颂歌

[德]海涅

我是剑,我是火焰。

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
战斗开始时,
我奋勇当先
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我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可是我们得到了胜利。

我们得到了胜利,
可是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在欢呼胜利的凯歌里
响着追悼会严肃的歌声。

但我们没有时间欢乐,
也没有时间哀悼。
喇叭重新吹起,
又开始新的战斗。

我是剑,我是火焰。

[欣赏]
亨利希·海涅(1795~1856)是德国著名的抒情诗人。这首诗以“剑”
与“火”自喻,表现了诗人要为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是一首具有高尚而庄
严的人生宣言意义的著名诗篇。

祖国

[俄]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籍的幻梦。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迎接着
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点颤抖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俄]莱蒙托夫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在了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樯弓着腰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头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才有宁静之邦。

[欣赏]
米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是俄国 19 世纪上半叶的卓有成就的
抒情诗人。在俄国文学史上,他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谈到爱祖国,莱蒙托夫在 1841 年写的这首《祖国》一诗才算是他一生中
对祖国之爱的最好总结。他把对祖国的爱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不同于一般
的爱,是一种“奇异的爱情”。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所爱的祖国不是由沙皇
当局统治下的俄罗斯,而是这片土地上的大自然和生活在其中的可爱又受苦
的人民。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以及普通百姓的爱紧紧地
糅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体,体现了诗人与祖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的感情。
这首《帆》是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写于 1832 年。当时,处在沙皇专制统
治下的黑暗窒息的社会,诗人将渴望自由与解放的情感寄托于“帆”的诗艺
形象中,激励起人们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被译成多国文字,多少年来
在各国人民中间广为传唱。
阅读这首诗,同学们的眼前定会浮现出无边无际的大海,茫茫的雾霭,
一只孤独的帆在起伏漂泊……同学们的心也会随着诗人的疑问去思索:帆儿
在寻觅着什么?……
可孤帆似乎并不在乎这一切。呼啸的海风,翻卷吱吱作响的桅樯……都
动摇不了它那苦苦追求的意志,阻止不了它迎风破浪永往直前。即便是风平
浪静,阳光洒满碧流,帆儿也没有丝毫的留恋与懈怠,它仍在“祈求风暴”,
以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在象征性的画面中,在人格化的描摹中,诗人歌颂了向往自由、不懈追
求的志向与灵魂。

浮游于地球之上的天才

[德]歌德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我浮游于天地之间,
阅尽气象万千,
五彩缤纷使人赏心悦目,
蔚蓝一片使我精神倍添。

白天,山风吹拂的远方,
令我心驰神往,
夜间的繁星,
在我头上灿烂辉煌。

人有此福可享,
朝夕令我赞赏。
人的思维能长此顺乎情理,
他便永远功德无量。

每当白昼茫茫高天,
向蔚蓝的无限伸延,
夜间,繁星,
又缀满苍天,
一个至纯的思想,
在绿色与五彩间得到锤炼,
天高地远,
均使高尚的灵魂获益匪浅。

(钱春绮  译)

[欣赏]
歌德(1749~1832),这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大家不仅写出了《少年维特
的烦恼》那样的著名小说,也写了大量的优美动人的抒情诗篇。
《浮游于地球之上的天才》作于晚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阅尽人世沧
桑和博采文艺百家之长后感到的高度自信和对“天才”的深刻理解。诗人能
成为天才,就是因为他能兼收并蓄,触类旁通。

春天的最初的微笑

[法] 戈蒂耶

当世人干他们的丑事,
正在气喘吁吁地奔忙,
微笑的三月冒着大雨,
暗自去准备迎接春光。

他替那些小小的雏菊,
趁一切都在睡乡小休,
偷偷烫平它们的领饰,
雕刻它们的黄金钮扣。

他走进果园和葡萄园,
像个私自做假发的人,
拿着一只天鹅绒粉扑,
给扁桃树扑上了白粉。

大自然还在床上睡觉,
他已降临寂寞的园里,
给那些蔷薇花苞系上,
碧绿色的丝绒紧身衣。

他编制视唱练习歌曲,
给乌鸫低声吹着口哨,
他给牧场撒下雪花莲,
又给树林里撒下堇草。

在那竖耳静听的雄鹿,
就饮的泉边的水芹上,
他用隐藏而不露的手,
拨着铃兰的银色铃铛。

他把颜色鲜红的草莓
放在草下,让你采摘,
又用树叶编一顶帽子,
给你遮挡炎炎的烈日。

然后,当他把工作做完,
他的统治也接近尾声,
他就面向四月的大门,
说道:“你可以来了,阳春!”

(钱春绮  译)

[欣赏]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萧瑟的自然点染一新,纯然是
一幅泼墨写意画;同样是写春天,“他(春天)给牧场撒下雪花莲”一句中,
“撒”的气派绝不逊于“绿”,而同一首诗的另一句“他替那些小小的雏菊,
/……雕刻它们的黄金钮扣”中,“雕刻”一词用得极其精致,伊然是在描摹
一幅极精微的工笔画。戈蒂耶(1811~1872)用诗的语言点画出《春天的最
初的微笑》。

纪念碑

[俄]普希金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眼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①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
——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
将比我的骨灰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
我将永远光荣不朽,直到还只有一个诗人
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
它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讲着我的名字。
无论是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是芬兰人,
甚至现在还是野蛮的通古斯人,和草原上的朋友卡尔梅克人。②

我所以永远能和人民亲近,
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我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人门,祈求过宽恕同情。
哦,诗神缪斯,听从上帝的旨意吧,
既不要畏惧侮辱,也不要希求桂冠,
赞美和诽谤,都心平静气地容忍,
更无须去和愚妄的人空作争论。

[注释]
①亚历山大纪念石柱:1832 年建于彼得堡的冬宫广场高 27 米。当 1834
年 11 月举行揭幕典礼时,诗人普希金因为不愿参加,特意在 5 天前避离彼得
堡。
②斯拉夫人、芬兰人、通古斯人、卡尔梅克人:指当时俄罗斯大地上居
住的众多民族。诗句意为:在俄罗斯大地生活的使用着各自语言的各族人民,
都喜爱着、传唱着诗人的不朽诗篇。

[欣赏]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的伟大诗人。
他的诗歌颂理想,赞美自由,抨击农奴制度,同情劳动人民,在当时产生了
极大的反响。诗人短暂的一生,和他辉煌的诗歌创作,确实高高树立起一座
俄罗斯现实主义诗歌的不朽的丰碑。
全诗以直接抒情为主,表现诗人对于献身诗歌艺术和崇高理想的一生的
思考。这首诗是在沙俄专治下写成的,诗人敢于蔑视残暴的统治者,表现了
执着追求理想,为真理、为正义、为人民而讴歌、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因

此,要体会这“非人工的”、“高耸”的“纪念碑”,是用理想、生命和诗
凝铸的丰碑。

起程的船

[美]惠特曼

看!这漫无边际的海!
在它的胸脯上有一只船在起程,
在张起她所有的帆——一只大船,连她的月帆也张起了;
三角旗高高地飘着,在她突进的时候,她那么庄严地突进
着——下面,竞争的波涛向前追逼,
它们包围这只船,以发光的曲线的动作,和泡沫。

[欣赏]
沃特·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的著名诗人。发表诗集《草叶集》
而引起轰动。
这首诗是在“咏物抒情”:通过大船扬帆远行的画面——起程之船、高
张之帆、飘扬之旗,以及“海之胸脯”的托浮、波涛的“追逼”等等映衬,
抒发那扬起人生风帆、乘风破浪前进的情怀。诗人惠特曼是一位浪谩的抒情
歌手,可这首诗却没有直陈铺叙,而是含蓄地将情感凝聚在诗化的物象中。
这种含蓄、隽永的抒情方式,更令人回味不尽。同学们在解读抒情诗时,应
对“缘物起兴”、“咏物言志”的抒情方式加以把握。

我愿意是急流……

[匈牙利]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春的常春藤,

Prev | Next
Pg.: 1 ...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 71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