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财一家只得忍受,为了结算个好价钱,熬一熬算了,只盼望着动迁组快快上门来丈量面积和估价结算,及早搬离这里。然而动迁组还没盼来,“麦莎”台风却在沿海地区登陆。李有财心里暗暗担心,三层楼上空地搭建的两间房子会不会出问题?
这天夜里,“麦莎”的“先遣部队”已来到李家村,风吹打得门窗噼啪噼啪直响,由于装修偷工减料,门窗关不严实,风雨不断地从窗外卷进来。半夜里,李有财实在忍受不住门窗噼啪噼啪响,起身想将门顶严实。不料新装的防盗门铰链松动,铁门一下子倒下来,李有财躲闪不及,小腿被防盗门砸个正着,他“啊呀”惨叫一声,跌倒在地。妻子和女儿急忙将他送到附近医院救治,拍片一看,小腿骨粉碎性骨折,必须住院治疗。
李有财躺在医院病床上,苦了母女俩,每天下了班轮流来服侍。最使他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麦莎”台风期间,楼上新搭建的房子轰然倒塌,幸好没伤着人。李有财心疼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只好等养好伤回家再作处理。一个月后,李有财用拐杖勉强可以下地行走,他在医院里再也呆不下去了,急急忙忙办了出院手续回到家养伤。谁知祸不单行,李有财出院,母女俩却住进了医院,病因是劣质装修材料甲醛超标中毒。为了照顾躺在病床上的母女俩,李有财只好每天跷着脚,一拐一拐地家里、医院来回跑。
动迁自有动迁的政策,李有财动歪脑筋想钻动迁的漏洞,结果偷鸡不着蚀把米,突击搭建、装潢不但没有骗到钞票,反倒贴进医疗费两三万元,还得了个“阿跷”的绰号。惨痛教训让“阿跷”后悔不迭,逢人就说突击搭建和装潢的害处。最近,“阿跷“在动迁组的帮助下,正委托律师打官司,起诉泰兴装潢公司劣质装潢害死人。
(责编:林月)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7年第18期 一袋垃圾作者:梁贤之字体: 【大 中 小】
金水县电影公司修理员刘德盛的妻子患了胆囊炎,在市里医院动手术已有一个星期了。这天,主治医师通知他,费用已差不多了,不再交款就得停药。刘德盛为难了,妻子早已下岗,又没办医保,家里的积蓄都让上大学的独生儿子掏空了,这次住院已花去6000元,再到哪里去弄钱呢?思来想去,只有回公司找办法。五年前公司改建观众大厅,除了上面拨来专款外,还向每个干部职工集资,每人8000元,至今未退。据小道消息,有一些人说是特殊情况,给公司经理杨正伟送了礼,悄悄拿走了集资款。如今妻子病重住院,不是特殊情况吗?看来唯一的办法也只得步别人的后尘,给杨经理送礼,拿回集资款,以解燃眉之急。
刘德盛坐上中巴客车,匆匆往县城里赶,谁知路上堵车,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到家时已是中午11点半了。他知道杨经理已经下班回家,这个时候登门准能找到他。
刘德盛的家在文化系统家属院二单元三楼,与杨经理家只隔一个单元。他风尘仆仆地回到家门口,紧靠门边的一袋东西吸引了他的视线。这是一只崭新的红色塑料礼品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装着两瓶酒和其他东西,上面还放着好些鸡蛋。他忽然想起来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家在农村的弟弟昨晚给他打电话,说是来给他贺寿,并顺便去医院探视嫂嫂。刘德盛心想,肯定是弟弟贺寿来了,见他还没回来,进不了屋,便把礼品放在这儿,到街上转转或者购物去了。刘德盛心中大喜,俗话说要打瞌睡便有人送来了枕头,去杨经理家,这不正好派上用场吗?用不着另外再掏钱了。
为了抓紧时间,刘德盛没顾得进屋里喝口水,便提着礼品袋兴冲冲地直奔杨经理家。门虚掩着,杨正伟果然在家,不过客厅里另外还有两个客人端坐在沙发上。这两个客人一位年长,大约有五十来岁;一位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旁边的茶几上放着公文包。看样子,这两人不是杨家的亲戚,是吃公家饭的干部。刘德盛依稀记得,那位年长的好像是纪检部门的。屋里的空气有点沉闷,像是在办公事。一见他出现在门口,他们的谈话戛然而止。
这时,刘德盛立刻发现,杨正伟的脸色由红变白,很不自然。刘德盛十分尴尬,提着礼品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紧张地思索了一下,觉得退出门可能更糟糕,既来之,则安之,还是硬着头皮进去吧,见机行事。他进去后在沙发上坐下来,位置正挨着那位年轻人,礼品袋就放在旁边。不用说,两个干部自然明白刘德盛是来给杨正伟送礼的,他们都不作声,一副让刘德盛先说事的神态。
杨正伟趁着给刘德盛递茶杯的机会朝他丢了个眼色,但刘德盛没有注意,他确实渴了,接过茶杯咕咚咕咚地喝个透。
这当儿年轻干部合上笔记本,伸了个懒腰,抬眼去瞧旁边的礼品袋,竟然来了兴趣,打开袋子,拿起一只鸡蛋,放下后又往下“深入”。年轻人先是惊愕,继而“扑哧”一笑,侧过头问刘德盛:“这位师傅,你提着一袋垃圾进来干什么呀?”
听说是垃圾,杨正伟和年长的干部既惊且奇,连忙走过来“验证”。确确实实,袋子里是垃圾,除了一对新鲜的空酒瓶外,下面是踩碎了的煤碴等物,上面全是空壳的鸡蛋。不知是不是巧合,鸡蛋壳摆放得很“艺术”,有洞的一端全朝下,乍一看,发现不了是空壳的。
像是耍魔术一般,一袋礼品眨眼间变成了一袋垃圾,这是刘德盛怎么也想不到的。明明是弟弟送来的贺寿礼物呀,怎么会是一袋垃圾?难道弟弟会开这种玩笑?不可能,不可能!可是事实就摆在面前,不由你不信。刘德盛的脸红得像猪肝,额上冒出豆粒大的汗珠,真恨不得地上生出个洞钻进去。
杨正伟与年长的干部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弄不清刘德盛提着垃圾进来干什么?是蓄意报复,还是神经出了毛病?年轻人还在笑,眼镜差点都跌到了地上。
刘德盛急中生智,轻轻咳嗽一声,镇定一下情绪,然后轻松地说道:“我提来一袋垃圾,各位一定感到惊讶和奇怪。其实,原因很简单,打自开展共产党员‘保先’活动以来,我这个党外人士成了义务监察员,几乎每天都要悄悄检查院子里几个党员干部的垃圾袋。你还别说,垃圾袋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谁个贪谁个廉可以从中看得一清二楚。有的垃圾袋里尽是王八、黄鳝、海鲜的骨头,或者是进口水果的果核、高档酒瓶、名牌香烟盒,吃的喝的抽的都是值钱货,消费量实在惊人,凭他们的工资哪能消费得起,肯定是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才这么大吃大喝。而杨经理家的垃圾袋里只有两只普通档次的酒瓶和一些鸡蛋壳,属于一般消费。这垃圾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杨经理廉洁自律的形象。我把垃圾袋提进屋里来,是想告诉他里面的两个空酒瓶可以拣出来作废品卖,不浪费资源。”
年长的干部听了这番话,连连点头,称赞道:“好!好!你这位同志能这样关心共产党员,帮助党的干部保持先进性,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难能可贵啊!”
年轻的干部想到了另一件事,说:“这事很典型,也很有新闻价值,写个报道给报社,准能发表。”
此时的杨正伟,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眼里放出光彩,朝着刘德盛直点头。刘德盛松了一口气,趁机退出客厅,溜之大吉。
在回家的路上,刘德盛得出了这样的推断:这段时间家里没人,哪来的垃圾?一定是对门的徐老头放在自己的家门口,由于情急心切,错把茄子当辣椒,闹出了笑话。幸亏自己脑子不笨,巧妙化解,不然真下不了台。看来集资款是退不回来了,杨经理心里不恨才怪呢!回到家门口,见弟弟手里提着一袋贺寿的礼品立在门边,便问弟弟:“你是才来的吧?”
弟弟点点头,回答道:“刚要出门时,来了一个收购稻谷的生意人,谈了一会价,卖了点稻谷,时间就耽搁了。”
刘德盛唉声叹气,后悔自己太粗心大意了;也恨死了徐老头,哪有把垃圾放在别人门口的道理?
刘德盛用弟弟卖稻谷的钱来应急,妻子终于病愈出院了。回到家里的第二天,他便找徐老头兴师问罪。徐老头是个退休的中学教师,儿子儿媳都在沿海城市发展,老两口带着一个10岁的小孙子守在家里。他忙向刘德盛赔礼道歉,并一再解释,那天他家里来了好几位客人,由于过道窄小,又考虑到对门没人在家,便来个权宜之计,把垃圾袋往对门靠了靠。吃完中饭送走了客人,他见垃圾袋不见了,估计是刘德盛回家代他扔了。
刘德盛哪听得进徐老头的解释,口口声声骂徐老头缺德,枉为人民教师。徐老头心里的气也上来了,顶道:“不就是帮我拎走了一袋垃圾吗?能费多少力?你这样小题大做,不依不饶,是不是太过分了?要不,我替你拎两袋总行了吧?”他哪里知道,刘德盛为了那一袋垃圾,险些出了洋相。可刘德盛又不好明说,只能沤在肚子里,对徐老头揪住不放。
两人正吵得起劲,杨正伟踏着楼梯上来了,微笑着对他们说:“二位高邻,都别吵了,近邻胜过远亲,互相谅解吧,构建和谐社会嘛。”接着,他亲切地拍着刘德盛的肩膀,说:“老刘,进屋去吧,我有话说。”
刘德盛见杨正伟一脸笑容,知道不是来找他的麻烦,忙将他请进了客厅,让坐、倒茶。
杨正伟兴奋地说:“刘师傅,那天你给我送来一袋垃圾,送得好,送得正是时候,可帮了我的大忙,今天我特地登门致谢呀!”
此话一出,刘德盛的眼睛瞪得像鸡蛋,他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杨正伟见他一副呆相,又说:“真的,刘师傅,我得好好谢你!”
原来,这杨正伟官瘾重,跑官跑出了成效,被提升为县文化局副局长。正要发文时,县委组织部收到一封匿名信,反映5年前改建观众大厅时,杨正伟贪污受贿十几万元。于是组织部暂缓发文,与县纪委联合派员进行调查。那天,两个调查组干部来到杨正伟家里了解情况,找他个别谈话。杨正伟老奸巨猾,言清行浊,家里的摆设很是一般,狐狸的尾巴深藏不露。刘德盛敲门而入,带来一袋垃圾和一番宏论,使两个调查组干部完全相信了杨正伟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匿名信上所说的纯属子虚乌有。他们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杨正伟担任县文化局副局长的任命便很快发文了。
歪打正着,难怪杨正伟今天这么高兴。杨正伟说完那堆垃圾的作用,又说道:“刘师傅,我从没想到你有这么好的应变能力,临阵不乱,化险为夷,以前你是大材小用了。这次,我调到文化局,公司的何副经理担任一把手,尚缺一个副经理,我认为你最合适,已经上报文化局了,估计不久就会批下来。”
“这是真的?”刘德盛似乎不大相信。
“老刘,你要相信我,我哪能说假话呢?”杨正伟“嘿嘿”一笑,又说:“还有,你的集资款也该退了,特殊情况嘛。我已写了条子,你到财务室去领钱就是了。”说完,他把一张字条塞给了刘德盛,笑呵呵地走了。
刘德盛拿着字条,想起那一袋垃圾,有些哭笑不得……
(责编:汤加)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7年第18期 请客洗澡作者:岳 勇字体: 【大 中 小】
吴权是二中的语文教师,也是省作家协会的会员,业余时间喜欢鼓捣一些小说散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由于他所写的作品都是反映校园生活的,久而久之,竟在师生中得了个“校园作家”的雅号。不久前他认识了一位开文化公司的朋友,那位朋友怂恿他将自己这些年来发表的小说结集出版,由他负责发行。摇笔杆子的谁不想出书呀?小吴老师就把自己发表的作品拾掇一下,编成一本校园小说集,花1万块钱买了个书号,再花7万块钱到印刷厂印了1万册。就在小说集印刷装订完毕之时,忽然有消息传来:那位朋友因为贩卖黄色小说,“进去”了。望着像小山一样堆在家里的1万册书,小吴老师欲哭无泪。
老婆见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提醒他说:“你不是有个同学在教育局工作吗?”
小吴老师明白妻子的意思,市教育局几乎每个学期都要打着“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幌子,向全市中小学生推销一些与学习八杆子也打不着的“课外读物”。他的小说集如果能搭上这条顺风船,何愁卖不出去?
他有些动心,打通了在市教育局工作的老同学刘世明的电话。老同学在电话里苦笑着说:“你太高看我了,我一个办公室主任,哪有那权力呀?要不我把咱们蒋局长的电话告诉你,你亲自跟他说说。”
在全市优秀教师颁奖大会上,小吴老师跟蒋局长曾有过一面之缘,两人还合过影呢。小吴老师要了蒋局长的电话,立马拨过去。他留了个心眼儿,没有开门见山地在电话中直接说出自己的意图,只说自己最近出了本书,想送蒋局长一本,请局长多多指教。又问他什么时候得闲,出来吃顿便饭。
蒋局长是个很随和的人,而且竟然还记得这位加入了省作协的小吴老师,很高兴地说:“出书了?那是好事呀!就明天吧,我可要好好拜读一下我们大作家的大作。”小吴老师有点受宠若惊,就约蒋局长明天在海鲜城808房吃晚饭。
第二天晚上,小吴老师一咬牙,花了半个月的工资在海鲜城订了一桌海鲜。蒋局长准时赴宴,小吴老师双手捧上自己的小说集。蒋局长颇感兴趣地翻看着,连声说:“不错不错,难得难得。”
为了便于说话,小吴老师特地要了一间安静的包房。酒足饭饱之后,小吴老师见蒋局长兴致不错,就鼓足勇气向他道明了自己的意图。蒋局长听了,用牙签剔着牙,半天没表态。
小吴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忙凑到近前说:“局长您放心,这绝对是个双赢的事。您看,我这本书的定价是20元人民币,卖完之后,我只收回10元成本,剩下50%的利润都……”
“都归我,是不是?你的书出了1万册,能卖20万元,50%的利润,那可是整整10万块呢。”
小吴老师以为局长被自己说动心了,忙点着头说:“正是正是。”
“小吴呀,你这不是在贿赂我吗?”蒋局长看了他一眼,脸色渐渐沉下来,语重心长地说,“向学生们推荐课外读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每一本书都要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哪有你说推荐就推荐的?你觉得你这么做,对得起人民教师的身份吗?要不是看在你是初犯,我非得好好批评批评你。”
蒋局长一席话把小吴老师说得面红耳赤,再也不敢吭声。
晚上回到家,小吴老师垂头丧气地把事情经过跟老婆一说,老婆一拍大腿:“你呀,真是个书呆子!有你这样空着手求人家办事的吗?”
小吴老师委屈地说:“我怎么是空着手?我答应事成之后给他50%的回报,那可是整整10万元呀!”
“什么10万元?你这是空头支票,谁稀罕?现在这些当官的,最讲究实在。”
小吴老师糊涂了,看着老婆问:“你的意思是说……”
“行了,跟你这书呆子说多了你也不明白。我已经帮你打听过了,蒋局长平时没别的爱好,就喜欢钓个鱼什么的。过两天你包个红包,包个吉利数8888元,然后邀请他出来钓鱼,顺便把红包塞给他,看他动不动心。”老婆积极地帮他出谋划策。
在老婆的怂恿下,小吴老师只好硬着头皮再次拨通了蒋局长的电话。蒋局长呵呵笑道:“小吴,原来你也喜欢钓鱼呀?那行,星期天,咱们东郊鱼塘不见不散。”
星期天到了东郊鱼塘,小吴老师见到蒋局长,瞅瞅四周无人,忙把一大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嘴里说:“蒋局长,上次跟您说的那件事,还请您多多关照。”
蒋局长大手一挥,把红包挡了回去,一脸严肃地说:“年轻人,钓鱼就钓鱼,别学这些坏习惯。”小吴老师拿着红包的手一下就僵在了半空中。
“难道这世上真有不贪财的官?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