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说完她得意地大笑起来。
   高宗略微睁开眼睛看了看两人,迅速又合上了,面上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手中的念珠转的缓慢起来。
   杨雪恨不得将武娘娘那张脸撕个粉碎,但理智克制了自己,挥手道:“来人,送陛下和娘娘回寝宫休息,好生伺候!”
   看着武皇后和高宗等人背影消失,她咬牙切齿地骂道:“再让你们苟活几天,等到消灭李林龙,夺回玉玺,我就杀了你们!什么狗屁盟约,我大权在握,才懒得遵守!”
   骂了一阵,她又想起了李林龙诈死一事,自言自语道:“是程务挺通告的李林龙已死,他又没有布防重玄门,难道他真是李林龙的人吗?”
   “传令阿德旺将程务挺给我捆来!”她对侍卫喊道。
   ……
   凤州城。梁建方闻讯不敢怠慢,带领各路统兵大将出城迎接七皇子李显、刑部尚书狄仁杰、掌印太监总管马缘。
   在大非传之战中,身中两箭的李林龙在秀香等人的搀扶下也来了。
   ……
   大非川之役,李林龙派出八千骑军引诱吐蕃噶尔赞业多布。将吐蕃人引到一处峡谷地区伏击,任雅相、王孝杰率近五万人马拦截,梁建方的大队从后面掩杀,将噶尔赞业多布的二十多万疲惫之师杀的大败。
   没想到却下起雨来,天色阴暗,李林龙是靠号角调度军队的,而梁建方却是靠战鼓和令旗,遇到雨天,从远处根本看不清楚令旗,最后还是让噶尔赞业多布带着几万人从乱军中冲了出去。
   不管怎样,一切都算顺利,吐蕃在十数年内再无可战之兵。就在大家懈怠之时,李林龙却被吐蕃伤兵射中了两支弩矢,当场摔下马背,昏死过去。
   后经医生检查,虽然前胸是要害部位,但雨天弓弦受潮,冲力不大,昏厥更多是劳累及高原缺氧造成的。不过,李林龙算是破相了,右耳被撕裂去一半。
   任雅相焉能错过这个绝佳的时机?他利用了此次受伤,大作文章就是想引杨雪作乱。
   ……
   将三人迎进当地的府衙,狄仁杰伏地痛哭,抽噎着断断续续把杨雪兵变,皇上和皇后的托孤,详详细细地一顿诉说,有马缘为证,无人怀疑。听的各路将领们个个按耐不住暴跳如雷,咬牙切齿地要杀到京师,碎尸杨雪。
   梁建方很冷静,问道:“李帅,陛下和娘娘是否逃脱,尚不得知。是否要多加人手探探消息?”
   李林龙的态度也是求稳,他想先确认二圣是否已经被杨雪控制,否则匆忙扶立幼帝,到时候天下有两个皇帝,老皇帝还能让自己活多久?要有多少人受牵连?
   李林龙还没有发话,有牙兵又领进一人,那人进门便冲他喊道:“闲杂人等退下,先帝密旨,李林龙接旨!”
   ……
   李绩一直在家养病,每天只有一两个时辰属于神志清醒。京中大乱后,其子李震嗣,反复思虑,还是把情况说与了父亲,毕竟李绩处世更为老道,在这关键时刻,老人家的政治智慧更为重要。
   李绩听完后,却振作了许多,命家人从床下拖出一个铜匣,告诉李震嗣这里是先皇密旨,速速想办法出城送给李林龙本人。
   李震嗣明知道经过这番折腾,估计老父交代清楚后就会架鹤西游,但还是不敢不遵父亲的叮嘱,当夜找了父亲的门生——负责城墙防守的一个中郎将,把他和一个家顶从城墙上用绳索放下,两个人又跑出了十几里,在一个村子里买了两匹马,好在关防路引都带的齐全,又有官职在身,总算是一路平安,直接到了凤州。
   ……
   李林龙接了先帝的圣旨,心中却是游移不定,先皇太宗的遗旨,“宫城有乱之时,着李绩为帅,李林龙副之……”。这是太宗驾崩前就留给了李绩的遗旨。李绩病危无奈,才把圣旨送了过来,可太宗怎么就知道有这场兵变呢?
   他在内室里跺步,竭力理顺思路。
   靠!“宫城……”这个老家伙,他不是料到杨雪会叛乱,他是相信了当时的流言,其本意是防着武则天呀!
223|第四十三章 雷霆反击 (一)
  (新书,军事题材,将在一月份上传。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兄弟间生死与共的友情、有气壮山河的血肉战场、有波澜诡秘的隐蔽战争、有步步惊心的悬疑、有轻松诙谐的生活,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刻画从抗日战争到1979年的历史片段,再现为了反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而英勇战斗的革命先烈形象。希望大家喜欢,并提出一些宝贵建议,先谢谢了!)
   ……
   ……
   李林龙想明白后,才将梁建方单请进内室,两个人有嘀咕了一阵,是否立刻出兵京师无法统一意见。梁尚书认为应先看看事态再做决定,以免杨雪等见无路可退而鱼死网破谋害二圣;李林龙的想法是,只有兵围京师,才可能威逼杨雪放出二圣。
   就七皇子李显是否立刻登基,两个人都认为暂时不宜,还是先拥立其为储君更好,天下不可能有两个天子,否则陛下被解救后,岂能善待李梁二人?
   梁建方也是武将出生,为人也痛快,当场表示,既然有圣旨在,他愿意听从李林龙调遣。
   两人分头安排各军加紧准备,以储君名义发布讨逆檄文,派人快马送往大唐各地。忙完这些天已经黑了,李林龙刚回到寓所,狄仁杰就带着凤州长史栾青急冲冲跑来。
   “山主,出大事了,京师发生了变故!武皇后和杨雪签下盟约,程务挺也被抓起来了!”狄仁杰满脸焦虑的说道。
   “程务挺被抓?他们内讧了?”李林龙很高兴,这说明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哎呀!这事一直没与山主说。当年务挺投靠杨雪,是我的主意。最初,李昭德宴请程务挺,他回来跟我一说宴席上的事情,我就认定是美人计,杨系想用杜鹃的美色拉拢他。我当时考虑咱必须掌握他们的动向,就鼓动务挺将计就计,既抱得美人归,也来个打入其内部。之所以一直没与山主和秀香姐说,就是因灵儿的原由,你们知道了一定会坚决反对。这些年我们对杨雪一系动向掌握的非常清楚,靠的就是务挺,杨雪叛乱具体安排等,都是他传递出来的。我半夜进宫,带陛下从重玄门顺利出来,都是他的功劳。唉!可惜,这两点大概也是杨雪怀疑务挺的原因,这是我考虑问题不周全的失误!”狄仁杰痛惜地说道。
   “胡闹,灵儿为程务挺伤心欲绝,孤苦伶仃五年多,没想到都是你这小子搞的鬼!他若有个三长两短,你如何向灵儿交代?让我这当哥的怎么说话?”李林龙很恼怒。
   狄仁杰把脑袋搭拉下来,轻声道:“这也是不得已之举!当年与务挺说,他自己也愿意,他说他身为世家子弟,深受皇恩,认定山主真心想造福苍生,他如能出一把力,也是为了江山百姓。”
   李林龙听到这里,心内感触不已,骂了程务挺这么多年,要不是知道灵儿不忍,可能早派人宰了他,没想到真正大情大义的人却是他。
   “大帅,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灵儿在距凤州二十里之地,抓获大将军柳阳,他身上有武皇后给梁建方写的密函,还有一份武皇后与杨雪签署联合约定的副本,密信和约定的内容就是让梁建方锄掉你!看来她们掌握了咱的计划,现在联合起来对付咱了。原先想借杨雪之手,锄掉武皇后的计划已经无法实施。”栾青在旁说道。
   李林龙看了一眼栾青,这人是关陇豪族子弟,当年他年轻时跑到西疆游历,因是程务挺幼时好友,李林龙和他一起吃过几次饭,便与苍鹰军结下了情谊。栾青的家族很多人迁移到西域、半岛获得了大面积的土地,这些关系交织在一起,使栾青死心塌地效忠苍鹰军,这也是杨雪等人无法给予的。那封诈死信也是他传递出去的。
   假如武皇后和杨雪联合起来,杨雪就成了保驾忠良,李林龙反而成了阴谋者。
   “山主,学生以为这凤州三十万兵马必须掌握在手里,而梁建方必须锄掉,他效忠陛下和娘娘,对于咱威胁太大了!”狄仁杰说道。
   李林龙在屋内跺着步子,思考半天道:“任雅相和王孝杰在河陇地区与吐蕃交战已经结束,他们率领的近十万大军估计明天就能赶到凤州。等他们到了,咱们可以用柳阳带的密信做做文章,看看众人的想法再决定吧。”
   ……
   任雅相和王孝杰率领的十万苍鹰军到达凤州,康复的薛仁贵也随军前来。李林龙和梁建方率领驻防在凤州各路军马的统领出城迎接。
   苍鹰军的大营屯扎在距离凤州十里之地的柳公庄。
   从凤州城里出来的昆州、益州、巴州、襄州、金州、荆州、商州、凤州、梁州等州郡将军们有六十多人,再加上各人的亲从有三千多人。队伍零零散散地拖曳了很长。
   任雅相、王孝杰指着太阳,道:“到了断中时分了,不如各位就在我们在聚餐吧,品尝西疆风味,等到酒足饭饱后,再商议缴灭叛贼杨雪的大事!”
   李林龙笑着对梁建方及诸将说道:“我看各军将领很难聚的这么齐,咱们就边吃边谈。”
   大家也确实饿了,自然都纷纷同意。
   中军大帐内,西疆厨子烧好的牛肉、羊肉一盘盘端了上来,装满了西疆水酒的酒樽如流水般送进来。
   各将军的侍卫自然有苍鹰军的人负责,很快被安排到不同的帐内,也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有亲从进来,低声对李林龙耳语了几句。
   李林龙听后,端起酒樽说道:“我李林龙虽自认无才无德,但为国为民东征西伐,一心祝愿大唐国运苍隆,所以才最恨谋逆之人。现杨雪控制京师,以陛下与娘娘为质,本当与各位同心协力,解救二圣。但我听闻在杨雪的胁迫下,陛下与娘娘有密函与一些将领,意图诛杀我。大家认为,是李某谋逆,罪当伏首吗?诛杀李某后,杨雪就可以放下屠刀吗?”
   梁建方及诸将不明就里,一个个面露诧异。
   狄仁杰在旁说道:“说直白点,陛下与娘娘想让你们杀大帅,回去听从杨雪的,那样就天下太平了。”
   那个亲从在这个时候捧上信函,递到梁建方手中,而李林龙表情愤慨,转身出了大帐。
   大帐内剩下的人中,以梁建方、狄仁杰、薛仁贵和任雅相的职位最高,梁建方读过密函后,又递给了这三个人。
   等他把信中的情况简略地向众将复述了一遍,有将领站起来质问道:“我等都是食君俸禄之人,陛下让臣子死,臣不敢不死,这是忠良的己任,李大帅自诩忠良,知道陛下的意思,当自行了断,何必问我等?”
   “去你妈的!”瓦布坐在他的旁边,突然站起,踹翻了这个人,金顺可利正好接住,将此人牢牢踩在脚下。
   军帐里一下子炸开锅,酒樽、菜碗乱分,好在进帐前所有人都把兵器放在了帐外,否则就是一场不分敌我的械斗。
   帐内混乱,外面的苍鹰军兵丁不明原因,立刻将大帐围了个水泄不通。
   梁建方看看周围形势,众将领的立场很难把握。按照派系划分,最少是分四派,李林龙一系的,薛仁贵一系的,李绩一系的,无派无系类似自己这样的;按照归属,有归自己管辖的,有归薛仁贵管辖的,有归李林龙管辖的,有归任雅相管辖的,各系各人部下中都可能有支持武皇后的,也都可能有支持李林龙的。
   李林龙手里有先皇的遗旨,又有当今圣上的口谕,自是占着理;皇后发的是密函,份量不大,但朝堂之上,皇后所言,从来都是代表了陛下,这可以看成是陛下发的旨意。
   梁建方想了解薛仁贵的想法,却发现这个人似乎在打瞌睡,根本不在意大帐内的混乱。李绩派人送来的先帝遗旨,他一系肯定是支持李林龙的,否则也脱不了干系;薛仁贵看样子是中立,开始装傻了;任雅相冷笑不断,肯定是支持李林龙的。
   他叹口气喝道:“不要吵了,不要吵了!有先帝的旨意,有陛下的口谕,李大帅所作所为名正言顺,而这封信明显是杨雪威逼娘娘书写,用来离间兄弟们的。我想,只要大帅承诺率领大军平叛,并保证事后辅佐陛下归位,我等有何理由不听从调遣?现在不是说李大帅是否该以死报效朝廷之恩,该死的是杨酋,现在的关键是要商量如何能平安救出二圣!”
   大帐内吵嚷之声在梁建方的劝解下,渐渐小了下去。
   李林龙又被请了回来。他浑身上下散发着杀气,满帐内的官员不由得肃静下来,犹如大仗前的军帐,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
   李林龙缓缓摘下头盔,脱下上半身的盔甲,指着满是伤痕的身体,说:“这身伤疤是为了什么?李某是想象杨雪一样逆天,还是想做霍光?”
   他长叹了一声道:“分歧先放下,咱先救出陛下和娘娘,然后我会交出兵权,听从陛下发落。现在,为免我大唐子弟自相残杀,所有将领留下兵符,由我统一调遣,不愿服从的将领,交出兵权后,请暂时安居在凤州,自有梁尚书安排其他将领暂时接管。”
   恰好在这个时候,话音刚落的时候,薛仁贵醒了,他缓缓站了起来,嘴里低声嘀咕着什么,手上却没有丝毫犹豫,率先把兵符递到了李林龙手中,这就表示他陇西道征讨大总管麾下撤回到凤州的人马,全部交给了李林龙调遣。
   任雅相随后递上了兵符。
   梁建方等各州的将领陆陆续续递交了兵符。
   十几名不愿意跟随的将领凄凉地出了军帐,被护送回了凤州,相当于被软禁起来。
   ……
   帐外。
   王孝杰道:“大帅这几年修身养性,在东平过的太舒心了,没了杀伐之心!把不服的人宰了,剑南道的昆州、益州、巴州等州郡,山南道的襄州、金州、荆州、商州等州郡不就都在咱的控制下了吗?”
   狄仁杰鄙夷地说:“然后咱们四十多万兵马,互相撕杀,最后各回各家?”
   任雅相还是满意现在的结果的:“咱还是要想个计谋,触怒杨雪,她要是没脑子,杀了陛下和皇后,那就立七皇子为帝,他尚年幼,什么事还不得听大帅的?这不违背大帅‘天下要稳定,要大治,不能大规模兵戎相见’的说法,对吧?”
   狄仁杰想了想,应道:“我有一计!”
224|第四十三章 雷霆反击 (二)
  杨雪、武皇后都期盼着柳阳返回京师,掐指算来,都逾期了几天了可还是没有音信。
   临近凤州城方圆二、三十里的范围,都有大军驻扎,各条道路都被封锁了。派往凤州的密探查到的只是丝言片语,归纳起来,大概、可能、或许,谁也无法确认自己了解到的是真实的消息。归纳起来,就是凤州方面出现了兵乱,相传,苍鹰军的大都护任雅相,将军王孝杰、瓦布、耶律吉利等数人首级高悬在城头之上;据说,李林龙及多塔、金顺可利、蓝超等数十位苍鹰军的重将都被擒获,关押在凤州大牢里;而内地各州的将领也有数人被撤免,一些年轻的生面孔接管了军队,这些人都是梁建方的嫡系部众。还听说,大军整备完毕,随时可以拔营,但内部还没有就如何看待京师事件达成一致看法,所以一直在拖延。
   杨雪对于凤州来的消息所持态度就是:不相信。
   梁建方虽是兵部尚书,但真正统领过的地方军队并不多,他与李林龙不同,他不是纯粹的武人,很难获得边军的支持,而且此人一向中立,只唯皇命是从,这也就是说,他没有自己的派系,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更换镇压几个州郡的将领,也许可能,但彻底打垮李林龙一系,大大小小几十个大都护、都督、都尉,几万大军,就这么轻松?肯定有诈,李林龙又想玩什么把戏?
   各地勤王京师的军队,也陆续传来一些消息,河南道、江南道一带的州郡军队,由于上次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折损兵将多是出自这两道州郡,剩余的也在凤州未返回,各州郡所辖之卫兵并不很多,地方官员接到武皇后的密信和凤州传来的诏书后,对两个截然不同的命令,大多犹豫难定,多采取了静观其变的对策,只有扬州的切达罗尽点府兵万人,一路奔京师而来,这明显是策应李林龙,他不奔凤州,也足以说明李林龙平安。
   京师里,因兵变后多日持续戒严,致使街面人烟萧条,惊恐不安的百姓大多猫在家中,不到万不得已,无人不敢上街,而大部分商户也都关门歇业。
   杨雪对此是非常矛盾的,既怕闹事,不敢取消戒严;又对百姓的不合作、不支持、不反抗的态度愤懑,她曾多次张榜安民,告之百姓凭坊间里弄的路引即可正常通行,但收效不是大,而且京师里私下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杨雪的命长不了了!

Prev | Next
Pg.: 1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