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当时世界报刊评论说,勃兰特跪下去,德国人就站起来了。每年的5月8日是纳粹德国宣布投降的日子,在德国是解放日,德国人要隆重地纪念。所以说,德国的反思非常彻底,很了不起。
谁在依旧猖狂
日本为什么就不行呢?为什么日本的反法西斯措施就很不到位呢?
首先,对战胜日本,谁的贡献最大?中国和美国。中国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但日本的技术兵器,先进的军种——海空军是被美国消灭的。所以,中国跟美国的贡献最大,因此一开始美国设想中苏美英四国占领日本,分别是苏联占北海道,美国占本州,英国占九州,中国占四国岛,是说好了的。这四国把日本给分区占领,结果先是英国表示我不去,我很困难,因为我占德国都力不从心,你再让分兵占日本我占不起。然后什么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你指着这些国家去占领日本,那肯定不可能。新西兰据说派了十几个人去,派了一个排,就是我到那儿指挥指挥交通就完了。所以美国就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因为美国最不希望苏联占领日本,所以给了苏联最落后的北海道。
当时中华民国的商震上将带领先遣团成员已经出发了,司令部设在仙台,牌子都挂那儿了,中华民国驻日占领军司令部。美国让蒋介石去一个军,三万多人一个军,蒋介石说去一个旅,几干人,后来讨价还价之后,准备去一个师,就是国民党青年军206师。因为那个国民党青年军,是国民党部队当中的知识分子组成的,一般士兵都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到日本去占领。给他们做了新军装,配发了新武器,上了船之后,船没往东开,往北开,占沈阳去了,抢东北去了。所以,等于中国驻日占领最后就吹了,变成美国独占了。中国不来,英国不来,苏联想来,美国不让,美国大大咧咧地独占了日本。
美国的驻日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成了日本的太上皇,他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改造这个日本。所以,很多日本战犯就获得了赦免,赦免的重要原因,就是英美国家的法律跟中国最大不同的地方——无罪推定。中国法律以前是有罪推定,我逮你,我已认定你是犯人。过去新闻里经常有这样的报道,与罪犯搏斗的过程中,某某英勇牺牲。现在咱们突然明白过来了,他是不是罪犯,法官说了算,不能警察说了算,更不能让城管说了算。所以你要证明他有罪,得拿出证据来。而我们中国八年抗战,政府颠沛流离,搜集的证据不够,日本人吸取了德国的教训,德国人做事严谨,今天我在集中营里烧死多少人他都记下来了,一投降这些全成了审判的罪状。所以,德国一投降,小日本在自己投降前的一个多月里,所有的办公机关里面,每一个办公室都火光冲天,干吗?忙着烧毁档案文件。等你审他的时候,你拿不出证据来,那就没办法了。美国人审日本战犯,一切以自己的利益出发,跟东条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主犯之一,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沾边的,绝对是战犯,跟他不沾边的就好得多。东条英机是偷袭珍珠港时候的日本首相,美国人恨透了东条,所以东条是第一个要去抓捕的战犯。结果东条开枪自杀未遂,打心脏打偏了,武士道精神没出来,你怎么不敢剖腹了呢?最后东条被美国人吊死了。
最有意思的就是日本有一个东条的参谋,叫佐藤什么玩意儿,少将,在日本的军衔体制下,少将很不值钱,有几千个。就这么个人,因为跟东条的关系过近,给定了个甲级战犯,结果这哥们儿上法庭的时候特骄傲,说我一个小小的少将,居然跟内阁总理大臣一样,弄了个甲级战犯,我感觉跟晋升似的,跟大将们站在一块儿太好了。
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三个元凶: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是甲级战犯,后来被绞死,另外一个石原莞尔却什么事儿没有。他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头号人物,企图吞并中国的头号人物,他出智谋,另两个人去实施。可是人家石原莞尔和东条那小子不合,他说东条的脑子只配当个上等兵,根本就不配当大将,而且他反对跟英美开战,他主张以中国为基地,去进攻苏联,把苏联的远东部分全占了。因为日本人太多,得往那儿移民,他主要干这个,反对跟英美打仗。所以,l941年他就退出了现役,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的时候,石原去自首,去了两次都被拒绝,他说你不是抓战犯吗?我来了,怎么也得给我弄个甲级战犯吧?结果法庭不要,你不是战犯回家去吧。第二次他又来了,又被赶回家了。石原都急了,我这样的人怎么能不是战犯呢?太不给我面子了,好歹我在日本军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最后连个战犯都没混上,太丢人了,混不下去了,你还让不让我活了?我以后还在这一带混呢,不让我当个战犯。所以,后来那两人上绞刑架,石原莞尔却在证人席上。为什么那俩上绞刑架呢?那俩在日本投降的时候,一个是驻新加坡的司令官,一个是驻印度的司令官,有虐杀西方战俘的行为。这个石原因为反对跟英美开战,他什么事儿都没有。还有一人,就是战后日本的第一任首相吉田茂,1928年驻奉天总领事,参与皇姑屯事变,炸死张作霖,很多事都有他的份儿。东条英机内阁的时候,他是工商大臣和殖民大臣,因为他反对跟英美开战辞职,按说这个人对中国是罪恶滔天,但是因为他反对和英美开战,所以也什么事儿没有,居然还长期担任首相。
多没天理,德国这边是反纳粹的斗士当总理,日本那边你可想而知。另外就是天皇被保留了,美国人看到了天皇的威力大大的,天皇一声令下,小日本全放下武器乖乖投降,所以千万不能把天皇弄死,否则太伤害日本人民感情了。
但是保留天皇就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日本军人认为,我打仗是为了天皇,我们没罪,我们不反思。所以,日本的军国主义的余毒就没有被肃清。
争夺持久战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还有一个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政治上发动冷战,所谓冷战是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就是经济、文化,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是马歇尔计划,扶植、复兴欧洲。人人吃饱了,不就不造反了吗?发生革命的可能性就低了。美国为马歇尔计划,拿出了130亿美元给欧洲,这130亿美元,折合成今天的美元,大概2000个亿,90%是无偿赠与,获得份额最多的是英国,其次是西德,包括土耳其。所以,欧洲国家经济迅速恢复,避免了革命的危险。
军事上组织了北约,那么苏联相对地就组织了华约。两个PK一下,华约在1991年4月解体,北约今天还存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然后就是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了。德国分裂,美苏都有责任的,分裂成了两个国家,1990年两德统一。接下来在亚洲就爆发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热战。
甭管对于苏联而言,还是对于美国而言,欧洲都是核心利益所在。所以欧洲不能打烂了。相反像亚洲、非洲,用美国的话讲,就是共产主义的边缘地带,这些地方是可以爆发热战、可以打的,反正只要不打烂欧洲就没关系。你看,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的三次大规模的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还有2003年美伊战争,全都是在亚洲,大规模出兵都是在亚洲。
再往下就是美苏争霸了,美苏争霸分为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特别这50年代中期,不是从斯大林时代开始的,因为斯大林时代不具备经济实力,所以斯大林时代他不敢惹美国,你看朝鲜战争,就最明显,中国帮北朝鲜去了。当时最应该帮北朝鲜的是苏联。美国出兵了,你苏联也应该出兵。但是他不敢惹,他让咱中国去,一开始答应给咱们派空军,后来改口了,让咱进去挨炸去。所以他不敢惹美国,谁敢惹美国呢?赫鲁晓夫的时代,因为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的工业在逐渐地恢复,跟美国的差距在缩小。所以这个时候的美苏领导人,美国是肯尼迪总统,传奇般的人物,到今天为止,他的纪录都无人打破。他到今天都是美国总统里最年轻的,他当上美国总统的时候4l岁,克林顿是46岁,今天奥巴马是48岁。他这个纪录都没人打破,结果一任都没干完就被暗杀了。50年代先是杜鲁门,然后艾森豪威尔,然后才是肯尼迪。苏联领导人一般是干到死算完,这个时候就是著名的“IBM”—赫鲁晓夫。
这个时候有这么几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奥地利咱们前边讲过,他在战争结束后,不是作为纳粹的受害者,而是作为纳粹的帮凶。
因此他也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像德国被分区占领,后来就形成了东西德国,等于苏联在德国抢了一块地,但苏联主动放弃了对奥地利的占领,当然他也有条件,奥地利不能加入北约。奥地利作为一个中立国,要不然他完全可以从奥地利切一块儿走,成一个东奥、西奥,弄个社会主义奥地利。奥地利独立了之后,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了。
第二件大事,苏联承认了西德政府。西德是美英法扶植的。苏联承认西德,这也表示想跟西方搞好关系。
第三件大事,赫鲁晓夫访美。赫鲁晓夫作为苏联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出访美国,跟美国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两个人参观美国的厨房用品,引发话题,辩论谁的生活方式好。
挖出的自由
这三件事比较缓和,还有两件紧张的事儿。一个是柏林墙,一个是古巴导弹危机。这个柏林墙是这么回事,德国被美苏英法给分区占了,德国的首都柏林也被分区占了,形成了东柏林和西柏林,但是这个两个柏林完全都位于苏占区,或者说位于民主德国境内。东柏林是民主德国的首都,西柏林是英法美占领下的一个自由市,也就是东柏林是社会主义,西柏林是资本主义,一城两制。苏联在1948年就制造了一场柏林危机,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想把西柏林活活地给困死、饿死,让盟国屈服。结果美国的强大在柏林危机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在一年的时间内,靠空运维持了西柏林200万市民的生存,一天3000架次飞机,降落在西柏林,那我们知道,一天是1440分钟,3000架次飞机降落,那就合半分钟l架,而且据说这一年的时间内,几十万架飞机的起降,只有22架失事,那这失事率低到了惊人的程度。天上的美国飞机有三层,9000米的在盘旋,6000米的准备进场,3000米的准备降落。降落之后赶紧起来,腾空跑道,6000米的要下来。
这一年的时间,200万西柏林人,不但得到了食物、煤,甚至得到了生日蛋糕,所以你想西柏林人多骄傲,瞧我们强大的盟国。
东柏林人也看到了这些,瞧人家那强大的盟国。所以160万东德人从东柏林逃到了西柏林,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l0,而且主要是知识分子。所以东德当局,在苏联的授意下,就修筑了这条柏林墙,把东西柏林的交通完全给阻隔了,这130公里长的钢筋水泥墙,还有30多公里长的电网。有的地方是界河,你看河里没人管,想游过去,你就飘起来了。然后越是没有人巡逻的地段越危险,不是埋着地雷,就是有自动射击装置。那探头,一看见你,地底下就升起机关枪来,你就成筛子了。你只翻过柏林墙未必能投奔自由,因为柏林墙是修筑在东柏林一侧150米,就是你翻过这墙,还得跑150米才能进入西柏林。所以,这个墙硬生生地阻断了无数个家庭的联系。在柏林墙建起来的28年间,有5000多人,因为翻越柏林墙而丧命。
后来主持修建柏林墙的这些人,两德统一之后,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是,也有5000多人成功地翻越了柏林墙。
有一个东德共产党政府的公务员,他挖地道,挖了19年,演绎了鼹鼠的故事,挖到那边去了。他家住的地方,离柏林墙很近,天天晚上他掏地道,拿那个吃饭的勺挖,每天挖出来的土,只要能堆满他的汽车后备厢,他就不敢挖了。他不能搞个钻头去弄,说第二天家门口堆一大堆土,你想那警察一来就知道在干吗了。每天一大早开车出去,把土倒河里,然后回来接着挖,愚公移山,可见自由对他的吸引力有多大。挖了19年,这墙一共存在28年,他再多挖9年,墙自个儿倒了。
还有一哥们儿也特神,东西柏林有的交界处是一条马路,马路中间垒起这个柏林墙,东德当局把靠街的窗户,全拿砖砌死,这个楼不许住人,有警察巡逻,就变成废楼。就这哥们儿夜里不知道怎么爬到楼顶上,绑了两大风筝,往西柏林跳,一下,两腿都摔断了,但是马上给你治好了,投奔自由去了。有一张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就是柏林墙修筑,墙体即将合拢的一刹那,站岗的东德警察,扔了枪就往西柏林跑。西柏林已经张开双臂准备迎接他了,因为还要跑150米,那速度比刘翔都快。眼瞅着就跟西柏林人拥抱上了,这个时候他被东柏林罪恶的子弹击中,这个人身体往后仰,虽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西柏林人的那种惋惜,那种惊讶,那种愤怒的表情,看得特别明显。所以,这张照片获奖了。
香肠当导弹
再一个,就是古巴导弹危机。咱讲尼克松跟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谁的政治制度更优越,然后赫鲁晓夫呢,在尼克松回访的时候,带他参观苏联的香肠生产车间。你不是说我们苏联的经济落后吗?你看我们这儿吃得也不错。结果在参观香肠生产车间的时候,他的“IBM”本性发作了,他就指着这个香肠生产车间,跟尼克松就说,我们正在以这种速度生产洲际导弹,一下把尼克松吓坏了,尼克松没跟这路人打过交道,不知道这路人是张嘴就来,回到美国国会他就说,赫鲁晓夫跟我讲,他们在以生产香肠的速度生产洲际导弹。然后,美国一听也吓坏了,咱也得以这种速度生产啊。问题是美国当真了,他们不知道苏联是开玩笑啊,这一下美苏战略核武器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能够扔到苏联本土的核导弹,就是这个洲际导弹是200枚,苏联只有3枚。阅兵的时候,车拉着这3枚导弹,一圈一圈转。后来美国外交官看出破绽来了,这辆车的号码,怎么刚才见过,怎么又来一遍?你换个车牌子,再一遍一遍转也不迟呀。
后来,苏联就把他的导弹运进了古巴,古巴离着美国90海里,你这一千多公里射程的导弹进去,当时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美国的25万名陆军士兵,9万名海军陆战队,做好了在古巴登陆的准备,以6艘航母为核心,200艘军舰组成一个庞大舰队,把古巴岛围得铁桶一般。然后美国的轰炸机带着氢弹,24小时不着陆,就在上空飞,他不着陆,一旦接到命令,马上就可以飞到苏联。用美国的话讲,两个小时之内,让苏联变成一堆冒着烟的废墟,把苏联从地图上彻底抹掉。它那个飞机带四颗氢弹,一颗氢弹的当量是500万吨,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250倍。莫斯科来一下,列宁格勒来一下,苏联就没了,你剩下森林有什么用?就没了。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苏联退让了,证明战略优势在美国那边。这个时候美苏两国的对华关系是中美敌对,中苏破裂。
朋友轮流转
到了七十年代初,美国的总统是尼克松,苏联是勃列日涅夫,这个时期美苏争霸的态势是苏攻美守时期,就是苏联占优势。苏联占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咱们前面讲过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他主要搁在重工业,而且他不顾国力不如美国的现实,加大军事投入。老百姓没吃的都不要紧,我得造原子弹,我得放卫星,军事摆在第一位,坦克比面包多,火箭比香肠多,是这样一种策略。
美国在这个时候经济先危机,后滞胀,然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陷于侵略战争的泥潭,所以美国这个时候处于守势。这个时候最能体现苏攻的就是1979年苏联侵占阿富汗。
美守的表现,就是美国从越南撤军。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打赢了每一场战斗,越南人民军从来没有在战场上取得过一次胜利。战争打了14年,阵亡了5.8万人,越南军队的损失是160万,老百姓的损失是1000万以上。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