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罗希洛夫就是一个典型,他的脑袋,就跟看装饰差不多,农业部养马顾问,他只能干这个。所以伏罗希洛夫一下就晕了,我派300个师,你派2个师?
  苏联人说,这么着吧,别的不说了,如果德国打英法的话,我们要支援你们,我们跟德国又不挨着,要经过波兰的领土,你问问波兰,让不让苏联红军过。因为波兰跟英法是盟国,所以英法就问去了,英法一问,波兰领导人斩钉截铁地回答,德国人来了,我们有丧失自由的危险,俄国人来了,我们有丧失灵魂的危险,所以我们绝不允许俄国士兵进入我们的领土。
  因为历史上三次瓜分波兰,全是俄罗斯挑头干的。要说俄罗斯跟波兰,同族同门,同种同文,都是斯拉夫人,都使用西里尔字母。但两国的心结,有点跟中国和日本似的,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几次亡国都是因为俄罗斯欺负人家,没拿人家当兄弟看。波兰在共产党统治的时代,波兰的国歌都叫跟着东部洛夫斯基,东部洛夫斯基在哪儿开车呢,东部洛夫斯基是18世纪波兰抗击俄国的领袖。
  你想波兰当年被共产党统治的时候,就是苏联的卫星国。他的国歌都敢叫这个,可见波兰人民对苏联人多仇恨。所以波兰拒绝苏俄红军入境,这样一来,英法跟苏联就没法谈了,于是希特勒向斯大林伸出橄榄枝,你跟民主国家扯什么?咱俩谈,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飞到莫斯科,斯大林说,你名声太臭,别来了,派人来和我谈吧。
  于是,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飞到莫斯科,跟斯大林握手、拥抱、干杯,签订了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强盗分赃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这两国之间暂时避免了战争,然后这两个国家就瓜分了欧1来反抗苏联,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最后苏联被整垮,就是因为这三国人民不屈不挠,虽然被苏联统治了50年,但是依旧不屈不挠,抵抗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苏德两国把波兰沿布格河、三河、维斯瓦河一线瓜分了,希特勒比斯大林还少了3000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只不过因为波兰的首都在德战区。所以我们说,斯大林说德国占了波兰,实际上是苏德这两个国家——瓜分了波兰。最有意思的是,德国占领的波兰领土,战后还给了波兰,苏联占领的波兰领土,就变成苏联了。那波兰不爽,我是战胜国,你凭什么占我的地?苏联说没关系,我占你的地,你去占德国的地。所以,苏、波、德三国的边界在“二战”后,被形容为向左转齐步走。苏联占了波兰,波兰占了德国,今天的德国,比希特勒上台前小了40%。那些地被波兰占了,因为苏联把波兰给占了,所以你看苏联一解体,除了极个别国家,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同情他的。邻国没有一个没受过他欺负的,包括咱们中国。
  战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协定被缴获,当然是德文版本的,苏联人坚决认为,那是假的,没有这回事,那是德国伪造的。直到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才公布了全部的档案。确实存在两个国家瓜分欧洲这种事儿。这个事非常可怕,你看去年,特别流行一本书,就是一个中国的留学生在德国,采访了很多德国“二战”老兵,写了一本叫《寻访二战德国兵》,那里边有几个德国老兵就说,你们认为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回答是闪击波兰,然后那老兵说了,打波兰不是一个国家干的,是苏联跟德国一块儿干的,也就是说苏联也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只不过因为后来希特勒打晕头了,打苏联去了,结果希特勒还打输了。如果要是希特勒打赢了的话,那今天希特勒在教材上,绝对是正面人物。苏德战争绝对是帝国主义狗咬狗,绝对是狗咬狗一嘴毛。慕尼黑阴谋产生了这样严重的恶果,苏联跟德国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所以,德国人解除了两线作战的顾虑,世界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第三章 黎民泪尽硝烟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四个阶段)


1.突如其来的闪电
  噩梦又降临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是“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我们按照四个阶段、四个战场,把“二战”的主要内容理一下。
  首先,四个战场指的是欧洲战场,北非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二次大战我们讲这么四个战场。
  按照四个战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大战的爆发阶段。时间是1939年的9月1日到1941年的6月22日,1939年的9月到1941年的6月,将近两年的时间,属于大战的爆发阶段。大战的爆发阶段,第一件大事,就是发生在欧洲战场,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就是“二战”
  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160万大军在2800架飞机、2000辆坦克的掩护下,扑向沉睡中的波兰。德国人发动进攻的时间是凌晨3点半,这个时间正好是人熟睡的时间,12点多打你的时候,你可能还没睡,5点钟起来遛狗了,3点半一般都在那儿睡。所以德军突袭波兰开战当天,波兰的空军就全部被摧毁在地面机场,没有一架飞机能够上天,波军丧失了制空权。9月1日战争爆发,3日英法对德宣战,只是观望,宣而不战。9月6日,波兰军队有组织的抵抗都被粉碎了。9月17日,波兰政府流亡罗马尼亚,实际上就标志着波兰已经灭亡了。
  在波兰军队抵抗德国入侵的时候,60万苏联红军,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越过苏波边界,按照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个法西斯恶魔就开始瓜分波兰了。这样一来,波兰无力抵抗来自两个法西斯强国的进攻,又亡国了。希特勒付出了10600名士兵战死的代价,用了34天占领了号称欧洲第二陆军强国的波兰。
  波兰灭亡之后,德国并没有像英法所希望的那样,去进攻苏联,因为这两个法西斯国家已经达成了合作。德国人开始进攻西欧和北欧,一口气就占领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这五个国家。德国人打丹麦,用了4个小时,当时战争的结果是德军阵亡20人,丹军阵亡16人,然后丹麦就投降了。丹麦知道再打下去的话,国家就灭亡了,所以丹麦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投降。
  与挪威开战的当天,挪威的首都奥斯陆就被德国的空降兵占领了,挪威国王哈康十世流亡到北方的林海雪原当中,坚持抵抗到了6月份,然后乘船流亡英国,于是挪威也被占领了。卢森堡全国只有400名步兵和12名骑兵,德国一宣战,他就宣布投降了。这两次世界大战中,卢森堡都是德国一宣战,他就投降,避免了国家被战火蹂躏。所以,今天你去看卢森堡,那简直是美极了。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六万多美元,是美国的两倍,就因为他之前一打仗就投降,避免了被战火蹂躏。最逗的是他的首都中心还有一个战争纪念碑,我去看的时候问导游,他纪念什么?可能是纪念零死亡。
  卢森堡是德国一宣战就投降,荷兰抵抗了5天,然后宣布投降。威廉琳娜女王,流亡英国。比利时抵抗了12天,然后利奥波德国王流亡英国。
  以一隅敌一国
  德国人一口气就占领了这么多欧洲国家,当时欧洲各国领导人,尤其是各国王室避难,首选英国。与此同时,德国的盟友法西斯苏联,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建立他所谓的东方战线,瓜分欧洲。苏联按照跟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协定开始动手,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把他的国境线向西推移了400公里,然后斯大林集团就悍然出兵,侵略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在苏芬战争当中,苏联可以说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芬兰是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只有30000军队,苏联红军最后出动了百万大军,斯大林曾3易主帅。
  英勇的芬兰人民,在缺少外援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了半年多,打死打伤苏联侵略军20多万,两个少将师长被击毙,给了斯大林沉重的打击。所以说,希特勒为什么敢进攻苏联?因为你连个小国芬兰都打不过,不打,留着你干啥7芬兰人民知道为何而战,我为了保卫我的民主制度,保卫幸福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的国家被苏联践踏,那么我们的人民就将像苏联人民那样,暗无天日。他们有动力奋勇反抗,苏芬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小国反抗强国暴政的一个特别成功的案例。当然最后芬兰还是战败了,毕竟,最后苏联上了100万军队,芬兰人口才200万,所以芬兰最后不得不被迫答应割地。“二战”爆发的时候芬兰就加入到德国一边作战,正义地收复了国土(但没有乘机占据苏联土地)。结果这样一来,英法就在劫难逃了。
  绅士般撤退
  特别逗的是,当德国进攻比利时的时候,英法军队进入比利时去援助,几十万军队刚一进去,比利时宣布投降了,这几十万军队得赶紧往回撤,撤到英吉利海峡边上的敦刻尔克,于是几十万大军就陷入了绝境,前边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峡,后面是穷凶极恶的纳粹装甲师,眼看几十万人就要全军覆没。这时上演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幕奇迹,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被包围在敦刻尔克的盟军,以英国远征军为主。英国是典型的实行志愿兵制的国家,是欧洲大陆上唯一不实行义务兵制的国家。他的军人都是职业军人,所以尽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那种老兵。如果这些人在敦刻尔克全军覆没,就意味着在英国没有人会打仗了。丘吉尔当时已经做了首相,刚一上台,就赶上这么一件恶心事儿。于是丘吉尔说,如果这支部队全完了的话,我们就得靠童子军来保卫英国了。所以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们从海那边接回来,英国海军专门制订了发电机计划,由拉姆齐海军上将指挥,800多艘船舶,包括博物馆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明轮船都调动起来,私人游艇,英国沿海私人游艇全都去,九天九夜,33万多联军士兵被抢救回了英国,其中英军20.6万人,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下了有生力量。就是这20.6万的职业军人,回到祖国,人人都是当班长、当排长的料,如果一扩军,久经沙场的老兵,比丢失的武器装备重要程度要高得多。在敦刻尔克撤退的时候,当英国人面临亡威胁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在排队,轮到我撤我就撤,齐腰的海水,冰冷啊,在这样的海水中站上几天几夜毫无怨言,一到下午四点,绅士们在海滩上烧茶喝,这个时候,德国飞机来轰炸,一颗炸弹,溅起沙子,溅到茶杯里来,英国人第一个反应是,德国佬真讨厌,泼了再烧一杯。这叫“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在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然后大家都这么从容地排队,最后都能跑。
  每一支部队撤退的时候,师长是最后一个走,当时蒙哥马利将军就是师长,他最后一个走,我确保全师每一个官兵都已经上船了,师长才上船。他不是说,打到这儿来,当官的先坐着飞机跑,当兵的在那儿不管了,那就完蛋了,军官都是最后一个才跑,士兵先跑。
  值得一提的是,苏格兰的格洛斯特公爵,不知道他是国王的堂兄还是堂弟,驾驶着自己的私人游艇,到海峡对岸,接那些农民、矿工、渔民、售货员、素不相识的大兵,结果公爵父子俩,用自己的游艇,救回来300名英国兵。9天9夜,这爷儿俩,救回来一个营的英国兵,那个游艇能带几个人?9天9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公爵还牺牲了,然后他的儿子,小格洛斯特勋爵又驾着船去救人了。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他能称霸世界300年。
  英国人被德国人包围了,只要船一出海,就被潜艇击沉,所以英国急需水手,而英国恰恰是一个生产水手的国家,从国王到老百姓,都是合格的水手。于是国家设个招募站贴出布告,国家现在需要水手,请大家去报名。每一个招募点,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而且这队伍当中,经常是祖孙三代跟着排队。谁都知道出海是九死一生,一出海就被德国舰艇打沉了,那你就回不来了。但是,大家都在那儿排队,因为国家需要我们去奉献,不要给钱,你看不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了,大家毫无怨言。
  想当年功成不居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大战当中,抵抗了6个礼拜,就被德国人占领了。德国人在西线,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就,只付出了不到四万名士兵的代价,就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
  法国的政府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3/5的法国领土,被德国占领,整个大西洋沿岸全部被德国占领,每年70亿法郎的占领军军费,由法国负担,剩下的2/5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维希小镇,建立一个傀儡政权,就被称为“维希法国”。这个伪政权是贝当元帅建立的,当时他内定了他的爱徒,法国当时的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部长。结果,法国宣布投降的当天晚上,戴高乐将军到机场送一个英国将军回国,两个人握手、拥抱完了,英国将军上飞机了,飞机开始滑行的时候,戴高乐突然拔腿开始追这飞机,因为那会儿飞机也小,不像今天波音747,你追也追不上。那会儿飞机很小,戴高乐突然加速开始追,飞机上、还有当时跑道上,所有送行的人都傻了——将军疯了,干吗呢这是?戴高乐将军1米98,两腿也长,几步就追上了,飞机上的英国将军,醒过味来,探出身子抓住戴高乐将军的胳膊,一把就把他给提上来了,飞机已经起飞了,将军两腿还在空中蹬呢。当天晚上戴高乐将军就飞到了伦敦,立刻发表了演说,宣布成立自由法国政府,号召所有法国内地不愿意屈服的人们,组成军队抵抗,然后号召法国所有的海外自治领,那些没有被德国占领的,像北非,像越南自治领的法国军人,服从自由法国政府。
  戴高乐将军当时只是一名准将,准将是将军当中级别最低的。以至于丘吉尔首相笑着说:“您能代表法国吗?”不过后来很多比他军衔高得多的人,站到他的旗帜下,维护国家的尊严。1944年巴黎光复,将军回到巴黎,他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去巴黎圣母院做弥撒,感谢上帝,拯救了法国。当他进入巴黎圣母院的时候,钟楼里面,藏着德国的狙击手,那名狙击手瞄准了戴高乐将军,已经把他的头部,套在了瞄准镜的十字线上。如果这个狙击手扣动扳机,法国的历史肯定将要改写。但是,狙击手在瞄准之后,被戴高乐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不但没有开枪,相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从塔楼上下来投降了。
  接下来,戴高乐将军就开始主持战后法国的政务,他组织自由法国,两次开庭审判贝当元帅,判处他死刑,而戴高乐在国家光复之后,就功成身退了,临时主席我就不干了。临下台之前,签署的最后一道命令,就是特赦了自己的老师贝当元帅,贝当当时已经89岁了,你判不判他死刑已经无所谓了。两年后91岁的贝当元帅高龄去世。这个时候戴高乐将军就回到家中,在家里待了13年,直到l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风雨飘摇之中,他又出来领导人民建立了第五共和国。
  今天的法国就是第五共和国的延续,戴高乐是开国总统,干了10年任满之后辞职,不再连任,不再谋求连任,临走的时候,他唯一的要求是带走爱丽舍富,跟了他多年,用了多年的旧书柜。他问秘书,能不能拿走,问这管理人员,能不能拿走,管理人员泣不成声,整个法国都是您拯救的,拿俩书柜算什么,你拿吧。
  所以,戴高乐将军让秘书按新书柜的价格付了款,把这两个旧书柜带走,带走之后,将军拒绝领总统的退休金,他说因为要用这个钱去给阵亡将士的家属。
  法国光复的时候,国会想授予戴高乐元帅军衔,被他拒绝了,理由是,他认为,胜利应该属于光荣的将士们,我就是准将,最低一级。我们看世界上所有法西斯独裁者,希特勒、萨达姆,无一例外地封自己为元帅、博士。你看民主制度下的人,跟那种法西斯恶魔的区别,就是绝对不要这玩意儿,领一个退休准将的薪金,极其微薄,他夫人是不工作的,欧洲国家尤其上流社会,夫人是不工作的。

Prev | Next
Pg.: 1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 9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